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有多大

骨髓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0-08-12 04:40:34

1、青年文摘关于“中华骨髓库有多大”我要全文

1992年,中华骨髓库由中国红十字会创建,实际上是骨髓捐献志愿者的资料信息库。
“捐骨髓怎么捐?”“捐骨髓和献血一样吗?”“捐骨髓就是抽脊髓吗?”在大多数人眼里,骨髓移植依然陌生而遥远。
实际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有3种: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三个部位产生和存储造血干细胞,分别是骨髓、外周血(骨髓之外的周围静脉血)和新生儿的脐带血。目前主要采取外周血采集,这种方法是不会给供者带来痛苦和任何不良影响的。
外周血采集的过程很简单。采集前,注射动员剂。目的是促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游离到血液中去,使供者血液中有效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多,这样采集更加快捷。动员剂对人体没什么伤害,不过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疼等症状,但停药后会自行消失。
采集时,供者的左右手臂都插上一根输血管,输血管与细胞分离机相连。血液从供者的右臂抽出,经过血液分离机分离出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再把剩下的血液通过输血管由左臂送回体内。这个时候,供者的外周血并不与采集器直接接触,而是在从美国进口的一次性输血管中循环,完全保证了供者的安全。
至于采集量,要根据供者的体重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采集的造血干细胞约为50毫升,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3%。由于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供者捐献后一两周内就能恢复到原有数量,手术后不需要任何的额外休息和调养。
人是如此的巧妙,几克重的骨髓,就能让另一个人开始他新的生命。在新浪同关于“您是否愿意捐献骨髓给白血病患者”的调查中,72%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捐赠。
不过,这样的现实也不容忽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超过了60万,但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也就是说志愿者只占到总人口的万分之四。而在美国,截止到2004年8月,美国国家骨髓库就已经有550万志愿者,相合率高达80%。平均每年移植2000例,增加志愿者30万人。
那么,我们要做的也只是到正规的献血车上,伸出手臂,6-8毫升的血样,就能让等待的生命看到更多生的光明!

不知道符不符合您的要求...还请你笑纳

2、骨髓移植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救命的根本治疗方法。近年来世界上接受骨髓移植的病患逐年增加,显示骨髓移植已经成为目前治疗的趋势;而因骨髓移植所带来的病人长期存活率也大大的增加,各种血液疾病如再生不良性贫血症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有适当的供髓者,骨髓移植已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长期存活率,而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亦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治愈率,这些成果皆远非传统之化学疗法所能及,这也是这什么我们需要发展骨髓移植的最重要原因。 什么是骨髓移植呢?如何作骨髓移植?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还是老办法"骨髓移植"。由于造血干细胞通常存在于人体的扁骨、不规则骨和长骨两端的红骨髓中,只有极少数会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过抽取骨髓这条"路"获得造血干细胞,因此称之为"骨髓移植"。为了采集600毫升骨髓,必须给供者做局部麻醉,经过多次骨穿才能完成。在骨穿过程中,供者流失的带氧红细胞比较多,所以手术后会感到头晕、乏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近10年来,"骨髓移植"已渐渐被"造血干细胞移植"代替,这种方法对供者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 首先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称为"动员"。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获得大量造血干细胞用于移植,这种方法称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说,现在捐赠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献血"了。而且,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运用造血干细胞"动员"技术,只需采集分离约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后,血液可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造血干细胞的供给者通常只要请半天假就能完成整个手术,不用作任何额外的休息和调养。 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其他还有多发性骨髓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造血系统疾病;由于骨髓移植是建立在放、化疗基础上的治疗方法,它也是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瘤、肺癌实体肿瘤的根治性办法之一,骨髓移植在国外巳成为这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几年来,骨髓移植治疗重症自身免疫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系统红斑狼疮、风湿关节炎、重症肌无力等,但这类病人应严格掌握移植的适应症,权衡利弊问题。 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区别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采集和移植造血干细胞,种植到患者体内,维持其造血及免疫功能,但骨髓移植需要在麻醉的状态下采集骨髓750ml -1000ml左右,给供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不便。自从发现造血干细胞可被动员到血液中来并可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后,目前多数的移植都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与骨髓移植相比,它具有造血恢复快、采集方便、供者痛苦少的优点,供者易于接受,对供者的健康无任何影响

3、人体有多少骨髓?

人体骨髓量是与体重等因素相关的,成年人(18—45周岁)的骨髓量是3000克左右,大部分存于骨髓腔中。

4、多大年龄可以献骨髓

根据美国骨髓库(NMDP)标准,偏向取纳18岁至44岁骨髓捐献者,因为临床研究的结果证实年轻捐献者提高骨髓转移手术的成功率。另一方面,这些机构也接受45岁至60岁骨髓捐献者登记并记录在案备用。只是在有需要时,18岁至44岁捐献者的骨髓会被优先应用。

5、人体有多少骨髓

什么是骨髓?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髓有什么作用?
人体内的血液成分处于一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中,老的细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细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产生生成各种细胞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通过分化再生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简单的说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6、人体有多少血液?有多少骨髓?这些在人体有什么用?

人体内知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但除红细胞外,其它血细胞数量很少,常忽略不计。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量,是根据各人的体重来决定的。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道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其中血浆量为40-50ML。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400-500万个红血球,4000-11000个白血球,15-40万个血小板。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 失血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失血发生的速度,失血很快时,如发版生在几小时或更短的时权间内,失去全身血量的1/3就会致命;失血速度慢时,如几天,几周或更长时间,失去全身血量的2/3可能也只引起乏力和虚弱,甚至没有症状。

7、骨髓病有多少种

骨髓疾病常见的有:
一、骨髓炎,是指由于外界的细菌感染了骨髓导致骨髓炎症,病人可以表现出剧烈的骨疼、发热等临床上的表现,需要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二、骨髓转移癌,是指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行转移到了骨髓,在骨髓腔内无序的增殖,引起骨髓的疼痛肿胀,通过骨髓穿刺就可以发现成堆的转移癌细胞。

与骨髓有多大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