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腱炎和腱鞘炎的鉴别诊断咸宁麻塘知道吗?
肌腱炎是发生在腱鞘或关节囊附近的囊性肿物,那么囊肿内有稠厚的粘液样物质,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性为多见,本病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但常与外伤或者某种经常性动作有关。但是这种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光滑肿块,生长缓慢,那么按之有轻度的波动感。那么日久后运动是稍有不适。肌腱炎最常见的疾病部位有肩关节囊及其相关肌腱,尺侧腕屈肌,指总屈肌,髋关节囊及其相关肌腱,腘绳肌腱和跟腱以及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那么受累肌腱一般在活动时疼痛,由于渗液积聚和炎症,受累肌腱腱鞘可有明显的肿胀。那么沿着肌腱有不同程度的触痛,这种触痛可相当剧烈,因疼痛而失去活力。那么什么是腱鞘炎,腱鞘炎是包绕着肌腱的鞘状结构,外层为纤维组织,附着在骨肌及临近的组织上,起到固定及保护肌腱的作用。那么引起腱鞘肌腱和腱鞘发生炎症水肿,纤维鞘壁增厚,形成狭窄环。那么肌腱的纤维化和增粗,造成肌腱在鞘管内的活动困难,因此我们就称为狭窄性的腱鞘炎。一般腱鞘炎患者,都不能明确地指出疼痛的部位,只是说关节有弹响或者是别扭,就是运动时关节内酸胀或者是发不出力的这种感觉
2、手指肌腱炎、腱鞘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呢?
手指肌腱炎、腱鞘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呢?
手指腱鞘炎是由于手指过于频繁的伸屈活动,导致肌腱与腱鞘之间反复的摩擦。早期会导致腱鞘部分细胞破损,在休息时能够局部的修复。
长时间过于频繁的伸屈活动,引起破损和修复反复发作,就会导致无菌性炎性的增生。炎症明显时表现为手指屈伸活动疼痛,而增生到一定程度出现腱鞘狭窄,就会导致手指屈曲后不能背伸,需要用另一只手协助伸直。
产生狭窄性腱鞘炎的表现,主要原因是腱鞘狭窄明显,屈肌腱力量比较大,导致手指可以主动屈曲,但是伸肌腱力量很小所以不能主动的背伸。此时通过药物治疗就没有太大的作用了,需要进一步手术切开狭窄的腱鞘,才能够缓解症状。
手指的腱鞘炎主要是由于局部过度劳累而导致,尤其是在家务劳动过程中手指经常屈伸,在这个过程中屈肌腱与骨纤维管反复摩擦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纤维管变性引起纤维管狭窄导致腱鞘炎,多见于女性,因为女性所面临的家务劳动更多,所以这种病女性更为常见,长期用力握持硬物也会导致骨纤维管受硬物与掌骨之间的挤压而引起腱鞘炎。
所以引起手指腱鞘炎的原因:一个是劳动;另一个是长期手保持固定姿势。比如经常玩手机而保持一个体位的情况下就容易引起腱鞘炎,如果经常沾凉水或者经常受凉也容易导致局部炎症而引起腱鞘炎。
所以要尽量预防,避免局部手指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不要总是沾凉水,尽量避免沾凉或者长期玩手机,避免腱鞘炎的发生。
腱鞘炎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受寒引起,腱鞘炎的门诊病人以女性占80%以上,因为女性做家务劳动比较多,洗洗涮涮,老碰凉水,这是一大诱因。还有一个就是外力的损伤,比如老敲击电脑或者磨损、硌压都会引起腱鞘发炎。
3、肌腱炎如何治疗
肌腱和腱鞘是人体运动系统中的二种重要结构,二者之间的关节犹如"剑"和"鞘"。正常生理情况下,腱鞘除保证肌腱有效滑动外,还能分泌少量滑液营养肌腱。然而近来研究表明,腱鞘炎与肌腱炎则是二种不同的病理改变。腱鞘炎是肌腱在腱鞘内长时间的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腱周组织出现炎性细胞。而肌腱炎则是一种肌腱本身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组成肌腱的胶原纤维发生退变,常与年老、显微损伤和血液损伤有关。至于腱鞘囊肿则是一种发生于手和足部的良性肿块,其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是关节囊或腱鞘中多余的结缔组织发生粘液样变性所形成。
1.屈指肌腱腱鞘炎 本病多见于拇指、中指和环指,发病部位在掌骨头相对应的屈指肌腱腱鞘起始部。当手掌握物时,腱鞘受到物体和掌骨头的挤压而损伤,腱鞘长期摩擦而逐渐形成狭窄,相对应的肌腱亦可变成梭形或葫芦开膨大,肌腱滑动发生困难,手指屈伸时产生板机样动作或弹响声,故本病又称为板机指或弹响指。本病治疗早期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局部固定、理疗、热敷、中药熏洗等。亦可腱鞘内注射类固醇类药物,但注射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一般每周一次,3~5次为一疗程。如仍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纵行切开狭窄腱鞘,必要时可纵物切除一小条腱鞘。术后24小时后练习手指屈伸活动。
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腕部桡骨茎突骨槽与上方腕背侧韧带共同形成一骨纤维性管道,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经过这一鞘管后折成一定角度,当拇指及腕部活动时,肌腱与鞘管摩擦而易产生腱鞘炎。如果同时存在鞘管内迷走肌腱,则更易产生腱鞘炎,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处局限性疼痛,有时可放射至手、肘、肩部、腕部及拇指活动时可加重疼痛,握拳尺偏试验阳性。本病早期保守治疗同前。保守治疗无效者建议手术治疗。术中注意探查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两个腱鞘。如有迷走肌腱,须切除之。术中还应注意勿损伤神经和血管,术后鼓励早期活动。
