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髋关节假体松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 手机爱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是骨肉瘤股骨头置换,如果股骨头松动了是可以重新手术再次置换的,不要担心。
2、为什么会得骨肉瘤,怎样才会的骨肉瘤
骨肉瘤又称成骨肉瘤,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恶性程度最高的骨肿瘤。易发生肺转移。 本病以15—25岁发病者居多。 70%以上的病人发生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预后不良。 一、成骨性肿瘤 1.成骨肉瘤(Osteosarcoma) 2.皮质旁成骨肉瘤(Juxtacortical osteosarcoma) 二、成软骨性肿瘤 1.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2.近皮质软骨肉瘤(Juxtacortical Chondrosarcoma) 3.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imal Chondrosarcoma) 三、脉管肿瘤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四、其它结缔组织肿瘤 1.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2.脂肪肉瘤(Liposarcoma) 3.恶性间叶瘤(Malignant mesenchymoma) 4.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 sarcoma) 骨肿瘤的病因至今未明,以往认为损伤特别是慢性轻微损伤、慢性感染 均可引起骨肿瘤。近年通过实验研究如Fujinaga曾用Harvey和Moloney的肉瘤病毒制成大量鼠骨肉瘤模型,Finkel曾用不同类型的同位素和病毒制成骨肉瘤动物模型,亦有人用放射性物质如镭、锶等制成骨肉瘤动物模型。这些致病因素已被许多学者确认。骨肿瘤发病年龄男性为15~24岁,女性为5~14岁,可能与不同性别骨的生长与内分泌发育的早晚和时间长短有关。 在大多数原发性骨癌的病例中,不能明确病因,但有些病例可能有遗传性。某些染色体异常和少数少见的与遗传相关的疾病与骨癌有关。过去癌多可能发生在骨折或感染的部位。暴露于特殊的致癌物下,如某种染料或涂料等化学物质,可能会增加患骨癌的危险性。高剂量的放射线和某些化学治疗药物,尤其是称做烷基化物的制剂,可能与某些种类的骨癌发生有关。
3、什么是多发性骨疣
【概述】骨干续连症(diaphyseal aclasis)是一种软骨的发育障碍。表现为多发性外生骨疣及干骺端畸形,故亦称干骺端发育不良(metaphysialaclasis)。Jaffe定名遗传性多发性骨疣,亦有称为骨软骨瘤病者(osteochondromatosis)。
【病因学】属先天性发育畸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65~75%的病人有家庭史,有遗传性。病因不明,可能为:①骨膜发育不良,骨皮质较薄以及骨膜不够完全,不能很好的限制骨向外生长。②破骨细胞活动能力不足,造成骨不能很好的塑形。这解释了干骺端呈宽阔的喇叭状。③软骨膜发育有缺陷,使软骨过度生长,由软骨再转变为骨。因为所有的移位软骨都有恶性变的趋势,这解释了外生骨疣常有恶变的趋向。
在儿童期或青年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约3∶1。
【病理改变】本病起自软骨化骨而又有骨膜包围的骨,尤其在骨生长活跌的部位,即股骨下端,胫骨近端,尺骨远端。此外,在锁骨、髂骨、肩胛骨及椎体亦可见,颅骨不常受累。手、足诸骨少见,这与软骨发育异常不同。患骨的干骺端扩大,不能很好的塑形,自关节开始,两侧几乎平行到与骨干交界处后又突然缩小,常被形容为喇叭状。在干骺端有大小不等的突出物,即为骨疣。起初骨疣由软骨构成,以后其基部逐渐为骨组织所替代。随着骨骼生长,骨疣逐渐移向中央,因此可以从骨疣距骨骺线的距离来估计存在的时间。
显微镜下可见,骨疣的皮质骨有正常的板层结构及哈佛氏系统。松质骨的小梁正常,髓腔内有脂肪,并有造血功能,其上方所覆盖的软骨称软骨帽,其表面的细胞幼稚、稀少、分散,在与松质骨连接的地方细胞较成熟,骨疣的生长依靠软骨帽的增殖。
