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腱如何锻炼有效果?
锻炼方法
1.2.1 功能锻炼前
应重点评估病人术后伤口疼痛情况,病人对功能锻炼的知晓率、配合情况,术后功能锻炼以病人伤口不疼痛、能坚持锻炼为准[2]。同时锻炼应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告知患者切勿操之过急。
1.2.2 第1~3周
玩具球主要用于术后第4周起拆除局部固定的石膏;术后第1~2周以被动屈曲、主动伸直的锻炼为主;术后第3周指导患者做无抗阻力的主动屈伸运动,嘱患者轻度主动活动,用力适度,避免暴力性动作[2]。
1.2.3 第4~5周
指导患者进行轻微的抗阻力的主动屈伸练习,嘱患者五指抓住玩具球,轻微用力将玩具球捏下(见图1),此方法锻炼患指的屈肌腱功能,再利用玩具球的反弹力,将手指弹回伸直状态,此方法锻炼患指的伸肌腱功能,每天如此反复锻炼,每次锻炼以引起患者酸胀感为度。图1
1.2.4 第6~8周
逐渐增加抗阻力的主动屈伸活动,可在第4~5周基础上增加力量捏玩具球(方法同前),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及屈伸肌腱的力量,减少粘连,同时开大虎口,避免虎口挛缩。此外,屈肌腱Ⅱ区损伤修复根据其解剖特点此区术后较易形成粘连,因此加强此类患者心理疏导,增强其信心,鼓励其更加努力进行玩具球的功能锻炼,防止发生粘连。
肌腱断裂术后粘连是影响手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术后适时、适量的、正确的功能锻炼可预防肌腱粘连,最大限度恢复手指的功能;玩具球不仅可以促进手指的屈伸肌腱功能恢复,还能锻炼手的抓捏功能。
希望可以帮到你。
2、肌腱怎么练
弹跳要涉及全身的协调运动,做专门的针对训练的时候也应同时对全身的力量、速度进行训练,这样效果最好。
男生专业训练最好在健身房有教练或者朋友陪同,利用杠铃等设备进行训练,这样能在短时间内对肌肉关键部位产生最大的刺激。可以参考nba队员的训练安排。
如果条件不允许,或者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可以利用普通的一些场地进行训练。我这里列出一些要点吧,是我自己总结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我在健身房看到的方法有对应关系:
1、准备活动。无论运动还是健身,必不可少,其中利害省略若干字。一定要吧韧带来开,让身体发热。这样利于你迅速进入训练状态,达到训练效果。
2。小腿力量的训练。可以找一个台阶边沿,脚尖踏在上面,然后垫脚尖,保证头顶上下20公分左右。视个人能力一组20-40个不等,4组左右。应有适当的负重(书包就可以),并有手扶的东西以保持平衡。
3。整个腿部的力量训练,下蹲。这个如果有杠铃扛在肩上对腿部的训练会很显著,需要有人保护。可以手拿着重一点的哑铃自己训练,但是效率会下降很多。容易练成粗腿,如果你看中体型最好慎重从事这个练习。
4。蛙跳,爆发性训练。需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走不动路。。。一般可以穿插在篮球技术训练的间歇——如果你练篮球的话,就是投篮练完上身再练练下身这样综合起来练,效果会比较好。
5。结合训练。有了身体训练以后还必须让你的身体适应具体的身体动作,这样才能发挥出锻炼的效果。还是以篮球为例,最好可以进行带球上篮练习、抢板练习等等,对你弹跳的方向把握、节奏把握很重要。最好不要拿实战当练习,一来运动的强度未必够,而来如果没有充分适应的话不知道自己能力多少容易受伤。
6。运动完之后一定要进行拉伸。拉伸对于你肌肉的舒展有很好的作用,可以帮助你肌肉长的更漂亮、更富有力量、更富有弹性,同时也可以减少肌肉里的酸的消化时间。
只要你坚持下去,提高指日可待~
3、怎样让自己的肌腱更加强壮?
