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知道自己有没有韧带断裂
而患者在受伤当时做应力实验检查是很痛的,一个是患者会对检查配合性较差,另一个就是由于疼痛,肌肉会产生一个保护性的紧张挛缩,也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影像学检查方面,只有核磁共振能够对韧带结构的损伤有清晰的显示。但是,由于受伤后关节腔肯定会有大量积液,因此这时候做核磁共振检查也会产生不准确的结果。
一般判断韧带或肌腱有无损伤,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在患者急性期过后,水肿消退或减轻后再进行体格检查或放射学检查。另一个就是患者在急性期时,在局部注入麻醉药物后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下面再将它们之间的异同:
在受伤当时,如果韧带断裂,大多数情况下会听到清脆的韧带断裂的声音,但是拉伤是没有的。但是受伤后二者都是会出现疼痛及肿胀表现的。
韧带断裂与韧带拉伤都是可能出现关节松动的。但是他们出现的几率是不同的。大多数拉伤是不会出现关节松动,而如果韧带断裂,是百分之百会出现关节松动。 同时如果完全断裂,关节松动的程度是明显要大于单纯的拉伤的。
在愈合时间方面两者也有不同,单纯的拉伤患者会在受伤后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理疗就会达到痊愈,但是对于韧带断裂的患者,愈合过程通常要达到三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时甚至会产生不愈合的情况。
在水肿消退过后,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拉伤的韧带在片子上显示信号是连续的,而断裂的韧带则会表现出信号连续性中断。
最后一个就是在受伤时,韧带拉伤与断裂说遭受的暴力的力量是有区别的,当然这个具体的大小不好判断,只能作为一个次要的评判标准。
以上就是我对你需要了解的常识做的回答,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2、如何判断韧带撕裂和肌腱断裂的区别
肌腱,顾名思义,就是肌肉两端的腱性组织,常见的例如小腿后面的跟腱、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腱、上臂前面的肱二头肌腱等。因为中间是肌肉,可想而知,韧带和肌肉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伸长和缩短。
韧带,与肌腱在形态结构上最大的差别就是没有肌肉,很多都是片状或者绳索样的,其整体长度通常是基本固定的。
而肌腱和韧带有个很重要的共同特点,就是两端基本上都是与骨头连接,都起到牵引以及稳定的作用。但前面讲过两者一个可以伸缩,一个不能伸缩,所以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作用:
肌腱和肌肉在一起,可以使关节产生伸屈活动,我们才能干活、运动;肌腱主要就是维持关节的稳定性的,就像一根拧成几股的绳子,又结实,有稍微有一点点弹性,将关节两端的骨头拴在一起。
因为两者结构和作用不同,当然断裂后表现就不同:
可想而知,肌腱断裂后,就会使关节活动功能变差,例如跟腱断裂后,脚后跟就不能提起来了(医学上称之为踝关节跖屈功能受限);而韧带断裂后,关节就会产生不稳定的感觉,例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就可以造成运动时反复扭伤。
同样的道理,肌腱断裂后,因为有肌肉的一端还能继续收缩,就可能在活动时牵拉断裂部位,产生疼痛,例如网球肘造成部分肌腱断裂、肩袖撕裂时有时候的疼痛都是这样的;而肌腱断裂后,因为不存在收缩活动的问题,所以一般不会产生牵拉,也就很少会出现疼痛这样的症状(当然,急性损伤时,也就是刚刚断裂的时候,通常会因为有神经支配损伤或者出血肿胀造成疼痛,但当肿胀消退后,一般就不疼了)。因此,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或者髌骨脱位(医学上通常是内侧髌股韧带断裂)一段时间以后(通常2-3周),就不会疼痛了。此后膝关节内的疼痛,基本上都是其它关节内结构的问题引起来的。
3、韧带断裂应该如何诊断?
屈膝位胫骨突然遭受暴力向后或向前错动时,则会引起后交叉韧带或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断裂。根据受伤史及临床表现可作出明确诊断
4、踝关节韧带断裂如何治疗?
患者:3年前打球扭到了右脚踝。当时在北京某著名骨科医院就诊,医生拍了x光以后说骨头没事,开了点内服外敷的药就回了,结果还是一个礼拜一点都不能落地。以后活动没有多大的问题,踝外侧压痛。如果遇路不平的,右脚比较容易扭到。中国医科大学北京顺义医院骨科杨成刚杨大夫回答:踝关节外方有三条主要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最常见的损伤为距腓前韧带,在外踝尖偏前侧会出现压痛。多数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跟腓韧带是控制踝关节内翻的主要韧带,如果跟腓韧带损伤,需要高度重视,早期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踝关节不稳,走不平的路时容易扭伤踝部。普通MRI检查对距腓前韧带显示较好。对于跟腓韧带,由于扫描角度的关系,很难诊断损伤的性质。一般需要进行特殊的MRI成像序列。踝关节伤后持续疼痛,不能除外软骨损伤和滑膜病变,需要MRI除外这两种情况。手术难度并不大,费用看医生给你采用的手术方法及固定方法。如果单纯用关节镜探查加韧带重建,骨道固定的方法。如果选用锚钉固定,费用会高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生会把手术控制在1小时至1.5小时。手术的目的就是让你进行剧烈运动,时间吗?——依赖选择的手术方式和康复计划!