3.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肱二头肌长头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之间形成的结节间沟内。当肩关节活动时,此肌健即在沟内滑动和摩擦,过度活动可引起腱鞘炎。本病也可因肩袖损伤、钙盐沉着,肩关节内病变等累及腱鞘而造成腱鞘炎。本病多见于中年人,是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多数学者认为是单一疾病,应与肩周炎分开。主要临床症状为肱骨结节间沟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抗阻力屈肘和前臂旋后时疼痛加剧。早期治疗除上述保守治疗外,还应避免提拳重物及外伤。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个别病例。手术将肱二头肌长头切断,远端与肱二头肌短头缝合或固定于肱骨上端,效果很好,但肩部功能完全恢复需6个月。
4.肌腱炎 肌腱炎是肌腱组织内发生退行性改变,单纯肌腱炎是跟腱和肱二头肌腱等发生自发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其典型的病理改变包括肌腱细胞内细胞器减少,粘多糖和水分减少,胶原纤维直径增粗和明暗带增加。一般认为上述病理改变与肌腱内血供减少有关,上述病理改变结果导致胶原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最终导致肌腱发生自发性断裂。临床上常见的跟腱和肱二头肌腱断裂多发生于运动员和中年以上病人。对于急性完全性肌腱断裂者,应予手术修补。而对慢性部分损伤者可予保守治疗。
5.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临床比较常见,好发于足部,多见于青壮年。囊肿一般发展缓慢,除局部肿块外,很少有症状,偶尔局部酸痛。个别囊肿发生于腕管或踝管内,可压迫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少数囊肿能自行消失,亦不再复发。多数囊肿可持续增大或存在,应予治疗。早期可予保守疗法,常用局部挤压破裂或用针头将囊液抽出后注射类固醇类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予手术切除。
由于腱鞘炎、肌腱炎和腱鞘囊肿是临床上运动系统的常见病、多见病,而且这些疾病与某些职业和操作技术有关,因此除对这些疾病予以有效治疗外,还应注意防治结合,增加疗效,预防复发。在防治这类疾病中应注意下述几点:①局部制动,动静结合。限制损伤的动作,鼓励其他方面的动作。②局部注射类固醇类药物,剂量及次数要适当控制,特别注意不要将药物注射到肌腱内。③对于局部有细菌性炎症及有糖尿病和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患者,应局部禁用类固醇药物。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病因尚不太清楚。慢性损伤使滑膜腔内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出;或结缔组织粘液退行性变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将手、足小关节处的滑液囊疝(腕背侧舟月关节、足背中跗关节等处)和发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肿统称为腱鞘囊肿。而大关节的囊性疝出又另命名,如膝关节后方的囊性疝出叫腘窝囊肿,或叫Baker囊肿,故存在混乱之处,尚待商榷。
临床表现:
1.本病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腕背、腕掌侧桡侧屈腕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处也常见到。偶尔在膝关节前下方胫前肌腱膜上也可发生这类粘液退行性变囊肿,但因部位较深,诊断较困难。
2.病变部出现一缓慢长大包块,小时无症状,长大到一定程度活动关节时有酸胀感。检查发现0.5~2.5cm的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因囊内液体充盈,张力较大,扪之如硬橡皮样实质性感觉。如囊颈较小者,略可推动;囊颈较大者,则不易推动,易误为骨性包块。重压包块有酸胀痛。用9号针头穿刺可抽出透明胶冻状物。
治疗与预防:
腱鞘囊肿有时可被挤压破裂而自愈。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高。
1.非手术治疗 原理是使囊内容物排出后,在囊内注入药物或留置可取出的无菌异物(如缝扎粗丝线),并加压包扎,使囊腔粘连而消失。通常是在囊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0.5ml,然后加压包扎。本方法简单、痛苦较少,复发率也较低。
2.手术治疗 手指腱鞘囊肿——般较小,穿刺困难;其他部位多次复发的腱鞘囊肿,都可手术切除。术中应完整切除囊肿,如系腱鞘发生者,边同时切除部分相连的腱鞘;如系关节囊滑膜疝出,应在根部结扎切除,以减少复发机会。
腕部腱鞘囊肿
