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肌腱 > 肌腱怎么样能恢复和没受伤前一样

肌腱怎么样能恢复和没受伤前一样

发布时间:2020-10-09 15:53:18

1、如何帮助肌腱断裂愈合

在治疗和恢复过程中,自己也可用酒清消毒。一般没有什的,只要不用大力就行,不吃辣和酒,吃医生开的药就行,我只吃10天药就没吃了。想要少锻炼那在拆石膏之前适当活动手指不管那手指肌腱有没有断裂。因为上石膏肌腱收缩后每个手指都一样要锻炼的,放高手指等于拉开肌腱不让他收缩,在拆后锻炼也好得快。[这是我发现的我原来上石膏小指不方便只能放高小指才舒服,拆石膏后小指比右手的伸得高一些,锻炼也不用那么久,我是一条肌腱断裂包四手指,母指放在外能活动不用锻炼,小指放高后练2月就行。中母无名指要练3个月。]。肌腱断裂在拆石膏当天开始功能练习。只要是积极锻炼,逐渐加强锻炼强度,练3个月左右能恢复9成以上。我30天拆石膏。拆石膏当天开始练习,功能练习.活动开始时,手指不会有动作,就像是手指不听使唤,但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每天都会有进步。多给自己信心。。我原来拆石膏时手指和手背 [练到能握紧拳头时] 也是不能向下弯曲的, 我握紧拳头时手背和前臂慢慢拉开成90度,练习两月才能拉开成90度的[我是说手自己用力给拉开成90度,不是另一手帮压或掰} 握紧拳头时手放在膝盖上另一手抓住拳头向后拉开就成要慢慢拉哦。 热水浸泡时多按摸手。先练抓拳头就是压手指,能握紧拳头时练向后伸也就是拉筋[肌腱},向后拉前臂和手背成90度。用另一只手帮压,压到要感觉到疼痛 ,并在此状态下坚持半分钟以上[数30秒就松开],活动后可重复做,每天分多组进行,多做握拳动作。练习也不要太大力,防止肌腱再次断裂。活动前如用热水浸泡伤手十五分钟,做按摸。活动时也按摸效果会更好。{我是每天两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注意防止烫伤。活动后肢体应该会变肿,这是正常现象.晚上睡觉时放手高些早上起就容易消肿,白天手也要放手高点,不然也会肿的。可用外用药,练习前10天是很痛的,过了就没有那么痛了。每天你有多长时间就练多久,要多活动哦,休息后又练,,坚持练3个月不要松散练。一般练两月就好得差不多,但不要松散一定要坚持3个月,练得好就没有粘连的。练2月后晚上抓拳头睡觉,3个月后可放开手睡觉。白天抓拳头多做主动练力,就是手自己用力不要另一手帮。手晚上不要吹风。 手没有力可用靡托车离合[刀仔}练或用抓小球练到有力时再用握力器练。抓小球练或用另一只手练灵活度.. 参考资料好大夫网张东坤医生。

2、肌腱断裂后如何恢复正常?

后遗症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 但是只要认真做功能锻炼 那就没什么了 不要担心 功能锻炼跟上 对你手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安啦 于肌腱来说 正常3周就要开始轻微的锻炼了 所以如果不会影响到外伤的话 建议你开始做功能锻炼了 只要好好锻炼 手的功能是不会有多少影响的 放心好了
下面详细说一下石膏固定后伸肌腱的功能锻炼:屈腕关节30度,尽量握拳到位,然后在保持指间关节屈曲的情况下伸掌指关节,每次尽量达到正常位置,不要怕疼,实在达不到可以用另一只手帮忙,不要暴力,尽量做到柔和,持续。每次屈伸算一组,初期每天30-50组就够了。如果能练开,不会留什么后遗症,最多就是掌指关节背伸不到位,对生活不会有太多影响。祝早日康复
肌腱手术后100%都会出现肌腱粘连,术后7天就应该开始联系活动,屈肌腱的话练习主动背伸,被动屈曲,伸肌腱反之。关节发硬是固定时间较长引起的,现在赶快开始练习活动吧,如果术后3个月还是主动活动达不到被动活动的范围,可以作肌腱松解手术
不过放心 只要好好锻炼 不会影响手的功能的 加油