炼臂部肌肉就选臂力器 臂力器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1.两臂弯曲,在颈后用力弯曲弹簧。 2.两臂向前,向上弯曲弹簧,然后放松。 3.两臂向胸前靠拢,弯曲弹簧,然后伸直,慢慢放松。 4.站立,两脚分开,右肘弯曲,用左手弯曲弹簧,然后左肘弯曲,用右手弯曲弹簧。 5.两臂向身后,紧握弹簧,然后向下伸直逐渐弯曲。 注意事项: 1.请在使用前检查臂力器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无松动现象。 2.请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级别的臂力器,以免拉伤肌肉。 3.使用时,应依左图所示,将臂力器手柄上的安全带套在手腕上。 4.使用时,应选择相对宽敞的场地锻炼,以免脱手伤人。 5.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不要使用臂力器 臂力练习十五条: 为什么练手臂只有15种法则,而不是5种、10种或20种呢?因为这15种是最实用、最重要的法则,是我15年训练经验的总结。年轻人都想拥有强壮的臂膀,因为手臂是个吸引人的靓点,人们总会首先注意它们。为此,我想把我遵循的这15种法则推荐给爱健美的年轻朋友。 1.意念集中:只关注你所练的部位——手臂。当你开始训练时,要觉得你整个身体好象都是由手臂组成的。惟一要做的就是收缩、伸展,忘记生活中的其他任何事。此时最重要的事就是让臂肌鼓起来。 2.全程运动:在训练中,如果你采用1/4动作幅度或1/2动作幅度做动作都等于在混日子。有一件事必须明确:给肌肉合适的强度以使肌肉受到最大程度的刺激。肌纤维的生长需要通过充分施展其功能——全程的收缩和伸展才能实现。 3. 有一定基础后采用强迫次数:开始用强迫次数之前,需要有2个条件:(l)已拥有一定的臂围。(2)有一个好的训练伙伴。如果缺少这2个条件,你会撕裂肱二头肌或损伤肘关节。假如你已有2年的训练经验,拥有较好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并且有能力控制大重量,那么强迫次数就是让臂肌增长的好策略。 4.不要训练过度:我看到一些人拼命训练、训练、再训练,从不休息。肱二头肌和三头肌是较小的肌肉,训练时很容易达到兴奋点,如果过度训练,则会适得其反。建议一星期练一次手臂,如果你是一个资深运动员,每块肌肉可以练15组,但对手臂来说次数至关重要,我总是保持每组练 10-12次。 5.不要被赞美蒙骗:当健身房的人夸奖你的手臂如何好时,不要把那些话当真,因为它只会让你觉得不必再刻苦训练了。对自己诚实,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6. 耐心和不屈不挠:不要整天去想手臂会长得多快。应面对现实,要明白臂围的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要接15种法则刻苦训练,臂围是不可能不增粗的。记住,这是我花了15年时间得出的体会。 7.每个练习都应做到极限:要纠正一个错误观点:轻轻松松完成每一组练习就能使肌肉生长。你应把压力集中在肌肉上,而不是关节上。关节疼痛说明你应更好地控制重量来挤压肌肉,并做全程运动。在最后几个强迫次数上你可以请人帮助。 8.增加训练重量:在最初的健美训练中,你应采用中等强度。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即应增加重量,以获取更高质量的肌肉。 9.不要用掌握不了的重量:那些想用大重量来吸引别人注意力的人是很愚蠢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受伤。训练应该聪明一点。 10.保持臂肌放松:每次训练前要伸展手臂肌肉,让血液充分循环,流人训练部位。在组与组之间也应伸展肌肉,以免肌肉受伤。事实上,肌肉里的血液越多,肌肉获得的营养就越多。 1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前臂肌一起练:这是与上一法则呼应的原理。让手臂充分充血能使训练更持久。如果你同时训练其他部位,则血液会被从手臂里抽走。有些人将肱二头肌和背肌、肱三头肌和胸肌一起练,这样做不能使手臂具有最合适的生长条件。 12.练臂后休息一天:身体各部很少有像手臂那样总是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因为做任何动作手臂都要用力。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一对相关联的肌肉,很容易疲劳,需要充分的休息来复原。让它们好好地休息一天,以获得真正的生长。 13.不要灰心,也不要做傻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59厘米(上)臂围的手臂的,你应该面对现实。如果你让妄想驾驭你,你就会在训练中弄伤自己。情绪低落会使情况更糟,甚至会因此而结束你的健美生涯。事实与梦想有很大的差距,努力训练将会带给你丰硕的回报。近乎残忍的训练会使你达到最初的梦想。一旦达到了,你就会为没人能做得和你一样好而感到骄傲。 14.展开你的想像:训练手臂时,想象你肱二头肌的肌腱是一根永不断裂的钢绳,想象你的肱三头肌是一块有条纹的牛排。你要把你的思想和肌肉连接起来。这样做很有效。 15.享受训练乐趣:臂肌是人们想看见的肌肉,所以当你训练它们时应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相信自己会带给别人山峰般的肱二头肌和牛蹄般的肱三头肌。当某大有人请你展示一下肌肉时,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做一个美妙的肱二头肌的造型。 你能按计划进行两个月准行!祝你成功!
