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髋关节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处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处理

发布时间:2020-11-18 18:44:34

1、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为什么会出现脑梗塞?

人工关节置换其中之一的并发症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后下肢如果完全不活动,可以使下肢血液淤积、肿胀,血液流动速度减慢,造成深静脉血栓。大多数栓子都很小,不产生临床症状,但较大的栓子有生命危险。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梗塞引起生命危险。临床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病例其实不低,只是有明显临床症状、需要处理的很少。
一、这位患者导致脑梗塞的原因:1、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病史,脑动脉壁由于 动脉粥样硬化 或其他因素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局灶脑梗死;2、患者做了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活动减少或者没有经过正确的训练指导,导致血液淤积、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诱发了脑梗塞!

二、这是不是医疗事故?如果医生有为病人使用防止静脉血栓的药(我相信这位患者服这种药了,几乎每个医生都会用的)以及请康复科会诊(有条件的医院应该请康复治疗介入,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就大大减少。没有条件的医院,应该指导患者做哪些功能锻炼)如果主管医生上述的情况都有做到,那这绝不是医疗事故了! 我医院最近也发生了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一例患者,术后医生让他去做康复锻炼,患者就一直躺床上不愿去动,结果~~~~
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已经很小了,发生脑梗塞的概率就更加小了!

为了减少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下面的文章对大家可能有些帮助。

2、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能内收内旋,内收内旋时疼痛难忍,有哪些原因可能?

你好,手术的并发症:
1、 麻醉意外,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2、 手术中损伤周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
3、 手术后易引起下肢腔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
4、 手术后易造成关节松动,假肢柄折断,髋关节脱位。
5、 手术后易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导致生命体征变化,危及生命。
6、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缺失综合症”:因为股骨头的缺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病发率约45-81%。采用的“原位移植”疗法,就是根据股骨头坏死的分型分级等综合情况,进行辨证分析,进而采取内服中药,外贴膏药的措施,实现控制症状、刺激终末血管侧肢旁道建立,实现原位移床、爬行植骨、塑性修复的治疗效果,从而实现股骨头坏死非手术康复的目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早日康复

3、下列哪项不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

【答案】E
【答案解析】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的适应证,而不是并发症。

4、髋关节置换手术造成坐股神经及股神经损伤属于手术并发症么?

这种情况称继发性神经损伤,发病原因是术后组织发生无菌炎性水肿侵袭坐骨神经导致神经麻痹,治疗不当麻痹的神经会因缺血时间过久而发生坏死,足下垂,肌萎缩则无法恢复。查找原因事小,延误治疗事大,治疗不不当会终生致残,能否恢复在于及早的中西复合治疗营养神经,软化瘢痕,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神经获得早日康复,时间是治疗恢复本病的关键,机会只有一次。需帮助发来肌电图为你指导。

5、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可分为几个方面,其中有的并发症和患者的疾病和自身身体状况有关,有的和医生的手术技术操作有关,有的则和人工关节假体本身有关。而往往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并发症和失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并发症有:
1.人工关节假体松动。
2.人工关节机械性失败,如脱位,磨损,锁定机制失败,假体断裂等。
3.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赛。
4.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5.术后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假体周围骨折
6.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不稳定,关节僵硬。
7.工关节置换术后疼痛。

6、髋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问内弯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很多患者没有做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前,连一点路都走不了,生活严重受影响。那么做了手术之后会是什么感觉呢?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光滑的髋关节软骨表面无神经支配,正常情况下活动非常灵活,不会出现疼痛。当关节软骨遭受严重破坏时、暴露出软骨下骨,继发磨损、硬化,增生形成骨赘。软骨下骨有神经,且表面粗糙,软骨下骨相互摩擦出现持续而剧烈的疼痛、肿胀,随病情进展进一步加重,活动受限。最终各种非手术方法失效,需行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又称作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丝钉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病变的关节,重建患者髋关节的正常功能,是一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术后的第一天患者可坐起来活动并可拄双拐下地缓慢行走,自行上厕所。到术后六个星期时一般可以练习弃拐行走,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在没有有效镇痛的情况下,有部分患者表示,做完手术之后,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在术后三个月之内,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而且患者术后早期的手术部位的肌肉有保护反射,往往用不上力,这往往导致患者的肌肉力量并不强。失去了肌肉保护的关节,关节的软组织稳定性就有影响,两个坚硬的物体会顶在一起,进而引起碰撞的感觉,有时也会产生疼痛。所以,在刚换完人工髋关节后,患者往往都会有“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的感觉。

但是,在“无痛病房”、“加速康复”等概念指导下,现在关节置换手术已经可以实现真正无痛了,在我们单位,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可以当天下地活动,晚间也可以安睡,术后一般2-3天就可以回家康复了。当然了,回家后,我们还有一系列镇痛和康复的方案指导患者,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都是慢性疼痛的高发期,所以要在这段时间内重点解决疼痛和肿胀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出院后的镇痛方案下,很多患者可以4-6周左右脱离助行器,术后三个月可以独立行走超过半小时以上了。三个月到六个月时候,部分患者还有疼痛不适的感觉,也需要进一步调整镇痛药物,促进患者的康复。大部分的患者在六个月都会走路比较自然了,恢复正常的生活。

因为关节的假体和人体的骨头长合在一起需要最少六个月时间,长得足够结实一般一年左右,所以在一年内我们都建议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跑、跳),或者尽量避免极限性的动作(如下蹲、跪蹲)。

一般来讲,术后1年患者大部分不适都会消失,而且常规的动作都可以做了。

当然,很少一部分患者会感觉,装上人工关节存在一些异常感觉的,尤其是股骨颈骨折使用双动头的病人,这是正常现象。毕竟去掉自己的关节,换个人工的,感觉不可能跟原来的完全一模一样。

7、得了股骨头坏死痛不欲生?究竟哪种方法治疗更可信?

