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內臟下垂有什麼症狀

內臟下垂有什麼症狀

發布時間:2021-01-04 02:37:34

1、胃下垂的危害有哪些?

關於胃下垂的危害包括以下三種。
第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有80%以上的患者都會內出現腹脹容惡心的症狀,如果在急性發作期,腹脹的症狀會更加強烈,讓患者難以忍受,無法正常生活。對於慢性的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的腹脹,特別是在吃完飯之後,症狀會更加明顯。
第二、容易導致營養不良。胃下垂久治不愈會導致營養吸收不良,身體越來越虛弱、體重明顯下降。
第三、出現其他並發症。胃下垂它不僅僅會影響到胃腸功能,而且對其他器官也會造成損傷,比如膽或者是腎臟,嚴重的患者還會引起慢性胃炎,大大增加治療難度。

2、內臟下垂有什麼症狀

正常的消化道器官胃、肝以及泌尿系器官腎是通過一定的紐帶和筋膜固定在腹壁上的,這些紐帶和筋膜都有一定的伸縮性。當腹腔內的壓力和腹壁的緊張度減低時,上述臟器就可能脫離固定的位置而發生下垂,嚴重時甚至會象一隻只吊在瓜棚架上的葫蘆一樣,拖著長長的蒂在腹腔內游離.[br/]導致臟器下垂的因素主要是體弱、消瘦和多病等情況,尤以瘦弱的中老年人更多見。因為肥胖者腹腔內脂肪較多,腹內壓力高,內臟自然不易下垂。[br/]這些臟器的下垂,可單獨出現,也可同時發生,醫學上統稱為「內臟下垂」。單獨出現的,往往首先是胃下垂。因此當出現胃下垂時,需要重視,積極用升麻提胃方之類葯物調理徹底,以防全內臟下垂的出現。
作為一般患者,除了到醫院進行醫療檢查可以幫助發現某一臟器已經下垂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內臟下垂時的症狀作為自感信號,以幫助自己早期發現。譬如:有些人一進食即感到腹部脹滿不適,並有下墮之感,吃得越多,症狀越重,尤其是在進食流體汁類食物後更覺明顯;這些人雖經多項檢查,並無胃腸道明顯疾病.這是胃下垂的信號.再如:有的人肝區常有隱痛,久久站立或步行後.肝區疼痛就會加劇,雖然常懷疑自己患上了肝病,但反復檢查肝功能都屬正常.這可能是肝臟位置下移的信號,可經超聲波得以查出。還有,有的人經常腰痛腰酸,久立或劇烈活動後還出現血尿或蛋白尿,又無其他器質性腎病.這可能是腎下垂的反映。
內臟下垂極難治癒,防治良方是體育鍛煉,特別是仰卧起坐這種運動方式。還可通過練柔軟體操,或練氣功等方法來達到效果。
還要注意,下垂嚴重的吃過飯不要即刻活動,最好平卧休息半小時。

3、胃下垂有什麼危害?

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稱內為胃下垂。本容病的發生多是由於膈肌懸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韌帶功能減退而松馳,腹內壓下降及腹肌松馳等因素,加上體形或體質等因素,使胃呈極底低張的魚構狀,即為胃下垂所見的無張力型胃。下垂明顯者,常表現上腹飽脹不適、隱痛、進食後疼痛加重、消化不良、惡心打嗝、不思飲食、大便秘結或溏薄、矢氣頻頻、腹部有重墜感、用手托腹部則感舒適,久病後可見焦躁、心煩、心悸、失眠、頭昏眼花、血壓低、站立過猛或突然站立可發生昏厥等表現。

4、體寒的症狀是什麼?

體寒的表現主要是:
1、內臟下垂,腸道無力,對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功能減弱
2、身體專對熱量吸收減少屬,身體呈寒性
3、不常喝水不會覺得口渴
4、常覺得精神虛弱且容易疲勞
5、臉色蒼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風
6、手腳冰冷,喜歡喝熱飲,吃熱食
7、常腹瀉,常小便且顏色淡
8、月經常遲來,血塊多
9、舌頭顏色為淡紅色

5、倒立能治內臟下垂嗎?

胃下垂的說法很形象,就是和正常人的胃部相比,位置低了一些。那麼胃下垂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什麼影響?怎樣才能有效緩解下垂症狀?在一些養生經驗的報道中,有人通過倒立的方式,緩解胃下垂趨勢,改善胃下垂症狀。這種方法可行嗎?

●倒立能夠緩解胃下垂?