4、肌腱图怎么查法
检查法
即使手部没有明显的畸形,手的姿势也常能提示是哪条屈肌腱损伤。
习惯上常说 “手指可以指路”,即手指的状态可以提示损伤的结构。但是,在检查指屈肌腱损伤时却常常会出偏差,这是由于在病人或检查者活动伤手时可能引起疼痛,从而造成活动受限和判断失误。这种情况也见于神经损伤后的手部检查中。
当一个手指的深、浅屈肌腱都断裂时,手指处于非自然的过伸位置,与正常指比较将更加明显。指屈肌腱损伤时,可以试用以下几种被动的手法检查加以确定。当被动伸腕时,伤指不会出现正常的“腱固定”性屈指。如果屈曲腕关节,则伤指出现比正常手指更大的、无拮抗的过伸。轻压前臂肌肉,有时正常指关节会随之屈曲,而伤指则无此反应,提示屈肌腱断端已分离。轻压指尖,可感觉到伤指丧失了正常的张力。
通过手指的随意主动活动通常可判断肌腱的功能情况,这项检查常常在检查者指导下进行。如果患者是一个激动的、不合作的儿童,或是过度紧张、不配合的或酗酒的成人,这种检查方法就不可靠,也就可能没有什么价值。检查者可用自己的手或用患者的健康手来演示、说明拟采用的检查方法,这可能有助于患者的配合。如果损伤在腕部以远,应该固定伤指使指定的关节活动。当固定近侧指间关节时,如果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说明指深屈肌腱断裂(图63-3);当固定掌指关节时,如果近、远侧指间关节都不能主动屈曲,提示指深和浅屈肌腱可能均已断裂。
证明单纯指浅屈肌腱横断而指深屈肌腱完好的方法:保持伤指的邻指处于完全伸直位,使指深屈肌腱固定于伸展位以及消除近侧指间关节对它的影响。如此,当患指的两邻指处于完全伸直位时,如果患指指浅屈肌腱断裂,近侧指间关节通常不能屈曲(图63-4)。这种检查方法不适于食指,因为该指指深屈肌腱单独起作用。Lister所倡导的方法对判断是否存在该肌腱孤立性损伤很有帮助。检查时要求病人用每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并拉出一纸片。在正常食指,此动作由指浅屈肌完成,而指深屈肌处于放松状态,允许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这样手指与纸片有最大的接触;如果指浅屈肌腱损伤,伤指即出现远侧指间关节过屈和近侧指间关节呈伸直状态。
在拇指,检查拇长屈肌腱时,应稳定拇指掌指关节。如果拇长屈肌腱断裂,指间关节即不能屈曲。
如果损伤位于腕部,即使有某指的屈肌腱断裂,指间关节仍能主动屈曲,这是因为在腕部指深屈肌腱互相交连的结果,特别是在环指和小指。
有时,可能根本无法对屈肌腱断裂作出明确的诊断。上述方法不能诊断指屈肌腱的部分断裂,因为此时指屈肌腱仍有功能。但是,手指的活动会因疼痛而受限,因此物理检查法虽不能确定肌腱是否断裂,但可以提示肌腱有损伤。
5、3招必学的哑铃练二头肌腱方法
百度贴吧中搜到的
多年健美训练的经验,我总结训练二头肌的六个最重要的法则:
一. 选择训练的动作
二头肌的训练,有很多不同的锻炼方法, 但所有不同的训练方法,都
是很乏味的单一方向进行, 因为当二头肌收缩时,只有一个方向把它弯
弯举起来,别无其它方向的选择, 所以,可以说,锻炼二头肌几乎所有动
作都非常类似, 但选择不同的动作,会对二头肌效果有不同的影响.杠铃
弯举会比哑铃弯举能发挥更大的力量表现, 所以,很多高手都会进行二
头肌训练时, 先进行杠铃弯举这个动作,杠铃弯举可以说是锻炼二头肌
最主要的动作,如果想二头肌受到最大的刺激,我建议每次锻炼二头肌时
,先练杠铃弯举, 然后再选择使用哑铃弯举,或是斜板弯举,当然, 利用