【临床表现】病变重者,身材矮小,肢体不等长,患骨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在长骨的骨骺附近有坚硬,形状不规则,不可推动的肿块,即骨疣,有轻度疼痛,有时因磨擦而其旁有滑囊形成,可伴炎症。如果肌腱或神经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骨疣也可以发生骨折,但可以很快愈合,椎体的骨疣如向椎管内生长可以产生截瘫。有时还可伴有膝内翻等。
X线表现 特征性的表现为宽阔的干骺端塑形不良,骨干短及多发性外生骨疣。干骺端成“喇叭”形。尺骨变短、桡骨弯曲、桡骨头半脱位,有时要与Madelung畸形相区别。在干骺端有骨疣向外突出,其方向常与关节相背,大小数目不等,形状各异:圆锥形、蘑菇形、花菜形等。其松质骨结构与母骨一致,软骨帽不能显影,因此,肿块实际大小要比X线上所见者大。在前臂及小腿的骨疣可使邻骨发生压迫性吸收。
【诊断】本病诊断不难,有遗传性家族性的特点,以及多发性骨疣的存在,干骺端塑形不良呈喇叭状是特征性的表现。较常易混淆的是软骨发育异常(Ollier病),后者主要表现为骨内部的病变,而且在手指骨多见,无遗传性等可以区别。
【治疗措施】干骺端的畸形不需治疗。如骨疣较大影响美观,或影响关节活动以及压迫肌腱神经时,则应手术摘除。
【预后】疣在“母骨”生长停止后,一般不再继续长大。如果骨疣增长的速度突然增加,或在停止生长后又继续增大,就有恶变可能,恶变的发生率为2~10%。在X线片上,如肿瘤呈现边界不清,骨质有破坏现象以及出现有不规则的斑点,即应疑有恶变。髋关节周围、肩胛骨等处的骨疣易恶变,应尤加注意,如有恶变,应按软骨肉瘤的治疗原则处理,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因而预后较佳。
4、髋关节核磁共振成像。
髋关节核磁共振成像。左侧髋关节见团簇状长、稍短混杂不均T1异常信号,T2压脂像呈高、低混杂不均信号,部分向外突出,注入GD-DTPA后呈明显不均强化。
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去做的检查?平时有没有髋关节周围疼痛?
5、造成髋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1.肌肉肌腱拉伤:多有急性损伤病史,局部可有肿胀、压痛、瘀斑,通过B超或MRI可以明确诊断。 2.关节炎:表现为活动时疼痛,疼痛逐渐加重。关节活动性下降,特别是内旋活动。X光片上可以看到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如果年轻人中出现关节炎症的表现需要考虑有无炎性因素如感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或其它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儿童应该排除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或股骨头骨骺移位的可能。可以X片明确。
6、我只是一个孩子可哪位能告诉怎样才能治好干骺
治疗措施
干骺端的畸形不需治疗。如骨疣较大影响美观,或影响关节活动以及压迫肌腱神经时,则应手术摘除。
预后
疣在母骨生长停止后,一般不再继续长大。如果骨疣增长的速度突然增加,或在停止生长后又继续增大,就有恶变可能,恶变的发生率为2~10%。在X线片上,如肿瘤呈现边界不清,骨质有破坏现象以及出现有不规则的斑点,即应疑有恶变。髋关节周围、肩胛骨等处的骨疣易恶变,应尤加注意,如有恶变,应按软骨肉瘤的治疗原则处理,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因而预后较佳。
7、髋关节滑膜软骨瘤,两腿长度不一样
您好,软骨肉瘤是软骨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引起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如刺激压迫神经则可引起放射性疼痛、麻木等。后期可引起骨折。一般是根据情况进行放化疗治疗,局疗手术切除或者是截肢手术。
8、骨干续连症的预后
疣在“母骨”生长停止后,一般不再继续长大。如果骨疣增长的速度突然增加,或在停止生长后又继续增大,就有恶变可能。在X线片上,如肿瘤呈现边界不清,骨质有破坏现象以及出现有不规则的斑点,即应疑有恶变。髋关节周围、肩胛骨等处的骨疣易恶变,应尤加注意,如有恶变,应按软骨肉瘤的治疗原则处理,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因而预后较佳。

9、软骨母细胞瘤形成的原因及有关知识?详细点,谢谢!
