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原始细胞很少,骨髓中的原始细胞从哪里来的呢
骨髓的原始细胞包括哪些细胞
由于生理变异和不同的调查资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值变动范围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
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1/2强。一般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5,以中性杆状核最多,其比值大于分叶核细胞,也多于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0.01。
红细胞系统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红细胞),约占1/5左右,以晚幼红细胞居多,中幼红细胞次之,原始红细胞<0.01,早幼红细胞一般<0.05,无巨幼红细胞。
淋巴细胞约占1/5左右,小儿偏高,有时可达0.4,单核细胞一般<0.04,浆细胞一般小于0.015。
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可少量存在,它们的比值虽然很低,但却骨髓有成份的标志。
巨核细胞计数尚没有统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细胞数7-35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占0~0.01,幼稚巨核细胞0~0.05,颗粒性巨核细胞0.1~0.3,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0.44~0.60,裸核巨核细胞0.08~0.3。由于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停留时间很短,一旦有血小板产生,立即将血小板释放出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裸核巨核细胞次之。
2、红细胞是由红骨髓产生,那白细胞是由什么产生的?
人体内有两种骨髓成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一出生时都是红骨髓,以后红骨髓被脂肪成分取代,变成黄骨髓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造血干细胞产生后定向分化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骨髓细胞具体包括哪些
骨髓的原始细胞包括哪些细胞由于生理变异和不同的调查资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值变动范围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1/2强。一般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5,以中性杆状核最多,其比值大于分叶核细胞,也多于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0.01。红细胞系统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红细胞),约占1/5左右,以晚幼红细胞居多,中幼红细胞次之,原始红细胞<0.01,早幼红细胞一般<0.05,无巨幼红细胞。淋巴细胞约占1/5左右,小儿偏高,有时可达0.4,单核细胞一般<0.04,浆细胞一般小于0.015。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可少量存在,它们的比值虽然很低,但却骨髓有成份的标志。巨核细胞计数尚没有统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细胞数7-35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占0~0.01,幼稚巨核细胞0~0.05,颗粒性巨核细胞0.1~0.3,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0.44~0.60,裸核巨核细胞0.08~0.3。由于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停留时间很短,一旦有血小板产生,立即将血小板释放出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裸核巨核细胞次之。附骨髓检查报告(血细胞检查报告)。
4、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在骨髓象中的特点和异同
缺铁性贫血: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个别患者减低。
主要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值降低。增生的红系细胞以中、晚幼红为主,其体积较正常为小,胞质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如破布,显示胞质发育落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胞核小而致密、深染,甚至在核的局部呈浓缩块状;表现为“核老质幼”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改变。分裂象易见。粒细胞比例相对降低,各阶段间比例及形态基本正常;巨核细胞系正常;淋巴/单核细胞正常。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为特征
①红细胞系统:红系明显增生伴显著巨幼样变,粒红比值降低或倒置。正常形态的幼红细胞减少或不见,各阶段的巨幼红细胞出现,其比例常大于10%。可见核畸形、碎裂和多核巨幼红细胞。由于发育成熟受阻,原巨幼红细胞和早巨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在有的病例中占幼红细胞的比例可高达50%。核分裂象和豪焦小体易见,胞核的形态和“核幼质老”的改变是识别巨幼样变的两大特点;
②粒细胞系统:略有增生或正常,粒系细胞比例相对降低。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段以后可见巨幼变,以巨晚幼粒和巨杆状核细胞多见,可见巨多核叶中性粒细胞;
③巨核细胞系统:数量正常或减少,可见巨核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正常在5叶以下)与核碎裂;胞质内颗粒减少。
相同点: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核浆发育不平衡(但一个是胞浆发育不良,一个是胞核发育不良)
5、骨髓报告里的不明细胞是什么含意
2 骨髓增生活跃。3 粒系统晚幼粒.分叶核细胞构成比偏低,其他阶段细胞构成比及形态大致正常。4 红系统增生尚可,以中晚幼红为主,粒红比值偏低,形态大致正常。5 巨核细胞及血小板不减少。6 可见幼淋占百分之1.0。7 另见分类不明确细胞占百分之一,其细胞体较小,形态不规则,可见伪足或拉尾现象,胞浆呈深蓝色,着色不均,胞核染色质粗糙,可见扭曲等变形。郑大夫这种不明细胞是不是孩子的骨髓里有什么不好吗,跟复发会有关系吗,真的很着急,麻烦您了万分的感谢.
6、骨髓细胞包括哪些细胞
骨髓的原始细胞包括哪些细胞由于生理变异和不同的调查资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值变动范围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1/2强。一般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5,以中性杆状核最多,其比值大于分叶核细胞,也多于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0.01。红细胞系统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红细胞),约占1/5左右,以晚幼红细胞居多,中幼红细胞次之,原始红细胞<0.01,早幼红细胞一般<0.05,无巨幼红细胞。淋巴细胞约占1/5左右,小儿偏高,有时可达0.4,单核细胞一般<0.04,浆细胞一般小于0.015。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可少量存在,它们的比值虽然很低,但却骨髓有成份的标志。巨核细胞计数尚没有统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细胞数7-35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占0~0.01,幼稚巨核细胞0~0.05,颗粒性巨核细胞0.1~0.3,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0.44~0.60,裸核巨核细胞0.08~0.3。由于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停留时间很短,一旦有血小板产生,立即将血小板释放出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裸核巨核细胞次之。附骨髓检查报告(血细胞检查报告)。
7、骨髓细胞的骨髓细胞参考值
由于生理变异和不同的调查资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值变动范围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
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1/2强。一般原始粒细胞<0.02,早幼粒细胞<0.05,以中性杆状核最多,其比值大于分叶核细胞,也多于晚幼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0.05,嗜碱性粒细胞<0.01。
红细胞系统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红细胞),约占1/5左右,以晚幼红细胞居多,中幼红细胞次之,原始红细胞<0.01,早幼红细胞一般<0.05,无巨幼红细胞。
淋巴细胞约占1/5左右,小儿偏高,有时可达0.4,单核细胞一般<0.04,浆细胞一般小于0.015。
非造血细胞,如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组织嗜碱性细胞等可少量存在,它们的比值虽然很低,但却骨髓有成份的标志。
巨核细胞计数尚没有统一方法,一般全片巨核细胞数7-35个,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占0~0.01,幼稚巨核细胞0~0.05,颗粒性巨核细胞0.1~0.3,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0.44~0.60,裸核巨核细胞0.08~0.3。由于产生血小板巨核细胞在骨髓中停留时间很短,一旦有血小板产生,立即将血小板释放出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常骨髓中往往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裸核巨核细胞次之。
附骨髓检查报告(血细胞检查报告)。
8、在成年人的骨髓细胞中,造血干细胞所占的比例还不到0.01%,但它却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
(1)造血干细胞是保留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了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血细胞.
(2)细胞分化是起源于同一种或同一类细胞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3)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生物膜只有细胞膜,随着原红细胞发育为红细胞,其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趋于简单.
(4)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T细胞和B细胞,只有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其余的都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5)T细胞和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值、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进行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因此T细胞和B细胞是仍有分裂潜能的细胞.
故答案应为:
(1)有极强的分裂能力和分化潜能
(2)形态、结构、功能上 基因调控(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简单
(4)T细胞
(5)T细胞、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