拉力器锻炼弯举也是可以的,但建议你的二头肌能发挥最大的力量表现
的动作,必须先做,杠铃弯举就是你不可以忽略的主要动作.......斜板
弯举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建议,当你完成杠铃弯举或哑铃弯举动作时
,才进行斜板弯举,因为,当你二头肌的力量减小时,这个动作可以利用垫
子支撑你的肘关节,令你更集中地把你剩下来的力量发挥在你的二头肌
上.......
二. 二头肌的训练组数
二头肌是一个小的肌肉部位,不应该选择过量的组数,除非你偶尔
的改变动作,比如你经过一个长时间的锻炼后,你想改变一下使用"超级
组"训练,当使用"超级组"训练时,训练组数是需要增加的,否则,根据我
个人的经验,锻炼二头肌全部不同动作,加起来超过12组-20组,就已经很
足够了,如果使用"超级组",全部动作加起来可以30组-40组, 再多练也
没必要,假如你认为还不够,这是因为你每一组,没有尽力去锻炼而已.但
要注意,不能经常使用"超级组"的训练法,否则,当身体适应后,这种训练
法效果就不明显.
三. 每一组都要尽力去发挥
尽管先做2组-3组的热身,也要在轻重量多次数的前提下,做到你的
二头肌有酸酸的感觉,热身后,每一组都要尽全力去发挥, 直至你的二头
肌,无法再把哑铃或杠铃再举起来为止.
四. 每组与每组之间必须加重
当2组或3组热身后,在你的体力许可下, 每组跟每组之间必须加重,直至
最后一组,每组都只能做6-8个为止,这样才能确保对你的二头肌产生最
大的刺激.
五. 充份控制你使用的重量
六. 最好选择和三头肌一起练
6、肌腱受伤有什么比较全面的恢复方法?
肌肉拉伤的主要原因多半是肌肉的准备不够,像是受伤尚未复原、暖身不足等等;肌肉使用太过度而失去应有的弹力和协调性而受伤。肌肉拉伤的部位以大腿后的股二头肌最为常见,其次是小腿的腓肠肌和大腿的股四头肌。 拉伤的症状主要有疼痛、肿胀、肌肉紧绷,倒不一定会皮下出血。它的严重度可以分成三个等级。 第一度〔轻度〕。只有一小部份肌纤维断裂,当用力时或按压时才会引起疼痛,外表看起来还好。这时的处理也是冰敷和绑弹性绷带,并轻轻的活动肌肉,让它不要变硬。大概2~3天就可以热敷和开始恢复运动。 第二度〔中度〕。有部份的肌纤维断裂,皮下出血明显,患部外表肿胀。这时的处理是冰敷和绑弹性绷带24~48小时,并轻轻的活动患部。大约3~4周可以回复到原来的运动量。 第三度〔重度〕。肌纤维全部断裂,患部大量出血,从外观上可以看出断裂部位凹下去,而两旁则凸起来。遇到这种伤害,要先予以冰敷和弹绷,再送到医院手术治疗。肌肉断裂手术后的复原期大约要4~6周才会长好。 早期治疗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首先做冷敷,用冰块敷患处,或将伤肢放入冷水中,或在自来水下冲洗。冷敷后加压包扎,抬高肢体,这种方法有止血、镇痛、防肿的作用。包扎 时先用海绵垫敷伤部,再行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包扎24小时后拆除,视其伤情再作处理。早期不宜作按摩和理疗,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的渗出,使肿胀加重。伤后三天内避免重复致伤动作,三天后可进行功能性练习。一周后,可逐渐恢复锻练,但伸展时以不引起伤处疼痛为度。 药物使用:云南白药,负他林,红花油,搓抹。 物品使用:在肌肉拉伤除使用弹力绷带,睡觉都带着。恢复效果很好。 