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心供血不足怎麼調養

心供血不足怎麼調養

發布時間:2021-01-02 22:05:11

1、心臟供血不足如何調理

造成心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心血管堵塞。冠心病等等。心供血不足的後內果一般都容會導致心衰和心臟壞死等。要找到病因才能治療。建議到專業醫療機構檢查。制定治療方案!平時多吃有營養的食物。少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注意休息和運動!

2、心臟供血不足,在飲食方面該如何調理呢?

心臟供血不足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狀,要解決心臟供血不足我們了解什麼是冠心病。

首先我們對心臟的工作方式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心臟每分鍾跳動60-100次,這種跳動就是心臟有節律的收縮,心臟通過收縮將血液輸送到動脈血管中,然後通過大小動脈血管,供給全身每一個部位,滿足生理的需求。

心臟有節律性的跳動,靠的是心臟外周肌肉收縮而發生的,這塊心臟外周肌肉就是通常所說的心肌,心肌顧名思義就是心臟上的肌肉,心肌每分鍾要進行60-100次的收縮運動,心肌在收縮運動過程中也需要血液的供應,心肌裡面布滿了動脈靜脈血管,這些動脈血管負責給心肌本身供血。

對心肌上的動脈血管進行解剖,這些動脈血管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帽子,帽子又被稱作為冠,因此,醫學界為心肌中的這些血管取名為冠狀動脈。

冠心病在《病理學》教科書中的描述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的管腔就會狹窄,給心肌供血的量就會減少,這時就會出現冠心病的症狀,就是心肌供血不足,冠狀動脈狹窄到堵塞的地步就是心梗。


冠狀動脈有沒有粥樣硬化決定了心臟的健康程度,如果冠狀動脈沒有粥樣硬化,內壁非常干凈、非常暢通,流過的血液沒有阻力,我們心臟的心肌就會有充足的供血,心臟跳動就會非常有力量,心臟就能向全身輸送足量的血液,保障全身每個臟器的供血,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

現在我們知道了冠心病就是心臟上的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發生了堵塞,如果消除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我們的冠心病自然就痊癒了,心臟供血不足的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三、冠心病發生的原因

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

1、遺傳因素。2、環境因素。3、年齡因素。4、生活習慣。5、飲食因素。

在以上五種因素中,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因素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生活習慣和飲食因素是我們可以改變的,在這兩個因素中飲食因素對動脈血管的影響更大也更直接。飲食中七大營養素中的兩大營養素對動脈血管健康影響最大。

第一個因素是蛋白質攝入不足。人體的組織器官每天都有自然衰老老化的蛋白質組織,每天老化的蛋白質大約是80克左右,因此每天飲食中必須補充80克新的蛋白質組織,如果每天僅僅補充了60克,我們身體的組織器官中就會有20克老化衰老的蛋白質組織堅守崗位,這些組織表面就容易受損,受損部位發生在冠狀動脈血管內壁上,這個受損部位就會有各種血液垃圾在此沉積,如果是大面積的情形就是粥樣硬化,如果是局部的情形,就會逐漸形成斑塊,冠心病由此發生。

反之,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保證攝入80克蛋白質,動脈血管內壁每天都會有新的蛋白質組織更換,動脈血管內壁就不會發生新的損傷。


第二個因素是油脂食用過量,當每天攝入的植物油超過25克時,血液中的油脂就會升高,表現為甘油三酯、膽固醇升高,時間長了油脂會在肝臟中蓄積,血液黏度也會升高,高粘度的血液會加劇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冠心病的症狀會不斷加重。

如果每天食用的植物油控制在25克之內,血液中的油脂就會逐步下降,甘油三酯、膽固醇就會達標,血液粘稠度會下降,正常粘度的血液不會再加重動脈粥樣硬化。

四、心臟供血不足的飲食調理

冠心病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冠心病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比如冠心病發生的時候,並不是今天吃的不合理,蛋白質不足,油脂過多,明天就會發生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狀動脈血管出現了粥樣硬化,粥樣硬化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三年五年甚至10幾年的飲食不合理的積累過程。

飲食調理要點

要預防冠心病的發生,就要從現在開始調理好每天的飲食,做到膳食平衡。


每天必須要保證80克左右蛋白質的攝入。

每天吃1-2個雞蛋,每天吃200克左右的魚類,吃50-100克肉類食物。

嚴格控制植物油的攝入,每天食用植物油25克以內。

糧食類食物每天吃200克左右。

蔬菜類食物食用400-500克左右。

水果類食物食用100-200克。

平時我們按照以上建議安排飲食,就可以保證我們每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通過血液指標的監控調理飲食

建議中老年朋友定期做血脂五項的檢查,血脂五項分別是: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


當檢查血脂的結果是正常值,日常飲食保持不變,以後每半年檢查一次就可以。如果檢查血脂出現異常,比如其中的一項或幾項超標,這時就要對飲食進行調整,並且要每2-3個月檢測一次血脂五項。

飲食上要嚴格控制油脂的攝入量,查找過量食用油脂的來源,比如炒菜用油是否超標,此時堅果、糕點、五穀雜糧粥都不能再吃。

每天進行適量運動

建議中老年朋友每天一定要進行運動,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將運動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提高自身健康狀況意義重大。


關於冠心病康復,我們不要只盯著心臟進行治療,我們要研究造成冠心病的原因,即不合理的飲食,對飲食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進,再對心臟病變部位加以修復,只要消除冠狀動脈中的粥樣硬化,血管幹凈了,血管暢通了,冠心病就康復了,心臟供血不足自然就改善了。

