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部肌肉示意图!
腰部肌肉示意图如下:(1)腰方肌腱止点扩展资料:
背阔肌是背部最重要的肌肉,锻炼背部的重点。其他背部小肌包括:菱形肌(Rhomboids)、大圆肌(Teres Major)、小圆肌(Teres Minor)、冈下肌(Infraspinatus)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邻近部位肌肉组成的功能统一的群体。了解人体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类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区别,从而做到正确完成各种健美动作,促进各部位肌肉的发展,增大肌肉块的体积,使肌肉隆起,线条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体中分布很广泛,全身约有520块肌肉,几乎占体重的40—50%,可见人体肌肉是身体的主体。其名称一般来说都是按肌肉的类型、形状、位、功能等分类起名。
参考资料:网络-肌肉群
2、臀中肌和腰方肌怎么练
1.提髋
次数:20-30次
动作过程:
坐在地上或垫子上,屈腿。用手撑地,使臀部离开地面。然后收腹,同时臀部向后运动,使腿伸直。回复初始动作,重复。
2、深蹲。
次数:20-30次,要求慢下,快起。
3、跪姿单抬腿
左右各20-30次,后抬腿要求快起,稍停,然后慢下。
4、箭步蹲
次数:20-30次
5、臀桥
次数:20-30次
3、简述髂腰肌的起止点、主要功能及力量和伸展性练习方法?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
腰大肌起点—腰椎体的侧面和横突,第12胸椎、第1~5腰椎横突;髂肌起点—髂窝。
共同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髋关节屈和外旋;骨盆前屈
力量训练方法:利用髋关节屈和外旋功能设计动作进行训练;
伸展练习方法:弓箭步静态拉伸,分主动和被动;
4、腰肌腱损伤
你好:
你的这种症状属于软组织损伤,
此病属于无菌性炎症,一般的西医不起作用,使用中医传统黑膏药治疗可以说是最理想的办法了.
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对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具有极强的营养修复功能,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处,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目地
5、肌肉起止点是什么意思
肌肉起止点就是肌肉两端的肌腱在骨头上的附着点。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肌肉的起止点:
1、斜方肌
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2、背阔肌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3、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4、竖脊肌
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
5、胸大肌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要想有效的记住肌肉起止点,必须熟练掌握骨骼的标志、肌肉功能等。
6、腰方肌在什么位置?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是不规则的扁肌,内侧前方是腰大肌,后方是竖脊肌;该肌起于髂嵴内侧半,外侧部肌纤维向上附着于12肋下缘的内侧半,内侧部的肌纤维向内上分别通过4个小肌腱连 于1~4腰椎的横突尖。可见肋下神经从内侧上端入肌,1~3腰神经前支发出分支从腰方肌内侧入肌支配该肌。该肌血液供应由腰动脉、髂腰动脉和肋 下动脉提供,血供多与支配该肌的神经一起入肌
7、腰方肌弓状韧带
腘弓状韧带是膝后外侧部的一条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韧带 ,它与腓侧副韧带和腘肌腱被合称为“膝弓状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