软骨母细胞瘤,英文名:chondroblastoma ,别名:良性骨骺软骨母细胞瘤;钙化巨细胞瘤;含软骨巨细胞瘤;骨骺软骨性巨细胞瘤;Codman肿瘤。软骨母细胞瘤为来源于幼稚软骨细胞(软骨母细胞)的良性肿瘤。它首先由Ernest Codman发现,主要位于长骨末端的骨骺,亦被称为Codman肿瘤。 软骨母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既可位于骨骺也可位于骨突。通常于儿童晚期或青少年期发病。肿瘤由软骨母细胞组成。 编辑本段病因病理肉眼所见 软骨母细胞瘤 肿瘤致密而柔软,与骨巨细胞瘤很相似或相同,与周围骨的界限清楚,钙化区似粗糙的湿木屑,颜色从灰到浅红到棕色,有小的黄白色白垩样区域,有时有纤维样或软骨样外观的白色区域,有时可见到出血和囊腔,可占据肿瘤的很大一部分。当肿瘤越过骨生长部,延及干骺端时,可清楚地见到软骨本身的破坏。肿瘤内可含有一些残余的软骨,骨骺处的软骨母细胞瘤可远达关节软骨,使关节软骨薄而受压。在罕见病例中,软骨母细胞瘤可越过关节软骨侵入关节内。 镜下所见 软骨母细胞瘤基本的组织学表现为中等大小的细胞,球 形或多面体,细胞质边界清楚,似嵌合体碎片,细胞核圆,着色良好,常有明显的核仁,可有轻度的多形性,还有一些多核巨细胞(仅有几个核)和极少的有丝分裂像。 在细胞之间有稀少的纤维网和基质,有小的钙化灶,钙盐有时为细粒末,包绕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形成细小的细胞周围网,这些钙化灶是软骨母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但不常见。 软骨母细胞瘤中可有多核巨细胞,其存在和数目不定,多是巨噬细胞,与很多骨病变一样,是对出血、钙化和骨化的反应。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软骨母细胞瘤 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率为2~3∶1。大多数病例发生于10~20岁之间。由于其生长缓慢,症状在肿瘤发生后几年可保持稳定,因此在25~30岁也可见到,但它是起源于骨骼生长期。在特殊病例,也见于10岁以前和20~25岁以后。 典型部位位于生长软骨近端的骨骺或骨突。由于扩张性生长,软骨母细胞瘤倾向于破坏生长软骨,可从骨骺蔓延至邻近的干骺端。在一些特殊病例,软骨母细胞瘤可发生于生长软骨的对侧,即可位于干骺端。 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长骨的骨骺和骨突,依次为股骨、肱骨和胫骨。在股骨近端,肿瘤可起源于骨骺或大粗隆,发生于肱骨近端的软骨母细胞瘤常起源于肱骨大结节,在胫骨,常发生于胫骨近侧端。大多数软骨母细胞瘤位于膝、肩和髋关节周围。 症状出现晚且轻,症状常已存在数月,有时是数年后肿瘤才得以诊断。由于肿瘤总是发生于关节周围,其症状常与关节有关,依次为膝、肩、髋关节。软骨母细胞瘤为中度疼痛,可因创伤或受压而显示肿瘤。在较膨胀和表浅的软骨母细胞瘤,可触到患骨呈轻度偏心性肿胀,关节功能可受限,可有中度关节积液,为浆-血性渗出,肌肉可萎缩。 编辑本段诊断与鉴别诊断辅助检查 软骨母细胞瘤 线所见 相当典型,尤其当肿瘤位于骨骺部位时。软骨母细胞瘤的溶骨区开始位于骨骺,倾向于越过生长软骨,向干骺端蔓延。在身体生长停止或即将停止时,生长软骨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时,如连续摄X线片,可清楚地看到肿瘤破坏和越过仍存在的生长软骨。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小或中度大小的肿瘤,直径从1~2cm到6~7cm。骨骺的溶骨常为中心性或偏心性。当肿瘤起源于肱骨大结节时,溶骨常位于肱骨近端,偏心性,圆形或轻度多环。其X线可透性不很强,可见云翳状或稀薄的弱的不透X线颗粒。 软骨母细胞瘤的界限明确,有时标以骨硬化细线,很有特征性。在偏心性和较膨胀的病例中,皮质骨可膨胀至几乎消失。软骨母细胞瘤可侵蚀全部的软骨下骨,在干骺端皮质的部位,很少或没有骨膜反应。 鉴别诊断 软骨母细胞瘤 从影像方面考虑,须同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但仅在成人期,因为如果生长软骨仍存在时,骨巨细胞瘤不侵及骨骺,两者之间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软骨母细胞瘤常有清楚的边界,而骨巨细胞瘤的边界模糊,第二个不同之处是软骨母细胞瘤中可有云翳状钙化。在组织学上,即使在缺乏钙化和软骨样分化、巨细胞丰富的区域,软骨母细胞瘤也可清楚地与骨巨细胞瘤区分开,因为软骨母细胞瘤的基底细胞有更明确的边界,有些象嵌合体碎片,巨细胞分布不规则,主要集中于出血区,有丝分裂像少见。 