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韧带损伤
慢性韧带损伤的护理
1.发病原因
关节活动时的稳定性主要靠周围韧带维持,此韧带坚韧且无明显弹性,因此在长期刺激、摩擦、紧张的情况下极易损伤,多数是由于长期从事低头弯腰工作,而不注意改变姿势者。最容易损伤的部位是胸3—胸4、胸腰段和腰能段的棘上韧带。中老年则多见于脊椎疾病,如腰问盘突出,使腰椎段稳定性受到影响,尤其是下腰椎不稳定产生异常活动,造成棘上韧带损伤。
2.护理诊断
慢性韧带损伤的病人主要以下特征:以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多数无明显外伤史,病人能明显指出痛点部位,检查时在某个棘突上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能触及一小硬结,并向两侧滑动。
3.护理措施
(1)让病人认识到虽然此病远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也足以给病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影响,有的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引起关节畸形,更大程度地影响肢体功能,降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告知病人,在治疗期间应坚持原则,医生不让做的动作尽量不做,不能因为病轻而大意,最后导致治疗失败,招致更多的麻烦和更大的痛苦。这一点家庭主妇尤应注意。
(2)因本病多是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习惯动作积累起来的慢性损伤,它具有2个特点:可以预防,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应向病人介绍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如需长期反复做某些动作,就应注意调节,避免使骨、关节及其附属结构长期处于紧张、压迫或摩擦状态,以去除致伤因素。此外,还应注意纠正不良姿势和某些不良习惯,这样做可大大减少复发的机会。
4.治疗与急救
家庭中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
(1)药物封闭注射 局部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加少量2%普鲁卡因,以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损伤愈合。适用于腰鞘炎、滑囊炎、腕管综合征和棘上韧带炎等。每次注醋酸氢化可的松0.5毫克—1.0毫克,每周1次,3次—4次为1个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如疗效不显著,可间隔2周后再注射1疗程;如疗效仍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但不能再进行局部注射,以免药物积聚,抑制局部纤维组织形成。注射前需常规作普鲁卡因药敏试验,注射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射后需加压包扎。
(2)局部固定的目的是限制致伤动作,避免骨或关节的进一步损坏,使局部休息,以利于损伤部位愈合。适用于股骨头骨软骨病、骸骨软骨软化症、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等。股骨头骨软骨病是用支架保持髓关节于外展、内旋位,而伸屈活动不受限制。骸骨软化症和肠骨结节骨软骨病则用长腿石膏固定,并注意石膏的保护和护理。逻辑思维
(3)局部热疗,可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炎症消散及损伤修复。
2、韧带损伤用什么药最好
韧带拉伤撕裂的,最好用治疗骨伤软组织损伤的接骨散外敷治疗,它可以促使局部组织渗液尽快吸收,快速止痛,消除肿胀,帮助彻底愈合。适当固定,防止韧带松弛。
3、膝盖韧带损伤长期不好会有什么后果
意见建议:
损伤性滑膜炎,多因急性创伤和慢性损伤所致。当膝关节长时间单一动作超量运动之后,滑膜组织充血水肿,急性外伤包括有: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半月板边缘损伤(1-2度)者可治愈、破裂不能愈合只能手术)、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 有时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所致,如外伤较轻,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可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和功能障碍者,则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环不畅造成的无菌性炎症,主要症状是产生积液,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出现对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时,由于关节液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关节液的产生大于重吸收,便会出现"关节积水"。治疗期间尽量减少抽水注射频率,过多的抽水注射会刺激滑膜下结缔组织组纤维增生,以及滑膜组织老化等,使滑膜组织再生与修复能力显著降低,再治疗就比较麻烦.肿胀积水消除之前一定不要劳累和锻炼,过多活动会损伤骨骼,简单通俗的可理解为:滑囊是一个储油器,是为骨骼肌腱运动加油的,目地是为了增加润滑减少摩擦,如果有了积水,积水稀释了滑液就起不到润滑作用了,此时剧烈活动就会产生骨骼摩擦,最终损伤骨骼.
滑膜炎属无菌性炎症,主要是微循环不通阻碍所致,所以治疗应以调理微循环系统为主,只要微循环畅通了,积水也就循环消失了,同样炎症也就解除了。保和堂滑膜炎膏外敷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绿色疗法,由于药物用于肌表薄贴,因此可直接作用于关节滑囊部位,使药性直达病灶,达到活血化淤,通经走络,祛风散寒和调节微循环的目的。贴于体表的药物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受阻的微循环畅通,消除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使之重归于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就会彻底康复。
4、运动量过大导致韧带损伤怎么办?
韧带损伤分为两种:韧带撕裂、韧带断裂。韧带撕裂:即韧带部分断裂,通常采取保守治疗。踝关节韧带撕裂,手术治疗效果未 卧式拉伸韧带
必比保守治疗好。恢复后,未受损的韧带会起代偿作用,不影响原来功能。以下是保守治疗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A、固定。用夹板或石膏将受损关节固定于功能位。踝关节外侧韧带轻微伤一般3天后即可做功能锻炼了,而有骨裂的重症则至少需要2—4周时间。 B、药物治疗。一般采取局部敷药或喷药。伤势较重时,可以口服止痛、止血的药物。 C、针灸。针刺治疗不受损伤时间的限制,因此施治比较灵活。 D、按摩与理疗。一般伤后24—48小时内不能施治,以防肿胀或出血加重。 E、功能锻炼。伤病后期肿胀消除、疼痛减轻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前期采用被动方法,如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被动屈伸、旋转、牵拉,结合按摩效果更好。一般在肿胀消除和疼痛减轻后即可施治,这样可以较好地减轻和松解粘连。后期主动进行关节的功能活动。要注意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肿胀或突然疼痛加重为宜。当症状完全消失后,应当进行适当的力量练习,以使愈合的韧带重新恢复弹性和完全恢复功能。功能锻炼是后期治疗中很关键的一环,伤病未痊愈时,切忌匆忙中断,因为这样很容易转为陈旧性韧带损伤,长期积累后还会出现粘连、增生、钙化、关节韧带松弛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和不便。 韧带完全断裂:应手术治疗。这样可以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的治疗同上,不再赘述。
急救措施
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见青紫区。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 韧带拉伸练习
带扭伤非常重要。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 急性损伤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以减少出血。立刻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冰块冷敷局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盖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肿胀。韧带完全断裂或怀疑并发骨折的,在加压包扎后必须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经过24~48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这时可用温热毛巾热敷或按摩以消肿和促进血液吸收.在进行温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太长,按摩时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为了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应注意动静结合,在没有疼痛感觉的前提下进行早期活动。基本痊愈后,应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提高关节的相对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