3、肌腱拉伤怎么样迅速恢复

肌肉拉伤 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作手术缝合。 肌肉拉伤 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这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一)原因和原理 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当,某部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错误的技术动作或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猛或粗暴;气温过低湿度太大,场地或器械的质量不良等都可以引起肌肉拉伤。 在完成各种动作时,肌肉主动猛烈地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或突然被动的过度拉长,超过了它的伸展性,都可发生拉伤。如举重运动弯腰抓提杠铃时,竖脊肌由于强烈收缩而拉伤;在做前压腿、纵劈叉等练习时,突然用力过猛,可使大腿后群肌肉过度被动拉长而发生损伤;横劈叉练习可使大腿内侧群肉过度被动拉长而发生拉伤。在体育运动中,大腿后群肌肉的拉伤最为常见,大腿内收肌、腰背肌、腹直肌、小腿三头肌、上臂肌等都是肌肉拉伤的易发部位。 (二)征象 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即疼痛加剧或有断裂的凹陷出现。有些伤员伤时有撕裂样感,肿胀明显及皮下淤血严重,触摸局部有凹陷或见一端异常隆起者,可能为肌肉断裂。 (三)处理 肌纤维轻度拉伤及肌痉挛者,用针刺疗法会取得显著疗效。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用冷敷、加压包扎,还要把患肢放在使受伤肌肉松弛的位置以减轻疼痛。48小时后开始按摩,手法要轻缓。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还要接受手术治疗。 (四)伤后训练 部分断裂者,局部停训2~3天,健肢及其他部位可以继续活动,以后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但应避免重复受伤的动作。1周后可逐渐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在作伸展练习时以不增加伤部疼痛为度。大约10~1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可逐渐进行正规训练。训练时伤部必须使用保护支持带,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肌肉、肌腱完全断裂或撕脱骨折者,应立即停止训练,完全休息,积极治疗,伤后训练和专项训练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预防 注意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同时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体育课有时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但对于肌肉拉伤时的最佳处理方法却不一定十分清楚。下面就慢性肌腱炎和滑囊炎(两种影响肌肉的疼痛状态)的区分以及处理技巧作一简单的介绍慢性肌腱炎和滑囊炎是两种常见的发生在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疾病。慢性肌腱炎是一种肌腱的炎症。肌腱位于肌肉的末端,连接着骨骼。如果肌腱发炎了,随着肌肉或关节的运动就会伴有急性或慢性的疼痛。滑囊炎是粘液囊的炎症。滑囊中充满了液体,它环绕着关节或肌腱,引导和润滑着肌肉和关节。滑囊炎症的特征为剧烈的疼痛,运动时更为突出,关节活动受限如果慢性肌腱炎或滑囊炎不很严重,痊愈后不会有后遗症。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痊愈的时间为2到6周。休息或正确的关节运动,恢复性的伸展运动和关节康复锻炼以及物理治疗都是非常有效的。这些治疗方法可减轻疼痛,避免组织结疤,并尽可能地使受伤处恢复原来的功能。 如果在锻炼中不幸受伤,请记住有一个可以帮助你的英文单词RICE(米)。它实际上代表着:R-休息,I-冷敷,C-加压包扎,E-提高患肢。 休息可避免更严重的伤痛。冷敷受伤的区域,每两小时至少冷敷1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用弹性绷带包扎、压紧受伤部、减轻肿胀。抬高受伤肢体的,促使淤血从受伤处流出。冷敷还是热敷取决于受伤的组织 冷敷。使受伤区域麻木可减轻疼痛。冷敷同时收缩血管,限制对受伤处的供血,减轻肿胀,同时还可减轻肌肉痉挛。如果某个区域运动时疼痛,或运动后肿胀,可使用冰块。最好是受伤之后每两小时用一个冰袋冷敷大约15分钟。对于一般性的不适,每天用一个冰袋敷2——3次。如果觉得太冷,可在冰袋和皮肤之间放一块毛巾。 热敷。一般在受伤的后期,通常4到5天后用热敷。热敷可加速局部区域的供血,把治愈细胞带到伤处,舒缓紧张的肌肉。每天可多次用蒸汽、热毛巾或微波加热的暖袋进行治疗,每次10——15分钟。为了防止太热,可用毛巾或衣物盖在热源与皮肤之间,但不要睡在电热毯上。 如果运动后受伤部位有肿胀,表明不适于再进行运动了。你需要休息并冷敷受伤处48——72小时。要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对锻炼作相应的调整。当然,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正确地做拉伸运动,运动前进行热身,注意身体的感受,在感觉疼痛或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 什么叫RICE? 当运动损伤发生的时候,发生损伤的部位就会出现疼痛、肿胀、炎症反应等状况。为防止这些症状的加重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手段称为"应急处置"。应急处置也被称为"RICE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制动(REST) 制动对于骨骼肌的损伤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制动主要是立即停止运动,让患部处于不动的状态。运动终止后的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可以把出血的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然后用石膏、拐杖或者支架把处置过的患部固定住。受伤后固定二三天,不仅可防止病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果过早的活动患部,不仅会出现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使其机能损伤进一步加重,是恢复时间托的更长。 2:冷敷 (ICE) 冷敷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是效果最为明显的。因为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少酶的活性因子,同时又可以减少机体组织坏疽的产生,在受伤后4-6小时内所产生的肿胀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冷敷还可以使血液的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侵透性变少,减少限制流向患部的血流量。 3:加压(COMPRESSION) 在几乎所有的急性损伤中动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加压包扎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侵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加压包扎有很多方法,可以把侵水的弹力绷带放进冷冻室,这样可同时起到冷敷和加压的作用。还可以使用毛巾及海绵橡胶做的垫子来进行加压包扎。例如,踝关节扭伤时,可以用"U"字形的海绵橡胶垫子套在踝关节上,然后用胶布或弹力绷带固定。采用以上的加压包扎可以防止和减轻踝关节周围的浮肿。冷敷是间断性的,而加压则在一天中都可以连续使用。 4:抬高(ELEVATION) 抬高是把患部提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同冷敷、加压一样,抬高对减轻内出血也是非常有作用的。他不仅可以减轻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以促进静脉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减轻。 RICE的顺序 A:停止运动保持不动。特别是不要让受伤的部位活动。 B:掌握了解受伤的程度。 C:在患部敷上冰袋 D:用弹力绷带将冰包固定住 E: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F:感觉消失或者是经过20分钟把冰袋拿掉 G:使用海绵橡胶垫子和弹力绷带作加压包扎 H:根据损伤的程度每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用冰袋进行冷敷直到患部的疼痛得到缓解为止 I:睡觉时把弹力绷带拆去 J:睡觉时也要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K:次日清晨开始重新进行一次RICE处置

