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嗜酸性肉芽肿是什么病?两岁的孩子股骨上得了这病怎么治?在哪里治比较好?
嗜酸性肉芽肿(EG)是一种孤立性的组织细胞的非肿瘤性质的异常分化。嗜酸性肉芽肿是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的一种表现,以前称为组织细胞增多症X。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侵犯部位为骨骼和肺。这占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病例的60-80%。黑人本症极少见。 嗜酸性肉芽肿可见于颅骨,下颔骨、脊柱和长管骨。男女发生率比2:1。Letterer-Siwe病是暴发性的全身系统性的郎罕氏细胞增多症,常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迅速致命。占所有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的10%。Hand-Schuller-Christian病(HSC)是一种慢性扩散性的郎罕氏细胞增多症形式,多见于老年患者。HSC三联征是指尿崩症,突眼症和颅骨病损。嗜酸性肉芽肿可以转变成上述全身系统疾病。 对于中轴骨的侵犯,多见于胸椎,患者年龄通常不满12岁,影像检查表现为整个椎体均匀性压扁成线条状,而上下椎间隙完全正常。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血沉升高。 嗜酸性肉芽肿病灶的放射线表现无特殊性,不同的部位,表现不同。颅骨的病损表现为内外颅骨板层不规则的锋利的破坏,形成“斜边缘”,(Beveled edge),骨盆的缺损边界多模糊。脊椎缺损多发生于椎体。发生在长骨,则多位于股干,干骺端的髓腔中份。病损可以造成骨内、骨膜的反应。CT扫描及MRI对于明确病变髓腔内的范围及对皮质骨的破坏程度有价值。影像学诊断需与尤文氏肉瘤、骨肉瘤、转移瘤和化脓性骨炎鉴别。 大体组织检查、嗜酸性肉芽肿是软的、肉芽状、胶质状的组织。颜色灰红、褐色或者褚黄色。 显微镜下观,嗜酸性肉芽肿内大量郎罕氏细胞。这些郎罕氏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和髓腔内的树突状细胞。电镜下,这些细胞与郎罕氏细胞一样都含有浆内的颗粒状小体,Birbeck’s颗粒。镜下尚可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多核砼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巨细胞。早期的病灶内富含郎罕氏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晚期病损内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组织增多。嗜酯性肉芽肿产生的原因多认为是感染性和免疫源性的。
治疗方案
刮除植骨术或放射疗法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病理性骨折按骨折处理原则进行。 单发性病灶可行刮除植骨术肋骨的病变可行切除专门术,疾病对放疗敏感对不适治疗宜轻易手术的病例或术后意见复发实在的病例及对于评论术后加辅助治疗自尊等都可选用放疗多发性病灶可采用抗癌药物很久治疗但愿如氮芥长春新碱甲氨喋呤或类固醇激素等药物不错.
2、骨嗜酸性肉芽肿 是什么病呀请好心人帮帮我呀?!!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往往发生于外伤后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儿童和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发病。颅骨为好发部位,病变多为单发,约占70 ̄85%。病理在镜下可见多种细胞成份,包括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嗜酸性细胞、多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其发展分四个阶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黄色肿块期;(4)纤维化期。起病初时常有低热、局部肿胀疼痛。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加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较佳。 [症状体症] 1.发病初期常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2.外伤后或突然出现头部疼痛性肿块,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现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诊断依据] 1.常见于青少年,可有外伤史,头部局限性肿块,轻微疼痛,生长缓慢,常位于顶骨、枕骨及颞骨。2.起病初期可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3.查血象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沈加快。4.头颅X线片显示局部颅骨缺损,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界整齐清楚,无硬化,身体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类似病变。5.病理活检确诊。 [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肿块,颅骨缺损范围大者,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2.范围大,多发者,行放射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肿块消失,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颅内压正常。2.好转:肿块缩小,症状缓解或稳定。3.未愈:肿块增大或未变,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 [专家提示] 本病为颅骨肉芽肿性病变,表现为颅骨破坏,取代之为软性肿块,部分病人发生于外伤后。因其起病初期症状轻,往往被部分病人忽略,如出现头部轻微痛性肿块,尤其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症状者,应及时找有关专科医师就诊。确诊需病理活检。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本病有特效。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肿块,术后加用放疗,也可单独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良好。
3、骨嗜酸性肉芽肿好了是不是就没骨膜反应
这种情况的话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这种情况的话,没有骨膜反应的话说明是良性肿瘤。
4、如何治疗骨嗜酸性肉芽肿
骨嗜酸性肉芽肿回答者:杨海云你好考虑是骨嗜酸性肉芽肿恶变建议你手术后化疗
5、骨头断缝长出肉芽是好是坏
不好哦,因为骨缝有空隙,就是说骨断端没有对位好,骨断端没有对位好是不会长好的
6、腹股沟肉芽肿能治好吗
p
class="anluo"本病用抗生素,特别是土霉素、四环素以及链霉素均有效,一般疗程不少于10-15天为宜,每次500mg,1日4次。青霉素无效。以往预后不良,近代由于抗生素的发展及应用,预后已大有改观。
7、骨头如何长肉芽?
