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做换一个股骨头手术需要多少钱
截至2020年1月份,换一个股骨头手术大概需要5-10万元之间。
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很大。这次行动的技术内容也要求很高。如果位置有偏差,很容易造成疼痛、感染、神经损伤甚至终身残疾。所以后遗症很严重。
这种手术治疗股骨头置换术会使受伤部位一直处于缺氧状态,并会出现后遗症,如肌肉萎缩、无弹性、血液循环等。然而,股骨头坏死的置换手术费用昂贵,对适用人群来说是有限的,治疗效果也不是最好的。
股骨头坏死置换术的费用比较高,痛苦也非常的大,容易发生感染,导致神经损伤、脱位、假肢下沉,摆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出现。
(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记录扩展资料:
护理和康复:
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体位2~3周。
2、术后应用二联或三联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静脉联合用至体温平稳,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人工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2、股骨头更换手术要几小时
人工股骨头种类很多,设计在不断改进,材料也在不断改进。目前常用的是Moore型,相当于国产Ⅱ型;Thompson型,相当于国产Ⅰ型。Moore型可保留充足的股骨距,柄孔中可植骨,临床较常用。对股骨距小者可用Thompson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早的优点。但并发症不少,主要有4种:感染、脱位、松动和假体柄折断,处理上较困难。所以,虽然这仅为人工半关节置换,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意见建议: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体位2~3周。
2.术后应用二联或三联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静脉联合用至体温平稳,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人工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5.术后应即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作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以防深静脉栓塞。2~3日后可起坐,逐渐增大主动和被动范围;术后10日拆线;术后3~4周可持拐下地。半年内应在持拐保护下行走,锻炼过程可辅以理疗。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现应及时随诊治疗。用生物学固定的病人,在术后6周内宜在床上锻炼,以便骨组织长入表面微孔。然后再持拐由不负重而逐渐加大负重行走。总之,节制负重要时刻注意。
6.严格定期随诊每2~3个月1次,以便指导锻炼。定期摄X线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有疼痛、炎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X线片检查应注意观察有无骨与骨水泥、与柄间透亮带,柄折断,骨水泥折断,柄端与髓腔内侧的关系,假体下沉,股骨距吸收,股骨上端内侧骨水泥裂开,骨质吸收等
如果手术后处理不当都会导致疾病的复发;这也是很多患者担心的;以为是医院的治疗不到位。
3、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
股骨头置换后术后正确护理包括:
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体位2~3周.
2,术后抗生素使用3天,无特殊情况停止使用.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引流管通畅留置24小时,最后8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才可拔管.引流管留置不不应超过72小时.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假体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5,术后应即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做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以防深静脉栓塞.2~3天后可坐起逐步增大主动和被动范围;术后14天拆线;术后5~6周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7周后患者部分负重;10~12周可弃拐独立行走.总之,节制负重要时刻注意.锻炼过程可辅助理疗.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
6,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现硬及时随诊治疗.病人一定要知道新植入物的局限性.直至支持骨完全愈合时,新植入物都仅能承受应有的压力.任何植入物的承受负荷的能力都不能与健康骨相比.
7,严格定期随诊,每2~3个月一次,以便指导锻炼.定期拍摄X线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有疼痛,炎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4、股骨头人工置换后主,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开始双腿站立的练习患侧腿的独立承重练
1 手术前
1.1 恐惧、焦虑:担心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和护理;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恢复健康感到厌烦。
护理目标:消除老年人对陌生环境、对疾病和离开家人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
护理措施:
a) 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尊重老年病人,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b) 重视病人及家属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早治疗的重要性。
c) 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的成功率,讲解麻醉效果,保证术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与家属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
1.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造成手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致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
护理目标:增强病人抵抗力,按预期进行手术,并能很好地耐受手术。
护理措施:
a) 护士应指导病人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嘱病人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药物,如酵母片。
b)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提高病人的食欲,以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2 手术后
2.1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麻醉、手术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有关。
护理目标:保持生命体征平稳,使其处于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a)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本组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给予平卧位,每日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4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b)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补充血容量。
c) 注意全身及局部伤口出血情况,伤口加压包扎,如渗出液多,应告知医生。
2.2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病人活动受限,加之疼痛,不便更换体位,易引起骶尾部褥疮。