追问: 脚踝 肌腱..... 回答: 1.第一阶段—休息、 冰敷 、压迫、抬高(RICE):RICE可说是所有 运动伤害 急救的通则。(1)休息:于受伤时即刻停止患部动作;(2)冰敷:接着,藉由冰敷促使局部 血管收缩 ,以抑制 皮下出血 和减少发炎肿胀;(3)压迫:以 弹性绷带 包扎患部亦有消肿之功效,但切记勿捆绑过紧,以免阻绝 血液循环 ;(4)抬高:将患部抬高则可促进血液及 淋巴循环 ,防止充血及消肿。 2.第二阶段—有限的活动:在完成急救和消肿手续后,接下来便须将焦点转向患部的治愈上。首先,必须了解血液于患部复原中所扮演之角色。血液中的 白血球 具有防御 病菌 、清除坏死组织、和增进机体 免疫力 的功能,因此患部复原的时间遂与血液之供给量成正比。举例而言,皮肤与肌肉具有绵密的 微血管 组织,故复原期较短;但 韧带 与 肌腱 的微血管分布稀疏,因而至少须费时六 周方 能痊愈;至于保护关节的 软骨 ,由于其全然无血液供给,故唯有动手术方能治愈。此外,除血管分布的疏密, 运动量 之多寡亦会影响血液循环的程度。复原初期,患部尚无法承受剧烈运动,故宜采热敷或按摩之方式促使血液流通。但当受创组织较健全、且使用患部不再感到 刺痛 时,便可进入第二阶段,即藉由适度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所谓适度,是指在患部自主(不 施压 )与正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且不致感到不适。 3.第三阶段—渐进式施压:当患部于自主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不致感到疼痛时,便可对受创组织施压,使其强化。但施压之强度须适中,一旦感到疼痛便须停止,否则将引起二度伤害。其次,应注意在对患部施以抗压训练时,须避免于训练后12小时内采热敷。此外,此阶段亦可借机纠正肌群的不平衡发展,藉施压之方式强化原本较弱的部位。 4.第四阶段—患部之愈合:随着第三阶段的完成,患部将回复其原有肌力的2/3,此时可转以实际攀登之方式帮助愈合。由于患部已久未使用,故须经过一段重新适应期,方能与其余肌群协调运作。起初可进行一些难度易、强度低的 攀登训练 ,使患部适应各种不同的姿势与动作,再将强度逐步提升。相对于第三阶段,此阶段可帮助选手审视自身的攀登技巧。倘若平日倾向于以固定动作攀登或攀爬特定地形,此阶段多元化的攀登训练将可降低同类型伤害再度发生的可能性。
7、如何修复肌腱
肌腱损伤的修复
在手外科领域中,肌腱损伤问题占很大比重。根据积水潭医院手外科1992年、1993年两年统计,手部损伤,包括新鲜与陈旧性损伤,共3700多例,单纯肌腱损伤和合并肌腱损伤的病例占30%,因此,肌腱修复质量直接关系到手功能恢复程度,肌腱修复过程中,熟悉肌腱系统的功能解剖,了解肌腱损伤的创伤病理,熟练地掌握肌腱损伤的处理原则与操作技术,是获得肌腱修复术后较好疗效的基本条件。天津市汉沽区盐场医院外科张东坤
肌腱损伤在手外伤中约占开放性损伤病例的三分之一,肌腱损伤致伤原因一般为锐器伤和机器伤。肌腱损伤的修复分为一期直接修复和二期移植修复。
一、肌腱缝合方法
(一)Bunnell缝合方法
采用3-0的无创尼龙或涤纶线双植针,距肌腱断端6毫米处横穿入一针。将肌腱缝线的一半拉出肌腱对侧缘后,反复四次。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缝合断端另一端,将断端两端对合结扎缝线。此缝合方法缝接处抗张力较强。可用于鞘管内屈肌腱缝合。但由于缝合线反复穿插,易造成肌腱断端处血液循环不通畅,现多不采用。
