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脚趾长伸屈肌腱断裂会不会影响走路?
是趾长伸肌腱还是趾屈肌腱?
看你的症状应该只有伸肌腱断裂,缝合之后石膏固定三周可以拆除石膏。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单拐助行。恢复顺利对行走没有多大影响。
祝你早日康复 !
2、足部有多少个肌腱?多少条经脉?那几条
足部肌腱:骨间肌腱、拇长屈肌腱、趾长屈肌腱、腓骨短肌腱、腓骨后肌腱、腓骨长肌腱、跟腱等等。
足部主要有十条经脉通过,其中正经六条,奇经八脉四条
六条正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你这中西医一起问了,呵呵。
3、掌长肌腱好、桡侧腕屈肌腱、尺侧屈肌腱具体的位置在哪?
在前臂掌侧,手握拳屈曲,会看到两条非常明显的肌腱,从外到内是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在往内是尺侧腕屈肌腱
4、足背伸 足背屈分别是指哪个动作
足背伸:即足部向小腿前方运动,通俗说法即为“勾脚”,如果将小腿算作一基准水平线,能使足背与小腿所成夹角小于90度的动作即为足背伸,该动作主要由足背拇长伸肌腱,及其他四趾伸肌腱收缩完成,足背伸时可见足背肌腱隆起。
足背屈:在足踝处于正常功能位时,胫前肌收缩,产生足背上翘的运动(即足背与胫前角度减小,距离接近),俗语的“绷脚”,足背与小腿所成角大于90度,足朝向足底方向运动,为足的背屈。
(4)足长屈肌腱扩展资料:
这两个动作的不同之处
1、这两个动作的脚趾用力方向不同
跖屈:跖屈的脚趾用力方向是向上。
背伸:背伸的脚趾用力方向是朝下。
2、这两个动作的脚尖与小腿之间的角度不同
跖屈:跖屈时,脚尖朝下,此时脚尖与小腿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
背伸:背伸时,脚尖朝上,此时脚尖与小腿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
参考资料:网络-跖屈
5、我脚被玻璃割伤,左脚拇指屈肌腱、趾长屈肌腱断裂,手术后多久能走路
肌腱一般三周拆石膏,6周能进行中等强度锻炼。
你还好,只伤了脚趾肌腱 好好休息 没事的。肿的话要去医院看的。
6、可以跟我讲讲趾长屈肌腱及腱鞘吗?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症状如下:
1、起病往往比较缓慢,早期在手掌掌指关节处有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工作劳累后加重,活动稍稍受限;
2、当病情逐渐发展,疼痛向腕部或手指远端放射,患指伸直、屈曲受限,多在掌侧指横纹处有压痛,局部可以摸到硬性结节;
3、当患指屈曲时突然停留在半屈曲状态,再用力去屈指时,可感到患指受阻后突然出现跳过现象,同时伴随有手指的弹响,有些病例则需要用健侧手来帮助扳动,才得以恢复原位。
小儿先天性扳机指绝大多数发生在拇指,指间关节呈屈曲畸形,屈伸受限,掌指关节掌侧可以摸到硬的小结节,但压疼不明显,被动屈伸指间关节可有弹响,甚至有的不能被动伸直指间关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愿意用患手活动或者玩耍,这是与成人狭窄性腱鞘炎的一个主要区别。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也就是炎症期,就是病程短,局部疼痛明显,但是没有明显的卡压征,如弹响等;中期又称之为狭窄期,病程较长,局部疼痛不是很剧烈,但是有明显的伸屈困难,有弹响,可以检查到结节状物滑动以及弹跳感;后期也称为粘连期,病程长,一般无局部疼痛,手指固定于伸直位或者屈曲位,有些经过多次治疗反复发作。
7、足底部肌肉组织的作用
