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溫穩定的?
位於人體下丘腦中的體溫中樞擔負著調節人體產生的熱量與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的任務。當熱平衡時,人體體溫保持穩定。若產熱多於散熱,則體溫升高;若散熱超過產熱,則體溫降低。產熱過程包括:運動或勞動時,骨骼肌收縮,產熱增加;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收縮發抖,產熱增加;肝臟等內臟器官代謝加強時,產熱亦增加。散熱過程包括:對流、傳導、輻射和蒸發四種方式。因皮膚表面面積大,故主要通過皮膚散熱。
常人的體溫是多少?
人和高等動物都有一定的體溫。體溫的產生是機體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的結果。同時,體溫又是機體功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隨著動物的進化,體溫調節功能越來越完善。低等動物的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不能保持其體溫的相對恆定,因此稱為變溫動物。人和高等動物能夠在環境溫度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對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的調節來保持體內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並提高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因此稱為恆溫動物。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3℃),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
但人體正常體溫並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如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之間(而37.19℃僅是一個平均值),腋窩溫度范圍在36.0℃~37.4℃,直腸溫度范圍在36.9℃~37.9℃。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2、人體的正常體溫大約是多少攝氏度
正常的體溫是36-37度之間,達到或超過37.5度既是發燒,39.2度是高燒的體溫。發燒一般是炎症的表現,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治療,防止反復或加重,同時飲食生活規律有序,多補水,避免受涼熬夜勞累等。腋下測量的溫度讀數一般是應該加上0.5度代表體內溫度,醫院一般也是這樣做的。
其實只要在 36.2-37.5都是正常的溫度。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可以有0.5-1度的波動。但是測量的時候一定測量10分鍾,而且一定要夾緊,保證測量准確 。
太短可能不準確 。超過37.5度才是發燒。從你的描述來看,體溫稍微高了一點點,腋下正常溫是36到37度,正常人的體溫也是可以變化的,一般上午體溫較低,下午略高,24小時內波動不超過一度,多喝水就好了,沒有什麼問題的。
(2)人體體溫正常范圍多少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基礎體溫必須連續測量至少兩三個月。在此期間,應盡可能保持正常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另外,睡眠時間必須達到6小時以上。
2、起床後應避免上廁所,洗臉或漱口等行為。為了找到溫度計,也不可能站在上半身。即使沒有做出如此大的舉動,只是躺在被子里,伸展或打呵欠,翻身或碰觸睡在旁邊的孩子或與丈夫說話,都會引起體溫的微妙變化,影響了測量結果。
3、精神狀態對體溫也有影響。例如即使身體仍然躺著,但前一天與丈夫吵架,醒著時仍然感到焦慮。
3、人體體溫正常值是多少
人體各個部位、每抄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
4、人體耳內溫度的正常范圍是多少?
正常人的體溫是copy相對穩定的,但是不同部位的體溫略有差異,而且體溫也受外界氣候環境、測試時間的影響。目前常用的測試部位包括口腔、直腸、腋窩和耳部。
耳部體溫的正常范圍是37.5°C-37.7°C,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7.7°C就不算發燒。
如果為了准確可以結合腋窩和口腔的體溫作參考。腋窩的體溫正常范圍是在36.1°C-37°C;口腔的體溫正常范圍是36.3°C-37.2°C,用體溫計放在相應部位五分鍾讀取數值即可。因為直腸處量體溫略有不便,所以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不採取,但是直腸處的體溫是最穩定的,相對於其他部位,最不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年齡小或者昏迷的患者對於體溫數值精確度要求高的可以選擇從肛門處插入體溫計來測量直腸體溫。
5、人體正常的體溫范圍是多少?
在自然界,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體溫,然而很多都是恆溫動物,比如人,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6°到37.2°之間。而人作為一個恆溫動物,無論是在低溫還是高溫,都能夠保持體溫在一個正常范圍內,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那麼我們就定義為發低燒或者是高燒。當然,有的人由於特殊體質,他的體溫要比正常的低或者是高那麼10.1或者是0.2℃,這些都是在正常范圍內。當我們的體溫出現波動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特別的重視。由於人類作為一個很溫動物,我們的體溫總是恆定在一個范圍之內,通常我們測量體溫會分為三個部位進行測量,分別是腋下溫度,口腔溫度和肛溫。然而這些都是人體聲部的體溫。最能接近我們人體的溫度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比較小。當然,一般在醫院測量溫度的時候都是選用腋下溫度,因為在腋下溫度要比較准確一點,波動范圍也不會太大。正常范圍在36.0到37.2℃之間,超過37.4℃,那就定義為發熱。無論我們處於高溫還是低溫環境中,都能將體溫恆定在一個范圍內,因為我們人體存在的神經體液調節系統能夠恆定我們的體溫,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我們的體溫會隨之升高或者是降低,但是都是屬於正常現象。
當然,當我們過度運動或者是在女性月經周期的時候,體溫會有一定的波動,但是不會超過正常的范圍。當我們在緊張或者是興奮的時候,由於激素的釋放會使得我們體溫升高。但是我們的體溫也會隨著我們情緒而發生波動,但是都是屬於正常范圍之內,因為人體是一個恆溫動物,隨機體的一些器官或者是神經會將體溫調節在一個恆定的范圍內。所以當我們身體的體溫隨之升高或者是降低的時候,就代表機體功能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做出重視。
所以我們要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范圍是在36.0到37.2℃之間,當體溫波動較大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應該重視或者是每天測量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