护理目标:无褥疮发生。
护理措施:
a) 翻身时要在患肢制动的前提下,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 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压迫,对骶尾部及受压处进行按摩,每2h按摩1次。
b) 保持床铺平坦、干燥、清洁,随时更换敷料及潮湿床单。
c)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进食少者,输注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剂。
d) 若皮肤发红破溃时,用2%碘酊每2h涂擦1次,至皮肤表皮老化脱落为止。
2.3 有发生肺炎的可能:长期卧床病人活动少,痰液不易咳出,易患坠积性肺炎。
护理目标:无肺炎发生。
护理措施:
a) 严密观察肌张力恢复情况,防止肌松药残余作用导致的继发性呼吸困难。
b)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术后呕吐造成误吸。
c) 指导病人做有效的咳痰,鼓励其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
2.4 排尿困难:与切口疼痛、卧位不习惯有关,个别前列腺肥大者,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剂或受凉均可导致前列腺水肿、充血,造成尿潴留。
护理目标:使病人自解小便。
护理措施:
a) 术后8h未排尿时,可采用流水声诱导。
b) 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尿管,并保持引流通畅,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两次,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
2.5 便秘:与老年病人活动少、术后饮食量减少及长期卧床影响大便排出有关。
护理目标:术后3d正常排便,每天或隔天大便1次。
护理措施:
a) 术前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b) 术后第3天开始鼓励病人进食少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c) 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床上活动。
d) 必要时可用肥皂水灌肠。
2.6 人工股骨头有失效的可能: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其周围的软组织尚未修复,对关节的固定作用差有关。
护理目标:指导病人做有效的功能锻炼,患肢早日恢复功能。
护理措施:
a) 卧床两周左右可开始下地行走,扶拐负重。
b) 嘱病人不要将两腿在膝部交叉放置,不要坐小矮凳,不要蹲,不要爬陡坡,以免髋关节过度内收或前屈。
效果评价:1例因锻炼方法不当致人工股骨头脱出,其余均能做到有效功能锻炼。
2.7 知识缺乏:与不适应角色的转换、惧怕出院后出现并发症、对出院后活动知识模糊有关。
护理目标:出院时基本了解本病有关知识,出院后能自我护理。
护理措施:
a) 在护理和治疗中向病人宣教康复知识,包括合理饮食、手术肢体的功能锻炼。
b) 嘱家属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和病情变化。
5、置换股骨头需要多少钱
置换股骨头大概需要5-10万元之间,医院不用,收费标准也会不同,具体建议到医院咨询。
注意事项:
由于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差、放热、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可有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后期的假体松动,影响疗效,近年来研究不用骨水泥固定人工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方法较为理想,具有良好前途。不用骨水泥与用骨水泥的假体区别在于假体柄的表面设计和材料上的不同。
在表面设计上有巨孔型和微孔型两种,欧洲多用巨孔型;国内多用的是微孔型,其孔隙的直径在40~400μm之间,骨组织可以长入微孔内起牢固的固定作用。有时可在髓腔内,假体远端嵌入一块骨栓,愈合后可防假体下沉。
生物学固定的假体在设计上应尽量减少非生理性应力,手术时假体的多孔表面必须与骨组织紧密接合,应避免二者之间的微细活动,故术后6周内不能负重。要使假体与骨间密切相接,就要求有合格的假体、器械和严格的技术操作。
在尚未达到要求时,如能正确使用骨水泥,仍不失是一种好的办法。近有设计采用有机骨粒骨水泥,可兼有骨水泥固定和生物学固定二者的优点。
(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记录扩展资料:
护理和康复:
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体位2~3周。
2、术后应用二联或三联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静脉联合用至体温平稳,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人工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5、术后应即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作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以防深静脉栓塞。2~3日后可起坐,逐渐增大主动和被动范围;术后10日拆线;术后3~4周可持拐下地。
半年内应在持拐保护下行走,锻炼过程可辅以理疗。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现应及时随诊治疗。用生物学固定的病人,在术后6周内宜在床上锻炼,以便骨组织长入表面微孔。然后再持拐由不负重而逐渐加大负重行走,总之,节制负重要时刻注意。
6、严格定期随诊每2~3个月1次,以便指导锻炼。定期摄X线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有疼痛、炎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6、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后处理
<
7、股骨头置换后的护理!(要快)
【术前准备】
1.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
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术前常规护理。
3.备齐各项常规检查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脑部及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
4.术前2—3d开始按医嘱给抗生素。
5.手术野皮肤准备上至剑突以下,下至膝关节以上,前面超过腹中线6—7cm,后面超过椎柱6~7cm。
【术后护理〕
1.按硬膜外或全麻木后常规护理。
2.保持患肢外展、轻度外旋位。术后6周内避免做如内收、屈曲动作,以防髓关节的脱位。
3.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全身情况及局部切口出血情况。
4.切口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5.患肢皮肤牵引2—3周。一般采用皮肤牵引,老年人皮肤易受到胶布粘贴而过敏、破溃,可使用海绵包扎作牵引,牵引重量应小于2kg。
6.功能锻炼
(1)术后6—12h后即可以收缩、舒张的方法锻炼股四头肌。
(2)牵引拆除后,可将上身抬高20o--30o,在胭窝下垫软枕1只,使膝关节保持微屈状态。同时可以活动踝关节,以防远端关节僵硬。
(3)6周内忌屈曲、内收及内旋,可在两下肢中间放软枕1只,以防止髓关节脱位。
(4)6~8周后可下床,适当负重。
7.预防并发症及感染
(1)为预防肺炎、肺栓塞及血栓性静脉炎,鼓励患者利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身躯,以促进呼吸及血循环。
(2)预防尾骰部褥疮,经常保持床铺平坦、干燥、清洁、无渣屑。
(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使用吹哺妥因作膀敢冲洗。
8.术后预防够关节脱位术后6周内应嘱告患者不能将两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个月内不能坐小矮凳,不能蹲下,不能爬陡坡。
8、做股骨头置换手术后,平时应注意什么?
你好 ,(1)术后6—12h后即可以收缩、舒张的方法锻炼股四头肌。 (2)牵引拆除后,可将上身抬高20o--30o,在胭窝下垫软枕1只,使膝关节保持微屈状态。同时可以活动踝关节,以防远端关节僵硬。 (3)6周内忌屈曲、内收及内旋,可在两下肢中间放软枕1只,以防止髓关节脱位。 (4)6~8周后可下床,适当负重。
9、60岁了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康复期要多久?
呵呵 还是你吗 反正我家的病号恢复了大概半年左右,到现在基本不用拐杖了,她今年72岁了 呵呵 要看病人的身体状况了,还有就是做完手术一段时间后,要锻炼 不能躺在床上不动 那样不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