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骨头 > 股骨头足部反射区

股骨头足部反射区

发布时间:2020-09-12 16:20:57

1、足部反射区的特点

足部反射区具有如下特点:
1. 足部反射区不同于呈点状的穴位,面积大而呈片状,定位稍有偏离也能产生效果。
2. 足部反射区位于膝部以下,遍布于足的足底、足背、内侧、外侧以及小腿,而不仅限于足底。因此把足部按摩一概称为足“底”按摩是不确切的。
3. 足部反射区的排列与人体各器官的解剖位置基本相一致。当于坐位或卧位,双足并拢两下肢前伸时,相当于他们面对着你坐着。拇指部是头部;足跟部是臀部;接近正中线的器官的反射区在足内侧,如脊柱、子宫、前列腺等;远离正中线的器官和部位的反射区在足外侧,如肩部、卵巢、睾丸等。

2、如何通过足部反射区确定哪些脏器出现问题?

原理各异
足部反射区按摩的形成和理论基础有个最明显
的规律:双足是整个人体的缩影,它按照一定规律排
列着全身各部位的器官反射区.它很象全息论,因
为把各反射区汇拢起来两只脚并起来像个胎儿,故
有人称之为全息胚.足部反射区按摩严格的按照这
些全息胚规律的反射区进行.该法认为用手法刺激
了某个反射区,神经系统的传导作用可以影响到特
定的同名器官,甚至认为某器官有病痛会通过神经
系统使其同名反射区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作者认
为这种说法可以当作一种假说.但实践中通过足部
反射区按摩又能收到疗效,故不少人认为这个假说
有道理.
中医按摩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阴阳平衡.
调节脏腑,解决筋出槽冶骨错位,滑利关节等
功能,其中强调经络和穴位的治疗作用.