3、心臟供血不足怎麼調養

勞心過重引起的心肌耗血量過大,心肌相對供血不足,注意靜養就行了。血容量不足全身缺,心肌相應的供血不足,補血應急;再查清原因對症處理。血管與血流不暢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用丹參滴丸與通脈舒3號處理就行了。

4、心臟供血不足應該怎麼調理

我覺得您應該系統的檢查一下,可以查平板運動試驗和心電圖,明確心臟哪個回壁的心肌缺答血嚴重一些,如果可以明確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話,那麼就應該開始系統、規范的治療了,包括控制體重、增加身體鍛煉、葯物降脂穩定斑塊、葯物控制心率、葯物改善冠脈循環、葯物改善心肌代謝、葯物抗血小板聚集等,如果缺血嚴重的話需要考慮是否做冠脈造影支架植入來讓血管再通以改善心肌供血。
冠心病需要長期吃葯,不能覺得沒有不舒服了就自己停葯,需要在心內科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葯物治療,如果出現心肌梗死,也就是心肌細胞壞死的話,心肌細胞就不會再生,所以梗死一次心臟就差一次,只會越來越差,切不可自己調整葯物治療

5、心臟供血不足怎麼辦呢?

堅決戒煙

運動要適度

作息規律不熬夜

預防性吃阿司匹林

6、心臟供血不足怎麼調理好

您好,每天堅持吃些黑木耳,能有助於降低血粘度,改善心肌缺血。避免高脂肪飲回食,多吃蔬菜答,水果,這樣就可以改善你的不適的。飲食多以清淡為主,多吃紫色的蔬菜,比如紅薯、西紅柿等。多喝綠茶,因為茶葉中含有一些茶鹼,能夠利尿的功效。而且茶葉還有維生素C,能有效的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7、心供血不足怎麼調養

心肌來供血不足有很多原因源引起的: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心瓣膜病、血粘度變化、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還有一種情況,心臟供血沒有減少,但心臟氧需求量增加了,這是一種相對心肌缺血。
指導意見:
你可以去醫院做一下血流變 心臟彩超 心電圖等,明確病因;然後再對症治療,用葯物調理或飲食調節.平時要注意休息,不要情緒緊張 激動.

8、心腦供血不足怎麼調養?

你好,心肌供血不足指的是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出現狹窄或者堵塞的情況內。這種情況可以容導致心絞痛甚至是心肌梗塞。建議你飲食上注意少吃油膩的和鹹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平時注意多運動,葯物上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調脂,擴冠,營養心肌的。

9、心臟供血不足怎麼調理?需要注意些什麼?

心臟供血不足影響心功能,心功能嚴重下降會影響全身的血液供應,包括腦部血供。具體現象有體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腦血供少可引起眩暈和意識模糊(如果是站立位易跌倒受傷)
平時的保健
1、飲食:限鈉鹽攝入,<5-6g/天,限含咖啡因飲料
宜食脫脂或低脂牛奶,肉類以禽類、瘦肉、魚肉和其他水產品為主,食用黃豆製品,食用油用豆油,避免腌制和油炸食品
水果兩種以上/天,多吃蔬菜,品種齊全,凈量500g/天
2、生活方式:有規律,快步式散步、慢跑、氣功等有助改善心血管功能
改變體位要慢,如從卧到坐,從坐到站、走
心臟供血不足從中醫來看分為六種類型;
1。陽虛型
症見心悸氣短,神疲乏力,手足怕冷,或突然昏仆,面色蒼白,氣息微弱,舌淡苔白,脈微沉遲。
治宜:益氣回陽,養心復脈。
可服:參茸衛生丸、金匱腎氣丸、屏風安心膠囊等。
2.陰虛型
症見心悸怔仲,口燥咽干,頭暈耳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治宜:養心益腎、滋陰安神。
可服:生脈飲、安神補心丹、天王補心丹等。
3.氣血兩虛型
症見頭暈氣短,面色萎黃,唇淡無華,心悸自汗、舌質淡,脈血弱。
治宜:氣血雙補,寧心安神。
可服:八珍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等。
4.氣郁型
症見頭暈心悸,胸肋脹滿,抑鬱寡歡,神情默默,苔白脈弦。
治宜:疏肝理氣,解郁安神。
可服:追遙丸、加逍遙散、解郁和肝丸等。
5.痰阻型
症見心悸胸悶,眩暈痰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苔膩,脈弦滑。治宜:健脾益氣,祛痰寬胸。
可服:冠心蘇合丸、六君子九、半夏天麻丸等。
6.血瘀型
症見胸悶心悸,或胸中刺痛,唇紫甲青,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澀或結代。
治宜:行氣通絡,活血化瘀。
可服:血府逐瘀丸、救爾心等。
常用西葯
1.麻黃素:25毫克,每日3次,口服。
2.阿托品:0.3—0。6毫克,每日3次,口服。
3.普魯本辛:15—30毫克,每日3次,口服。
4。菸醯胺:600—1000毫克溶於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14次為1療程。
三分治七分養,要做到:
l.血壓保持穩定;高壓140以下,低壓90以下.
2.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圍;
3.積極預防,治療心臟病;
4.戒煙,戒酒;
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6.適當鍛煉,慢跑,打太極拳等.
7.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多飲水,飲食上要遠三白(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從營養價值看,四條腿(豬,牛,羊)不如兩條腿(雞,鴨),兩條腿不如一條腿(蘑菇),一條腿不如沒有腿(魚).經常吃海帶,河魚,魚油可減低腦細胞死亡速度

與心供血不足怎麼調養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