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臟病有哪些症狀?
◆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迴流受阻的表現。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2、心臟不好有哪些症狀
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不再只是局限於吃飽穿暖,人們更多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現在更多的人非常追求健康,因為健康真的是太重要了,健康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心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部位之一,當它出現問題的時候那麼可就真的麻煩了,那麼一個人心臟不好有哪些表現呢?
第一個,頭暈目眩。倘若是你總是頭暈眼花,或者是暈暈沉沉,那麼很可能是心臟堵塞的徵兆,並且心悸等等的症狀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檢查。
第二個,沒有任何原因的突然心跳加快,感受胸悶或者是胸痛。沒有緣故的心跳加快並且持續一段時間,這一種狀況即便是過了一段時間也是沒有緩解,那麼一定要留意了。心臟病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胸悶和胸痛了,遇到這種情況也是要及時的檢查就醫。
第三個,氣短或者呼吸短促。氣短表現在自己在平卧的時候過上幾分鍾可能出現氣短的現象,這一種現象的發生是因為心衰致使的。當這一種現象出現之後並且一直持續沒有得到改善,一定也是需要去醫院檢查檢查。呼吸短促經常在運動出現之後,這個時候要十分小心心肌衰弱。倘若是心肌衰弱了,那麼心臟供血和供氧的能力就會下降,使得心臟工作起來更加的費勁,那麼就會出現呼吸短促,這一種情況也是要非常的警惕。
平時一定要注意生活的規律,不要暴飲暴食,不要熬夜,多多運動,養成一個非常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自己的身體情況也一定是非常的不錯的。
3、如果一個人的心臟不好,會出現什麼症狀和表現?
如果一個人的心臟不好,會出現很多症狀,我們可以通過他外部的表現就可以判斷他的心臟是否健康。心臟不好的人多數嘴唇都會發紫,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即使不是大夫的人,看到別人嘴唇特別紫,也能想到別人的心臟一定有問題。一個人的心臟不好,還會有呼吸急促,後背發疼的感覺,所以當我們發現一個人走起路來之後,總是氣喘吁吁的,那麼多數是跟他心臟不好有關。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外部表現直接就能看出來的。而好多心臟不好的人,自身也會發現很多異常的狀況,比如腸胃消化不好。因為從中醫上來講,心與小腸相表裡,意思就是說,如果小腸不好的話,心臟也不會好。而當一個人心臟不好的時候,他的小腸功能也會下降。而如果一個人後背發疼,同時還伴有胸悶的感覺,那麼多半跟心臟不好有關系。
我們身體裡面的疾病多數都是可以通過外部表現看出來的,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會發現中醫的看病方式是望、聞、問、切。通過觀察就可以看出某個人是否出現了健康問題。也確實是這樣,當我們身體內部出現了疾病的時候,相對應的部位就會出現不正常的變化。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他無時不刻的都在跳動,為身體的血液循環提供動力,給我們全身輸送血液,如果心臟出了問題,那麼供給全身的血液就會不足。我們全身的營養物質是需要血液循環來輸送的,當供血能力不足的時候,我們全身各個器官得不到營養的滋潤,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我們只有一顆心臟,一定要好好的愛護它,所以,我們每天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因為不好的情緒對心臟有傷害。
4、心臟不好有哪些症狀百度知道
病情分析:心臟的主要功能就是維持身體的血液循環。指導意見:心臟不好容易出現乏力、胸悶氣短胸痛心悸等等症狀。
5、心臟有問題一般都會有什麽症狀?
心臟有問題的10個信號,需警惕!