5、前交叉韧带断裂怎样治疗?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一个重要稳定结构,极易在体育活动或其它运动中损伤,严重的情况下发生断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虽然病人走路挺正常,但是却不能进行跑、跳等体育活动,更不能进行急跑、急停、转弯跑等活动。更重要的是,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稳定膝关节的任务“转嫁”给了半月板(尤其是内侧半月板)和关节面的球形结构来完成,因此极易造成继发的半月板损伤和关节面软骨损伤,会直接导致受伤关节的“报废”和提前“退役”。因此。前交叉韧带断裂必须及时治疗,什么才算是及时呢?从受伤后第一天到受伤后一个月内手术治疗才能算是及时,治疗越晚就越有“亡羊补牢”的意思了。
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缝合治疗无效,必须进行一种叫“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所谓重建,就是重新再做一条前交叉韧带来代替病人原来的韧带。手术原理其实很简单,在膝关节的股骨端和胫骨端分别钻骨孔(骨隧道),然后将韧带的替代品引入关节内,在适当的位置将新韧带固定在股骨端和胫骨端,这样就完成了手术。韧带替代品有自体肌腱、异体肌腱、人工韧带。自体肌腱取自病人体内功能不太重要的肌腱,但如果病人自己的肌腱太细或需要重建的韧带太多,就需要异体肌腱,后者的缺点是康复期稍延长,而且理论上存在传播疾病的可能。人工韧带由于非生物材料,存在疲劳断裂的问题,临床上一般不做常规应用。固定韧带的材料很多,有界面挤压螺钉、缝合翻转钢板、横穿钉、桩钉等,这些固定材料价格都比较昂贵。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中,一般是重建一条前交叉韧带,也被称为“单束重建”,还有同时重建两条的,叫做“双束重建”,后者手术过程较复杂,病人花费也会明显增多,但有学者认为双束重建更接近正常的解剖和生理情况,因此手术效果比单束重建好。
前交叉韧带术后的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完全的恢复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康复过程包括肌力恢复、关节活动度练习、本体感觉训练三项内容。通过系统康复训练,争取术后按期达到步行、下蹲、上下楼、跑、跳等运动功能。应尽量避免出现重建韧带松弛、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肺梗塞等并发症。文献报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大约15%病人效果不满意,除手术技术原因外,更多的原因是术后康复不及时和不恰当。另外,每个病人受伤时间不同,同时合并的伤情也不一样,因此术后效果可能会有较大差别。例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同时还合并半月板和关节面软骨损伤,即使同期进行了处理,也会影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整体效果。
通过以上的介绍,您对前交叉韧带治疗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吧?最后再提醒一句:前交叉韧带断裂,及时手术治疗!
6、怎样判断韧带拉伤还是韧带断裂。
而患者在受伤当时做应力实验检查是很痛的,一个是患者会对检查配合性较差,另一个就是由于疼痛,肌肉会产生一个保护性的紧张挛缩,也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影像学检查方面,只有核磁共振能够对韧带结构的损伤有清晰的显示。但是,由于受伤后关节腔肯定会有大量积液,因此这时候做核磁共振检查也会产生不准确的结果。一般判断韧带或肌腱有无损伤,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在患者急性期过后,水肿消退或减轻后再进行体格检查或放射学检查。另一个就是患者在急性期时,在局部注入麻醉药物后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下面再将它们之间的异同:在受伤当时,如果韧带断裂,大多数情况下会听到清脆的韧带断裂的声音,但是拉伤是没有的。但是受伤后二者都是会出现疼痛及肿胀表现的。韧带断裂与韧带拉伤都是可能出现关节松动的。但是他们出现的几率是不同的。大多数拉伤是不会出现关节松动,而如果韧带断裂,是百分之百会出现关节松动。 同时如果完全断裂,关节松动的程度是明显要大于单纯的拉伤的。在愈合时间方面两者也有不同,单纯的拉伤患者会在受伤后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理疗就会达到痊愈,但是对于韧带断裂的患者,愈合过程通常要达到三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时甚至会产生不愈合的情况。在水肿消退过后,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拉伤的韧带在片子上显示信号是连续的,而断裂的韧带则会表现出信号连续性中断。最后一个就是在受伤时,韧带拉伤与断裂说遭受的暴力的力量是有区别的,当然这个具体的大小不好判断,只能作为一个次要的评判标准。以上就是我对你需要了解的常识做的回答,希望对你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