正常情况下,骨头粉碎性的骨折之后这个骨折端,也会出现很多血,出血了之后凝固形成血肿,血肿机化之后就会形成这个肉芽组织,这个时间大概是在两个星期左右。
8、腹股沟肉芽肿的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潜伏期8~84天不等,但多数发生于性接触后30天。主要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丘疹、水疱、脓疱,往往伴有剧痒。经搔破或自破形成溃疡,溃疡面柔软,有黄色分泌物渗出,周围稍发红,表面附有浅灰白色或黄色苔,并有恶臭味,数个溃疡相融合,逐渐扩大面积,一般无自愈倾向,固定的溃疡形成块状,其溃疡底面组织增生,形成肉芽隆起。好发于男性包皮、冠状沟、龟头、阴茎体、阴茎系带和女性的大小阴唇、阴唇系带等处,女性病损常自阴唇系带起,沿外阴向前呈“V”形发展。10%~15%患者可累及肛周(尤是同性恋者)及腹股沟。约6%患者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播散到非生殖器部位及内脏器官,如颈、鼻、口腔、四肢、胸、腹、臀、肠、肝、肾、骨髓及关节等部位。孕妇容易发生血行播散,分娩可使宫颈病变向上蔓延至宫内。溃疡面分泌物的传染性及破坏性很大,由于自身播散该溃疡沿皮肤皱襞扩大或一方形成溃疡而向他方向外扩展,呈蛇形状,重症者阴茎、阴唇等可遭破坏,甚至达到深部组织,可导致严重的混合感染。该病经过很慢,甚至数年,其中也有未经治疗而自愈,但有时再发。部分患者可因淋巴管堵塞发生外生殖器假性象皮病,亦可因瘢痕及粘连引起尿道、阴道、肛门等处狭窄,亦可癌变及引起外生殖器残毁。
9、腹股沟肉芽肿应该做哪些检查
腹股沟肉芽肿是一种慢性轻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由肉芽肿荚膜杆菌引起,在感染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内表现为一卵圆行小体,称为杜诺凡小体,故本病又叫杜诺凡病。以肉芽组织增生性斑块为主征,肛门、外阴处为好发部位,形成无痛性溃疡,并可自身接种。
【检查方法】
1、组织病理学检查 是诊断此病的金标准,从活动性损害的边缘取材,HE染色可见表皮有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海绵形成和假性上皮瘤样增生。最具特征性的是,用Giemsa染色能识别出增大的组织细胞,其内有多个分隔空间,每个空间有1~20个杜诺凡小体,呈蓝黑色,似别针状。
2、细胞学检查 从活检组织取大约1mm的碎片,置于两块载玻片中夹紧,向正反方向旋转,制成细胞压片。压片在空气中干燥后用甲醇固定,做Giemsa染色。镜下可见单一核细胞内的杜诺凡小体(有时也可见于细胞外)。
3、细菌培养 将上述方法得到的组织碎片加灭菌盐水乳化,接种到5日龄的鸡胚卵黄囊中,在37℃下培育72h,肉芽肿荚膜杆菌将在卵黄囊液中生长。经染色可显示别针状的病原体。
4、血清学检查 尚无特异的血清学方法。用补体结合试验只能在有3个月以上病期病损的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有意义滴度的抗体,且与肺炎克雷白杆菌及鼻硬结克雷白杆菌有交叉反应。
10、腹股沟肉芽肿怎么办
你好,腹股沟肉芽肿又称性病肉芽肿,是接触传染的慢性肉芽肿,局部坏死,出血溃疡的性传播性疾病,以在腹股沟,耻骨联合,外生殖器及肛门等处皮肤上发生渐进性,无痛性,匍行性溃疡为其特点.治疗以全身用药为主.可以考虑以下药物:常用药物:①四环素0.5克,每日4次,共用10~20天.②红霉素0.3克,每日4次,共用10~20天.③复方新诺明1.0克,每日2次,共用10~15天.以上药任选一种即可.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