(二) “8”字缝合法
用3-0无创缝线距断端5毫米处进针,呈“8”字缝合两肌腱断端。此方法经常用于新鲜肌腱损伤的缝接,或直径相等移植肌腱的缝合。“8”字缝合简便,对腱断端创伤小,但抗张能力也较小。
(三)Kessler缝合法
Kessler缝合法或称改良法,是目前常采用的肌腱缝合方法之一。采用5-0无创缝合线于断端近端5毫米处,从腱一侧断端处进针,距断端5毫米处出针,再横行穿过肌腱,纵行进针从断端穿出。以同样方法,缝合对侧断端,两断端对合结扎缝线。此方法缝接处结扎线埋在腱内,抗张力较强,且缝线作用为纵向。
改良Kessler缝法,是在上述缝合方法基础上,在肌腱缝合处加一圈间断缝合,以加强缝合处的抗张能力,并使缝合处光滑、平整。
(四)Kleinert缝合法
Kleinert缝合适用于新鲜或陈旧性肌腱损伤缝合。采用3-0无创伤在断端上方5毫米处水平进针,对侧穿出,然后再斜行进针,并于断端穿出。再用一侧的针线在另一断端做同样形式的缝合。此缝合方法简便易行,抗拉力强,对肌腱断端血液循环影响小。
(五)Koch-Mason缝合法
Koch-Mason缝合法略同于Kleinert缝合,所不同的是采用双针分别缝合肌腱远近端,在断腱间有两个缝接线,并间断缝合断端,以加强抗拉力,同时使其缝合处光滑、平整。
(六)津下(Tsuge)缝合法(套圈式)
津下缝合法用3-0或5-0圈形肌腱缝合线,距断端约1厘米处横行穿一针。出针后再套入圈内,拉紧后锁住少量肌腱纤维,偏长侧将针纵向穿入肌腱。并从断端引出,然后再穿入对侧断端,离断端1厘米处将针穿出,拉紧对合好断端后,将线的一端剪断。
(七)田岛(Tajima)缝合法
田岛缝合法适用于粗的肌腱,即津下缝合法双套圈缝合,抗拉力较强。此缝合方法对断端肌腱血液循环干扰较少。
(八)腱骨固定法
键骨固定法用于肌腱植腱固定术,用小骨刀在固定肌腱处掀起一骨皮质,或用骨钻钻孔以接纳肌腱,再用细钢丝将肌腱断端做“8”字缝合,然后将钢丝分别从骨创面两侧穿向背侧,拉紧钢丝,使肌腱端嵌入骨创面内,穿出的钢丝在植背侧用钮扣或纱布卷固定,拆线时剪断一侧钢丝,牵引出另一端即可。
(九)编入缝合法
编入缝合法适用于肌腱端侧缝合,包括一条与多条肌腱端侧缝合,一般在利用一条肌腱带动多条肌腱时采用。用11号尖刀在肌腱适当部位戳穿,将要移位的肌腱劈开,穿过肌腱裂隙缝合,再用同样方法,穿抽两次缝合,最后将移位肌腱断端部分切除,用接受移位的肌腱包埋。
单条肌腱端侧缝合法,常用于两直径不等的肌腱缝合。先将粗肌腱用11号刀做切口,将细肌腱穿入裂隙并缝合,再于粗肌腱的稍远端处与第一个切口成90度切开,再将肌腱远端穿入并缝合。如此穿抽缝合3至4次,于粗肌腱断端将肌腱牵引与其平行,断端修剪成鱼嘴状,包绕细肌腱,使肌腱位于粗肌腱中央部位。
二、肌腱缝合方法的选择
(一)肌腱缝合的要求
1.肌腱缝合后接合部有一定的抗张能力;
2.肌腱缝合部位要光滑,不留粗糙面;
3.缝合材料抗拉性能好,组织反应小;
4.缝合方法简便,实用,较少干扰肌腱内部血循环;
5.遵守无创操作,使用无创肌腱缝合针线,减少手术对肌腱的损伤。
(二)缝合方法选择
伸肌腱多采用“8”字缝合方法;屈肌腱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较常采用Kessler、Kleinert及Tsuge 等缝合法。
(三)肌腱缝合的材料
肌腱缝合的材料要求拉伸性好,组织反应少,目前多选用3-0或5-0的尼龙单丝无创线缝合肌腱,有单针和双针与直针和弯针之分。
