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最近右侧髋关节痛,外侧骨头按上去有痛感,脚向内提起髋关节很痛。晚上向右侧睡也痛,早上醒来还好点,
你好,考虑是关节炎,关节炎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是非淄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
指导意见:
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右髋部疼痛
你好,你的问题已经了解,我说几点: 1、HB27检查是为了明确有无【强直性脊柱炎】,但是有一点是HB27阴性也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此类病症统称为AS(风湿性关节炎),其多见于16~30岁青年男性,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你的髋关节疼痛可能是其周围关节病变的症状,可行X片看看是否有骶髂关节炎的改变,大多数AS病人可以发现。要是你的情况符合(1+任意三项),那就要考虑了:(1) 腰和(或) 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或不对称性外周寡关节炎、尤其是下肢寡关节炎。症状持续≥6 周。(2) 夜间痛或晨僵≥10分钟。(3) 活动后缓解。(4) 足跟痛或其他肌腱附着点病。(5) 虹膜睫状体炎现在症或既往史。(6) AS 家族史或HLA2B27阳性。(7) 非甾体抗炎药(你说的止痛药) 能迅速缓解症状。 治疗有物理治疗,日常锻炼,药物治疗(布洛芬或阿司匹林)以及手术等方式。 2、【髋关节滑囊炎】:大多是由于下肢长期过度外展、外旋所致(如跳跃、劈腿)长时间在硬地上站立或行走,持续长期坐在硬椅凳上。过度劳累或跌倒直接撞击髋关节,亦可局部细菌病毒感染所致。中老年劳动强度过大或关节松弛均容易发生本病。一般急性损伤后立即出现的髋关节疼痛、肿胀、跛行等症较容易发现。髋关节疼痛,疼痛部位可位于髋关节外侧、臀部或腹股沟处。行走或上楼时更明显;髋关节活动度下降,屈髋时有响声。此时X摄片看不出髋关节有任何异常,但CT或IBM成像可见滑液囊有积液。若持续髋关节负重及过度活动,后期X摄片可见股骨头表面粗糙甚则塌陷,与臼之间的间隙缩窄,CT或IBM成像就均可见到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变性坏死征象。 治疗以休息为主,可冰敷,局部抽液,并同时应用激素;口服NSAID类药物,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物理治疗以及内服的中药和外用的膏药进行治疗。 3、【髋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有髋关节疼痛、肿胀、内部积水、软骨磨损、骨刺增生、关节变形、髋的内旋和伸直活动受限、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发病前大多数患者有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及外伤史:寒战、高热,局部压痛明显,查血提示血象高。早期X线片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软组织密度增加,关节间隙增宽。 治疗可通过口服氨基葡萄糖,布洛芬或阿司匹林以及手术治疗。 平时注意防寒湿,保暖,使髋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缓解后,每日平地慢走一两次,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上下台阶、弯腰、跑步等使关节负重的运动,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 本人目前就这些想法,希望对你有用,祝健康!
3、髋骨下神经疼痛该怎么办?
