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瘤患者血浆m蛋白键

骨髓瘤患者血浆m蛋白键

发布时间:2020-11-29 22:05:05

1、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稍微偏低。
纤维蛋白原是在肝脏产生的,降低有几种原因,如遗传性的纤维蛋白原的减少,肝脏的疾病造成的减少、纤溶酶对纤维蛋白原过度降解等等,都会造成临床上纤维蛋白原的减少
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值在2g/L到4g/L之间。值升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灼伤、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高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及血栓前状态。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怎样区别?纤维蛋白原是发现最早的一种凝血因子。呈伸长的椭球体,是由三对多肽链(一对α链、一对β链、一对γ链)以二硫键连接而成的二聚物,其分子量约为34万道尔顿。在肝脏中合成后进入血浆,以溶解形式存在。每100ml人血浆中含量约0.3g。纤维蛋白是一种高度不溶的蛋白质多聚体,是象细针一样的晶状物。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是整个血凝过程中最基本的变化,要经过3个环节:①纤维蛋白原的水解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分子中的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都有一个肽键断裂,结果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并同时释放出两对小分子的纤维蛋白多肽(即纤维蛋白多肽A和B,分子量合计约为9000道尔顿)。因此,最后形成的纤维蛋白的分子量比纤维蛋白原小些。②纤维蛋白单体的聚集在Ca2+的参与下,若干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③血凝块的形成在纤维蛋白酶和Ca2+的作用下,不同的纤维蛋白分子的α链之间形成交键,使纤维蛋白转变为最终的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中的纤维蛋白相互交错重叠并网罗血细胞,使原来呈溶胶状的血液转变成凝胶状的血凝块。随后由于血小板收缩蛋白的作用,血块缩紧变硬,并析出血清。所以,血清中除了没有纤维蛋内原外,比血浆还增添了一些在凝血过程中产生

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蛋白进行分类与鉴定的最佳方法是

?