胸痛:是最常見的心臟病信號,有些人表現不典型,有時只是感到氣不夠用,或心窩難受,有的表現為上腹痛、肩痛、下牙痛,應引起足夠重視。
心慌、氣短: 如果做一般性家務或連續爬上三層樓,就感到心跳明顯加快,並且出現呼吸急促、胸悶等症狀,常是心臟儲備功能減弱的表現。
不能平卧: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心臟病表現,早期可能只有把枕頭抬高才能睡覺,後期常有不能平卧,或夜間憋醒,必須坐起來才能緩解的情況。
發紫:口唇、鼻尖、耳垂、指端等部位顏色發紫,是有些心臟病的特徵,如肺源性心臟病,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這是血流不暢的表現,說明心臟功能減退。
咳嗽、咯血: 較長時間咳嗽,特別是原因不明的咳嗽,可能是心臟功能不良的跡象。
頸靜脈怒張: 兩側頸靜脈像蚯蚓一樣膨脹起來,說明上腔靜脈迴流不暢。如按壓肝臟時,頸靜脈怒張更明顯,說明心臟病變嚴重。
下肢水腫:下肢出現浮腫,在浮腫處用手指一壓就會出現一個坑,早期發現在足背、腳趾、踝關節部,是心功能不良的表現之一。
心律失常:自測脈搏不規則亂跳,心跳次數大於100次/分或小於60次/分,都可能是心臟病的信號。
頭暈目眩: 突然出現一陣心悸、頭暈、眼前發黑,有要跌倒的感覺, 是心臟收縮力減退,引起腦部缺血的表現。
出汗: 突然出現冷汗亦是心臟病發作的一個常見徵兆,即使是靜坐不動也會不停出汗。
6、心臟不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辦?
一、功能性胸悶(即無器質性病變的胸悶):在門窗密閉、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內逗留較長時間,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與別人發生口角、爭執,或處於氣壓偏低的氣候中,往往會產生胸悶、疲勞的感覺。經過短時間的休息、開窗通風或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思想放鬆、調節情緒,很快就能恢復正常。像這一類的胸悶可以說是功能性的胸悶,不必緊張、也不必治療。
二、病理性胸悶(即有器質性病變的胸悶):胸悶不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於身體內某些器官發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悶。如:
1.呼吸道受阻:氣管支氣管內長腫瘤、氣管狹窄,氣管受外壓(甲狀腺腫大、縱隔內長腫瘤);
2.肺部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肺不張、肺梗塞、氣胸;
3.心臟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心臟腫瘤;
4.膈肌病變: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體液代謝和酸鹼平衡失調等。
病理性胸悶可以突然發生,也可以緩慢發生。突然發生的多數是由於急性外傷性或自發性氣胸,急性哮喘、急性氣管內異物心臟病急性發作、急性肺梗塞等。緩慢性的胸悶則是隨著病程的延長,症狀逐漸加重。兒童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縱隔腫瘤;青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自發性氣胸、縱隔腫瘤、風濕性心臟瓣膜病;老年人發生胸悶多數提示患有肺氣腫、冠心病等。
7、心臟不好有什麼症狀?
1、呼吸短促或一躺下就氣短:爬一段樓梯就氣喘吁吁,而過去從來沒有這種現象,應警惕心肌衰弱問題。平卧幾分鍾後出現氣短,坐起後才可稍微緩解。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平卧時回心血量增多,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現氣短。呼吸困難或伴出汗,時常伴有大點汗珠或者身體感覺到發冷,同時呼吸不順暢,感覺吸不到空氣一樣,有可能是心梗。喘息或伴有咳嗽,當心臟起不到將血液帶出的作用時,會堆積在肺部而導致咳嗽和喘息不止。2、胸悶、胸痛: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說的「胸悶」,若排除情緒因素及其他臟器如呼吸系統功能改變,此時應考慮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悶持續數分鍾不能緩解,甚至出現胸口劇烈疼痛,則很可能出現了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應盡快撥打120,趕往最近醫院,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葯。3、手臂、後背疼或脖子或下頜疼:手臂感到沉重或者不受控制,而且這種原因不是由於關節和肌肉引起的,就要注意下是否因為心肌梗死的影響。如果是肩膀以上到脖子這個地方感覺到疼痛,或者不自在甚至有燃燒感,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現之一。4、心悸心慌,心率增快、早搏或心律不齊:在情緒穩定時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早搏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搏,即心臟過早地跳了一次,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心梗會出現無緣無故的心跳加劇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鍾到10分鍾之間。並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去醫院做進一步診斷,看看心臟是否出了問題。5、焦慮不安:正常人焦慮不安大多與情緒有關,而有人在情緒穩定時仍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齊是心慌焦慮常見原因,多由心臟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導致,應早期干預,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6、頭暈目眩:頭暈眼花和眩暈,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臟瓣膜疾病的徵兆,如果伴有心悸,則必須當心。快速站立時出現頭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臟異常的一個信號。