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骨头 > 股骨头置换功能锻炼

股骨头置换功能锻炼

发布时间:2020-09-09 06:26:21

1、做股骨头置换手术后,平时应注意什么?

你好 ,(1)术后6—12h后即可以收缩、舒张的方法锻炼股四头肌。 (2)牵引拆除后,可将上身抬高20o--30o,在胭窝下垫软枕1只,使膝关节保持微屈状态。同时可以活动踝关节,以防远端关节僵硬。 (3)6周内忌屈曲、内收及内旋,可在两下肢中间放软枕1只,以防止髓关节脱位。 (4)6~8周后可下床,适当负重。

2、我置换股骨头有四个月了,行动灵活,不疼可盘腿下蹲可以干什么活

你好!股骨头坏死术后不要剧烈运动,尤其是不能过度劳动。为了避免术后复发,应当遵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股骨头坏死的康复训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股骨头坏死的程度、时期不同,功能锻炼的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患者参考。
1.制动时期的肌肉锻炼 膝关节静止的情况下,用力收缩和放松大腿前群的肌肉,主要是股四头肌。将下肢平放于床上,伸直膝关节,足跟用力下蹬使足背伸,每次持续3 - 10s,重复10 -20 次,每天2 -3 次。同时,用力使踝关节背伸,做趾屈及伸屈足趾活动。
2.直腿抬高法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仰卧位直腿抬高,健侧卧位患腿直腿外展,俯卧位患肢直腿后伸,患肢抬起后维持5-10s, 然后复原。依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重复10 - 20 次左右,每天2 -3次。
3. 扶物下蹲法下床前先做膝关节伸屈活动10 -20min,下床时,双手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慢慢下蹲后再扶起,反复进行。每次练习10-20次,每天进行2 -3 次。
4.患肢摆动法 双手前伸或侧身扶住固定物,健腿负重而立,患肢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摆动。
5.内外旋转法 扶住固定物,单脚略向前外伸,足跟着地,做内旋和外旋运动。
6.屈髋法 忠者正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双下肢分开,患肢反复做屈膝屈髋运动。
7.抱膝法 患者正坐床边、沙发、椅子上,双下肢分开,双手抱住患肢膝下反复屈肘后拉与主动屈髋运动柑配合,加大屈髋力敞及幅度。
8.开合法 正坐于椅、登上,骰、膝、踝关节各成90。角,双足并拢,以双足尖为轴心,做双膝外展、内收运动。
治疗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效果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核心问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供血障碍。DSA血管融通疗法通过动脉插管技术将具有溶解血栓、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的药物直接注入股骨头供血动脉内,以达到改善患者股骨头的血供、继而增加侧支循环和疏通股骨头营养血管、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及破骨细胞吸收的作用,使坏死骨逐渐吸收、新骨不断形成、股骨头得以修复,有效解决股骨头供血障碍,疼痛得以缓解、减轻,症状逐渐改善,直至恢复健康。

3、股骨头置换术后两个月了,怎么进行康复锻炼?

你好,康复训练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恢复情况而定的,有条件的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然有可能影响到骨折的愈合。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活动,锻炼髋关节屈伸功能及腿部肌肉力量。

4、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

股骨头置换后术后正确护理包括:
1,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体位2~3周.
2,术后抗生素使用3天,无特殊情况停止使用.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引流管通畅留置24小时,最后8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才可拔管.引流管留置不不应超过72小时.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假体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5,术后应即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做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以防深静脉栓塞.2~3天后可坐起逐步增大主动和被动范围;术后14天拆线;术后5~6周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7周后患者部分负重;10~12周可弃拐独立行走.总之,节制负重要时刻注意.锻炼过程可辅助理疗.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
6,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现硬及时随诊治疗.病人一定要知道新植入物的局限性.直至支持骨完全愈合时,新植入物都仅能承受应有的压力.任何植入物的承受负荷的能力都不能与健康骨相比.
7,严格定期随诊,每2~3个月一次,以便指导锻炼.定期拍摄X线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有疼痛,炎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5、股骨头置换后如何锻炼康复?