脊椎保健医学
Chiropractic
整脊疗法
人体所有软绵绵的组织与器官能「挂」得起来,全靠骨骼系统的帮忙,而骨骼系统的支架,全在脊椎骨,脊椎骨上头顶著头颅,下面吊著荐骨,中间还保护著脊髓,脊髓是周围神经的主轴,周围神经成对的从脊椎骨体中间分出来,向左右再往前及上下分布。除周围神经外还关联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因此可以说神经网路的原发点在脊椎开始。脊椎是由七个颈椎体,十二个胸椎体,五个腰椎体及一块大荐椎骨体组成,神经即从由脊髓通过椎体间的空隙走出来,一旦脊椎体发生移位,或产生压迫或甚至周围肌肉,韧带组织紧张,都会直接影响通过的神经,间接引起神经供应的末端器官,肌肉或分泌腺体。
起源
在19世纪末,加拿大的帕玛(Daniel David Palmer)移居美国,在爱荷华开设诊所,发现一个早期失聪的病人脊椎出现了异位,经过他用手将其推拿回正常位置后,患者居然恢复听力,因此他推想脱节的脊椎压迫到神经,会干扰到正常肌肉、呼吸、循环、消化以及抵抗力,若然将脊椎体的移位,用手法将其推回原位,使脊椎回复良好的曲线后,病症即能解除,这就诞生了「整脊疗法Chiropractic」。1897年帕玛创设整脊疗法学会,并传授理论及发展治疗的手法,自此整脊疗法开始推广延伸。
演变
演变过程中,整脊人员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派」即以帕马理论为基础,不论何种病症皆认为是由於脊椎不完全脱位Subluxation 所引起,所以治病方法就是将脊椎复位。第二类是「混合派」他们专注在维持神经系统机能完整,可是亦认为疾病的发生还有其他因素存在,必需合并其他方法,同时加以改正。第三类是则将疗法的运用设限在非手术性的神经肌肉骨骼疾病(如因肌肉痉挛、神经发炎、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
在目前这种界限已不明显,在美国统计已有五万名整脊医师,三分之二以上已采用混合疗法,即是除了用手法整理脊椎外,还采用物理治疗、按疗、针灸及营养改善等来治病,大家亦不多用"不完全脱位"的观念,改用"不正线Misalignment"(即河洛话的"走精")为多,学校训练课程亦采「混合」式。
脊椎神经与疾病
神经分布病症
第一颈椎 头、耳、鼻、喉、脸、交感 头痛、失眠、眼疾、记忆减退、眩晕、
第二颈椎 耳、鼻、喉、舌、声带、口 昏眩、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
第三颈椎 咽、颊、肩、横隔、三?、交感 咽喉炎、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痤疮、湿疹
第四颈椎 颈部肌肉、咽、臂 肩酸痛、牙痛、甲状腺、乾草热
第五颈椎 手肘、食道、气管 气管炎、咽喉炎、手臂酸痛
第六颈椎 甲状腺、手腕肌、大姆指 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
第七颈椎 甲状腺、中指、肱肌 甲状炎、手臂外侧、中指、肱、无名指酸麻痛
第八颈椎 心脏、气管、食道、指尖 手指炎、气喘、气管炎、手臂内侧、指尖酸麻痛
第一胸椎 心脏、气管、食道、前臂 心脏病、气管炎、气喘、手腕痛、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
第二胸椎 心脏、气管、食道、背肌 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
第三胸椎 肺、支气管、食道、胸腔 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
第四胸椎 肺、食道、乳房 乳房炎、慢性胃症
第五胸椎 肝、胆、胃、脾 肝炎、胆囊炎、低血压、胃炎、面疱
第六胸椎 胰、胃、胆 肝炎、胃炎、胆囊炎、胃胀、食欲不振
第七胸椎 肾、胰、十二指肠 胃溃疡、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
第八胸椎 肝、胃、胰、肾、小肠 小肠炎、头痛、便秘、风湿
第九胸椎 小肠、肾上腺 肾上炎、过敏、频尿、湿疹、膀胱炎、排尿困难、不孕、下腹痛
第十胸椎 肾、盲肠、大肠 肾炎、水肿、痛风、不孕、输尿管炎、带状?疹、静脉曲张
第十一胸椎 肾、大肠、输尿管 肾炎、输尿管炎、大肠炎、性无能、痤疮、痢疾、水肿、牛皮癣
第十二胸椎 肾、大肠、淋巴、输尿管、膀胱 膀胱炎、不孕、生殖器疾病、风湿关节炎、输尿管炎
第一腰椎 大肠、输尿管、股四头肌、大腿前侧 大腿痛、便秘、尿床、疝气
第二腰椎 卵巢、输卵管、肾、膀胱、外阴、大腿内侧 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炎、小产、大腿中段酸麻痛、便秘
