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穿刺意义

骨髓穿刺意义

发布时间:2020-08-11 21:54:28

1、骨穿检查有哪些意义

骨髓穿刺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通过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查可了解骨髓内各种细胞的生成情况,各种细胞的形态、成分的改变及发现异常的细胞等,以明确诊断,观察疗效,估计预后。做骨髓检查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骨髓检查可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对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对各种贫血的鉴别、多发性骨髓瘤和血小板增加或减少性疾病的诊断。 2.某些恶性肿瘤,通过骨髓检查可以确定是否有骨髓转移,因为骨髓是许多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如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易发生骨髓转移,可在骨髓检查中发现相应的肿瘤细胞。 3.骨髓检查还可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骨髓培养,有助于提高该病诊断的阳性率,在疟原虫和黑热病原虫感染时,通过骨髓检查有助于发现原虫并明确诊断。 4.用于骨髓干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检查、骨髓细胞免疫学分型试验等。 另外,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或怀疑出现骨髓转移的恶性肿瘤时,骨髓检查可能要进行多次或定期检查,用于判断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此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骨髓检查。 您还想了解:骨髓纤维化怎么治疗

2、骨髓穿刺后稀释是啥意思

你好:骨髓穿刺血液稀释是指穿刺所取得的骨髓被血液稀释了。以麻醉剂从皮下至骨表面麻醉后,穿刺骨髓(常用抽取部位为髂和胸骨等),获取0.2~0.5ml骨髓液,在玻片上制成1.5cm宽、3.5cm长的血膜。待干燥后,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液涂片中有细胞核的细胞(包括有核的幼稚红细胞)与无细胞核的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以判断骨髓细胞的生成情况。有核细胞越多,说明骨髓细胞增生程度越高。通常可分为五个不同等级的增生程度,在指导疾病诊断和分类上有一定意义,尤其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

3、临床上采用骨髓穿刺取得骨髓进行化验,可以诊断某种血液疾病,为什么?

骨髓穿刺是用穿刺针刺入骨髓腔抽取微量骨髓液,制成涂片,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计数各类骨髓细胞以作出疾病诊断的方法。各类血液病(血友病除外)和某些代谢病(如高雪氏病等)的确诊,某些传染病(如伤寒、疟疾和黑热病等)的病原学诊断、判断恶性肿瘤是否侵犯骨髓,用于血液病的疗效观察等,都离不开骨髓穿刺和对骨髓细胞的详细检查和分析。但因骨髓穿刺只能抽出某一局部的一点点骨髓成分,所以有时往往不能反映骨髓造血的全貌,因此必要时应多部位穿刺。另外少数病人因骨髓纤维化或细胞成分太多,即使多次多部位穿刺亦抽不出骨髓液而使穿刺失败,也可因穿刺技术不熟练而混有血液稀释骨髓液,这些问题则通过骨髓活检解决。

4、骨髓穿刺是干什么呢?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1.穿刺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5.2岁以下婴幼儿选择胫骨粗隆前下方。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 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SPAN></p> 骨髓穿刺的意义贫血有很多原因,但我们最多见的是缺铁贫。通常确诊后采用药物补铁的方式治疗。如果没有好转,说明可能是其他方面导致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有好多种。也可能是机体吸收铁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为排除可能性,做骨穿是很必要的。通过骨穿可以看到骨髓中各种成分以及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组成变化。从而诊断具体的病因。骨穿不是为了证明白血病。骨穿是血液科的最基本诊断手法。也很必要。骨穿”就是为了诊断的需要,用穿刺针穿入骨髓腔,抽取少量骨髓以便做化验用。有些病人误以为骨髓穿刺检查抽取骨髓液会损害人体的精髓、伤及元气,不愿进行检查,实际上骨髓检查所需的骨髓液是极少量的,一般为0.1ml左右,而人体正常的骨髓液总量约为2600ml,可见骨髓穿刺检查时所抽取的骨髓液与人体总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何况身体内每天还不断地有大量的细胞再生。另外患者往往认为骨髓穿刺检查很痛苦、有恐惧感,其实这也是不必要的。 “骨穿”没有任何危险,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有些疾病,尤其是一些血液病,不做此项检查就难以确诊。如果病情需要,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即使骨髓没有任何病变,也是一大收获,因为排除了血液疾病不仅可以免除精神负担,同时还可以免除患者与家人接受不必要治疗所受的痛苦与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5、白细胞过低有必要做骨髓穿刺麼?

血常规检查的正常值及意义 正常范围:白细胞计数(WBC):(4~10)×109/L; 红细胞计数(RBC):(3.8~5.5)×1012/L; 血红蛋白量(Hb):(110~170)×g/L; 血细胞比容(Hct):36%~50%;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100。 一 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范围:(100~300)×109/L。 检查介绍:血小板计数,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 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有助于临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感染、缺氧、创伤、骨折等。 减少:见于以下情况: 1.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疾病) 3.血小板消耗增加(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 白细胞计数 正常范围: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检查介绍: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建议你最好还是做一个骨髓穿刺确诊来一下究竟是什么病, 这样才好对症用药, 祝您早日康复!

6、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有什么意义

可以对骨髓增生的部分进行一个打消

与骨髓穿刺意义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