(四)肌腱损伤的处理原则
1.修复时机
开放性损伤在损伤时间、损伤情况及技术条件允许时,均应一期修复肌腱。如不宜做一期修复或各种原因没有做一期修复,应争取在伤后一个月内做迟延一期修复。因为肌腱断裂后,腱端回缩,断腱的肌肉收缩,如若时间过长,即使肌腱没有缺损,也很难再直接缝合。肌腱长时间松驰废用,将发生变性、变细、发黄、脆软、回缩等使肌肉萎缩,这些变化在屈肌腱比伸肌腱更明显。如进行二期晚期修复,肌腱无法直接缝合,只能行肌腱移植修复术。
2.肌腱的缝合
肌腱修复后妨碍功能效果的重要原因是肌腱粘连。粘连最多的部位是肌腱缝合处,为此不能不在肌腱缝合方法和应用材料上有所讲究。力求缝合方法简便、可靠,有一定的抗张能力,并能减少腱端缝合部位血管的狭窄。
3.局部的条件
肌腱愈合所需营养主要是血液与滑液,所以修复的肌腱应位于较完整的滑膜鞘内,或富于血液循环的松软组织床内,在这些部位愈合的质量高,粘连少。再缺血处如瘢痕覆盖部位、裸露硬韧的组织韧带、纤维鞘管壁、骨面等,不宜修复或进行肌腱移植。
4.腱鞘的处理
具有完整壁层滑膜的鞘管,不仅不会妨碍肌腱的愈合,而且还是防止肌腱粘连很好的屏障。因此,手指屈肌腱二屈内损伤时,较完整、具有壁层滑膜的鞘管不应切除,应予修复。破损严重,或滑膜已不存在的鞘管应切除。要考虑在适当的部位保留滑车,以利于修复后肌腱的功能恢复。
5.良好的骨支架
良好的骨与关节是肌腱发挥功能的重要条件。新鲜肌腱损伤伴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修复肌腱之前应先行骨折与骨关节复位,并给予稳妥固定。必要时应用可靠的内固定,然后再缝合肌腱。晚期肌腱修复时,如同时存在骨折不愈合,或关节不稳、畸形等,应首先解决骨与关节问题,然后再行肌腱修复。
6.术后正确可靠的制动
肌腱修复手术后,需要良好的术后制动。制动的方法要正确。屈肌腱损伤石膏打在背侧,屈腕、屈掌指关节固定。伸肌腱损伤,石膏打在掌侧,掌、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处于伸直位。
7.功能练习
肌腱缝结后24-48小时,开始早期被动活动,可以促使新生胶原纤维形成纵向排列,促进愈合,减少粘连。功能练习应在严格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肌腱缝结处断裂。
8、如何练肌腱
1。 渐进性超负荷法则:
增强任何健康素质的基础是使你的肌肉去担负比它已习惯的更重的工作,使肌肉承担不断增大的负荷。具体就是逐步提高重量与密度,
但一定要有渐进性。
2。 多组练习法则: 对每个动作要进行多组训练,以使每一肌肉群都能彻底的锻炼。
3。 迷乱莫测法则: 也即:动作多变法则。是为了以避免肌肉的适应性,经常给肌肉以新的刺激。
4。 孤立锻炼法则: 对要发展的肌肉部位,要尽可能的,不借助其它部位,单独承受负荷来集中刺激肌肉。
(二) 中级阶段训练法则:
5。 优先训练法则: 对于身体的最弱或重点要加强的部位,采用安排在训练课的最前面,以精力,体力充足来完保证训练质量。
6。 金字塔法则: 即先用你一次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的 60% 做上 15 次,随后增加重量,减少次数,直到你用 80%
的最大重量做5--6次为止。
7。 分部练习法则: 把你的身体分为上下两面部或三部,对每部各采用更多的锻炼动作和组数,分别在不同的锻炼日来练。以增加锻
炼的全面强度。
8。 大量充血法则: 使用几个不同的动作来刺激同一块肌肉,以增大血流量,集中刺激。
