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些瘦人是怎样练就的力气如此大呀???
每天坚持做:仰卧起、俯卧撑、哑铃、拉力器、快步走半小时。
很快就见效。
坚持锻炼!你也行
2、肌腱如何锻炼有效果?
锻炼方法
1.2.1 功能锻炼前
应重点评估病人术后伤口疼痛情况,病人对功能锻炼的知晓率、配合情况,术后功能锻炼以病人伤口不疼痛、能坚持锻炼为准[2]。同时锻炼应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告知患者切勿操之过急。
1.2.2 第1~3周
玩具球主要用于术后第4周起拆除局部固定的石膏;术后第1~2周以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的锻炼为主;术后第3周指导患者做无抗阻力的主动屈伸运动,嘱患者轻度主动活动,用力适度,避免暴力性动作[2]。
1.2.3 第4~5周
指导患者进行轻微的抗阻力的主动屈伸练习,嘱患者五指抓住玩具球,轻微用力将玩具球捏下(见图1),此方法锻炼患指的屈肌腱功能,再利用玩具球的反弹力,将手指弹回伸直状态,此方法锻炼患指的伸肌腱功能,每天如此反复锻炼,每次锻炼以引起患者酸胀感为度。图1
1.2.4 第6~8周
逐渐增加抗阻力的主动屈伸活动,可在第4~5周基础上增加力量捏玩具球(方法同前),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及屈伸肌腱的力量,减少粘连,同时开大虎口,避免虎口挛缩。此外,屈肌腱Ⅱ区损伤修复根据其解剖特点此区术后较易形成粘连,因此加强此类患者心理疏导,增强其信心,鼓励其更加努力进行玩具球的功能锻炼,防止发生粘连。
肌腱断裂术后粘连是影响手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术后适时、适量的、正确的功能锻炼可预防肌腱粘连,最大限度恢复手指的功能;玩具球不仅可以促进手指的屈伸肌腱功能恢复,还能锻炼手的抓捏功能。
希望可以帮到你。
3、怎样才能训练肌肉,肌腱和关节
肌肉、肌腱等的牵拉如今已成为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此我们所知甚少。
本文将回答与此相关的4个方面的问题,即:
1.牵拉肌肉的效果如何?
2.如何并且何时需要牵拉肌肉?
3.除牵拉肌肉外,怎样才能调动起身体积极的部分(如肌肉)和身体的消极部分(如骨骼、肌腱和韧带)以便于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和之后的恢复活动?
4.怎样才能维持身体状况并使关节更协调地运动?
牵拉并加强肌肉和肌腱
牵拉肌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经常性地并有步骤地牵拉肌肉可以增加肌肉力量的协调性;可以改善一或至少是维持肌肉系统和有腱系统本身的功能。另外,肌肉牵拉练习还能增加柔韧性可起到下面两种作用:
运动前的肌肉牵拉主要是为了将肌肉拉开,同时使关节活动自如。
运动后的肌肉牵拉是为了消除肌肉运动后的紧张状况,以便尽快地消除疲劳。
改善关节的柔韧性可起到下面两种作用:
1.可在短期内减轻并减缓肌肉的紧张状况。
2.可在长时期内对韧带组织的弹性产生影响。
人们在对动物的试验中,通过长时期的肌肉牵拉,已经成功的使动物的肌肉部分获得增生,也由此使得肌肉的纤维加长了。同样的过程在人体上未必能产生同样的效果,但引无疑问,缺乏运动将会造成肌肉部分萎缩并使肌肉纤维变短。
当然,盲目地、违反常规地牵拉肌肉不仅不能恢复疲劳,而且会造成损害,因此,肌肉牵拉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如何正确地牵拉肌肉?
下面3种方法均可获得肌肉牵拉的积极效果:
1.借助于外部力量,被动地采用静力牵拉。
2.的静力牵拉(即沿身体对称轴的相对运动,并在每次牵拉将要终了时加大肌肉收缩的力量)。
此时要注意:突然反弹的动作(特别是体操项目中背部肌肉的动作等)不仅不会产生牵拉的效果,而且是非常有害的。相反,主动地牵拉肌肉,同时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并让所有的肌肉组织得到牵拉(不仅仅是部分的肌肉)才是可取的。
3.主动地,缓慢地牵拉肌肉(现今大多数人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加快肌体代谢和血液循环(类似于运动前准备活动产生的效果);能加强体内肌肉部分并改善神经调节机能,增进肌肉间的协调性。
当然还有其他方法,但前提是必须加以严格的控制。在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中,肌肉和肌腱同样会得到运动和牵拉,所以在运动前和运动中,为防止运动损伤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
肌肉牵拉对增加柔韧性的效果
1.在牵拉之前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准备活动,在整个牵拉过程中,从身体上到思想上要完全放松。
2.开始做牵拉时要谨慎、缓慢,在每次的牵拉过程中,每做一个动作都要保持足够的时间。
3.做牵拉动作时应采用最舒适的姿势,如果可能应采用坐姿或卧姿。若用立姿,则需要付出额外的体力来维持平衡,肌肉牵拉的效果就会降低。
4.在每次肌肉牵拉结束后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柔韧性训练,否则前面所做的训练将是无用的。
何时,如何牵拉肌肉?
