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骨髓 > 骨髓小体

骨髓小体

发布时间:2020-08-06 21:29:33

1、奥氏小体与棒状体的区别临床意义,哪种病人外周血可见

骨髓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是否为白血病的,若不确定,可以通过流式细胞学分型,但流式很贵,Auer小体常见于髓细胞白血病,若是M3型,则成材捆状的Auer小体即Auer小体特别多,目前该型的白血病是可以治愈的,建议做详细的检查,针对性治疗,祝你健康。

2、人体内的骨髓有几种?

骨髓充满骨内腔隙的柔软组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由网状组织构成支架,在网眼中含有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是造血器官之一。这些血细胞成熟后即进入血液循环,以补充血液中血细胞的损耗。红骨髓在成人分布于扁骨内和长骨两端。

黄骨髓存在于长骨的中部,主要由脂肪细胞所构成,正常时没有造血功能。

3、φ(Phi)小体是什么

费城小体,MIC分型用来确定CML的,95%阳性
多用来诊断慢粒
是一种结构异常的染色体,正好过俩天我要考这个:t(9;22)(q34;q11)
分子生物学标志是BCR-ABL
你问这干嘛?

4、骨髓中有核细胞少见什么意思

骨髓有核细胞总数
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阶段的整个发育演变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 ①胞体大小随着血细胞的发育成熟,胞体逐渐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相反),发育越成熟,胞体越大。 ②胞核从大到小,成熟红细胞无核,核形从圆形到不规则,粒系最后为分叶,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系变化不大,染色质从细致疏松到粗糙密集,核膜从不明显到明显,核仁从有到无。 ③胞质量由少到多,淋巴细胞变化不明显,瑞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示胞质由深蓝到浅蓝,成熟粒细胞和红细胞可转为粉红和淡红色,颗粒由无到有。 ④胞核与胞质体积之比从大到小。在病理情况下,以上演变规律可发生紊乱。
正常值
(10~180)×109/L(1~18万/mm3)。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增多示骨髓增生,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2)减少示造血组织功能减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需要检查的人群发病早期有突发性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儿童或青少年;发病缓慢的进行性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劳累后心慌气短,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或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的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有贫血症状的人群等。

5、骨髓细胞内可见Auser小体,见于哪种血液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 、 M3 、 M4 、 M5 、 M6 、 M7。

6、骨髓检查,提示离什曼小体,是什么病?

黑热病

7、人体骨髓是由几块骨构成的?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206块骨头,构成人体的支架。骨头的大小、形状和用途都各有不同。头骨扁平、坚硬,,用来保护脑袋。臂骨和腿骨又粗又长,适宜拿东西和走路。最小的骨头是耳朵里的三块小骨,用来听声音。而鼻子里具有弹性的软骨,把鼻子分隔成两个鼻孔。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股骨126块。由于骨在人体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所以,它们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分别被称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呈长筒状,中部较长的一段称骨干,长骨两端比较膨大,叫骨骺。骨干内的空腔称为骨髓腔,里边有骨髓。骨髓有造血功能。长骨多分布在四肢,如尺骨、桡骨、股骨等。短骨多数呈立方体,如跗骨、腕骨。扁骨大多又宽又扁,呈板状,如颅顶骨、肩胛骨。不规则骨的形状不规则,如脊椎骨。
骨与骨之间,主要借助关节连接。人体较大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桡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8、我已做骨穿·,显示有奥氏小体,是否确定为白血病

骨髓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是否为白血病的,若不确定,可以通过流式细胞学分型,但流式很贵,Auer小体常见于髓细胞白血病,若是M3型,则成材捆状的Auer小体即Auer小体特别多,目前该型的白血病是可以治愈的,建议做详细的检查,针对性治疗,祝你健康好运。

9、小鼠骨髓幼稚细胞和lymphocyte的区别

小鼠骨髓幼稚细胞和lymphocyte的区别
成年人的骨髓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器官,它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当人体贫血时,它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及呋喃类,在长期大量使用后,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10、骨髓幼稚细胞中有Auer小体,见于什么型?

RAEB-T型

与骨髓小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