3、什么是足部反射区调理

楼上的回答很复杂啊
其实脚被成为人体的第2心脏

和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是相通的

如果你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在脚上就会有相应的部位显示

比如,头晕,你可以对大拇指进行按压,病情就会好转,因为大拇指相对应的就是你的头部问题

再比如脚底凹陷的地方,咱们一般活动不到,那是肾脏,泡脚后按压,有助于肾脏排毒,尿液会变黄,你可以实验下

4、常见病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是什么?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进行足部反射区治疗的一般常识,下面再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病的足部反射区的按摩方法。其实,足疗非常简单,相信大家都能很快掌握,并通过这种方法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
1.感冒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指肾、输尿管、膀胱3个反射区,下同)各1~2分钟。
(2)用拇指推压或按揉前额、大脑、鼻、三又神经等反射区各30次。
(3)对伴有头痛者,前额头痛加强按揉前额反射区;偏头痛者加强按揉三叉神经反射区;全头痛者,加强按揉大脑反射区;对伴有鼻塞流涕者,加强推压鼻反射区。
(4)对伴有发热者加强按揉脾、头颈淋巴结、胸部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扁桃体、前额等反射区。
(5)用拇指按揉咽喉、气管、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各50次,并用食指关节刮压肺、支气管反射区各50次。
(6)推压脊椎反射区1~2分钟。
(7)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2.失眠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3~5分钟。重点刮压肾、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
(2)用拇指指腹按揉前额、大脑反射区各2~3分钟。
(3)用食指关节点按或按揉垂体、小脑、脑干、甲状旁腺、甲状腺等反射区各30~50次。
(4)用拇指腹推压胃肠道、子宫(男性为前列腺)、生殖器、脊椎、膈反射区各30~50次。
(5)用食指关节点按心、脾、肝、胆、各淋巴结反射区各30~50次。
(6)用食指关节按揉失眠点2~3分钟。
(7)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3.头痛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2)用拇指按揉前额、大脑、垂体、小脑、脑干、三叉神经、头颈淋巴结各1分钟。
(3)用拇指按揉颈项、颈椎各30次。
(4)用拇指按揉胸部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各1分钟。
(5)前头痛者应加强按揉前额、胃、胰、十二指肠、小肠等反射区和足三里穴;偏头痛、三又神经痛者重点加强按揉三又神经反射区和足窍阴、太冲穴;头顶痛者应重点按揉前额、肝、胆、胸部淋巴结等反射区和太冲穴;后头痛者应重点按揉小脑、脑干、颈项、颈椎等反射区和至阴穴;全头痛者应重点按揉肾、大脑、前额等反射区和涌泉穴。
(6)重复刮压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4.疲劳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2)用拇指腹按揉大脑、前额、小脑、脑干、垂体、眼、耳、颈项、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各30次。
(3)用食指关节刮压斜方肌、肺、腹腔神经、小肠反射区各30~50次。
(4)用食指关节点按心、脾、肝、胆反射区各30次。
(5)用拇指指腹按揉生殖腺反射区30次,拇指指腹推压脊椎反射区共约2~3分钟。
(6)用拇指指腹推压坐骨神经、肩、肘、膝、肩胛部、髋关节、膈、肋反射区各30次。
(7)用食指关节按揉各淋巴结反射区各20~30次。
(8)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分钟。
5.心脏病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各1分钟。
(2)用食指关节按揉或推压大脑、小脑、脑干、垂体、血压点、甲状腺、肺、胃、胰、十二指肠、小肠、肝、胆等反射区各30次。
(3)重点用拇指按揉心反射区3~5分钟、胸部淋巴结反射区2~3分钟。心律过缓者加按肾上腺反射区1~2分钟。
(4)用拇指按揉脾、各淋巴结、生殖腺、胸、胸椎反射区各30次。
(5)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分钟。
6.糖尿病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2)用拇指按揉或刮压前额、大脑、小脑、脑干、三叉神经、眼、耳、颈项、血压点、甲状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各30~50次。
(3)用拇指按揉胰腺、血糖代谢等反射区各5~7分钟。
(4)用拇指点按垂体反射区1~2分钟。
(5)用拇指点按心、肺、脾、肝、胆等反射区各30~50次。
(6)用食指关节刮压或拇指推压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各淋巴结、子宫(前列腺)、生殖腺、膈等反射区各30~50次。
