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韧带 > 足内侧韧带肿

足内侧韧带肿

发布时间:2020-10-05 07:59:12

1、脚踝肿了怎么回事

痛风!!

2、拉韧带大腿内侧淤青且肿胀,怎么办

只能循序渐进,逐渐加量,大腿肿痛、淤青,是身体对你提出的警告,已经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

如果你导致局部反复的拉伤、肿胀、损伤的地方甚至会疤痕愈合,不再柔韧。

建议你科学训练,我想你现在的情况,可能和你局部反复受伤有关系。

3、脚踝肿是什么原因

踝关节扭伤
【概述】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关节扭伤。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至发生关节脱位。关节扭伤日常最为常见,其中以踝关节最多,其次为膝关节和腕关节。

【治疗措施】

如外侧韧带损伤较轻、踝关节稳定性正常时,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肿胀。2~3天后可用理疗、封闭、外敷消肿止痛化瘀药物,适当休息,并注意保护踝部(如穿高统靴等)。如损伤较重,可用5~7条宽约2.5厘米的胶布从小腿内侧下1/3经过内、外踝粘贴于小腿外侧中部,胶布外用绷带包扎。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韧带松弛,以利愈合,固定约3周。如为内侧韧带损伤,包扎固定位置相反。

若症状严重,或韧带完全断裂或有撕脱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矫枉过正”的位置,约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垫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块较大,且复位不良,则应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陈旧性外侧韧带断裂或反复扭伤致外侧韧带过度松弛造成关节不稳者,可考虑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侧韧带。

关节扭伤后应及时处理,原则是制动和消肿散瘀,使损伤的组织得到良好的修复。关节积血较多者,应在无菌技术下及时抽出,以免后遗关节内粘连。韧带断裂或撕脱骨折而影响关节稳定者,需行手术复位修补,以免引起反复扭伤,关节软骨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

1.外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有时外踝有小片骨质连同韧带撕脱,叫撕脱骨折。内翻位摄片时,胫距关节面的倾斜度远远超过5~10°的正常范围,伤侧关节间隙增宽。X线检查可见撕脱骨片。

2.内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外翻引起,发生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

4、韧带拉伤脚踝肿起来怎么办?

X片没有显示骨折,受伤24小时之内冷敷,24小时后可以热敷。要保持受伤部位抬高以及制动。如果疼痛明显,可以适当服用止痛药。

5、崴脚8天了 ,脚踝内侧很肿肿成一个疙瘩的感觉 外侧也肿然后淤血。只敢在地上微挪几步 但是走路并不舒

一、正常做法是:发生扭伤后要及时到医院,拍X光片检查,并及时进行冷敷zd,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限制出血和体液的渗出,延缓水肿扩散,减轻疼痛。
二、 1.扭伤后24小时内,要冰块敷在患处在扭伤的即刻就应行冷敷。以减少血肿的形成。对患肢冰敷或者冷敷,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以减轻扭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
2.24小时可以外敷,主要是活血化瘀的。这样可以使肿胀消退、疼痛减轻。[不要太早停止冷敷而转用热敷,伤后两日内每天使用冷敷至少3—4次,较严重伤害时建议在使用冷敷3日后、且肿胀有明显消退时,才考虑使用热敷。]
3.抬高患肢,高于心脏的位置,可促进血液回流,有利于肿胀消。把伤处抬高于患者心内脏高度,可以止血止肿。
4.休息
脚崴了为什么?正骨好的快?
1..正骨治疗,是把跟骨.胫骨.腓骨错位扶正。关节灵活度才达到正常。
2..错位,就是骨头位置不正。骨容与骨之间只要有轻微的错移、不正,就会引起周围正常软组织紧张、紊乱,相应的肢体就会出现的痛、麻、冷等不适症状。
3.­复位就是用手法对骨头的错位微调,以达到筋、腱、骨、肉之间的平衡,从而解除、减缓其紧张和疼痛。 ­

与足内侧韧带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