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韧带 > 盆底肌韧带疼

盆底肌韧带疼

发布时间:2020-09-27 15:22:48

1、盆底肌修复真的有用吗?

很多女性会在产后出现盆腔问题,这些会影响人的身体正常运作,尤其更年期的女性,身体机能的下降,如果再不好好修复盆底肌,那真的得不偿失了。

盆底肌对女性的重要作用

盆底肌,就是女性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女性的盆底由肌肉、韧带、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其中结缔组织很脆弱,最容易受到损伤,包括女性妊娠、分娩的过程也会对盆底肌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盆底的韧带及筋膜等结缔组织构成的盆底板,可以把尿道、阴道、膀胱、子宫以及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控制着排尿、排便,支持盆腔脏器,还有维持阴道紧缩度和提高性生活满意度等多种功能。

但是盆底肌肉及神经如果遭到损伤,这就会给女性带来一系列的烦恼,比如阴道松弛、小腹坠胀感及便秘、尿频、漏尿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尤其怀孕对盆底肌的伤害是一定的,以后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盆底肌治疗的时间比较长,当出现问题时就更不好解决。

盆底肌损伤的危害大

女性盆底肌损伤时,常见症状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控制不住的打喷嚏、咳嗽、大笑或者举重物等腹压增加都会不由自主的漏尿、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等等。盆底肌损伤没有及时治疗,以后还可能出现盆腔脏器脱垂、阴道膨出、膀胱膨出、尿失禁等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这些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产后建议检查盆底肌功能

建议产后妈妈都做一个盆底肌肉功能的检查,了解自己的盆底功能情况,以便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一般医生会先进行问诊,了解产妇是否出现过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自主漏尿的情况。然后通过普通的妇检,观察产妇有无阴道膨出、宫颈脱垂等,必要时再进行盆底肌力测评。

盆底肌力测评的结果正常应该在3-5级之间。不过,多数产后新妈妈的盆底肌肉力量只有0-2级,需要做相应的康复训练。

哪些会造成盆底肌损伤

01.妊娠和分娩会造成盆底肌肉损伤

首先,怀孕时,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由孕前指向骶骨转到指向盆底肌肉,再加上子宫日益增加的重量,使得孕妇盆底肌肉持续受压,盆底肌的纤维变形,肌张力减退。

其次,阴道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肌肉损伤的主要原因。一般胎儿头部的直径约为9-10厘米,而正常的阴道直径只有约2.5厘米,阴道受到胎头的挤压扩张,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会阴部神经的损伤等。双胎、巨大儿、分娩次数多等对盆底的影响会增加。

02.长期便秘、肥胖、更年期等也有影响

除了怀孕、分娩等原因以外,女性在长期便秘、咳嗽、提过重物品、肥胖、大运动量锻炼等过程中,都会一定程度上损伤盆底肌肉。

另外,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女性盆底问题会更加严重。成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在30%-50%以上,与年龄、分娩次数、体重、长期便秘等成正比关系。

03.剖宫产可以避免盆底肌肉损伤是误解

调查显示,1/3的产妇会出现盆底松弛,在大笑、咳嗽、打喷嚏、快跑的时候,遭遇“漏尿”尴尬。不少新妈妈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是顺产才会引发产道松弛,才需要盆底康复。其实,整个孕期都是依靠盆底肌来承托日益增大的胎儿,以及腹腔、盆腔脏器的压力。

盆底肌肉便在持续受压中逐渐松弛,这种现象在未分娩之前就已经存在。因此,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不可避免地对女性的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产后盆底肌的修复很重要。











2、盆底肌损伤吃什么好呢?

应根据其主要不适症状,合理调整膳食结构,以快速恢复盆底肌功能。可食用补气养血食物,如动物肝脏、花生、大枣、木耳、蘑菇等;可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出现排便困难的,可食用小白菜、冬瓜、蔬菜汤等,促进排便;要增加蛋白摄入,促进盆底肌恢复;应尽量避免生冷性食物,预防腹泻;每日应保证至少8h睡眠,保持心情舒畅。

3、盆底肌肉康复有什么痛的人不能做

一般的盆底康复都是神经肌肉电刺激,
下列情况禁止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
l 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l 孕期(除非治疗师建议)
l 未经诊断的疼痛患者

4、盆底肌恢复得不好严重吗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先露部长时间的压迫,使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至弹性降低,且常伴有盆底肌纤维的部分撕裂,产褥期应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若能于产褥期坚持做产后康复锻炼,盆底肌可能在产褥期内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撕裂,造成盆底松弛,加之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者分娩次数过多,且间隔时间短,盆底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这时就需要按疗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5、锻炼盆底肌后小腹痛是为什么?

