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部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頭上汗多,說明陽虛了。
頭部是諸陽之會,陽氣最足,固攝力本應該最強。可是一旦頭專上出汗而全屬身無汗或少汗,只能說明陽氣虛弱了。
平時注意少食生冷,特別是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瓜果飲品,要放至常溫再用。夏天盡量減少吹空調的時間,冷氣最傷人的陽氣,盡量做到不熬夜,睡覺充足,適量運動。晚上要用溫開水泡腳止到身體微微出汗,以排出體內的濕寒之氣。盡量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比如大棗,牛肉,山葯,蜂蜜,茯苓等,健脾補胃,益氣養血。另外,
俗語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夏天人的陽氣都浮於體表,腹臟最為空虛,陽虛的人可適量進食一些生薑,補充體內陽氣。
少吹空調
鍛煉身體
2、頭部多汗 什麼原因?
頭部出汗多中醫簡稱為頭汗,頭汗是指出汗僅限於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版鬱蒸所致,多見權於陽明熱證和濕熱證。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證。如重病末期,額頭冒汗,汗很大是屬於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頭部也經常會出現出汗情況,若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則不屬於病理現象,無需治療。
3、頭頂出汗多是什麼原因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頭汗,證名。頭面局部多汗。多因邪熱內郁,熱蒸於上。《傷寒明理論·頭汗》:「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如熱不得越而上達者也。又熱入血室,與其虛煩,或陽明被火,及水結胸,皆但頭汗出也,俱是熱郁於內,而不得越者也。」治宜梔子豉湯、茵陳蒿湯、大陷胸湯等方。有因水虧火旺而致者,頭頂出汗,乃腎火有餘而腎水不足。治宜滋腎清肺,可用桑葉、熟地、北五味、麥冬等;或滋陰降火,用當歸六黃湯(見《石室秘錄·斂治法》)。有因胃火上騰者,每當飲食時,即頭汗淋漓。治以瀉胃火為主,方用收汗丹(《辨證錄·汗症門》)。有因濕勝所致者,亦汗出頭額,用勝濕湯(《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有瘀血內蓄而致者,可選用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證治匯補》卷三、《類證治裁·汗症》)。若關格不通或重病陽脫而見頭汗,屬危證(《醫略六書·雜病證治》卷二十)。
4、頭上出汗多是怎麼回事
如果額頭經常出汗的話,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這類患者要保持心境的平和,盡量不要生氣,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適當的喝枸杞子茶來緩解。
夏季本來就是一個容易出汗的季節,通過汗液排出能夠把毒素帶出體外,但是有一部分人群特別容易出汗,這有可能是出現了病理性的疾病,要引起重視。
一定要警惕出汗的位置,不要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夏季不要經常待在空調房裡,適當的進行運動,身體出汗時不能立馬洗澡,飲食要以清淡為,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能吃的太多,七分飽即可。
(4)頭出汗多是什麼原因擴展資料:
另外,緩解夏季愛出汗的症狀:
1、水:悶熱的夏天,一不小心就會「揮汗如雨」。出汗就是流失水分,於是很多人首先想到了補水。
2、鉀:不過,隨汗液流失的,除了水,還有人體健康必需的鉀。鉀是人體內重要的營養成分,也是重要的電解質,主要儲存於細胞內,對維持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細胞的新陳代謝、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熱天防止缺鉀,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吃富鉀食品,主要有豆類、蔬菜、水果等。豆類中以黃豆含量最高;蔬菜中含鉀最多的是菠菜、土豆、山葯、芹菜、萵苣等;水果中以香蕉、橘子含鉀量最高。
3、維生素C:此外,盛夏身體排汗多,還會增加水溶性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排出,極易造成體內維生素含量不足。因此夏天人體維生素的需求量要比其他季節高,人們可以多吃些含維生素C、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物。
一般而言,當身體大量出汗或體溫過高時,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這樣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的蒸發量,而鈉的補充則要視出汗多少而定。
5、頭部出汗多是什麼原因呢?
頭部出汗較多,在中醫中多數是由於濕熱體質,在這類人群中多數熱回重於濕,患者因濕熱答,熱逼迫津液外出則為汗,又因濕邪留戀,導致汗出不暢,因頭為諸陽之會,陽氣最盛,所以患者往往感覺到頭部出汗較多,另外一種就是傷寒論中講的水熱互結所導致的大結胸證,這個相當於西醫中所說的急性胸膜炎的范疇,主要是水熱互結,熱邪與水結於上焦,逼迫津液外出,導致頭汗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