頭昏頭暈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睡眠差、頸椎病、高血壓等是較常見原因。但伴隨血壓明顯偏低的頭暈頭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損等所致,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暈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此時應迅速就醫。7、衣服和鞋子突然變緊:很多人會感到衣服、鞋子會突然變緊,一般都會認為自己發胖了,但對於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這樣可能是提示心功能受損。這主要是心排出量血下降,腎臟血流量減少,排出的水分減少,從而出現下肢浮腫、體重增加的情況,要注意及時就醫。8、少尿且下肢浮腫:出現少尿和下肢浮腫,很多人常認為是腎臟出了問題。實際上,心臟功能受損會導致腎臟血流不足或體靜脈壓力過高,常出現少尿及下肢浮腫等。腎臟長期缺血,可致腎功能惡化,出現蛋白尿,血肌酐上升,並形成心衰加重的惡性循環。9、食慾不振:心臟功能受損的患者除了有食慾不振的表現,還可能出現腹脹、惡心嘔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狀,多是由於右心功能衰竭,胃腸道淤血引起。10、容易疲勞或終日乏力:身體在一陣勞累過後感到疲憊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出現以及沒有任何徵兆的疲乏感,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現。
8、心臟不好有什麼症狀
1、呼吸短促或一躺下就氣短:爬一段樓梯就氣喘吁吁,而過去從來沒有這種現象,應警惕心肌衰弱問題。平卧幾分鍾後出現氣短,坐起後才可稍微緩解。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平卧時回心血量增多,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現氣短。呼吸困難或伴出汗,時常伴有大點汗珠或者身體感覺到發冷,同時呼吸不順暢,感覺吸不到空氣一樣,有可能是心梗。喘息或伴有咳嗽,當心臟起不到將血液帶出的作用時,會堆積在肺部而導致咳嗽和喘息不止。2、胸悶、胸痛: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說的「胸悶」,若排除情緒因素及其他臟器如呼吸系統功能改變,此時應考慮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悶持續數分鍾不能緩解,甚至出現胸口劇烈疼痛,則很可能出現了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應盡快撥打120,趕往最近醫院,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葯。3、手臂、後背疼或脖子或下頜疼:手臂感到沉重或者不受控制,而且這種原因不是由於關節和肌肉引起的,就要注意下是否因為心肌梗死的影響。如果是肩膀以上到脖子這個地方感覺到疼痛,或者不自在甚至有燃燒感,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現之一。4、心悸心慌,心率增快、早搏或心律不齊:在情緒穩定時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早搏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搏,即心臟過早地跳了一次,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心梗會出現無緣無故的心跳加劇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鍾到10分鍾之間。並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去醫院做進一步診斷,看看心臟是否出了問題。5、焦慮不安:正常人焦慮不安大多與情緒有關,而有人在情緒穩定時仍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齊是心慌焦慮常見原因,多由心臟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導致,應早期干預,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6、頭暈目眩:頭暈眼花和眩暈,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臟瓣膜疾病的徵兆,如果伴有心悸,則必須當心。快速站立時出現頭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臟異常的一個信號。頭昏頭暈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睡眠差、頸椎病、高血壓等是較常見原因。但伴隨血壓明顯偏低的頭暈頭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損等所致,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暈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此時應迅速就醫。7、衣服和鞋子突然變緊:很多人會感到衣服、鞋子會突然變緊,一般都會認為自己發胖了,但對於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這樣可能是提示心功能受損。這主要是心排出量血下降,腎臟血流量減少,排出的水分減少,從而出現下肢浮腫、體重增加的情況,要注意及時就醫。8、少尿且下肢浮腫:出現少尿和下肢浮腫,很多人常認為是腎臟出了問題。實際上,心臟功能受損會導致腎臟血流不足或體靜脈壓力過高,常出現少尿及下肢浮腫等。腎臟長期缺血,可致腎功能惡化,出現蛋白尿,血肌酐上升,並形成心衰加重的惡性循環。9、食慾不振:心臟功能受損的患者除了有食慾不振的表現,還可能出現腹脹、惡心嘔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狀,多是由於右心功能衰竭,胃腸道淤血引起。10、容易疲勞或終日乏力:身體在一陣勞累過後感到疲憊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出現以及沒有任何徵兆的疲乏感,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現。
9、心臟不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辦?