4、肌腱损伤后怎么样可以快速恢复,比如说锻炼的话。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作手术缝合。 肌肉拉伤 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这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处理 肌纤维轻度拉伤及肌痉挛者,用针刺疗法会取得显著疗效。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用冷敷、加压包扎,还要把患肢放在使受伤肌肉松弛的位置以减轻疼痛。48小时后开始按摩,手法要轻缓。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还要接受手术治疗。 (四)伤后训练 部分断裂者,局部停训2~3天,健肢及其他部位可以继续活动,以后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但应避免重复受伤的动作。1周后可逐渐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在作伸展练习时以不增加伤部疼痛为度。大约10~1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可逐渐进行正规训练。训练时伤部必须使用保护支持带,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肌肉、肌腱完全断裂或撕脱骨折者,应立即停止训练,完全休息,积极治疗,伤后训练和专项训练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五)预防 注意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同时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体育课有时会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但对于肌肉拉伤时的最佳处理方法却不一定十分清楚。下面就慢性肌腱炎和滑囊炎(两种影响肌肉的疼痛状态)的区分以及处理技巧作一简单的介绍慢性肌腱炎和滑囊炎是两种常见的发生在肌肉和骨骼之间的疾病。慢性肌腱炎是一种肌腱的炎症。肌腱位于肌肉的末端,连接着骨骼。如果肌腱发炎了,随着肌肉或关节的运动就会伴有急性或慢性的疼痛。滑囊炎是粘液囊的炎症。滑囊中充满了液体,它环绕着关节或肌腱,引导和润滑着肌肉和关节。滑囊炎症的特征为剧烈的疼痛,运动时更为突出,关节活动受限如果慢性肌腱炎或滑囊炎不很严重,痊愈后不会有后遗症。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痊愈的时间为2到6周。休息或正确的关节运动,恢复性的伸展运动和关节康复锻炼以及物理治疗都是非常有效的。这些治疗方法可减轻疼痛,避免组织结疤,并尽可能地使受伤处恢复原来的功能。 如果在锻炼中不幸受伤,请记住有一个可以帮助你的英文单词RICE(米)。它实际上代表着:R-休息,I-冷敷,C-加压包扎,E-提高患肢。 休息可避免更严重的伤痛。冷敷受伤的区域,每两小时至少冷敷1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用弹性绷带包扎、压紧受伤部、减轻肿胀。抬高受伤肢体的,促使淤血从受伤处流出。冷敷还是热敷取决于受伤的组织 冷敷。使受伤区域麻木可减轻疼痛。冷敷同时收缩血管,限制对受伤处的供血,减轻肿胀,同时还可减轻肌肉痉挛。如果某个区域运动时疼痛,或运动后肿胀,可使用冰块。最好是受伤之后每两小时用一个冰袋冷敷大约15分钟。对于一般性的不适,每天用一个冰袋敷2——3次。如果觉得太冷,可在冰袋和皮肤之间放一块毛巾。 热敷。一般在受伤的后期,通常4到5天后用热敷。热敷可加速局部区域的供血,把治愈细胞带到伤处,舒缓紧张的肌肉。每天可多次用蒸汽、热毛巾或微波加热的暖袋进行治疗,每次10——15分钟。为了防止太热,可用毛巾或衣物盖在热源与皮肤之间,但不要睡在电热毯上。 如果运动后受伤部位有肿胀,表明不适于再进行运动了。你需要休息并冷敷受伤处48——72小时。要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对锻炼作相应的调整。当然,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正确地做拉伸运动,运动前进行热身,注意身体的感受,在感觉疼痛或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