耳部反射区全知道(7)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我们的耳朵就像一个头朝下、臀向上倒缩在母体子宫中的“胎儿缩影”,其分布规律:是头面部相对应的全息反射区在耳垂及其邻近,与上肢对应的全息穴区在耳舟;与躯干或下肢相对应的全息反射区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对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艇与耳甲腔,消化系统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耳部相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主要反射区分别在什么部位:
(1)输尿管区: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主治输尿管结石。
(2)阑尾穴区:大、小肠穴之间。主治急、慢性阑尾炎。
(3)艇中区:耳甲艇中央。主治脐周疼痛。
(4)胰胆区:肝、肾两穴之间。主治胰腺炎、糖尿病、胆道疾病。
(5)十二指肠区:耳轮脚上方外1/3处。主治十二指肠溃疡。
(6)贲门区:耳轮脚下方外1/3处。主治恶心、呕吐、胸痛。阳性反应多为恶心、呕吐。
(7)颈区:颈椎内侧缘,近耳甲腔缘。主治落枕、颈部扭伤、单纯性甲状腺肿。
(8)缘中区:对耳屏外上方上缘中点。主治遗尿、崩漏。月经不调、阳痿。
(9)脑干区:在轮屏切迹处。主治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支气管炎、发热、癫痫。
(10)额区: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主治头痛、头晕、嗜睡、记忆力减退。
(11)枕区: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下方。主治咳嗽、头晕、头痛。
(12)内耳区:在额区下面。主治耳聋、耳鸣、失眠、眩晕。
(13)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可协助诊断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疾病。
(14)内生殖器点区:三角窝凹陷处前缘。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减退等。如盆腔、前列腺、内生殖器区呈阳性,则提示前列腺炎。
(15)交感区:对耳轮下脚内1/3的内上方。主治循环、消化系统功能失调,哮喘、痛乏等。
(16)屏尖区:耳屏外侧面上1/2隆起平面的中点。主治炎症、疼痛性疾病。
(17)肾上腺区:在耳屏侧面下1/2隆起的中点。主治低血压、无脉症、咳嗽、感冒、乳腺炎。
(18)三焦区:外耳道孔后下方与耳屏下1/2连线中点。主治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疾病。
(19)内分泌区: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厘米处。主治泌尿、生殖、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
(20)垂前区:在耳垂中央。主治失眠。
(21)大肠区: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主治痢疾、泄泻、便秘、咽痛等。
(22)神经衰弱区:颈椎与枕顶穴之间。主治神经衰弱。
(23)睾丸(卵巢)区:对耳屏内侧前下方。腮腺穴向下0.2厘米处。主治生殖系统疾病、头痛。阳性反应多提示睾丸病变,如伴有盆腔、肾、内分泌反应阳性提示阳瘙。
(24)心脏点区:渴点、外耳连线中点。主治心脏病。该穴和皮质下均呈阳性反应则提示心动过速。
(25)咽喉区:耳屏内面上1/2中点。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26)外耳区:在屏上切迹前凹陷中。主治眩晕、耳聋、耳鸣。
(27)脊柱区:从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下、上脚分又处。共分5份,自上而下依次为:上1/5为骶椎,上2/5为腰椎,下2/5及中3/5处为胸椎,上1/5为颈椎。主治相应部位疾病,亦可诊断相应部位疾病。
(28)胸区:胸椎内侧缘、近耳甲腔缘。主治胸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
(29)腹区:腰骶椎内侧缘、近耳腔缘。主治腹痛、腹泻等腹部疾病及消化系统、妇科疾病。
(30)乳腺区:胸与胸椎连线中点为对侧乳腺;胸椎与肋胁连线中点为同侧乳腺。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少乳。
(31)臀区:对耳轮下脚外1/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
(32)食道区:耳轮脚下方中1/3处。主治食道炎、梅核气、呼吸不畅、恶心、呕吐。强阳性伴触痛提示食道肿物。
(33)胃区:耳轮脚消失处。主治恶心、呕吐、胃痛、消化不良等。诊断胃部疾病。
(34)小肠区:耳轮脚上方中1/3处。主治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口舌生疮。
(35)肾区:对耳轮上、下脚分又处下方。主治肾炎、腰膝酸软、神经衰弱、耳鸣、眼疾、浮肿。肾、内分泌、肾炎点呈阳性反应提示肾小球肾炎。肾、尿道阳性反应则提示肾盂肾炎。
(36)前列腺区:耳甲艇内上角。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性功能障碍。
(37)膀胱区: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内1/3处交界处。主治膀胱炎、尿闭、遗尿、腰腿痛。
(38)肝区:耳甲艇外下方。主治眩晕、眼疾、肋痛、痛经。
(39)心区:耳甲腔中心凹陷部。主治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暑、惊风。
(40)肺区:心区的上、下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水肿等。肺、内鼻、咽喉呈阳性提示感冒;肺、支气管平喘穴、过敏区呈阳性反应揭示哮喘。
(41)气管区:口、心穴之间。主治咳喘、急慢性咽炎。诊断咽炎、支气管炎参考穴。
(42)卵巢区:屏间切迹外缘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主治不孕症。

