1、腹膜的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1.小网膜
是连结于肝门与胃小弯、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形似围在脖下的“餐巾”。右侧部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等结构通过。左侧部称肝胃韧带。
2.大网膜
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四层腹膜。呈“围裙”状悬挂于横结肠和小肠之前。大网膜内含脂肪、血管、淋巴管等,活动度大,有限制炎症蔓延的作用。
网膜形态特点
小网膜,似餐巾 小弯向上围肝门
大网膜,象围裙 大弯向下横连襟 韧带是连于腹壁与脏器、或脏器与脏器之间的腹膜结构。
1.肝的韧带
主要有: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冠状韧带等。
2.脾的韧带
主要有: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等。 系膜是肠管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 1.肠系膜
是将空、回肠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
2.横结肠系膜
是将横结肠固定于腹后壁的横位腹膜结构。
3.乙状结肠系膜
是将乙状结肠固定于盆壁的腹膜结构。
4.阑尾系膜
是将阑尾连于肠系膜下端的双层腹膜结构。 腹膜陷凹是腹膜在盆腔器官之间,形成的凹陷。在男性主要有直肠膀胱陷凹,在女性主要有膀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
2、脾的位部和形状图
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下腹部。
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性脏器,质软而脆。一般认为生理脾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110~200g。
脾脏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面与膈肌和左肋膈窦相邻,前方有胃,后方与左肾、左肾上腺毗邻,下端与结肠脾沟相邻,脾门与胰尾相邻。
脾脏为腹膜内位器官,由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
3、脾脏正常大小为多少?
1.脾脏为一个网状内皮细胞器官,呈紫红色,质地柔软脆弱,呈三角锥体。位于腹腔的右上腹部,在膈肌之下,胃的左后方,左肾的前上方,横结肠之下,被第九、十十一肋骨掩盖。成人脾脏长约11-12cm,宽约7cm,厚约4cm,重约150-250mg。
2.有关
3.有关
4.引起脾脏肿大的原因,以慢性、急性反复发作的感染为多见。急性感染,可见于急 性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此类脾脏肿大以轻 度至中度肿大为主,多数伴有压痛,感染控制后短期内一般可恢复正常。慢性感染 的疾病,包括血吸虫病、感性性心内膜炎、梅毒、结核病等,此类脾肿大可呈中度 至重度,质地坚硬,多有久居流行病区史,一般治疗后不易恢复正常,特别是反复 发作的感染,可引起脾脏的显著肿大。
当出现脾肿大并伴有其它症状时,要仔细观察后再下结论。如伴有发热时,且热型 为长期间歇型或驰张热型,可考虑为急性血吸虫病。如果出现脾脏肿大,伴发热、 贫血和出血倾向时,多考虑急生白血病。若伴不规则的周期性发热且淋巴结和肝脏 肿大的患者,多考虑为何杰金病。脾肿大伴发黄疸,考虑是否为溶血性贫血或病毒 性肝炎。如果同时出现贫血、胸骨后压痛,皮肤粘膜有出血现象时,可能为白血病 或造血系统疾病。如脾肿大明显,多昌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一般说来,脾肿大的发生多提示病情变化复杂,疾病较重,所以发现脾肿大后,最 好去内科先进行常规检查和血液涂片、血清学检查、肝功能试验及其它各项化验、 检查,尽早进行诊断,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5.1.多吃一些粗粮,有益于脾脏;2.伤肝的事物不要吃,如:带有色素的,饮酒等;3.要调剂好自己的作息,不要太累,不要易怒。以上是平时应注意的,建议每年去体检,若脾脏有增长,办法就只有切除了。
4、连接脾脏的韧带有哪些
脾胃韧带:内含胃短血管,特点是上短下阔,处理上部显露困难,极易损伤胃壁和撕破脾脏。
脾结肠韧带
脾肾韧带
脾隔韧带:位置较高,深藏于脾窝,且较短窄。手术显露、钳夹均不易,常是脾切除时处理最为困难之处。
脾肾韧带和脾隔韧带的充分游离及切断,是脾手术时将脾托出腹腔的关键所在。在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时,上述两韧带又常为侧枝循环建立之处。不仅血管丛生,有时甚至有粗大的静脉深藏其间,脾切除时应特别注意。
5、脾长在人体什么地方,什么形状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脾分为内、外两面,上、下两缘,前、后两端。内面凹陷与胃底、左肾、左肾上腺、胰尾和结肠左曲为邻,称为脏面。脏面近中央处有一条沟,是神经、血管出入之处,称脾门。外面平滑而隆凸与膈相对,称为膈面。上缘前部有2-3个切迹,称脾切迹。脾肿大时,脾切迹仍存在可作为触诊的标志。在脾附近,胃脾韧带及大网膜中,常可见到暗红色,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副脾。因脾功能亢进作脾切除时,应将副脾一并切除。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结构基本上与淋巴结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组织构成。其与淋巴结不同的地方是没有淋巴窦,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窦。
6、人的脾在哪个位置呢
脾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脾分为内、外两面,上、下两缘,前、后两端。内面凹陷与胃底、左肾、左肾上腺、胰尾和结肠左曲为邻,称为脏面。
资料拓展:
1.简介: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脾在正常情况下,只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但在病态及大失血后可以制造各种血细胞,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
2.功能作用:
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其实质由红髓和白髓构成,具有造血和血液过滤功能,也是淋巴细胞迁移和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分子的重要场所。 脾脏由脾动脉供血。脾动脉是腹腔动脉最大的分支,在接近脾门处分出胃网膜。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参考资料:网络-脾
7、脾胃韧带区见软组织密度影
这个建议需要做CT检查,看是否有肿瘤导致的
8、脾胃韧带内有什么
有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是由脏腑器官外层粘膜延伸的韧带、作用于内脏器官牵引固定的纤维胶合粘结织缔形成的结构。
结缔组织的主要内容成分,是胶原纤维蛋白物质。
当胶原纤维蛋白缺乏时,脾胃肠道的韧带就会降低弹力、出现胃下垂、肠粘连等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