任何时候都可以做肌肉牵拉练习: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中间,特别是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为了调整或.消除由于过分使用单侧肌肉,关节或肌腱所带来的弊端。
在开始体力活动之前,最好做一下短暂的牵拉或积极的牵拉活动。
运动之后做牵拉的目的是为了恢复疲劳,因此牵拉的时间要加长并采用被动静力牵拉的方式。
为改善柔韧性,应采用慢速牵拉、积极牵拉或静力被动牵拉.
肌肉牵拉完成之后应该做什么?
当肌肉牵拉使得肌肉紧张程度缓解时,肌肉表现为部分松驰和部分收缩并存。因此,在牵拉之后,最好是再活动一下肌肉,使其增加一些紧张的程度。在纯体力活动之前,应做一些使肌肉收缩的活动及其它专门练习。
对关节的活动
准备活动不应仅满足于使血液的流速和代谢加快或仅仅是牵拉肌肉,同时还应仔细地做好关节的准备活动。
人们常有这种倾向,即在体力活动之前的准备活动时(如热身准备活动),做得最多的是肌肉牵拉,而忽略了做好关节的准备活动。
众所周知,关节表面的软骨是人类运动器官中最脆弱的部分。
由于血液循环不能到达软骨组织,也就意味着这些组织得到养份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对这些软骨组织的损害是不能再恢复的.人体中使用最多的关节是髋、膝部,脚部和脊椎的关节。当感到体内关节软骨部位疼痛时,实际上在很久以前这种损害就已经形成了。
当关节活动时,细胞在关节表面的膜内产生大量富含养份的“润滑液”。这种液体含有关节软骨组织所必不可少的养份,并能改善关节的灵活性,也承受软骨组织的力量.
因此,在具体活动中应做到:
1.着重于减轻关节的负担并在所有的运动中加以注意。
2.在交替做肌肉牵拉和放松及大运动量的活动中,应使富含各种养份的“润滑液”到达关节组织的各个部位。
恢复到平静状态
在恢复过程中,不应仅着重于牵拉肌肉组织。同时应考虑到恢复疲劳和放松关节部位。
在每次运动之后,关节本身也需要一个放松和恢复疲劳的过程。
关节软组织的恢复与“润滑液”的养份有关,并有其法则可循:
1.在关节每次用力之后,应该通过适当的肌肉牵拉来消除肌肉和关节的紧张。
2.在为了恢复疲劳而进行的肌肉牵拉之后,最好是再活动一下关节部位,其做法就象是在做热身准备活动一样,各个关节部位都要活动。
3.通过运动让“润滑液”到达关节的各个表面及软骨组织内部。人们看到并不仅是人体内的活动部位来承受各种力量。也并不仅是由于这些力量的刺激才使得这些部位得到增 强;同时一些被动的部位或者说组织结构不同的部位通过不断的练习也可得到增强,如骨 骼,软骨组织、肌腱和韧带等。毫无疑问,缺乏锻炼只会导致其退化。如果有帮助望采纳
4、我已经一年没有训练了 想增强肌腱的力量 麻烦你们帮我想想招
一年没训练了,我个人建议你先不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可以先从跑步,跳绳,游泳,恢复身体的协调,这3个运动都是有氧运动而且是全身运动。
坚持运动一段时间再开始力量恢复训练,你说的肌腱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部位,但是力量训练最基本的就是负重,比如大腿力量就是靠深蹲,负重也是一点点加上去的。而且基本都是一组一组的反复做。如果有机械的话可以自己在家锻炼,没有的话,建议你在家附近找个健身房。
因为你所说的一年没训练,我也不知道你之前是练什么。。。
5、训练肌腱的方案
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耐力训练 1、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20秒。 2、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 二、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一组,做3组。 三、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四、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 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 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行动中肌肉疲劳 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 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 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纤维,减少脂肪,小力量训练可以变化着花园天天练,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训练同时进行。无论大力量还是小力量训练,一次课的时间不要拖的太长,1.5小时至2小时为宜。有强度还要有密度。 三、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复冲刺训练还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许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谓冲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不必天天练,每周三小时即可。还要特别注意运用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种专门的弹跳练习手段非常多,诸如跳绳、跳栏、摸篮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篮板上沿。 最后,我要提一提神经系统和弹跳力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速度、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这些素质在瞬间综合向下作用于地面时就产生弹跳力,那么什么东西是这些素质在瞬间同时爆发呢?就是动机和运动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运动神经系统想自己全身的肌肉发出最强的冲动信号。这种强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产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剧烈收缩有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更灵敏,能发出更强烈的冲动。两者相互促进,你就越跳越高。然而,这也是难点中的难点,没有超强的动机,运动神经系统就没有超强的冲动,一切所谓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全是废话。最后,祝你梦想成真。 另: 先天很重要,美国最著名纵跳训练计划, 练成预计纵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锻炼过程很辛苦, 整个过程要15个星期. 对于每个动作项目,如果一种动作要作3组,组与组之间休息不能超过2分钟,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个项目,记住不要休息!! 