腕部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伤病,多发生于关节的肌腱滑动处。临床常见于舟、月骨关节的背面,位于拇长伸肌腱及指总伸肌腱之间;其次是腕部掌面桡侧,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古称“腕筋瘤”。本症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病因病理) 一般认为多由于局部气血凝聚而成,与外伤沉寂和慢性劳损有关。也有认为是因局部胶样变性所引起。囊肿壁的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为白色光滑的滑膜覆盖,囊腔内充满蛋清样稠密或稀薄的胶冻状粘液。有时囊腔可与腱鞘或关节腔相通(有人认为囊肿的形成与关节或腱鞘内压力增大有关),也有的囊腔呈封闭状态,囊肿根部与腱鞘或关节囊紧密粘连。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本症的主要表现是局部有一个发展缓慢的半球形包块凸起。
2.病人感觉囊肿局部轻度酸胀、疼痛,腕手部无力。患部远端出现软弱无力感者,提示囊肿与腱鞘相连所致。但亦有部分病例,无任何不适感,仅觉是一种累赘,不美观。但腕部活动过度(由于内压加大),可出现酸胀无力感。
3.检查囊肿触之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早期质软有轻度波动感;后期因纤维化改变,而显得小而坚硬,用力按压时则有酸胀感,或向囊肿周围放散性疼痛。若囊肿生长于小鱼际近端或腕管内,可压迫尺神经或正中神经,则出现相应部位的肌肉麻痹或感觉异常。
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治疗)
(一)手法治疗
1.原则 温经镇痛,使囊壁破裂,肿物消散。
2.施术部位 囊肿局部及其周围。
3.取穴 囊肿上部相应穴位及局部压痛点。
4.施术手法 按、揉、挤、压。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5到7分钟,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6.手法操作(按以下步骤施术)
(1)对压内外关穴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双手拇、中指重叠,相对挤压内关、外关穴半分钟。
(2)屈腕按揉推挤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双手托握腕部,将腕关节略向囊肿的对侧屈曲,使囊壁紧张,双拇指在囊肿局部及其周围按揉数分钟,或以局部充血、麻木为度;继之,双手拇指重叠揿定囊肿近端推挤,使囊壁破裂、肿物消散。本法适用于一般的囊肿。
(3)针刺推挤按揉法 若上法效果不佳,可用本法。皮肤消毒后,用毫针刺破囊壁(周刺、斜刺或顶刺)后,再用双拇指强力推挤(方法同上法),然后加以按揉,囊肿即可消散,本法适用于质硬、较小而扁平的囊肿。 以上手法使囊肿消散后,随即加压用绷带包扎固定3日。
(二)手术治疗
经数次手法治疗无效,或经常复发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4、肌腱炎和网球肘的区别
不一样的。肘部和手部
网球肘也就是肱骨外上髁炎,主要是由过度劳累引起的。本病多数发病缓慢,最初只是感到肘关节外侧酸困和轻微疼痛,患者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疼痛有时可向上或向下放射,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手不能用力握物,握锹、提壶、拧毛巾、打毛衣等运动可使疼痛加重。诊断明确后应该积极治疗,
腱鞘炎的原因可以是受伤、过份劳损(尤其见於手及手指)、骨关节炎、一些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腱鞘炎治疗目的是减轻疼痛及减轻炎症,恢复肢体功能,方式包括休息,制动,於患处作热敷。药物治疗口服非类固醇性消炎止痛药、外用消炎止痛软膏涂擦。物理治疗(如镭射或超音波及伸展运动) 等。此外,对於某些患者,类固醇的局部注射也可能有很好治疗作用。若以上方法无效,可以考虑手术,行狭窄腱鞘切除。
5、跑步引起肌腱炎和腱鞘炎怎么办,休息多久?每天16公里慢跑,是不是运动过度了?
跑步要适当的跑,不能太高强度的,每天慢跑半小时就可以了,时间太长膝盖受不了,你这样的情况,应该休息了,去医院治疗一下,如果是年龄稍微大了,就更加不能跑了,每天快走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6、手腕肌腱炎怎么治疗?
手腕肌腱炎的治疗方法:1.可以服用一些消炎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2.也可以通过用毛巾热敷的方式来进行缓解。手腕肌腱炎有可能是由于外伤导致的,也可能与运动量过大有很大的关系,平时尽量不要从事一些沉重的体力劳动,以免导致疼痛加剧。
7、如何确定是肌腱炎
腱鞘炎最多见就是桡骨茎突腱鞘炎,桡骨茎突的位置是拇指根部,桡骨茎突在腕关节屈伸时是有窝的,叫鼻烟窝。出现以下症状就有可能是腱鞘炎:
1、鼻烟窝往往有明显压痛,急性期的病人会有红肿、疼痛,挤压这个位置,病人会疼痛难忍;
2、腕关节屈伸或者握拳时,引起桡骨茎突腱鞘的疼痛;再重的病人,握东西时可能会引起握力下降;
3、桡骨茎突,摸着比较紧、比较硬。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腱鞘炎。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到医院进行确诊。
8、手腕肌腱炎?
手腕肌腱炎,可以找医生看一下,开一些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