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每天摄入蛋白

骨质疏松每天摄入蛋白

发布时间:2020-09-22 23:22:58

1、年轻人一天摄入多少蛋白质才算多?

蛋白质一天摄入的量:

蛋白质的需要量与膳食质量有关。1985年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蛋白质需要量不分男女均为每日每千克体重0.75g,这是对完全蛋白质(优良蛋白质)而言。我国膳食构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质的质量及消化率较差,所以,成年人蛋白质推荐摄人量为1.16g/(kg·d),老年人为1.27g/(kg·d)。

摄入蛋白质过多的危害:

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也会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这样会加速骨骼中钙的丢失,易产生骨质疏松

蛋白质的酸性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肾的负担,造成肝、肾肥大并容易疲劳。大量的蛋白质会导致机体脱水、脱钙、痛风。高蛋白对水和无机盐代谢不利,有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结石和便秘。

(1)骨质疏松每天摄入蛋白扩展资料: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2、为什么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导致骨质疏松?

长期的高蛋白饮食会加速体内钙质的流失,提高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蛋白质可来自动物性食品,也可来自植物性食品如摄入过多,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增加,肾脏排泄时会增加负担,同时也可使钙的排出增加,长此下去会引起肾脏损害或引起骨质疏松症。同时过多食用动物性食品,会随蛋白质摄入大量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进入肌体,从而增加了患高血脂症、冠心病的危险。

另外还有报告指出,过量设施蛋白质会诱发乳腺癌、直肠癌、肾癌等。为此美国国家科学院在1982年专门发表了一项声明,告诫人们不要过多食入蛋白质。

3、每天摄入大量蛋白质会怎么样?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从每个细胞的组成到人体的构造,从生长发育到受损组织的修复,从新陈代谢到酶、免疫机制及激素的构成,从保持人的生命力到推迟衰老、延年益寿都离不开蛋白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蛋白质的摄入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摄入优质蛋白质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即使高钠饮食,只要摄入高质量动物蛋白,血压也不升高。
日本近年来脑血管病死亡率明显下降,据认为这与日本人膳食中肉、蛋、奶等动物蛋白增高有关。一些沿海地区渔民长期海上作业,精神高度紧张,睡眠时间少,吸烟饮酒普遍量大,盐的摄入量也高,虽然存在许多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是渔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都比较低,冠心病和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较低,专家们认为与膳食中蛋白质摄入多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高有关。
优质动物蛋白质预防高血压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钠的排泄,保护血管壁,或通过氨基酸参予血压的调节(如影响神经递质或交感神经兴奋性)而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强调素食来预防高血压是不可取的。我们在饮食中应适当地选择动物蛋白,如鸡、鸭、鱼、牛奶等,尤其是优质鱼是不可少的。

蛋白质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作用,但是从蛋白质的代谢来看,作为升压因子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因为在蛋白质的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一些具有升压作用的胺类,如酶胺色胺、苯乙胺等,这些物质在肾功能正常时能进一步氧化成醛,由肾脏排出体外。但若肾功能不全或肾脏缺氧时,可导致胺的蓄积,完全有可能显示升压作用。另外,人体的三大营养要素,蛋白质、脂肪和糖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蛋白质摄入过多,热量过高,久而久之,也可造成肥胖、血管硬化,也会造成高压升高,因此,人们应适当摄取蛋白质。
--------------------------------------------------------------------------
中国医药报:蛋白质多了也有害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并不等于蛋白质摄取越多越好,因为食用蛋白质过多,也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降低机体抵抗力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分解产物较多,这些分解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则会增加肝脏负担,也会引起胃肠消化吸收不良。长期下去可影响肝脏功能,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
容易患肾脏疾病
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肾脏负担着中间代谢产物重吸收和终末代谢产物排泄的重任。过多摄入蛋白质就会增加肾脏负荷,特别是患有糖尿病、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病人,其肾脏受损的程度更为严重。
诱发心血管疾病
过量摄入动物蛋白,往往同时摄入多量的胆固醇,这是诱发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
导致骨质疏松
绝经后妇女过多食用蛋白质会使肾脏排出较多的钙,使骨质硬化程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症。
促进癌细胞生长
摄入过高蛋白质,对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美国科学家在对膳食中的蛋白质与肝癌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给三组动物饲以黄曲霉后,分别给与8%、22%、30%的蛋白质饲料,结果蛋白质含量最低组肝癌发生率为0,蛋白质最高组肝癌发生率为80%。我国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妇女蛋白质和热量摄入过多,可使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

4、每天应该摄入多少蛋白质才能有最大效果

从下面这个表查得男生85g
女生80g
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ni)
年龄/岁
rni/(g/d)


0~
1.5
——
3g/(kg.d)
1~
35
35
2~
40
40
3~
45
45
4~
50
50
5~
55
55
6~
55
55
7~
60
60
8~
65
65
10~
70
65
11~
75
75
14~
85
80
*18~
轻体力劳动
75
65
中体力劳动
80
70
重体力劳动
90
80
孕妇(mg)
第一孕期+5
第二孕期+15
第三孕期+20
乳母(mg)
+20
**60~
75
65
注:*:
成年人按1.16蛋白/(kg.d)计。
**:老年人按1.27g/(kg.d)或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计。
"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表说明:
u表中的"rni"是新标准"推荐摄入量"的代号,后面的"/(g/d)"
表示每日摄入多少克。
u
在"孕妇(mg)"一项里的"第一孕期+5"表示孕妇要根据不同的体力劳动状况将蛋白质摄入量再加5,譬如孕妇是中体力劳动,则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等于70+5=75克。

5、骨质疏松与摄取过多动物蛋白质有关系吗?