第三腰椎 生殖器、下腰、坐骨神经 月经不调、生殖器疾病、水肿、坐骨神经痛、血压不正常
第四腰椎 前列腺、下腰、坐骨神经 下腰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障碍
第五腰椎 子宫、膀胱、直肠、足 膀胱障碍、小腿至足踝酸麻痛、痔疮、尿酸
荐椎 直肠、肛门、大腿后侧、前列腺 脊椎弯曲、髋骨关节炎、臀部痛、前列腺炎、踝骨痛
尾椎 直肠、肛门 痔疮、搔痒症、肛门炎、直肠炎
整脊功能
虽然整脊疗法声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而最常寻找整脊治疗的病痛首以骨骼肌肉疾病为最多,包括肩颈痛、腰痛等,其次为头痛,椎骨变形,上下肢麻痛等。实际上这些病痛常常长期困扰患者,就算采用药物或物理治疗,不易获得有效结果,而整脊疗法本身,或加用其他自然疗法如针灸,推拿,穴道按压等常常会获得立即改善,及长期的效果。
常用整脊疗法的疾病
落枕 早上睡醒突发头部不能转动,颈部创痛,是颈部肌肉神经受压结果。
急性腰痛 俗称"闪到腰"不经意或运动时,伤害到下腰脊椎神经
肩颈酸痛 长期后颈及肩部疼痛或酸痛,甚至影响颈部转动,是后颈及背部肌肉神经受压结果。
张力头痛 头后或两侧胀痛,无法集中精神,工作读书受影响,甚至影响情绪与意志,是头颈部肌肉血管神经受压结果。
压迫性胸闷 胸部有时疼痛,大部份时间觉得压闷,其他心肺检查正常,是胸椎神经被压所影响。
脊椎侧弯 非先天性的脊椎侧弯,多由於姿势不正确,或坐椅,睡床的影响所致。
髋骨不对称 由於脊椎的疼痛,下肢或盆骨的疾病影响两侧髋骨不对称,除了腰痛外,两脚长短亦会不一致。
禁忌
整脊疗法主在对骨骼的调整而其禁忌即在某些骨骼本身不正常上,如
1. 急性伤害-骨折、脱臼、肌腱断裂。
2. 急性疾病-关节感染、急性关节炎、骨髓炎。
3. 慢性病变-明显骨质疏松、脊椎骨病变、骨癌、颈动脉、或椎动脉高度硬化。
4. 手术后-脊骨手术后,如脊椎融合术。
5. 先天脊椎侧弯-先天性无原因性的脊椎侧弯。
并发症
正确的整脊疗法很少发生并发症,根据美国「健康政策及研究局」调查,并发症的频率在颈椎治疗是一百万分之一,腰椎治疗为一亿分之一。整脊疗法是一种医疗技术方法,而非属一般按摩,所以施行者必需是有过训练的医师,或技术师,施行前必需经过问诊,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判定,施行时的手法必需是正规的,并发症自然就不易发生,效果亦会出现。
脊椎保健
一、坐立姿态:站立时不可紧锁膝盖,应取"稍息"姿势为宜,并时更换两脚的重心,走路时抬头挻胸女士的鞋子后跟不宜太高,致重心不良。长时间的写字、打电脑的坐姿,必需维持腰椎向前胸椎向后的直弧姿势。休闲看电视或长时间坐椅时,尽量采用高椅子,坐软沙发、高背休闲椅,会产生直?脚曲腰的姿态,影响脊椎弧度,会引发腰背的慢性伤害,睡眠正睡或侧睡为宜,俯睡不宜,床的软硬度要注意。
二、避免伤害:运动前要热身,乘车姿势要端正避免因车子颠簸时引起振动或伤害,最好在腰部置一软枕,运动时头颈关节要有保护,用力工作或搬运重物时不可弯腰而需采蹲姿。
三、适度运动:充分休息,适度运动,可使肌腱保持良好的弹性,不致因体位或外力影响而产生脊椎移位或伤害。
四、基本营养:正确合适的营养是恢复体力的来源,骨质、肌肉或软组织的结构、发育或维护,是与营养的良好,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资料:http://www.uhealthy.com/chinese/acupun/energy005.htm
4、右腿根部外侧疼痛是怎么回事 右腿外侧靠屁股这块髋关节,就像神经疼,一阵一阵的,走路时间长了会有木的
坐骨下肢神经麻癖,气血阻结神经不畅通的结果
治疗服用理气化解畅通神经的药物,十多天就可痊愈的
5、髋关节大转子外侧疼痛是什么病
你好,髋关节疼痛,两大腿对称疼痛,按压疼痛,附近的肌肉酸痛,初步考虑髋关节炎,要警惕股骨头坏死,建议及早做髋关节拍片或核磁共振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规范治疗,生活规律心情舒畅,避免诱发因素。
6、右髋关节神经痛是什么引起的
概述
髋关节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20~30%,多发生于儿童。
进入结核专题
病因
初起病灶以骨型为多见,滑膜型较少。骨型病灶多起于髋臼或股骨头,逐渐扩大,穿入关节,形成全关节结核。滑膜型病灶,也可扩散破坏关节软骨、股骨头、颈和髋臼,成为全关节结核。
症状
(1)疼痛:早期症状为髋部和膝部疼痛,儿童患者主诉常为膝部疼痛,要防止误诊为膝关节病变。检查时病变的髋关节有活动受限和疼痛,疼痛随病变的发展而加重,活动时加重。