5、左手手背肌腱断裂能恢复如初吗?会留下后遗症吗?

你好,通过锻炼能恢复的,不要但心。练3个月左右吧。皮肤麻木是神经受伤了,时间信会慢慢恢复的。。。。。锻练方法:在没有拆石膏之前适当活动手指不管那手指肌腱有没有断裂。因为上石膏肌腱收缩后每个手指都一样要锻炼的,放高手指等于拉开肌腱不让他收缩,在拆后锻炼也好得快。[这是我发现的我原来上石膏小指不方便只能放高小指才舒服,拆石膏后小指比右手的伸得高一些,锻炼也不用那么久,我是一条肌腱断裂包四手指,母指放在外能活动不用锻炼,小指放高后练2月就行。中母无名指要练3个月。]。肌腱断裂在拆石膏当天开始功能练习。只要是积极锻炼,逐渐加强锻炼强度,练3个月左右能恢复9成以上。我30天拆石膏。拆石膏当天开始练习,功能练习.活动开始时,手指不会有动作,就像是手指不听使唤,但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每天都会有进步。多给自己信心。。我原来拆石膏时手指和手背 [练到能握紧拳头时] 也是不能向下弯曲的, 我握紧拳头时手背和前臂慢慢拉开成90度,练习两月才能拉开成90度的[我是说手自己用力给拉开成90度,不是另一手帮压或掰} 握紧拳头时手放在膝盖上另一手抓住拳头向后拉开就成要慢慢拉哦。 热水浸泡时多按摸手。先练抓拳头就是压手指,能握紧拳头时练向后伸也就是拉筋[肌腱},向后拉前臂和手背成90度。用另一只手帮压,压到要感觉到疼痛 ,并在此状态下坚持半分钟以上,活动后可重复做,每天分多组进行,多做握拳动作。练习也不要太大力,防止肌腱再次断裂。活动前如用热水浸泡伤手十五分钟,做按摸。活动时也按摸效果会更好。{我是每天两次,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注意防止烫伤。活动后肢体应该会变肿,这是正常现象.晚上睡觉时放手高些早上起就容易消肿,白天手也要放手高点,不然也会肿的。可用外用药,练习前10天是很痛的,过了就没有那么痛了。每天你有多长时间就练多久,要多活动哦,休息后又练,,坚持练3个月不要松散练。一般练两月就好得差不多,但不要松散一定要坚持3个月,练得好就没有粘连的。练2月后晚上抓拳头睡觉,3个月后可放开手睡觉。白天抓拳头多做主动练力,就是手自己用力不要另一手帮。手晚上不要吹风。 手没有力可用靡托车离合[刀仔}练或用抓小球练到有力时再用握力器练。抓小球练或用另一只手练灵活度.. 参考资料好大夫网张东坤医生。

