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哪些症状?
大腿股骨和骨盆之间的关节称髋关节,它与站立及行走的动作有关。先天性脑关节脱位是导致跛行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在新生儿时期得到诊断,只需简单的治疗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下面介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本病的期诊断:
仔细比较两条大腿,患病一侧大腿短而粗,皮肤皱纹增多;
给孩子换尿布时髋关节不能充分外展,有时尚可有弹响声及弹跳的感觉;
小儿平卧,将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时,患病一侧的膝部较健康一侧的为低;
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让小儿平卧在桌子或床上,检查者正对小儿,将膝关节及髋关节各屈曲90度,然后用双手握着小儿双膝同时外展,正常时膝部可外展90度,其外侧面能触及桌面或床面。而髋关节脱位时,患病膝部外展仅75~80度,其外侧不能触及桌面或床面。有些髋关节脱位的小儿,患肢外展至75度左右时,髋关节处突然有弹跳感及弹响声,之后虽可将腿展至90度,但仍属不正常。
进行上述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并防止孩子受寒感冒;检查不宜在进食后进行,以免呕吐;检查的桌子或床铺要平坦。如发现有可疑之处,应请医生进一步复查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新生儿时期的治疗方法比较简单,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支架或绷带使下肢呈屈膝及髋关节屈曲外展姿势,多数经3个月治疗就可见效。
2、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是先天骨盆骨形成不良以及关节囊松弛而引起髋关节脱位的疾病。另外,虽说是先天性的,但在出生之际并未发现脱位,只是有容易引起脱位的因素,在出生之后逐渐出现脱位的倾向,不久就导致彻底脱位。
女孩占大多数,男女孩之比为1:6。既有一侧脱位的,也有两侧脱位的。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可彻底治愈。当能够走路了再进行治疗,就很难彻底治愈。
3、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危害有哪些?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危害有很多。首先的话孩子可能会提前在走路方面。走路会有长短腿的现象。而且小孩子开始学走路很难。到恒大都走不好。如果发现孩子有臀纹不齐的现象,一定要到医院。拍一个片子确认一下。如果存在髋关节脱位的话一定要及时纠正。越小纠正越好。
4、发生髋关节脱位后果会怎样?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为多见,出生时即已存在,病变累及髋臼、肌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的肌肉,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
髋关节脱位并不是多发疾病,所以相信很多人对该疾病也不了解。专家指出,这是关节脱位的一种,但是患者多见于婴幼儿,主要是先天因素造成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发生髋关节脱位的后果会怎样,希望大家能够增强对该疾病的了解。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为多见,出生时即已存在,病变累及髋臼、肌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的肌肉,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有时可合并有其它畸形,如先天性斜颈、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其它关节先天性脱位或挛缩等。
病因学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当然,多发性畸形附有髋关节脱位应属于先天性畸形。总的说来,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因并不是单一的。这说是说有许多因素参加才会引起此症的产生。
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危害
1、在胎儿时期发生的髋关节脱位即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发病几率女孩大于男孩,婴幼儿时期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最佳时期,患儿及时的诊治可完全治愈,若未能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和正确的救治,均会危害一生的健康。
2、在儿童时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危害,患儿会出现先天性斜颈、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其它关节先天性脱位或挛缩等疾病。部分患儿的脱位可在一定时期内自愈,若自愈后位置欠缺,会造成髋关节疼痛,形成扁平髋,甚至影响到股骨头附近的血运还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
3、专家指出,手术时手法粗暴、创伤过大、固定时强力极度外展,会损伤了股骨头附近血管,使血液循环受到阻碍,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年龄较大的患儿做复位手术,成年后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多,一般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病。
上述文章为大家介绍了髋关节脱位的危害,我想大家对该疾病也有了一定 了解。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忽视该疾病的发生,而且要增强对该疾病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发现该疾病的存在。在此也祝愿髋关节脱位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5、宝宝髋关节脱位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上医院检查清楚比较放心,我们这有一个宝宝快两周岁了才发现双侧髋关节脱位,要手术…遭罪的是孩子
6、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会怎样
一般而言,年幼的婴儿小腿弯曲是正常的。因为他小腿内侧的一根长骨(胫骨)所附着的肌肉较外侧的薄,所以看上去,婴儿的两条小腿就有点弯曲感,这实在是一种错觉。并且胎儿有脚趾内倾,是胎儿在母体内、长时间抱成一团所造成的。宝宝出世后,四肢会慢慢“舒展”开来,但有些宝宝“舒展”速度慢,到了学走路时,便出现脚趾内屈,走路不稳的现象,1岁左右两条腿略为弯曲,而且X线片上也显示小腿骨骼弯曲,但没有佝偻病的X线表现。这是由于这时的小儿刚开始行走,两腿还不能很好地随自己身体重量,所以暂时出现了小腿的弯曲,一般到2-3岁即能恢复正常,而且X线片上也显示原先的小腿骨弯曲的现象得到纠正。这两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有脚趾内屈的宝宝,两只小脚板会朝内侧斜,但他的脚和膝盖,基本上都没问题。有“鸭脚”的宝宝,学走路时比较不稳,容易跌倒。如果过了2岁,小宝宝的情况还是没有改善,医生就可能给宝宝的小脚上夹板,靠肢架矫正脚姿势,这可能要一年时间。如果到了五六岁,情况仍然没有改善,医生才会考虑为孩子动手术,松解孩子脚部肌肉。
所谓不正常,即婴儿患有严重的佝偻病,由于缺钙而使骨质疏松、软化,当小儿站立或行走后,下肢不能负重,出现小腿弯曲,这就是我们所谓的“O”型腿及“X”型腿。“O”型腿的小儿,其两腿的弯曲程度比正常现象的弯曲要严重。检查时将两踝关节并拢,两膝关节往往分开不能并拢,两膝之间的空隙超过3cm。“X”型腿两膝关节并拢而踝关节不能并拢,两踝之间距离在3cm以上。X线片上不仅仅小腿骨弯曲,还有其他佝偻病的特征表现
应该说,婴儿小腿弯曲绝大多数属于正常现象,而因佝偻病所致的小腿弯曲终究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