就目前而言,西医对股骨头坏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西方国家曾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骨坏死这一顽固症进行了研究,攻克,以下列举西医的种种方法,以供参考。 

介入疗法

利: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此方法也是一种间接疗法,通过药物对栓塞溶解,以达疗效!弊:不适合高龄患者:该类患者多伴有动脉硬化,血管脆性大,易发生意外。易使内膜增生引发血管闭塞,加重病情。

钻孔减压

利:有人将骨坏死称之为骨内高压症,于是便有了钻孔减压的疗法,原理就是将其中压迫神经的组织液释放,从而达到减弱神经压迫的目的。弊:该疗法只适合于早期患者,钻孔后能否阻止病情,临床验证,并不理想,且对股骨头又重新造成了损伤,或坚固性差,还易致股骨头塌陷。

带血管移植

利:将附近血管束在一起,植入坏死区,能够使坏死区域血运重新建立起来,并对关节软骨下骨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弊:很多患者曾做过此手术,且术后保持不负重,结果部分病情依然趋于恶化。

带血管蒂骨瓣移植

利:将股方肌股瓣或旋髂内动脉骨瓣,移植到骨坏死区,清除坏死的骨组织,提供新的血供来源。弊:临床验证,创伤大,费用高。

人工关节置换

该方法为西医的常用疗法,但其适应证范围窄,众多并发症令患者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⒈年龄界限:主要适合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体质壮实之人,而此年龄的人多伴有其它病症,体质虚弱,无法耐受手术带给的创伤。

⒉适合股骨头坏死致患肢短缩达5cm以上者。

⒊年轻人不太适合做此手术:因为年轻人活动多,对假体磨损大,且每隔15-20年需重新更换一次,而第二次手术难度远远大于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更不堪设想。

⒋排异反应:术后发烧、红肿、疼痛等。

⒌并发症:术后疼痛、活动受限、髋臼磨穿、假体断裂、假肢感染、骨皮质穿透、术中股骨颈迸裂骨折、脂肪栓塞等。这种毫无退路的方法好似赌博一般,若输了将终身悔恨。

因此,临床中部分医生劝早中期的患者不要治疗,任其发展至严重状态再行至此手术,显然是不科学的,相反却延误了治疗病情的最佳时期。

针对股骨头坏死修复的必需过程,必须要分阶段、分证型进行治疗。不但要注重疼痛的缓解,而且还要注重骨质的修复,改善功能活动的受限,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高质量中医药研究的涌现,骨科学界也开始逐渐接受中药对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价值。

8、认清强直性脊柱炎,强友们都喜欢问医生什么问题?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常见的风湿病,是一种脊椎关节慢性发炎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关节痛。这个病之所以让人觉得可怕,主要是它对青壮年情有独钟,常发生在二三十岁上下的青年男子身上,会带来无可言喻的痛苦,它会直接导致脊柱僵直、变形,甚至瘫痪在床。

在日常看病就诊的过程中,强直患者及家属都会有很多与疾病相关的问题,而我们医生也常发现患者对于强直病的认识很不到位,有些正确,有一些却有偏差,甚至完全错误。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强直患者的一些常见临床问答,温故知新一下,希望本篇文章能让强友们客观地了解他们所关注的常见问题。

问1:强直性脊柱炎病变速度快吗?一般隔多久会发展至晚期,脊柱发生变形?

医生答: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的表现是从一开始的腰背痛、腿疼,慢慢发展为骨质破坏,从骨破坏发展成晚期强直。临床数据表明,从第一次发生炎性腰背痛开始,平均要经过 8 年至 10 年时间,才会出现骨质破坏性变化,而从出现骨质破坏性变化,到晚期的骨性强直,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此期间,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早期合适的身体锻炼和药物治疗才能有效避免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问2:现在我的腰背非常痛,有没有办法让我快速缓解?哪类药效果最好?

医生答: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选择性有多种,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这是第一类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能快速消炎止痛,不过这类药物副作用比较多,所以治疗1个月后要检测肝肾功能,每3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第二类药物是抗风湿药,比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这是治疗强直适用范围最广的药物,不过这类药物起效慢,一般需要持续服用2个月左右才能见效。

第三类是生物制剂,能迅速控制疾病活动度,阻止疾病进程,不过也会造成其他方面的副作用。目前临床更多的是通过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如益肾蠲痹丸,单用益丸的疗效和柳氮磺吡啶相当,而如果将益肾蠲痹丸联合双氯芬酸片或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疗效更好,能极大的提高治疗的正作用,且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问3:我现在的病情总算控制住了,但我很担心会复发,平时要怎样做才能防止复发?

医生答:首先要避免受风寒,从西医的角度来看,没有太多要求,但从中医角度来讲,强友们尽量不要让身体受凉,不要感冒,平时要戒烟戒酒,不要剧烈运动,注意生理姿势,保持良好的心情,按时服药,定期随访就可以了。

问4:得了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是最后一定会强直?还有机会恢复成正常人一样吗?

医生答:不一定会引起强直。如果发现得早,并且得到及时治疗,病人按照正确的方法锻炼,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仅有腰背部的僵硬感,不会发生脊柱强直。如果强友晚期出现脊柱超过 60 度以上的驼背畸形,或髋关节严重受损而失去行动能力,这时候需要进行脊柱矫形和髋关节置换手术。

问5:得了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是要一辈子吃药?功能锻炼可以取代吃药吗?

医生答: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病,确实需要较长时间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是有希望药物减量的,以最小剂量维持,部分患者也有希望停药观察。而锻炼是治疗的一种手段,仅靠锻炼不能治病,更不能用锻炼取代药物治疗。只能说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一样重要。

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处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