5、脚底反射区

<

6、人体足部骨骼是什么样的?

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将双足并拢可以想象看到的足是个屈腿盘坐并向前腑状的投影人形(见图1)。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胸腔,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图2);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图1 足部反射区与人体脊椎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2 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示意图

二、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

足部骨骼

人有双足,每足有骨骼26块,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见图3)

1、 跗骨 每足有跗骨7块,分近侧与远侧两排。足跗骨较粗大且砌合紧密。

近侧列跗骨包括跟骨、距骨和足舟骨。远侧列跗骨由内侧向外依次为内侧楔骨(第一楔骨)、中间楔骨(第二楔骨)、外侧楔骨(第三楔骨)和骰骨。

2、跖骨 每足有跖骨5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构成足掌跖部的前半部。跖骨分近端、远端、足背跖和掌跖面。跖骨分头、体、底3部,第五跖骨底外侧分突向后,称为第五跖骨粗隆。

3、趾骨 每足有趾骨14块,趾骨分近端、远端。拇趾为远节和近节,其余各趾均为3节,分远节、中节、近节。

足部关节

距骨与下肢小腿部的胫骨、腓骨下端构成踝关节,胫骨侧(内侧)为内踝,腓骨侧(外侧)为外踝。跖骨与趾内间构成跖趾关节。第一跖骨与第一趾骨近节趾骨的近端构成第一跖趾关节。第二趾第一节趾骨和第二节趾骨间构成第一趾间关节,第二和第三节趾骨间构成第二趾间关节(或称远侧趾间关节)(见图3)。

足底面 足背面

图3 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示意图

7、足部反射区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足部反射区的选用原则,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即受累的脏腑器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病症。所以,同一器官、同一系统的各种病症,应选取大致相同的反射区。反之,同一反射区可用以治疗不同的病症。
肾、输尿管和膀胱这3个反射区,是足部按摩中极其重要的区域,故称之为“基本反射区”。其作用是增强排泄功能,将“毒素”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每次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连续按摩这三个反射区各4~5遍。
在选取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再选取与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
各种眼病——眼反射区。
各种耳病——耳、内耳迷路反射区。
颈部疾病——颈椎、颈项等反射区。
肾脏疾病——肾反射区。
胆病——肝、胆囊反射区。
肝病——肝、脾、胃、肠等反射区。
肺病——肺及支气管、喉与气管、心等反射区。
食管疾病——食管、胃、胸等反射区。
支气管疾病——肺及支气管、鼻、扁桃体等反射区。
小肠疾病——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大肠疾病——小肠、回盲瓣、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
各种鼻病——鼻、额窦、扁桃体、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前列腺症——前列腺、尿道、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
垂体病症——脑垂体(垂体)、头部(大脑)等反射区。
甲状腺病症——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
甲状旁腺病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
肾上腺病症——肾上腺、垂体反射区。
睾丸疾病——睾丸、垂体、头部(大脑)、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
卵巢疾病——卵巢、垂体、大脑、肾上腺等反射区。
子宫疾病——子宫反射区。
皮肤病——脾、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不同部位的淋巴腺)、胃肠等反射区。
另外,由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所以除选取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外,还应根据不同性质的病症,和脏腑器官的相关性质去选取同一系统的相关反射区,疗效会更显著,例如:
肺部:除已选取的反射区外,还应增加鼻、咽喉、扁桃体、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
各种炎症:应选取脾、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肾上腺、甲状旁腺、扁桃体等反射区来配合。
脑血管病:除选取头部(大脑)、小脑及脑干、额窦等反射区外,还应增选心等反射区。
各种癌症:应选取脾、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相互配合以增强免疫力。

8、人体足底一共有多少个反射区?

足底有64个反射区,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

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

脚的拇指,形似人的头部,其足拇指及各指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

足底上部相当于人的胸腔(有肺及心脏),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射区。

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反射区。

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反射区,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

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

足外侧相当于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8)股骨头足部反射区扩展资料:

寒冬季节注重足部保暖祛寒又强身。

1、浴足养生

浴足与通常的洗脚相似,但不尽相同。开始时水不宜过多,水温在40℃~50℃,浸泡一会儿后,再逐渐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在60℃左右,同时两脚可互搓,每次20~30分钟,以身上感到微热为宜。

也可加些生姜、桂皮、艾叶、红花等中药,以达祛寒、活血、通脉之功。若用冷热水交替浴足,还可收到治疗头痛、失眠、心绞痛、鼻炎、支气管炎、足扭痛等效果。

2、晒脚强体

每天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专家称之为脚心日光浴。此法的妙处在于,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对佝偻病、鼻炎、贫血、低血压等病症有较好疗效。

3、脚部按摩

用搓、按、摸的手法,经常用手指触摸双脚的各个部位,如触摸到皮下组织有结节、硬块或水泡样感觉,且感到疼痛时,说明该处所对应的内脏器官已发生病变或功能不正常,应及时诊治。

4、结合足反射区局部治疗

面部皮肤疾患,一部分是由病原微生物所致,如扁平疣、毛囊炎、疖疮等,其余大多与人体内环境失调及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如痤疮、黄褐斑、湿疹等。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法,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与股骨头足部反射区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