影像上,软骨母细胞瘤与透明细胞性软骨肉瘤很相似,包括钙化。这些软骨肉瘤见于成人,在组织学上可清楚地与软骨母细胞瘤区分开。 少见的位于骨骺的软骨瘤或中心性软骨肉瘤在影像方面可类似于软骨母细胞瘤,但它们的大体病理和组织病理不同。 编辑本段治疗与预后 治疗措施 软骨母细胞瘤 可在冰冻活检后行病变内切除,肿瘤侵及的骨-骨膜和关节软骨必须切除,切除几厘米的深的骨壁,并用石炭酸处理,空腔可填以骨水泥,有时在关节软骨和骨水泥之间植一层自体松质骨。 当不得不切除关节表面时,可使用骨-软骨骨移植(同种异体股骨头,自体髌骨)。 在膨胀严重或有广泛的局部复发的罕见的病例中,需行边缘性或广泛性切除,切除部分或全部关节骨段,用异体或自体移植骨进行功能重建,恢复关节功能或行关节融合。 无论是单独或与手术结合,软骨母细胞瘤都禁忌放疗,理由有三:①软骨母细胞瘤为中度放疗敏感的肿瘤;②很多患者仍处在生长期;③接受照射的软骨母细胞瘤中有发生放射性肉瘤的可能。因此,放疗只适用于无法手术的部位。 在有肺转移的特殊病例中,应行肺转移瘤切除。 编辑本段愈后 生长缓慢,有时从首发症状到手术治疗经历数年。在罕见病例,如病变存在时间长或肿瘤侵袭强时,软骨母细胞瘤可变得相当大,破坏整个骺-干骺端和/或侵犯关节,甚至可达关节对侧骨骺。 文献报道,具有一般组织学表现的软骨母细胞瘤可引起肺转移,转移瘤的生长缓慢,像原发肿瘤一样,可以成功地手术治疗。 软骨母细胞瘤于刮除术后常能治愈,如刮除不彻底,软骨母细胞瘤可以复发,约占全部病例的10%。在特殊病例中,可由于手术将肿瘤种植在软组织中,形成肿瘤结节。软骨母细胞瘤复发后可以再次手术,应采用广泛性切除。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 成软骨细胞瘤是1923年首先被Ewing确认,他命名为钙化巨细胞瘤之后,1927年Koldny认为这种肿瘤是含软骨巨细胞瘤。1923年Codman报道一组病例,称为骨骺软骨性巨细胞瘤。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in命名这种肿瘤为良性成软骨细胞瘤,以强调它与巨细胞不同。这一名称已为中国外学者所接受。 本病好发年龄为10~20岁,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机制: 软骨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 1.大体检查 成软骨细胞瘤与周围骨松质分界清楚,病灶呈蓝灰色到灰白色,有沙砾状的黄色钙化灶及坏死区,肿瘤质地橡皮样。病变中可有囊性变区,多数有出血性改变。成软骨细胞瘤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可向关节内侵犯。 2.显微镜检查 成软骨细胞瘤组织学特点是: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的成软骨细胞,细胞质边缘清楚,胞质为嗜酸性染色 细胞核是圆形、卵圆形、肾形,常有1~2个核仁。偶尔也可看到核染色深的大细胞,但无明显核异形性,也无病理性核分裂。多核巨细胞可在软骨母细胞中分散存在或集中在出血或坏死区域中, 这些巨细胞较巨细胞瘤中所见到者小,量也少。在一些病例中, 成软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可衬在出血性病灶和囊性出血间隙中,类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中的镜下所见,据称有15%~25%的成软骨细胞瘤中有此改变。 Lichtenstein强调, 成软骨细胞瘤组织学的多样化, 源于病变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最初肿瘤内的细胞较多 逐渐出现坏死、吸收、修复性纤维化,以及向软骨样组织和骨组织的化生, 部分肿瘤细胞的细胞膜钙化甚至与骨基质钙化,核消失形成特殊的“格状”是诊断的要点, 坏死灶吸收并被纤维组织或软骨样组织所代替。软骨样组织的成熟也可形成透明软骨。上述各种改变如混杂存一起,则增加了病理诊断中的复杂性。 并发症: 可并发关节液渗出,关节肿胀 病理性骨折少见。“良性”病灶的远处转移偶有发生。有时病变可伴有动脉瘤样骨囊肿。
10、髋关节软骨肉瘤放射性粒子第一次植入一次性植入450颗以上有问题吗?人体能一次性接受这么多颗吗?
你说的是i-125粒子源吗?一般也就植入10到80颗啊~~450太多了吧~~你的癌症很严重?这么多确实有点厉害啊!一瓶粒子源才100粒,你450粒植入进去身体有地方装吗?这么多病人受的剂量也太大了~
个人觉得不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