9。 超级组法则: 把起反作用的相对肌肉群接连一起来练,当练其中之一时,有利于另一部分的疲劳消除。这符合神精功能的原理。
10。复合组法则: 把两个锻炼同一肌肉部位的动作接连进行,就称为复合组。
11。综合练习法则: 为使整个肌肉细胞增大,需得对红肌白肌分别刺激。即增加耐力和负荷的承受力。
12。周期法则: 全年锻炼的某一时期,都采用相的训练法则,如此可利于休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稳步前进。
13。静力紧张法则:
就是当你在做一个动作姿势时,不管是否使用重量,最后能静止不动,并保持最大张紧度3--6秒。这对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很有好处
。
(三) 高级阶段训练法则:
14。“欺骗”法则: 在做每一个动作时,按正确的姿势练到再也无力去做一次为止,然后采用不太规整的动作,或借助其它部位完成
一两次的法则。
15。三合组法则: 即:对同一肌肉部位接连做三个不同动作,其间不休息。
16。巨型组合法则: 把锻炼同一肌肉部位的5--6个动作连接着做,中间不休息。
17。先期疲劳法则: 对不容易刺激的部位,采用先完成“孤立”动作,再做“基本”动作的法则。
18。休息---停歇法则: 用增加每组间的休息时间来保证次次都在举最大限度的重量。这是增大体力兼增大肌肉块的训练法则。
19。顶峰收缩法则: 在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位置时,持一下这种收缩状态。这能使肌肉线条更明显。
20。持续紧张法则: 避免动作的“惯性“来缓慢完成动作,使肌肉持续紧张,肌肉线条会更加明显。
21。反地心吸力法则: 在你的动作回复下落时,用力抗住所用重量的下降力。这种方法能使肌肉快速增长。
22。强挤次数法则: 当做到再无力了时,让同伴帮上一点力来完成 2--3 次。
23。双分部法则: 一天进行两次分部练习,练习不同的肌肉群。
24。三分部法则: 一天的早上,下午,晚上各练一次,每次只练1--2个肌肉部位。
25。“烧点”法则: 当做完一组的最后一次时,再续做几次短而不完全的动作,这有助于肌肉围度和血管的增长。
26。质量法则: 在规定的组数和次数进行锻炼时,逐步减少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这适于赛前锻炼。
27。渐降组法则: 在一次动作中,当做到做不起了时,减一点重量又继续做下去,然后 又减重量又做。
28。直觉法则: 通过自已锻炼的感觉最适于自已的训练法则。这是每个健美运动员都有应掌握的最重要的一条。
29。兼顾法则: 把孤立动作和基本动作在一个锻炼课程内训练的法则。
30。部分动作法则: 用超负荷的重量来做动作全程的一半,使所锻炼的肌肉充分的得到大强度的刺激。
31。快速法则: 以针对缓慢动作适应性的刺激肌肉法则。
32。交错穿插法则: 在组与组间隙之间,插入锻炼其它部位的动作。是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方法。
9、如何治疗肌腱损伤?
不管你采用了什么方法治疗肌腱断裂,让肌腱早日愈合是首要目的。
意见建议:首先要吃药,建议你吃中药,因为中药效果比西药好。其次,要加强营养,包括新鲜水果、蔬菜,胶原蛋白。给肌腱的修复提供充足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