股骨头置换手术后,短期内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功能康复锻炼.6-12小时后可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以收缩,舒张的方法锻炼股四头肌和踝关节背伸运动,进行下肢的按摩;
指导意见:
2~3日后可起坐,逐渐增大活动范围;2周后做髋膝关节被动伸屈运动;3~4周可以持双拐下地做患髋关节的功能锻炼;半年内应在持拐保护下进行行走练习,锻炼过程可辅以理疗.

6、股骨头人工置换后主,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开始双腿站立的练习患侧腿的独立承重练

1 手术前
1.1 恐惧、焦虑:担心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和护理;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恢复健康感到厌烦。
护理目标:消除老年人对陌生环境、对疾病和离开家人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
护理措施:
a) 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尊重老年病人,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b) 重视病人及家属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早治疗的重要性。
c) 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的成功率,讲解麻醉效果,保证术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与家属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
1.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造成手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致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
护理目标:增强病人抵抗力,按预期进行手术,并能很好地耐受手术。
护理措施:
a) 护士应指导病人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嘱病人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药物,如酵母片。
b)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提高病人的食欲,以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2 手术后
2.1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麻醉、手术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有关。
护理目标:保持生命体征平稳,使其处于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a)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本组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给予平卧位,每日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4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b)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补充血容量。
c) 注意全身及局部伤口出血情况,伤口加压包扎,如渗出液多,应告知医生。
2.2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病人活动受限,加之疼痛,不便更换体位,易引起骶尾部褥疮。
护理目标:无褥疮发生。
护理措施:
a) 翻身时要在患肢制动的前提下,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 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压迫,对骶尾部及受压处进行按摩,每2h按摩1次。
b) 保持床铺平坦、干燥、清洁,随时更换敷料及潮湿床单。
c)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进食少者,输注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剂。
d) 若皮肤发红破溃时,用2%碘酊每2h涂擦1次,至皮肤表皮老化脱落为止。
2.3 有发生肺炎的可能:长期卧床病人活动少,痰液不易咳出,易患坠积性肺炎。
护理目标:无肺炎发生。
护理措施:
a) 严密观察肌张力恢复情况,防止肌松药残余作用导致的继发性呼吸困难。
b)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术后呕吐造成误吸。
c) 指导病人做有效的咳痰,鼓励其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
2.4 排尿困难:与切口疼痛、卧位不习惯有关,个别前列腺肥大者,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剂或受凉均可导致前列腺水肿、充血,造成尿潴留。
护理目标:使病人自解小便。
护理措施:
a) 术后8h未排尿时,可采用流水声诱导。
b) 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尿管,并保持引流通畅,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两次,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
2.5 便秘:与老年病人活动少、术后饮食量减少及长期卧床影响大便排出有关。
护理目标:术后3d正常排便,每天或隔天大便1次。
护理措施:
a) 术前训练病人床上排便。
b) 术后第3天开始鼓励病人进食少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c) 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床上活动。
d) 必要时可用肥皂水灌肠。
2.6 人工股骨头有失效的可能: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其周围的软组织尚未修复,对关节的固定作用差有关。
护理目标:指导病人做有效的功能锻炼,患肢早日恢复功能。
护理措施:
a) 卧床两周左右可开始下地行走,扶拐负重。
b) 嘱病人不要将两腿在膝部交叉放置,不要坐小矮凳,不要蹲,不要爬陡坡,以免髋关节过度内收或前屈。
效果评价:1例因锻炼方法不当致人工股骨头脱出,其余均能做到有效功能锻炼。
2.7 知识缺乏:与不适应角色的转换、惧怕出院后出现并发症、对出院后活动知识模糊有关。
护理目标:出院时基本了解本病有关知识,出院后能自我护理。
护理措施:
a) 在护理和治疗中向病人宣教康复知识,包括合理饮食、手术肢体的功能锻炼。
b) 嘱家属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和病情变化。

7、股骨头置换后 一般需要休息多长时间才能下床走路呀求答案

你骨股头手术是什么手术,是股骨头置换还是,克式针内固定术?如果是股骨头置换,一周左右就可以下地活动,初期可以适当的拄拐,然后可以弃拐活动。如果是个人内固定术,那你离床活动就要时间长一些。

与股骨头置换功能锻炼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