3、多发性骨髓瘤m蛋白均一免疫活性高还低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

一、M蛋白的基础知识
M蛋白是浆细胞或B 淋巴细胞单克隆大量增殖时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十分均一,空间构象、电泳特征也完全相同,本质为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轻链、重链等)。由于它产生于单一克隆(monoclone),又常出现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 phoma) 病人的血或尿中,故称M 蛋白。这些M 蛋白大多无抗体活性,所以又称为副蛋白(paraprotein)。
M 蛋白血症可分为恶性与意义不明的两大类。恶性M 蛋白血症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包括轻链病)、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7SIg M 病(Solomen -Konkel 病)、半分子病及不完全骨髓瘤蛋白病(C 端基因缺陷) 等。意义不明的M 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M G US) 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其他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 伴发者,另一种即所谓良性M 蛋白血症。
M 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琼脂或琼脂糖电泳、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选择免疫电泳等。
二、M蛋白的鉴定
1.多发性骨髓瘤与巨球蛋白血症时的M 蛋白检测和鉴定
(1)血清总蛋白定量。90% 的患者血清总蛋白含量升高(70% 的患者>100g/L),约10%的患者正常或甚至偏低(如轻链病时)。
(2)血清蛋白醋纤膜或琼脂糖电泳。M 蛋白在电泳时出现典型的单株峰(亦称M区带),特点是区带窄而浓,扫描时呈现尖高峰,在γ区高比宽≥2,在β区≥1。此M区带可因Ig的不同而出现在在γ~α2的任何区域。M蛋白增殖的另一特点是其他各区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带明显减少,显示图像较简单。有时有的患者血中M蛋白并不高,这是由突变细胞的Ig分泌能力决定的。这种病人的血清在电泳时M峰可不明显,易被其他蛋白掩盖,需采用稀释血清成应用其他敏感方法如免疫固定电泳来检测。
(3)血清Ig定量。一般M蛋白所属Ig含量均显著增高,其他类Ig则正常或显著减低。
(4)免疫电泳。
① 正常人血清免疫电泳结果:可分辨出20 多种蛋白成分。在阳极端有船形很浓的沉淀线为白蛋白。通常Ig组分靠阴极端,最靠近加样孔者为Ig M,依次为IgA、IgG,三者成平滑的连续沉淀线。
② 多发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分IgG、IgA、Ig M、IgI)和IgE5 种,IgG 和IgA 又分亚类,所有Ig的轻链又分两个型。因此,免疫电泳时变形沉淀线的位置随各分子的电泳区带不同而异,从慢γ~β2区皆可出现。IgG 1 多出现在慢γ区,IgG 4 在β~α
2
区。M 蛋白与相应的抗重链血清、抗轻链血清形成迁移范围十分局限的浓密的沉淀弧。由于此种病人血清中Ig 含量甚高,免疫扩散时可出现抗原绝对过剩而不出现沉淀线,此时需稀释血清重做,往往可获得满意结果。③ 巨球蛋白血症:由于IgM 分子大量增殖所致。在免疫电泳时,常常出现以下特征:一是沉淀线明显变形。正常情况下,IgM形成短小沉淀线,不易看到变形。当IgM大量出现时,则会使整个IgM沉淀线变形。二是抗原孔周围和电泳纵轴出现团块状沉淀。三是电泳时IgM组分无迁移,这多是Ig M分子聚合,电泳不移动所致。
(5)尿本-周蛋白检测。
① 定性检测: 用热沉淀法和磺基水杨酸法。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② 免疫电泳法:用待检尿浓缩后进行免疫电泳,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和轻链病患者,仅出现一条致密的弓形弯曲的沉淀线。本法60%~80%的骨髓瘤病人和几乎全部轻链病病人可检出尿本周蛋白。
③ 轻链白蛋白-戊二醛交联免疫电泳法: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及轻链病可呈阳性,正常人阴性。本法尿本周蛋白检出率为100%,假阳性4%,尿中含有200μg/ml 时即可出现阳性结果。
2.重链病时M 蛋白检测与鉴定
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同,免疫电泳时由于重链分子较Ig 分子小,故迁移率快,电泳位置较靠阳极侧(β~α)。但重链病一般需选择免疫电泳证实。
3.7SIg M 病时M 蛋白的检测与鉴定
一般Ig M 为五聚体,沉降系数为19S ,而7S IgM患者的IgM为单体,沉降系数为7S 。证明7S IgM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测定Ig M 总量后,将被测血清1~2 ml 过Sepharose 6B柱,再根据洗脱峰图用面积仪测出7S Ig M占总IgM的百分比,与Ig M总量换算即得7S IgM的绝对值。另一方法即为植物血凝素(PHA)选择电泳。此法原理是五聚体Ig M可与PHA 结合形成沉淀,而单体IgM不与PHA结合。在琼脂胶中加入PHA,后进行电泳,五聚体IgM 被P H A 所阻留,而7S Ig M 继续向阳极泳动,并可与随后加至抗体槽中的Ig M 抗血清反应,形成单一沉淀弧。

4、一个骨髓瘤表现的病人,电泳发现β和γ之间有m蛋白条带,问可能是哪个ig

这个不好说,电泳唯一能证明得的是什么病,哪种类型还需要其他检测项目。

5、血M蛋白是什么蛋白,测定有何意义?

M蛋白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增殖产生的大量在类别,亚类,型,亚型,基因型和独特型皆相同的均一棉衣球担保。由于这种单克隆蛋白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而这三种疾病的英文名字均以M字母开头,因此就将这种蛋白称为M蛋白。
M蛋白可分为恶性和意义不明俩大类。恶性M蛋白血症,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含轻链病),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TSLGM病,半分子病和不完全骨髓瘤蛋白病。意义不明的M蛋白血症是于其他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伴发者,另一种是所谓良性M蛋白血症。
M蛋白测定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和巨球蛋白血症等 病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意义。检测M蛋白需要通过如下实验:血清蛋白电泳,血清lg定量,棉衣电泳,血/尿轻链定量等。。

与骨髓瘤患者血浆m蛋白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