(2)肌痉挛:由于疼痛引起的肌肉痉挛,有防止肢体活动的保护作用。儿童常有夜啼,长期痉挛和废用的结果使肌肉萎缩,股四头肌萎缩尤为明显。
(3)畸形:由于肌痉挛的结果,髋关节有屈曲、内收挛缩畸形,托马氏征阳性,并可引起髋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肢体相对地变短。在儿童如有骨骺破坏影响生长长度,肢体短缩更明显。由于疼痛,骨质破坏,畸形和肢体变短,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不能走路。
(4)压痛:髋关节前部和外侧有明显压痛。虽感膝关节疼痛,但膝关节检查无异常。
(5)窦道形成:晚期常有窦道形成,大多在大粗隆或股内侧,关节有合并感染。
检查
1.X线检查:局部早期有股骨头及髋臼骨质疏松,以后因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可有不规则破坏,有死骨或空洞,甚至股骨头、颈完全破坏,但少有新骨形成,可有病理脱位。
2.血沉。
治疗
(1)对髋关节结核的治疗,首先要着重全身治疗,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在结核病灶活动期和手术前、后,应用抗结核药物。
(3)牵引:可纠正肌肉痉挛引起的关节畸形,用持续皮肤牵引,早期纠正部分或全部屈曲挛缩,用牵引法保持关节面分离,以防粘连。
(4)手术治疗。
声明: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7、大腿外侧突然神经疼痛是什么原因?
根据你叙述的症状可能是股外侧皮神经炎,这种病也叫感觉异常性股神经痛。大都有腰腿疼痛史,所以临床上认为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发病可能与患者腰椎的退行性病变有密切的关系。股外侧皮神经来自第二、三腰神经前支后股,在腰大肌外斜向外下方,经髂肌前面在髂前上棘内侧穿过腹股沟韧带下方至股部,经缝匠肌前后面或穿过该肌肉上部,分成前后二支,从阔深筋膜深面穿出至浅筋膜。前支负责髌膝及大腿前方的皮肤感觉,在髂前上棘下侧约10cm处穿出阔筋膜。后支负责大腿外侧皮肤的感觉。由于股外侧皮神经通过腹股沟韧带时,可因局部组织的纤维化、长时间站立、伸腿仰卧、内脏下垂或长期紧束硬腰带及在股外侧皮神经经过的部位任何一处由于炎症、肿块、异物、纤维组织粘连,先天解剖变异等原因导致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引起腰腿的麻木、疼痛等症状,此外,受凉、过度吸烟、过量饮酒、妊娠、中毒、感染或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疝气等也与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股外侧皮神经炎的起病急缓不一,但大多为单侧发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大腿的外侧出现各种异常感觉,如蚁爬感、麻木感、疼痛等。这种感觉异常往往会在患者行走、活动时加重。症状严重者,上述异常感觉会持续存在,而且夜间的症状更为明显,常常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患处皮肤的感觉过敏,即大腿外侧的皮肤对触摸、冷热等刺激敏感。如果股外侧皮神经受损,那么患者还可出现该神经分布区的皮肤感觉消退或消失。此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中老年男性更为多见。有些肥胖的老年女性也易患此病。由于该病的症状与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十分相似,所以很多该病患者往往会误认为自己是得了坐骨神经痛。其实,股外侧皮神经炎主要是在患者的大腿外侧出现麻木、蚁爬感、疼痛等症状,这种疼痛一般不会过膝;而坐骨神经痛则会从腰部、大腿后部开始一直放射至患者的小腿及足跟。其治疗方法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如采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等,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承山、阿是等穴位进行注射;针灸可选环跳、承扶、承山、阳陵泉等穴位;也可采用小针刀、理疗、电疗、磁疗或按摩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