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人数

骨质疏松人数

发布时间:2020-08-07 00:25:09

1、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氨糖25岁之后会慢慢缺失,所以需要及时补充,在劳动和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头关节损伤。健力多的氨糖可以修复或逆转损坏软骨,润滑软骨,减少积液的。

2、为什么中国每12秒就有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因为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多啊,所以才会这样,还有年轻人不锻炼。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的代谢性骨病变,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群体。以骨骼疼痛、容易骨折为主要特征。

骨质疏松素有“沉默的疾病”之称,是导致疼痛、行动不便、造成骨折并危及生命的潜在因素。据中国疾控中心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2018年年底已达1.6亿人。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人数将增加至2.8亿。据央视新闻报道,2015年中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260万人次,相当于每12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19.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50岁以后低骨量率和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开始增高,主要与年龄增大所致的性激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尤为明显,因此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三高的发病群体也是骨折的高风险人群,而且一旦发生骨折,恢复也比普通人难度更大,因此公众应当同时关注“三高一低”所带来的危害。夏维波教授提醒公众,预防骨质疏松要注意营养、运动和光照三个方面。即保持均衡膳食,摄入足够的钙等微量元素,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运动,并接受20分钟左右户外太阳光照射。

3、目前全世界有多少人患有骨质疏松症

全世界约有2亿以上人群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六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居于世界首位,现有约9000万,占总人数的7.1%。
在我国,骨质疏松发生率占60岁以上老年人的56%,其中绝经后妇女发生率更高,为为60~70%。

4、经常喝牛奶,但为什么还是会骨质疏松?

如果说年龄在60岁之上的话患有骨质疏松大约有八成是女性,特别是 女性 在月经停止之后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当女性出现骨质疏松这种状况时就会多喝牛奶为身体补充流失的钙,但是在牛奶当中获得的钙物质是有限的,在一杯300毫升的牛奶当中,大约钙的含量占300mg,就算是一天喝了4杯牛奶,也无法为身体补充足够的钙的,因为我们的身体摄取到钙之后,只能够吸收30%左右。



在十字花 蔬菜 当中的钙吸收率能够到达60~70%,在芥蓝菜和大白菜当中吸收到的钙含量大约在40~55%,所以说牛奶和这两者还是有着一段距离的,并且就算是喝了牛奶之后,你也并不知道它会来到我们的身体当中变成骨钙,因为我们身体当中所获得的钙,不仅会存在骨头当中,也会存在血液当中增加血液当中钙的浓度,身体当中钙浓度比较高,并不会和骨头当中的钙产生联系的。

并且在平时还有不少的人存在 乳糖 不耐的现象,因为接受不了乳糖会出现腹泻或者是无暇吸收牛奶当中的营养,其实这些人是最牛奶当中蛋白质过敏,在喝了牛奶之后很容易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但是人在拉肚子的时候就会把身体当中的钙营养给排泄掉了,经常性的腹泻,只不过是把不进去的东西又吐了出来,这样会导致怪物流失的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牛奶只能补充蛋白质,关键还是缺乏锻炼。

5、我国维生素d人群缺乏和不足率达到多少

新华网北京2013年10月20日专电(记者王立彬)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大城市人群(20岁及以上)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达21%。“牛奶·运动·晒太阳”对骨质疏松防治有重要意义。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中老年常患病之一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与日俱增。截至目前,中老年人中的骨质疏松患病人数约为5312.6万,且每年有26.3万新增患者。直接影响骨质状况的成分是钙与维生素D。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人群(20岁及以上)的维生素D正常的人仅0.67%,严重缺乏者达21%。中老年群体跌倒导致骨折发生机率及危害健康指数极大,预防骨质疏松刻不容缓。

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携手蒙牛焕轻在2012年共同发起的中国健骨工程,提出“牛奶·运动·晒太阳”健康理念,组织医护人员深入社区,进行免费骨密度测试,开展骨质疏松知识科普,提高中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意识并掌握正常的预防方法。2013年以来,中国健骨工程陆续走进重庆、成都、青岛、烟台、淄博、兰州6个城市的120个社区,开展活动250余场,直接受益25万人。同时还对5747名20岁以上人群随机进行了前臂的骨密度测量。检测结果发现,根据WHO标准,估计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6.3%,女性34.4%,男性19.6%。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6、什么是骨质疏松啊?

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见于全世界,在迄今研究过的各种人群和地

区都有发生,但其患病率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别。以白种人患病率最高,黄种人其次,黑人最低。这一疾病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随着世界人口组成的老龄化,该病将有可能超过心血管病、肿瘤和糖尿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目前,全世界约有7500 万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其所引起的骨折,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腰椎髋关节部位和桡骨。1999 年调查发现,中国60 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腰椎2 ~ 4:男女分别为11% 和21%;股骨颈:分别为11%和27%。绝经后妇女的1/3 ~ 1/2 存在骨质疏松症。在美国,该病每年约使150 万人发生骨折,与此相关的医疗费用超过100 亿美元。

年逾65 岁的妇女中1/3 将发生椎骨骨折,年龄更大时,1/3 的女性和1/6 的男性将发生髋部骨折,其中20% 死于骨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另有30% 需要长期的家庭护理。虽然我国目前尚缺乏骨质疏松并有骨折的确切发生率资料,但由于老年人口众多,估计数据将相当可观。截至2014 年底,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12 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至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 ~ 1/4,约有4.8 亿。这样,保守地估计,未来10 年我国骨质疏松的患者也将超过3000 万,成为该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在中国同样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有哪些?

8、骨质疏松症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全身性骨数量减少,骨小梁

间隙增大,骨基质减少和重量降低,骨的机械强度减低导致非外伤性骨折,或轻微外力即可发生某些部位骨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比较公认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分泌紊乱。众所周知,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以后的女性患者尤为多见。这表明。性激素对骨质的代谢有直接关系。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不仅是库欣综合征的主要特征,而且在临床治疗上长期向患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亦可同样引起这一后果。这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加速骨质疏松的过程。而性激素能抑制垂体前叶素,间接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

所以,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则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2)钙代谢失调。毫无疑问,钙缺乏是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正常人每日摄入钙量约为10mg/kg 体重,其中少量为人体所利用,大部分随尿及大便排出,以维持钙的代谢平衡。如果摄入的钙量减少,或是肠吸收功能障碍,或是从尿及大便中排泄量增加,则易引起由于缺钙所造成的骨质疏松。此时,如果再加上内分泌紊乱因素的影响,则更易引起骨质疏松。

(3)失用因素。正常情况下,由于肌肉的舒张收缩及各种压力而刺激骨骼组织保持正常的钙代谢平衡。但当肢体或全身一旦失去生理性活动及体力劳动或锻炼,则容易引起骨组织内的一系列改变,而引发脱钙及尿钙排出量增加,导致骨质疏松。长期卧床者表现为全身性骨质疏松,而肢体石膏夹板固定或神经过敏性失用,则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尤其以60 岁以上女性多见。患者多诉全身疲乏,喜卧床或仰坐位而不愿活动;全身酸痛,尤以腰部为明显,可由腰向臀部和下肢放散,亦可由背部向肋骨和腹部放散。

患者自己感觉身高逐渐变矮,除因椎间盘退变原因外,与椎体骨质疏松易引起压缩骨折有关。同样原因可使驼背畸形逐渐加重。

X 线表现:脊柱骨质疏松,骨小梁减少,椎体中间凹陷呈鱼尾巴状。

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疼痛的程度远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且X 线表现截然不同,应用性激素、高蛋白、高钙治疗后,腰痛症状可减轻。

//骨质增生、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与骨质疏松人数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