分群肌的名称起点止点作用内侧群拇展肌跟骨、舟骨拇趾近节趾骨底外展拇趾拇短屈肌内侧楔骨屈拇趾拇收肌第2、3、4跖骨底等内收和屈拇趾 中间群趾短屈肌跟骨第2~5趾的中节趾骨底屈第2-5趾足底方肌跟骨趾长屈肌腱蚓状肌趾长屈肌腱趾背腱膜屈跖趾关节、伸趾间关节骨间足底肌第3~5跖骨内侧缘第3~5趾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内收第3~5趾骨间背侧肌跖骨的相对缘第2~4趾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外展第2~4趾外侧群小趾展肌跟骨小趾近节趾骨底屈和外展小趾小趾短屈肌第5跖骨底屈小趾 1.内侧群 为运动拇趾的肌肉,共3块。浅面并列的两块为拇展肌和拇短屈肌。拇展肌位于足底内侧缘皮下,为羽状肌。拇短屈肌位于拇展肌的外侧及深面,直接与第一跖骨相贴。拇收肌位于深面,紧贴骨间肌。 2.外侧群 为运动小趾的肌肉,共2块,小趾展肌在外侧,小趾短屈肌位于内侧。 3.中间群 可分浅、中、深三层。 浅层叫趾短屈肌,位于足底腱膜的深面,远端分为4个肌腱分别至2-5趾。 中层为足底方肌(跖方肌),起自跟骨结节,止于趾长屈肌腱。 深层由浅向深排列着4块蚓状肌,3块骨间足底肌(骨间跖侧肌)和4块骨间背侧肌。蚓状肌起于趾长屈肌各趾腱的腓侧,止于趾背腱膜。骨间足底肌3块,分别起自第3~5跖骨内侧缘,止于第3~5趾趾背腱膜。骨间背侧肌各以两头起自相邻跖骨相对缘,分别止于第2趾近节趾骨底的两侧和第3、4趾近节趾骨底的外侧。足趾的收展运动以第二趾为中心,所以骨间足底肌使第3~5趾内收,而骨间背侧肌则使第2~4趾外展(第2趾向两侧侧动)。
8、什么叫做跖屈
足尖下垂,足背向小腿前面远离为踝关节的屈,亦称跖屈。
跖趾关节是由趾骨头凸形关节与近节趾骨底凹性关节形成。关节囊背侧位伸肌腱加强,两侧为扇形侧副韧带,跖侧有增厚的跖韧带,与跖横韧带融合,横行连接各跖骨头。
在姆趾跖趾关节。关节囊趾面有两个籽骨,姆短屈肌内侧肌腱与躅展肌的共同腱,牢固附着于内侧籽骨上,而姆短屈肌腱与姆收肌的共同腱,牢固地附着于外侧耔骨上,姆长屈肌腱位于内外侧耔骨形成的沟内。
趾骨间关节是由近侧趾骨的滑车与远侧趾骨底构成,关节囊两侧有副韧带,趾骨间关节是屈戌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脱位临床上较多见,尤其姆趾跖趾关节脱位时,治疗时可能发生复位闲难。
(8)足长屈肌腱扩展资料:
临床技术与应用:
1、跖趾关节疾病常表现为功能受限、严重疼痛、外观畸形,跖趾关节置换术可有效解决这些临床症状。
2、适应症:跖骨头缺血性坏死(Freiberg病),好发于第二跖骨,对SmillieⅢ期(趾骨软骨塌陷,跖骨软骨完整)以上、伴有严重跖痛患者可行跖趾关节置换术。
跖趾关节置换术具有缓解跖痛、增加跖趾关节活动度等良好效果。跖趾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年龄、影像学分级为是否进行跖趾关节置换术的重要因素,术前应严格评估患者术前全身情况及预后。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症,主要表现为四肢多关节骨破坏。对伴有严重前足畸形或影像学显示跖趾关节骨破坏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可考虑行跖趾关节置换术。
3、禁忌症: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量下降,不仅影响跖趾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中截骨及假体植入操作,术后骨组织向假体生物长入特性下降,而且会医源性地增加术中、术后关节及周围骨折风险。重度糖尿病常会引起手术切口延迟愈合,尤其是足部手术更应慎重对待。
对先天性足部疾病如先天性跖趾关节脱位、小儿麻痹症等患者,临床手术还是以跖趾关节融合术、跖趾关节成形术为主。
4、并发症跖趾关节置换术并发症与手术医师经验、手术方式、人工关节种类等众多因素相关。与其他部位关节置换术类似,跖趾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有感染、疼痛、功能受限、假体松动等。
跖趾关节置换术能有效解决患者跖趾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问题,有较好的患者满意度,是跖趾关节疾病外科手术的理想选择。
9、右脚趾长伸屈肌腱断裂术后多久能正常走路?
2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