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喝多了對身體有什麼壞處嗎?
會的,喝水太多了容易引起電解質紊亂,還有對血壓會有影響,增加了腎臟負版擔,如果一次性大權量飲水的話還可能造成水中毒.過量飲用會導致人體鹽分過度流失,一些水分會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開始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即水中毒。
要避免水中毒,必須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一要及時補充鹽分。適當地喝一些淡鹽水,以補充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據介紹,在500毫升飲用水裡加上1克鹽,適時飲用。這樣既可補充機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二要喝水少量多次。口渴時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每次飲用量少,以利於人體吸收。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三要避免喝「冰」水。夏季氣溫高,人的體溫也較高,喝下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最好不要喝5攝氏度以下的飲品。專家建議,喝10攝氏度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這樣既可降溫解渴,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鹽分。
2、水喝多了有什麼壞處嗎?
夏天到了由於天氣的炎熱,特別是戶外工作者可能大量的飲水,水喝多了會有什麼版壞處,普通的飲水中只權含有大量的水分子,電解質的成分含量比較少,例如鈉、鉀、鈣、氯,這些電解質的成本都比較少,因此如果一次性大量飲用過多的水,可能引起的就是常見的水中毒,病人可能表現為意識上的障礙。
除此之外,除非飲用大量水的人,患有腎臟以及心臟方面的基礎疾病,從而可能誘發基礎疾病加重或發生,並無很大的傷害或者危害,各位飲用了多少水,大部分情況下都會通過尿液,或者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由於大量的出汗,如果不及時補充電解質,而可能導致身體內電解質功能紊亂,從而引起低鈉、低鉀的症狀,也許會引起相關的疾病。
3、喝水喝多了有什麼壞處嗎?
1、水喝多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人體是通過尿液來排毒的,那尿液的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水,而所有的尿液都是要經過腎臟過濾的,因此,如果喝水過多,就意味著腎臟的過濾就更多,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2、飲水過量會引起水中毒。人體腎臟的持續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鍾16毫升,如果人體攝入水的量超過了這個標准,或者喝水的速度超過這個標准,那體內就會出現水過剩的現象,而過剩的水分就會使細胞膨脹,繼而引起脫水低鈉症,臨床會表現為頭暈眼花、嘔吐、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這種中毒的症狀是全身的,嚴重的會出現痙攣、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水喝多了有什麼壞處擴展資料:
感冒時也並不是喝水越多越好。感冒時醫生都叮囑病人要多喝水,因為水可以加速排毒,緩解感冒的症狀,而且,人在感冒的時候,身體也很容易缺水,所以適當的增加水的攝入是有好處的,但是也絕對不是喝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個人的差異,適當的增加喝水的量,而且一次喝的量不可過多。
每人飲水量應視個人情況而定,一般1.5~2升為宜。從衛生角度來說,喝涼開水、茶水或礦泉水較好。但應注意,一次飲水過多或喝得過快對身體不利,老年人尤其應該注意。一次飲水過多會加重心、腎負擔,對患有心臟病、高血壓、腎病和水腫的人傷害最大。因勞動或運動而大量出汗後也不宜一次喝水太多。
水喝多了,會引起水中毒。專家介紹,過量飲用卻會導致人體鹽分過度流失,一些水分會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開始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即水中毒。 大量喝水後,人體易產生疲倦感,食慾大減,還使人感到昏昏沉沉的。
這是因為飲水過多沖淡了血液,全身細胞氣體交換就會受到影響。腦細胞一旦缺氧,人就會變得遲鈍。 腎功能正常的人每天最多隻可排出10~20升尿。如果飲水過量,腎臟來不及將多餘的水排出體外,體內積存的水分便會稀釋血液,出現低血鈉現象。 一次飲水過多會加重心、腎負擔,對患有心臟病、高血壓、腎病和水腫的人傷害最大。
4、每天喝很多水,會有什麼壞處嗎
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需要量約為2500毫升,而兒童生長代謝旺盛,加之組織細胞增生時蓄積水分多,故需水量比成人多,一般每公斤體重需水約50~160毫升。然而兒童的各水代謝器官功能還未完善,調節和代償功能差,容易出現水代謝障礙,若讓孩子喝水過多則會影響其健康。
造成水中毒:兒童若1次或多次飲用過多的水,而腎臟對過多的水分又未能及時排出,便會引起水在體內瀦留,先是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繼而水分進人細胞內,導致細胞內、外液滲透壓降低。此時輕者可出現頭昏腦脹、疲乏懶動;重則出現神志恍惚、意識障礙。
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兒童劇烈活動後立即喝水易引起胃腸損傷或功能紊亂。因劇烈活動後胃腸道血管處於收縮狀態,大部分血液集中到肌肉中去,大量喝水後水分在胃腸道積聚,會使人產生悶脹感。由於水分過多,沖淡了胃內消化液,使消化功能減退,食慾降低,久而久之,還會引起胃粘膜病變。
增加心、腎臟負荷:喝水過多,使血容量急劇增加,正在工作的心臟負擔加重,須進行強有力收縮才能代償。而腎臟在短時間內排泄出較多水分,亦會消耗能量。反復如此工作,心、腎也會"疲勞",使其功能減退。
引起尿頻和遺尿症: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排尿的調節功能還不穩定,若喝水太多,可使排尿"開關"失靈,導致尿頻或遺尿。兒童在欲排尿時受到懲罰不能及時排尿,還可出現神經性排尿困難。家長對兒童飲水量應適當控制,根據兒童心理需要量,一般每日飲水量應為:1歲以下約700毫升左右;2-3歲780毫升左右;4-7歲約950毫升左右;8-9歲約1050毫升左右;10-14歲約1100毫升左右,其餘可從食品中獲得。此外應根據氣候、季節、活動強度等情況酌情調整。參考資料:
http://www.city-coral.com/archiver/?tid-31779.html
5、水喝多了有什麼壞處
6、水喝太多會有什麼害處
雖然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喝水過多會導致水中毒:
1、心臟,腎功能功能比較弱版的人群。過量喝水,權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容易導致病情的加重。
2、輕者會有軟弱乏力、惡心嘔吐的情況。
3、氣虛質、陽虛質、痰濕質這三種體質的人喝水要控制,如果覺得口乾,還是可以喝一些水的,但需要分次慢慢喝。
4、如果喝水的速度超過1.2L/h,並且不停止喝水,腎臟處理不過來的時候,就會引起「水中毒」。嚴重水中毒,會引起組織細胞水腫,比如腦細胞水腫引起顱內壓增高,會出現頭痛、嗜睡、躁動、精神錯亂、譫妄、昏迷等。
消瘦,膚白,體質寒涼的人,早晨不適合飲用低於體溫的牛奶,果汁或冷水,可以換作溫熱的湯、粥。鮮榨果汁不適合早晨空空的腸胃,即使是在夏季也要配合早餐一起飲用。
飲水量要適當。 正常人每天清水的攝入量為2000ml~2500ml。太少,體內廢物代謝不出去,影響身體健康;太多,則會加重腎臟負擔,也非常不可取。
餐前半小時補水最養胃。吃飯前半小時補水,既不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還會調動食慾,調節體內無機鹽濃度,減輕飯後鹽分攝入過多引起的體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