小薇有著很多女性羨慕的苗條身材。

但小薇卻有自己的難言之隱。「如果能讓我好好吃一頓,我願意多吃一點。」讓小薇痛苦的是,有美食放在面前,她也不能多吃。「吃一點就覺得飽了,再吃就會出現胃脹、胃痛等胃部不適的症狀。」

小薇到醫院看病,醫生建議她做一個鋇餐透視,檢查結果出來,顯示「胃下垂」三個字。醫生開葯緩解了她胃部不適的症狀。但是小薇希望能有一種方式讓胃部恢復正常的位置。「我在網路上看到,一位72歲的老人,玩倒立三十多年治好了胃下垂。不知道能不能採用這種方式?」11月9日,小薇打來電話咨詢。「這種做法是沒有道理的,對於一些人來說,倒立是種危險動作,腦血管硬化、彈性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盲目練倒立。」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尚佳說。「倒立緩解胃下垂症狀,在醫療書籍上並沒有正式提到,如果按照想像,可能會有一定幫助,但是缺乏科學依據。」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黃書亮說。

●胃下垂並不是一種疾病

「胃下垂並不是一種疾病,這是老百姓的一種說法,胃部稍微墜一點,沒什麼,對生活影響不是很大,乾瘦的人容易出現胃下垂。」尚佳說。「胃下垂是鋇餐透視後下的診斷中的用語,它不是消化疾病的病名。」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趙文霞說,「胃下垂的人會有胃脹、不適等症狀,會影響到飲食和情緒。」「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過低,最低點超過臍平線。」黃書亮說,「胃下垂分輕中重度,過去醫學書把它列為一種單獨的疾病,現在不能單獨成病。傳統的做法是通過手術恢復胃的位置。但是現在一般不採用手術,而是通過一些幫助消化、促進胃動力的葯物減輕不適的症狀。」「胃下垂的人一般消瘦、個高,胃部的韌帶長,腹肌不發達。」黃書亮說,「路況不好時,跑長途的司機容易出現這種狀況。多產的婦女,腹壁薄弱,也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胃下垂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

先天性胃下垂大多發生在一種特殊體質的人身上,這種人的體形比較瘦弱,胸廓狹長,骨骼細弱,皮膚蒼白,皮下脂肪缺乏,肌肉發育不良,往往有移動性的第十肋骨,這種人不僅有胃下垂,其他內臟如肝、腎等也往往下垂,所以叫「全內臟下垂」,以女性為多見,患者多數伴有神經衰弱的症狀。

後天性的胃下垂,多數由腹壁的松緊度發生變化所致。例如,婦女生了幾個孩子之後,腹壁鬆弛,腹壓降低,容易引起胃下垂或其他內臟下垂。

又如,本來很胖的人,生了消耗性疾病突然消瘦下來也易得胃下垂。此外,多次做過腹部手術的人、經常卧床少動的人以及穿很緊的馬甲,束很緊的腰帶,經常壓迫胸部和上腹部的人也易出現胃下垂。

●胃下垂 飲食鍛煉要兩不誤

「有胃下垂的人,吃完飯後不要劇烈運動,一次飲食不要過飽。」趙文霞說。切勿暴飲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煙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多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活動,特別是進食後。

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對體瘦者,應增加營養。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預防胃下垂,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鍛煉時,可著重鍛煉腹肌,或者通過增加腹壓的辦法來防止胃部繼續下垂,例如束上寬寬的腰帶。」
倒立健身法在國外十分流行。這種方法對以下症狀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晚上不能熟睡,記憶力減退,頭發稀少,食慾不振,精神不能集中,抑鬱,腰痛,肩膀酸硬,視力減退,精力衰退,全身乏力,便秘,頭痛等。

最基本的倒立健身做法:

1.身體直立,左腳向前邁出約60厘米,膝蓋自然彎曲。雙手著地,右腳跟腱要充分伸展;

2.頭頂著地,左腿向後伸直使兩腿並攏;

⒊用腳尖慢慢地移動,先向左側移動90度,到達定位時,腰部要向同方向提高再放下;

4.然後再往右移動90度,到達定位後重復前一動作,這套動作要緩慢地做3次;

注意事項:

(1)第一次做的時候頭會發痛,最好在毯子或柔軟的布墊上做;

(2)精神要集中,全部意識要集中在頭頂正中「百會」穴;

(3)頭和手要始終固定在同一位置上;

(4)轉動身體時要收下頜,這樣才能保持平衡;

(5)飯後2小時內或喝水過多時不宜做;

(6)每天做一套完整動作;

(7)做完動作後不要馬上休息,最好稍事活動後再休息。

6、子宮脫垂有那些症狀

1、分娩損傷:是子宮脫垂發病的主要原因。分娩,尤其是難產、第二產程延長或經陰道手術助回產,易造成宮頸答、宮頸主韌帶、子宮骶韌帶和盆底肌肉的損傷,若分娩後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就容易發生子宮脫垂。2、腹壓增加:產褥期產婦多喜仰卧,且易並發慢性尿瀦留,子宮易成後位,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遇腹壓增加時,子宮即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3、先天發育異常:未產婦發生子宮脫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組織發育不良所致。4、營養不良:營養嚴重缺乏可導致肌肉萎縮、盆腔內筋膜鬆弛,失去對子宮的支持作用。因營養不良造成子宮脫垂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鬆弛等症狀。5、衰老:卵巢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使盆底支持組織變得薄弱、鬆弛,易發生子宮脫垂,或是使原來的脫垂程度加重。

7、內臟下垂有什麼症狀,大便後肛門好像有東西脫出很疼,是不是內臟下垂了

內痔發展到中、晚期的症狀之一就是脫出。但脫出於肛門外的東西不全是內痔,在肛門疾病中,許多疾病都可出現肛門脫出物,如肛門乳頭瘤、直腸脫垂等,所以肛門有「東西」脫出不一定就是痔瘡,也可能是其他疾病。

與內臟下垂有什麼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