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最新研究

骨质疏松最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21:19:09

1、有关骨质疏松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

2、骨质疏松预防及治疗中心在反复实验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的基

础上,几经筛选,优化出一套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结合西医辨病用药,突出中医药整体调整的优势、有效促进西药发挥疗效,同时避免了某些药物毒副作用。 其中抗骨质疏松汤是本套治疗方案中核心药物,组方既有病因治疗即治本,又有对症治疗即治标,这样标本同治,临床效果突出。特别是对因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应用本方治疗可平稳的进行激素减停。

中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肾虚脾虚。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肾精充足,则筋骨坚强有力,所以治疗骨质疏松当以补肾为第一要素;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肾精亏虚,生化乏源,筋骨失养,骨骼脆弱无力,导致骨质疏松,治宜补气养血,健脾调肝;再则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血脉痹阻,内伤正气,精气不得内充于骨,久则伤筋败骨,发病骨质疏松,治宜活血化瘀、祛湿通络。

抗骨质疏松汤是基于中医“肾主骨”“脾肾相关”及“活血化瘀”

等理论,结合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成果,汲取民族医药的精华,精选药物组方而成。

抗骨质疏松汤基本组方主要包括淫羊藿、骨碎补、黄芪、丹参、自然铜、木豆叶、硬骨藤、狗骨提取物等三十二味。以上诸药配伍应用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祛湿镇痛。

本组方阴阳双补、肾脾同调、标本俱治、补泻有致、温而不燥,全方位对机体整合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纠正钙代谢紊乱,延缓衰老,治疗骨质疏松症确有较好疗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

本组方经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放免、骨代谢生化、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实验研究提示:显著提高骨密度、增加骨矿含量、改善骨生物力学状态;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直接促进骨细胞增殖的双重作用;具有类性腺激素样作用,但无人体雌激素替代疗法(ERT)的弊病;可以增加肠黏膜钙离子的吸收作用;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和镇痛作用;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使骨组织力学特性得以加强;动物急性安全性实验显示安全无毒。

//适量喝啤酒不易患上骨质疏松吗?

3、人体的骨质疏松发生有哪些不可控的因素?

(1)种族。对世界上各民族来说,骨质疏松的发生都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但不同的民族,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白种人和黄种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除去饮食、地域和光照等因素外,遗传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非洲地区的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低,而处于相同纬度(这表示人们接受的光照是相同或者相似的)的美洲、大洋洲的居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却非常高。这说明不同的民族由于基因的不同,对骨质疏松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2)老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有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都会增加,只是不同的人群所增加的幅度不同而已。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45岁以后,成骨细胞活性下降,骨量便会开始降低。

(3)女性绝经。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的水平会有大幅度的下降,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会出现一个骨量快速丢失的阶段,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相应的增加。我国约有80%的65岁以上的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一般来说,女性停经后骨量丢失会加速,这就是为什么女性比男性容易患骨质疏松症。绝经期后女性骨折的危险是男性的3倍。

(4)母系家族史。血缘关系较近的母系亲属中有骨质疏松患者或髋部骨折发生的人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4、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见于全世界,在迄今研究过的各种人群和地

区都有发生,但其患病率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别。以白种人患病率最高,黄种人其次,黑人最低。这一疾病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随着世界人口组成的老龄化,该病将有可能超过心血管病、肿瘤和糖尿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目前,全世界约有7500 万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其所引起的骨折,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腰椎髋关节部位和桡骨。1999 年调查发现,中国60 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腰椎2 ~ 4:男女分别为11% 和21%;股骨颈:分别为11%和27%。绝经后妇女的1/3 ~ 1/2 存在骨质疏松症。在美国,该病每年约使150 万人发生骨折,与此相关的医疗费用超过100 亿美元。

年逾65 岁的妇女中1/3 将发生椎骨骨折,年龄更大时,1/3 的女性和1/6 的男性将发生髋部骨折,其中20% 死于骨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另有30% 需要长期的家庭护理。虽然我国目前尚缺乏骨质疏松并有骨折的确切发生率资料,但由于老年人口众多,估计数据将相当可观。截至2014 年底,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12 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至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 ~ 1/4,约有4.8 亿。这样,保守地估计,未来10 年我国骨质疏松的患者也将超过3000 万,成为该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在中国同样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有哪些?

5、如何缓解骨质疏松?

6、据美国的研究数据统计,骨质疏松症的年发病率已经远远高于

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乳腺癌发病率的总和。然而,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往往是在发生了明显的腰痛,甚至髋关节骨折后,才意识到自己发生了骨质疏松。

其实,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人们的想象,骨质疏松,离你并不遥远。

老百姓总认为老年骨折就是骨质疏松,其实不然,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随着骨丢失的加重,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疼痛,常以腰背痛多见;身长变短、驼背;骨折,常见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呼吸功能下降,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也往往是人们发现骨质疏松的第一原因。一般来说,人体最容易发生骨折的是脊柱,其次是髋部。发生于脊柱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于胸腰椎的椎体,多为老年患者,如拿重物不当、咳嗽或乘坐汽车时的颠簸等就可能引起。骨折后,患者由于疼痛,不得不长期卧床,从而继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血栓等,而这些并发症,个个都是危及生命的。因此,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应尽早治疗,避免长期卧床,避免各种并发症,尽早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可以选择的方案主要有:

卧床休息、药物止痛和手术治疗。药物止痛通常效果不佳,还会产生耐药;而手术治疗在过去是采用多节段脊柱融合内固定的方法,其创伤大,出血多,而且骨质疏松使内固定不可靠,术后并发内固定失败。目前,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有了新的方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一般来说,一个椎体从穿刺到完成,只需要30 分钟的时间。手术切口只有0.5cm 大小,还没有我们的小手指头宽。在国外,这一手术很多是在门诊完成的,做完手术休息一会儿就可自行回家。

虽然对于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进展日新月异,但是,再好的治疗也不及早期的预防。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合理均衡的饮食。如牛奶、豆制品等,不足的部分给以钙剂补充。我国营养学会推荐钙摄入量为成年人元素钙每日800 ~ 1000mg,维生素D 的日摄入量为200 ~ 400IU。

(2)运动。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可增加骨峰值和减少及延缓骨量丢失;运动还可以增加机体平衡能力及灵活性,有助于防止跌倒而减少骨折的发生。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和过量咖啡因的摄入可影响维生素D 和钙剂的吸收和利用。

(4)避免应用诱发骨质疏松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长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肝素等。

(5)防止跌倒。跌倒常为发生骨折的直接诱因,对于有跌倒倾向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保护措施。

骨质疏松的早期发现,同样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骨密度可反映当前骨代谢状况, 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手段,对预测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有很重要意义。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全面反映骨胶原的合成与分解、骨矿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跃程度,亦即骨形成与骨吸收情况,并可反映骨转化速率,具有变化早、敏感性高的特点,可预测以后骨转化趋势和骨密度变化。故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用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相结合的办法监测骨量的变化。骨密度仪是实现这一检测的重要工具。我们建议以下人群应进行骨密度仪的检测。

65 岁以上女性、70 岁以上男性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65 岁以下绝经后女性或70 岁以下老年男性伴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有脆性骨折史的男、女成年人;各种原因致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X 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应用史的患者。

//为什么骨质疏松逼近白领丽人?

与骨质疏松最新研究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