锻炼身体是一步一步的来的,不是一下子就能锻炼成的,用力过猛了。

6、为什么运动好盆底肌会疼痛

可能跟你的运动量有关,也可能跟你肌肉情况相关,如果肌肉力量很好,一般来说有必要做盆底肌的训练以预防盆底问题,如果你自己的肌肉力量能够达到三级以上,并确保不是肌张力过高,可以自己在家做预防性的训练,因为肌肉力量低的话,自己是无法正确的完成提肛动作的,如果您做的位置不对,那么就会造成各种不适的。建议你下载杉山盆底大众版问问相关医生了解情况。

7、胎慢慢变大压着盆底肌韧带什么感觉

当胎儿入盆时,不少麻麻常会感到腹部阵阵发紧和有坠痛感,觉得腹中的胎儿正在往下降,胎儿入盆后,麻麻的肚子看起来会跟之前不一样,麻麻的胸部不会再碰到肚子,肚子的形状看起来有点像柚子,麻麻会感觉比肚子最大时期时要轻松一些!而且肚子摸起来有点硬硬的。如果还不明白建议下载个杉山的盆底康复问问医生了解。

宝宝入盆后,麻麻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宫缩,宫缩的感觉就像是痛经一样,宝宝越往下,麻麻痛经的感觉就越明显!有的人也会感觉尿频。
可以每天洗澡或是早上起来后在镜子前观察几分钟,慢慢的麻麻就会发现肚子形状会有些不同。

快生的时候每周一次的体检,医生会检查胎儿是否已经入盆,估计何时入盆,胎位是否正常且是否已经固定等。对分娩过程中的担心要有一定的认识,不应有过多的害怕和恐惧,因为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分娩要经历一个过程,只要与助产人员密切配合,这个过程是并不太难的。

8、每次做盆底肌运动大腿根疼是怎么拉

这个取决于您本身的身体状态,如果肌肉力量很好,一般来说有必要做盆底肌的训练以预防盆底问题,如果你自己的肌肉力量能够达到三级以上,并确保不是肌张力过高,可以自己在家做预防性的训练,包括借助一些辅助器械来做,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如果肌力在二级以下,那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先到医院,或在器械的帮助下做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的治疗,因为肌肉力量低的话,自己是无法正确的完成提肛动作的,如果您做的位置不对,那么就会造成各种不适的。
参考文献:http://www.kegel.lingw.net/article-6555555-1.html

9、盆底受损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一种由盆底横纹肌在排大便时不松弛甚至反常收缩,导致排便困难的一组症群。其原因目前尚不明朗,一般认为该综合征与耻骨直肠肌痉挛肥大有关,故也称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从生理上讲,在正常排便时,耻骨直肠肌和外括约肌放松,使肛管松弛,肛管直肠角变大,使粪便能顺利地排出,如果排便时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等相关的盆底肌肉不能正常放松,就成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应当是排大便困难,即使是成形软便也术易排出,患者会有会阴部满胀感,肛门张不开等感觉。该病的确诊主要靠肌电图检查和排粪造影。肌电图检查可见盆底多组肌肉同步反常放电。排粪造影检查可见在用力排便时肛门直肠角不变大甚至变小。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治疗目前尚无很好的办法,主要还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如饮食中增加粗纤维量,多饮水。可以使用泻剂,但不要依赖泻剂,最好口服泻剂和外用开塞露(每次20~40毫升),以及生理盐水灌肠(每次500毫升)交替使用。
对于长期保守治疗乏效,并且有明显肌肥大,肛管显著延长者,可以行后方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来治疗,部分患者效果很好。

与盆底肌韧带疼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