第一项:半蹲跳 1、开始时,半蹲至?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 当在空中,你的双手需放在后面。 着地时,完成一次。 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2 第二项:抬脚尖(提踵) 1.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2.脚尖抬到最高点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3 第三项:台阶 1. 找张椅子来, 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 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4 第四项:纵跳 1. 双脚放直, 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腂, 膝盖尽量不弯曲... 3. 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这一项很难, 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5 第五项:脚尖跳 1. 将脚尖抬到最高点, 2. 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1.5 或2.5cm
6、如何提高小腿肌腱爆发力?
美国最著名纵跳训练计划, 练成预计纵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锻炼过程很辛苦, 整个过程要15个星期.
对于每个动作项目,如果一种动作要作3组,组与组之间休息不能超过2分钟,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个项目,记住不要休息!!
第一项:半蹲跳
1、开始时,半蹲至?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 当在空中,你的双手需放在后面。 着地时,完成一次。
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2
第二项:抬脚尖(提踵)
1.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2.脚尖抬到最高点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3
第三项:台阶
1. 找张椅子来, 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 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4
第四项:纵跳
1. 双脚放直, 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腂, 膝盖尽量不弯曲...
3. 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这一项很难, 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5
第五项:脚尖跳
1. 将脚尖抬到最高点,
2. 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1.5 或2.5cm
蛙跳练习是必要的,对于弹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毕竟这是训练力量的一个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难度最大的,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提高弹跳。具体做法:挖个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绑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里。试着在负重的情况下从坑中跃出。半个月后,将坑挖深20公分,而负重增加2—3斤,继续练习。如此循环,最后到了不能再负重、也不能从坑里跃起的时候,练习就到此为止。解除负重,再试试看能跳多高。
第二种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容易实施。具体方法:脚踝上绑上橡皮筋,原地纵跳。每日练习半小时。但是我感觉,这种方法效果不明显。
祝你好运,未来的体育明星!
要发展爆发力,必须增大肌肉的收缩力量和工作距离,缩短工作时间,力量训练时,要以小负荷的机械作快速运动,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逐步增大负荷提高肌肉收缩力量。刚才说的使用“背负投”的技术动作摔倒对手,主要e79fa5e9819331333332616432是靠肌肉的收缩力量增大爆发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强对技术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训练中,不但要在技术上下功夫,而且还要特别在增如爆发力、提高肌肉收缩速度上下功夫。实践证明,高强度的爆发力是提高成绩必不可少的因素。那么怎样提高爆发力呢?(一)变换负荷与速度。(二)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动作发力前的放松能力。(三)肌肉的初长度,只有拉长的肌肉收缩时才有更快的速度和力量。(四)力量练习后的放松练习。
在爆发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导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长有助于爆发力的发展。但力量绝不等于爆发力。就是说实战中并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术运用好。一个柔道运动员的爆发力,必须通过基本力量与速度、技术,灵敏度协调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有的人可以举起相当重的杠铃,但一摔跤就不行了,具体说是缺乏专项力量。柔道运动员对抗时,既要力量,又要速度,还要耐力,我们的一些运动员感到力量上不差,关键是专项能力和快速力量差。在今后训练中要重视在一盘力量转移到专项力量的基础上提高专项力量。
发展力量应注意的问题:
(一)负荷。事实说明,只有在一定重量条件下进行力量训练,才可能使力量 增大,并且力量训练中采用的负荷不同,其效果各异,因此,在训练中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负荷。
(二)超量恢复。运动中大量能量物资消耗,运动停止,分解代谢居次要地位,能量物质合成开始恢复并超过原来体内能量物质含量。
(三)训练间隔。实践证明,力量训练以隔最好,因为力量增长速度快,停止训练后消退也快。
(四)年龄与性别。同一个人的力量训练,在不同年龄时期反应不同,男女力量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