6、手指做肌腱手术还能恢复到以前一样吗

肌腱损伤都是瘢痕修复,对生活没有影响

7、如何修复肌腱

肌腱损伤的修复

在手外科领域中,肌腱损伤问题占很大比重。根据积水潭医院手外科1992年、1993年两年统计,手部损伤,包括新鲜与陈旧性损伤,共3700多例,单纯肌腱损伤和合并肌腱损伤的病例占30%,因此,肌腱修复质量直接关系到手功能恢复程度,肌腱修复过程中,熟悉肌腱系统的功能解剖,了解肌腱损伤的创伤病理,熟练地掌握肌腱损伤的处理原则与操作技术,是获得肌腱修复术后较好疗效的基本条件。天津市汉沽区盐场医院外科张东坤

肌腱损伤在手外伤中约占开放性损伤病例的三分之一,肌腱损伤致伤原因一般为锐器伤和机器伤。肌腱损伤的修复分为一期直接修复和二期移植修复。

一、肌腱缝合方法

(一)Bunnell缝合方法

采用3-0的无创尼龙或涤纶线双植针,距肌腱断端6毫米处横穿入一针。将肌腱缝线的一半拉出肌腱对侧缘后,反复四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缝合断端另一端,将断端两端对合结扎缝线。此缝合方法缝接处抗张力较强。可用于鞘管内屈肌腱缝合。但由于缝合线反复穿插,易造成肌腱断端处血液循环不通畅,现多不采用。

(二) “8”字缝合法

用3-0无创缝线距断端5毫米处进针,呈“8”字缝合两肌腱断端。此方法经常用于新鲜肌腱损伤的缝接,或直径相等移植肌腱的缝合。“8”字缝合简便,对腱断端创伤小,但抗张能力也较小。

(三)Kessler缝合法

Kessler缝合法或称改良法,是目前常采用的肌腱缝合方法之一。采用5-0无创缝合线于断端近端5毫米处,从腱一侧断端处进针,距断端5毫米处出针,再横行穿过肌腱,纵行进针从断端穿出。以同样方法,缝合对侧断端,两断端对合结扎缝线。此方法缝接处结扎线埋在腱内,抗张力较强,且缝线作用为纵向。

改良Kessler缝法,是在上述缝合方法基础上,在肌腱缝合处加一圈间断缝合,以加强缝合处的抗张能力,并使缝合处光滑、平整。

(四)Kleinert缝合法

Kleinert缝合适用于新鲜或陈旧性肌腱损伤缝合。采用3-0无创伤在断端上方5毫米处水平进针,对侧穿出,然后再斜行进针,并于断端穿出。再用一侧的针线在另一断端做同样形式的缝合。此缝合方法简便易行,抗拉力强,对肌腱断端血液循环影响小。

(五)Koch-Mason缝合法

Koch-Mason缝合法略同于Kleinert缝合,所不同的是采用双针分别缝合肌腱远近端,在断腱间有两个缝接线,并间断缝合断端,以加强抗拉力,同时使其缝合处光滑、平整。

(六)津下(Tsuge)缝合法(套圈式)

津下缝合法用3-0或5-0圈形肌腱缝合线,距断端约1厘米处横行穿一针。出针后再套入圈内,拉紧后锁住少量肌腱纤维,偏长侧将针纵向穿入肌腱。并从断端引出,然后再穿入对侧断端,离断端1厘米处将针穿出,拉紧对合好断端后,将线的一端剪断。

(七)田岛(Tajima)缝合法

田岛缝合法适用于粗的肌腱,即津下缝合法双套圈缝合,抗拉力较强。此缝合方法对断端肌腱血液循环干扰较少。

(八)腱骨固定法

键骨固定法用于肌腱植腱固定术,用小骨刀在固定肌腱处掀起一骨皮质,或用骨钻钻孔以接纳肌腱,再用细钢丝将肌腱断端做“8”字缝合,然后将钢丝分别从骨创面两侧穿向背侧,拉紧钢丝,使肌腱端嵌入骨创面内,穿出的钢丝在植背侧用钮扣或纱布卷固定,拆线时剪断一侧钢丝,牵引出另一端即可。

