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捐骨髓坏处

捐骨髓坏处

发布时间:2020-10-20 19:48:59

1、捐献骨髓,有什么害处吗?

现在已经不是捐骨髓的年代了。我想你说的大概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白血病人的对么?如果你有这个意愿可以和当地红十字会联系,他们会采集你的血样,然后入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等有匹配的型后,会让你提前一星期住院,做各种检查,同时注射另造血干细胞迅速增长的针剂备用,捐献时有一台机器连接你的身体,血液从身体里抽出经过机器时会把造血干细胞带走,其余血液继续输回你自己的身体。只要捐献后注意休息,保暖,适当补充营养就可以了。不要生病感冒就没事。对身体没有损害。我有个同学给她妈妈献了,我是一名志愿者。加油!

2、贫血的人适合献血吗? 如果捐献骨髓的话对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害处???

按照献血法的规定,贫血的人是不能参加献血和骨髓的.因为它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3、献血对身体有害处吗,还有捐献骨髓是从骨头里抽吗

捐血要抽血,捐肾要把肾脏从体内取出来,那么,捐骨髓是不是要把骨髓从骨头里抽出来?
有一个男生问,他妹妹得了白血病,医生说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亲人之间配型吻合概率比较大。他很想骨髓帮助妹妹,但是又很害怕捐献骨髓,怎么办?
其实骨髓捐献没那么可怕,很多人对捐骨髓心存恐惧感,是因为他们对目前的骨髓捐献方法有所误解。在他们心目中,骨髓捐献是这样子的:捐献者事先要进行麻醉,医生用针筒从髂骨的髂后上棘进针,抽取髂骨里的骨髓,
这种方法创伤性比较强,令人“看着都觉得痛”,事实上,二十多年前医学上的确用的是这种抽取骨髓的方法,然而,目前我国中华骨髓库采用的方法是从外周血抽取造血干细胞,不需要再从骨头缝隙里抽骨髓。
什么是外周血?
外周血一般是指除骨髓以外的血管里的血液,其实就是我们去医院体检做血常规、查肝功能或血糖血脂时抽的静脉血。
什么又是造血干细胞呢?
其实患者真正需要的不是骨髓,而是骨髓里面的造血干细胞。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血细胞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作用是清除外来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
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就像社会上警察、司机、医生等不同职业,对社会有不同的贡献,而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的“祖先”,它可以分化为白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就像学校里的小学生,将来有发展为不同职业的潜力,一个小学生长大后,可能是一个警察,也可能是一个搞运输的司机,或者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造血干细胞就好比一个有无限分化潜能的小学生。
患者为什么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呢?
因为患者身上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烂”透了,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好比社会上全部都是坏人,这时应该怎么办?
不破不立,推倒重建!
把原来所有无可救药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通通都不要了,全部清除,引进健康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然而这些健康的全新的造血干细胞再分化发展出来健康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患者就有救了。整个过程好比把所有坏人清除,再引进健康的小学生,让这些小学生成长为社会上需要的警察、司机、医生等,让社会重新焕发生机。
那么目前医学捐献骨髓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捐献骨髓”这种说法已经过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造血干细胞,而造血干细胞不仅仅在骨髓里有,人体外周静脉血也有造血干细胞,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说法更准确。目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流程和献血类似,从肘静脉进针,收集静脉血里的造血干细胞即可
只要捐献者符合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要求,如果有患者的HLA配型和捐献者匹配,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会通知捐献者采集造血干细胞。在采集之前,捐献者需要到采集医院接受皮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需要注射4~6天,每天1~2次。这种动员剂是国际通用的成熟而安全的药物,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它的作用是“引蛇出洞”,促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进入外周血,提高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含量,以利于后续的采集。
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第五天,捐献者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跟献血时一样,在捐献者手臂肘静脉穿刺,然后通过机器对血管里的血液进行实时分离,从中提取外周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与捐献机采血小板一样,只是处理分离的血量更多一些,时间更长一些(全程3~5小时)。每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50~200ml左右,根据情况采集1~2次即可。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捐献一个治疗量(200亳升)的浓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只占体内骨髓总量的1/80至1/20,不会影响自身正常的生理功能。
目前,我国有上百万的白血病患者,并且以每年7万例的速度增加,其中大多数是儿童,每年有5万白血病患者去世。只要多一个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等待移植的患者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需要抽取骨骼里面的骨髓,整个过程其实和献血差不多,没有有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多一些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真实情况,也许有更多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4、捐献骨髓到底有没害处

因为媒体误导,就这么简单。自己得病后看过很多媒体报道其他病人,有些记者吧,自己不懂,又不去查然后就乱说,很多专业知识错得离谱。举个例子,所谓捐骨髓,确切的说是捐献骨髓血造血干细胞,而中华骨髓库考虑到国内人民的接受程度,早就不采骨髓血,而是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像普通献血一样,只不过通过特殊装置导出造血干细胞,血液中剩余成分回输给供者。我见过才提取50ml干细胞的,这样你还会觉得恐怖么?一般只有亲属才会采骨髓血。骨髓移植也应该称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中华库已经有70万份志愿者资料了,但还是有病人配不到,概率确实很低啊,美国库容都是700万!有的时候看到随便糊弄的记者吧,我真想揍他一顿。。。

5、那些人适合捐赠骨髓,捐赠骨髓对人体都什么害处和好处??

适合捐献的要求
关于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健康标准?
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经下列血液检查合格者,都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医院是采用≤40单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
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梅毒试验:阴性
(这里说的年龄范围是可以捐献的年龄,而18-45是捐献报名的年龄,这两者不冲突)

对身体并无害处,但要适当休息!!作骨髓穿刺时打麻药,我做过,也不会很痛,就是有点吓人.^-^
献骨髓和献血的道理是一样的:
献血200毫升是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 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 2000亿个,血小板 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6、抽骨髓有什么坏处?

首先,抽骨髓是很痛苦的,即使注射了麻醉药。但是抽骨髓不会对骨髓提取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人的骨髓是能够生产造血干细胞的,骨髓提取者不用担心失去的那部分,不出10天,身体中的干细胞就会恢复原先的水平.

与捐骨髓坏处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