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十大名医都有谁
我国古代十大名医分别是针灸之祖———黄帝;脉学倡导者———扁鹊;外科之祖———华佗;医圣———张仲景;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药王———孙思邈;儿科之祖———钱乙;法医之祖———宋慈;药圣———李时珍;《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等。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华佗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慈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
药圣———李时珍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2、股骨头坏死有什么民间药方
民间偏方治疗股骨头坏死: 早期股骨头坏死不必等到后换股头,保守治疗就能治愈。这是因为,股骨头坏死早期时,髋关节内只处于无菌性炎症期,关节囊内充血、渗出、囊内压增高、股骨头处于缺血状态,但骨小梁尚未断裂,股骨头尚未塌陷畸形,炎变及坏死组织尚可修复,且不留任何畸形。此时治疗无需手术治疗,只要保守治疗即可。 髋部有外伤的患者朋友,如果在外伤治愈后又感到腰部或膝部不适,应当首先考虑是否得了股骨头坏死,如果检查为早期,那么就不必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就能治好了,千万不必大动干戈啊。
3、一个很奇怪的病很多名医都搞不定。
我觉得要做个全身核素骨扫描, 有可能是癌症骨转移. 当然我在这里可能是做了最悲观的方面的估计, 但是还是做一个作一下排除.
先前的不明原因的肿胀, 很可能是局部癌栓影响了下肢静脉的回流, 当影响到血液回流的时候一般是进入了静脉系统, 随血液回流进入到脊静脉,入骨引起了腰部的疼痛.
由于你说了其他治疗不好, 又不明原因,所以做了这一方面的猜测.
这只是可能.但是最好做一下排除
4、中国现代十大名医
没有“中国现代十大名医”的说法,知名的有钟南山、林巧稚、邓铁涛、吴咸中、任应秋等。
1、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2、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3、邓铁涛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2019年1月10日上午6:06,104岁的邓铁涛教授去世。
4、吴咸中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5、任应秋
任应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
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学方面的根底。
5、中国十大名医李一方此人真假
据我所知 李一方只是民间老百姓给的一个外号 李一方的真名叫李天昌 在东北一带是很有声誉的一个老中医 现在的药方是调整过的一些方子 并非治重症的药方 治重症有个体差异之分 而这些方子以调养为主 对中度病症方面的效果应该比其他市场上的产品要管用很多。
6、骨骨头坏死,民间有没有什么偏方
股骨头坏死偏方
处方:海马6克、红花9克、川断9克、朱砂9克、没药6克、三七9克、几茶9克、白芍30克、马钱子6克、血竭12克、熟地9克、土元5克、乳香6克。
用法:以上是一副的量。
在药店,将所有的药进行粉碎,加入蜂蜜后,和成丸状,分成42丸。
每日3次,每天饭后服用1丸。
献方人称,轻、中度患者大概半年就可以治好,重度患者时间要久一点。
献方人强调,服用这个方子时,要戒烟、戒酒、戒辛辣。
方子没副作用,治好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吃。
7、从古至今的十大名医
针灸之祖———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8、济南四大民间名医
山崎宏(103岁,已故2010年11月)邓奇林(69岁) 冯益真(68岁)李希林(70岁)
9、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民间偏方是什么?
偏方一:活骨键髋汤。所用材料有:生地,骨碎补,赤芍,熟地,川芎补骨脂,仙灵脾各10g,山<医>,当归,独活,山萸肉各16g,附子,肉桂各8g,仙茅5g。
偏方二:十全大补汤。所用材料有:猪肉500g,党参、酒白芍、炒白术、炙黄芪、茯苓各15g,猪肚、熟地、乌贼鱼各55g,肉桂5g,当归各15g,炒川芎、炙甘草各6g,生姜30g,猪杂骨、葱、花椒各适量。
偏方三:延胡索35克、白芷30克、郁金45克、骨碎补55克、续断42克、陈皮35、伸筋草50克、透骨草40克、狗脊40克、独活60克、怀牛膝25 克、桃仁30克、红花15克、牡蛎80克、山甲珠30克、黄芪30克、白术20克、肉桂30克、土鳖虫20克、狗骨粉40克、香附25克、当归50克、鹿茸8克、麝香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