(九)编入缝合法

编入缝合法适用于肌腱端侧缝合,包括一条与多条肌腱端侧缝合,一般在利用一条肌腱带动多条肌腱时采用。用11号尖刀在肌腱适当部位戳穿,将要移位的肌腱劈开,穿过肌腱裂隙缝合,再用同样方法,穿抽两次缝合,最后将移位肌腱断端部分切除,用接受移位的肌腱包埋。

单条肌腱端侧缝合法,常用于两直径不等的肌腱缝合。先将粗肌腱用11号刀做切口,将细肌腱穿入裂隙并缝合,再于粗肌腱的稍远端处与第一个切口成90度切开,再将肌腱远端穿入并缝合。如此穿抽缝合3至4次,于粗肌腱断端将肌腱牵引与其平行,断端修剪成鱼嘴状,包绕细肌腱,使肌腱位于粗肌腱中央部位。

二、肌腱缝合方法的选择

(一)肌腱缝合的要求

1.肌腱缝合后接合部有一定的抗张能力;

2.肌腱缝合部位要光滑,不留粗糙面;

3.缝合材料抗拉性能好,组织反应小;

4.缝合方法简便,实用,较少干扰肌腱内部血循环;

5.遵守无创操作,使用无创肌腱缝合针线,减少手术对肌腱的损伤。

(二)缝合方法选择

伸肌腱多采用“8”字缝合方法;屈肌腱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较常采用Kessler、Kleinert及Tsuge 等缝合法。

(三)肌腱缝合的材料

肌腱缝合的材料要求拉伸性好,组织反应少,目前多选用3-0或5-0的尼龙单丝无创线缝合肌腱,有单针和双针与直针和弯针之分。

(四)肌腱损伤的处理原则

1.修复时机

开放性损伤在损伤时间、损伤情况及技术条件允许时,均应一期修复肌腱。如不宜做一期修复或各种原因没有做一期修复,应争取在伤后一个月内做迟延一期修复。因为肌腱断裂后,腱端回缩,断腱的肌肉收缩,如若时间过长,即使肌腱没有缺损,也很难再直接缝合。肌腱长时间松驰废用,将发生变性、变细、发黄、脆软、回缩等使肌肉萎缩,这些变化在屈肌腱比伸肌腱更明显。如进行二期晚期修复,肌腱无法直接缝合,只能行肌腱移植修复术。

2.肌腱的缝合

肌腱修复后妨碍功能效果的重要原因是肌腱粘连。粘连最多的部位是肌腱缝合处,为此不能不在肌腱缝合方法和应用材料上有所讲究。力求缝合方法简便、可靠,有一定的抗张能力,并能减少腱端缝合部位血管的狭窄。

3.局部的条件

肌腱愈合所需营养主要是血液与滑液,所以修复的肌腱应位于较完整的滑膜鞘内,或富于血液循环的松软组织床内,在这些部位愈合的质量高,粘连少。再缺血处如瘢痕覆盖部位、裸露硬韧的组织韧带、纤维鞘管壁、骨面等,不宜修复或进行肌腱移植。

4.腱鞘的处理

具有完整壁层滑膜的鞘管,不仅不会妨碍肌腱的愈合,而且还是防止肌腱粘连很好的屏障。因此,手指屈肌腱二屈内损伤时,较完整、具有壁层滑膜的鞘管不应切除,应予修复。破损严重,或滑膜已不存在的鞘管应切除。要考虑在适当的部位保留滑车,以利于修复后肌腱的功能恢复。

5.良好的骨支架

良好的骨与关节是肌腱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新鲜肌腱损伤伴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修复肌腱之前应先行骨折与骨关节复位,并给予稳妥固定。必要时应用可靠的内固定,然后再缝合肌腱。晚期肌腱修复时,如同时存在骨折不愈合,或关节不稳、畸形等,应首先解决骨与关节问题,然后再行肌腱修复。

6.术后正确可靠的制动

肌腱修复手术后,需要良好的术后制动。制动的方法要正确。屈肌腱损伤石膏打在背侧,屈腕、屈掌指关节固定。伸肌腱损伤,石膏打在掌侧,掌、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处于伸直位。

7.功能练习

肌腱缝结后24-48小时,开始早期被动活动,可以促使新生胶原纤维形成纵向排列,促进愈合,减少粘连。功能练习应在严格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肌腱缝结处断裂。

与肌腱怎么样能恢复和没受伤前一样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