长期的高蛋白饮食会加速体内钙质的流失,提高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蛋白质可来自动物性食品,也可来自植物性食品如摄入过多,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等增加,肾脏排泄时会增加负担,同时也可使钙的排出增加,长此下去会引起肾脏损害或引起骨质疏松症。同时过多食用动物性食品,会随蛋白质摄入大量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进入肌体,从而增加了患高血脂症、冠心病的危险。

另外还有报告指出,过量设施蛋白质会诱发乳腺癌、直肠癌、肾癌等。为此美国国家科学院在1982年专门发表了一项声明,告诫人们不要过多食入蛋白质。
自己想想,我只是借用。

6、骨质疏松的话每天要摄入多少骨胶原蛋白才好呢?

一般来讲导致骨质疏松的最直接原因是由于骨质内缺乏胶原蛋白的,导致钙质不易固定,使得骨骼中的钙质逐渐流失,骨质密度逐渐下降而形成的。
骨质疏松最科学的方法是同时补充钙和胶原蛋白。这样,钙才能在胶原蛋白的粘合下,沉积在骨骼,加强骨的韧性、硬度。

简单的说胶原蛋白就像骨骼中一张充满小洞的网,它会牢牢地黏住将要流失的钙质,如果没有这张充满小洞的网,即便是补充了足量的钙,也会流失掉。
这款胶原蛋白中的羟脯氨酸能将血浆中的钙运送到骨细胞,胶原蛋白形成的网络提供了钙沉积的场所,使钙有效地沉积于骨骼中,不仅提高骨密度,更能增强骨的韧性和骨强度,从根本上改善骨质疏松。

7、骨质疏松患者缺乏哪些营养素

骨质疏松缺乏营养:

1.蛋白质

蛋白质能促进钙质与骨细胞结合,强化骨骼,提高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症,但是摄入大量蛋白质又可能会增加尿钙的丢失。

因此,对蛋白质的摄入量最好使用推荐值。理论上成人摄入蛋白质0.8 克/(千克·天)为宜。我国由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成人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1.16 克/(千克·天)。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利用率高,但同时也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而植物性蛋白质利用率较低。因此,需注意蛋白质互补,适当进行搭配。大豆及其制品、牛奶都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食物来源,提倡食用。

2.矿物质

矿物质与骨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钙摄入不足可引起骨质疏松。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其中约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钙的摄入量增加可以提高骨量的峰值,增加骨密度。因此,摄入足量的钙是人体骨健康保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钙适宜摄入量为800 ~ 1200 毫克/ 天。

奶和奶制品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钙含量在小虾皮、海带、豆类、芝麻酱和绿色蔬菜中也较丰富。

钾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钙的动态平衡,尤其是尿钙的重吸收和排泄。低钾饮食会增加尿钙损失,高钾饮食可减少尿钙损失。豆类、瘦肉、乳、蛋、马铃薯等含钾都很丰富。

钠摄入量增加,可使尿钙排出量增加,骨密度降低,因此预防骨质疏松还应减少钠的摄入量。含钠高的食物有食盐、味精、鸡精、酱油、松花蛋、腌制品等。

3.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D 是胆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人体内的维生素D3 主要由皮肤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也可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取。血浆中维生素D3 直接刺激骨细胞,对骨形成和骨矿化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可增加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骨吸收。

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补充维生素D 可使老年人的骨密度增高,骨折发生率明显下降。维生素K 是骨骼基质蛋白,骨钙素的羟化所需,为维持骨骼中骨钙素的最佳羟化,每天最好有≥ 100 微克的维生素K 摄入。

维生素K 在绿叶蔬菜中含量高,其次是奶及肉类,水果及谷类中含量低。

8、每天的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的需要量与膳食质量有关。1985年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蛋白质需要量不分男女均为每日每千克体重0.75g,这是对完全蛋白质(优良蛋白质)而言。我国膳食构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质的质量及消化率较差,所以,成年人蛋白质推荐摄人量为1.16g/(kg·d),老年人为1.27g/(kg·d)。
一个鸡蛋和一杯牛奶,远远不够一个正常人一天的蛋白质需求。

9、为什么骨质疏松症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

膳食要富含蛋白质和来维生素C。高蛋白膳食可明显增加钙的吸收。膳食中若缺乏蛋白质,骨有机质生成不良,若缺乏维生素C则影响基质形成,并使胶原组织的成熟发生障碍。自因此,必须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一般主张每日供给优质蛋白60~70克、维生素知C300毫克以道上。这些蛋白质主要从鱼、虾、奶及黄豆制品中获得。维生素C可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获取。

10、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天应该摄入足够量的() A.钙 B.锌 C.铁 D.

A

与骨质疏松每天摄入蛋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