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骨头置换术采用什么材料好?有什么危险?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①老年病人术后护理特点。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大多是老年病人,老年病人全身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临床上以心肺功能低下尤为明显,长期卧床易发生心肺疾患。手术中接受了相当多量的输血和补液,所以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尿量、中心静脉压、严格控制输液量和滴速。为预防肺部并发症,麻醉清醒后就可以给予头高位45°,使病人有较好的通气量。术后3~5日给半坐卧位,定期协助病人更换体位,帮助搬动患肢,翻身拍背,以利肺部分泌物的引流,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②基础护理。预防褥疮,保护骨突部位,用海绵、软枕分垫臀部、下肢。使其卧位舒适,同时鼓励病人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预防便秘。
③体位。术后髋关节多需作下肢皮肤牵引,置于外展中和旋转位,用硬的三角形枕头,固定在两下肢之间,以避免病人在苏醒过程中发生髋关节极度屈曲、内收、内旋,而造成髋关节脱位。三角形枕头可固定5~14日,它的利用,特别有利于各非手术侧卧位,患肢膝关节和小腿下放置棉垫,以避免皮肤和神经干的不必要的压迫。搬运病人及使用使盆时要特别注
意,应将骨盆整个托起,切忌屈髋动作,防止脱位。如果病人发生剧烈的髋关节疼痛,肢体变得内旋或外旋位时,应立刻报告医生,进一步明确有无脱位的可能。
④
栓塞性静脉炎观察护理。术后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体温多不超过38.5℃,常有轻度全身性反应时,应警惕深静脉栓塞的可能及时报告病情。
⑤功能锻炼:术后2~3周病人可扶双拐下地(不负重),以后6周扶单拐3个月后可脱拐行走。
⑥
出院指导:
A
继续进行屈髋操练,术后6周时,髋关节屈曲可达90°。
B
侧卧位时,两膝间放置2只枕头,不允许向手术侧肢体侧卧位。
C日常个人卫生,如上厕所、洗澡等,应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不坐低凳,若有胸痛、小腿胩胀,髋部红肿或切开部位出血或流脓,或尿路感染等应及时就医。
D
术后6周复查,摄X片,观察假体松动或位置有无改变,如果病人情况良好,应鼓励病人增加活动量,特别加强髋关节外展肌,屈髋、屈膝肌的操练。但必须避免髋关节遭受应力,如爬梯、跳、跑、提重物等。
E
手术后因肺炎、龋齿、尿路感染等引起菌血症,从而导至髋关节晚期感染的发生,因此全髋术后病人如需拔牙或泌尿生殖系统手术等任何可能引起菌血着的情况,均应给予预防履抗生素治疗,并要严密观察髋关节有无任何感染症状。
F
体肥胖的病人要适当减肥。
2、股骨头置换后遗症
你好,人工股骨头种类很多,设计在不断改进,材料也在不断改进。但并发症不少,主要有感染、脱位、松动和假体柄折断等等情况,故术后的护理很重要,适度的功能锻炼也很重要。
3、置换股骨头的费用
对于频临塌陷或已塌陷变形,长久疼痛功能障碍者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主要是人工股骨头费用高,需要30000左右,从手术打牌出院可以需要50000左右;一般可以使用20年。好的可以保证30年。因此,建议患者最好去当地正规的专科医院就诊,收费标准,治疗效果好。
4、置换股骨头有何风险?
所有的医疗都会有风险的了,但是现在的医疗水平提高了,应该没有什么风险的,没有什么事情的。
5、人工股骨头置换述有哪些潜在风险呢?
人工髋关节置换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即股骨头、髋臼均行置换)。简单的说,是用人造材料取代患者自身原有材料的一个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65岁以上的重度股骨头坏死患者,且手术风险大、费用高、术后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股骨头坏置换术并发症有:感染、严重疼痛、人工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和假体柄折断、股骨上段破裂等等。所以治疗股骨头坏死采用置换手术还是相当不利的。
6、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适应症
<
7、股骨头置换【股骨头置换】
根据您提供的临床资料,您已经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可以通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技术很成熟。是否手术或应该采用什么样手术,请到门诊检查后确定。
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
(积水潭医院郭晓忠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