1、呼吸短促或一躺下就氣短:爬一段樓梯就氣喘吁吁,而過去從來沒有這種現象,應警惕心肌衰弱問題。平卧幾分鍾後出現氣短,坐起後才可稍微緩解。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平卧時回心血量增多,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現氣短。呼吸困難或伴出汗,時常伴有大點汗珠或者身體感覺到發冷,同時呼吸不順暢,感覺吸不到空氣一樣,有可能是心梗。喘息或伴有咳嗽,當心臟起不到將血液帶出的作用時,會堆積在肺部而導致咳嗽和喘息不止。2、胸悶、胸痛: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說的「胸悶」,若排除情緒因素及其他臟器如呼吸系統功能改變,此時應考慮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悶持續數分鍾不能緩解,甚至出現胸口劇烈疼痛,則很可能出現了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應盡快撥打120,趕往最近醫院,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先自行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葯。3、手臂、後背疼或脖子或下頜疼:手臂感到沉重或者不受控制,而且這種原因不是由於關節和肌肉引起的,就要注意下是否因為心肌梗死的影響。如果是肩膀以上到脖子這個地方感覺到疼痛,或者不自在甚至有燃燒感,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現之一。4、心悸心慌,心率增快、早搏或心律不齊:在情緒穩定時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早搏是一種提早的異位心搏,即心臟過早地跳了一次,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心梗會出現無緣無故的心跳加劇的現象。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鍾到10分鍾之間。並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去醫院做進一步診斷,看看心臟是否出了問題。5、焦慮不安:正常人焦慮不安大多與情緒有關,而有人在情緒穩定時仍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齊是心慌焦慮常見原因,多由心臟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導致,應早期干預,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6、頭暈目眩:頭暈眼花和眩暈,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臟瓣膜疾病的徵兆,如果伴有心悸,則必須當心。快速站立時出現頭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臟異常的一個信號。頭昏頭暈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睡眠差、頸椎病、高血壓等是較常見原因。但伴隨血壓明顯偏低的頭暈頭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損等所致,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暈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此時應迅速就醫。7、衣服和鞋子突然變緊:很多人會感到衣服、鞋子會突然變緊,一般都會認為自己發胖了,但對於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這樣可能是提示心功能受損。這主要是心排出量血下降,腎臟血流量減少,排出的水分減少,從而出現下肢浮腫、體重增加的情況,要注意及時就醫。8、少尿且下肢浮腫:出現少尿和下肢浮腫,很多人常認為是腎臟出了問題。實際上,心臟功能受損會導致腎臟血流不足或體靜脈壓力過高,常出現少尿及下肢浮腫等。腎臟長期缺血,可致腎功能惡化,出現蛋白尿,血肌酐上升,並形成心衰加重的惡性循環。9、食慾不振:心臟功能受損的患者除了有食慾不振的表現,還可能出現腹脹、惡心嘔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狀,多是由於右心功能衰竭,胃腸道淤血引起。10、容易疲勞或終日乏力:身體在一陣勞累過後感到疲憊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突然出現以及沒有任何徵兆的疲乏感,就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