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判斷一個人是陰虛還是陽虛?
與臟器對比比較容易判斷,心肝肺屬陽,脾胃腎屬陰,如果某個臟器處於亞正常狀態,大概就是它屬的虛了
2、怎樣判斷自己是陰虛還是陽虛?
陽虛的表現復:
怕冷,四肢不制溫,面無血色,舌頭的顏色淡,舌苔發白。
如果心悸,還有四肢發冷,面色發白的症狀,除此以外,還會感覺胸悶氣短、甚至心痛,這就是心陽虛。
如果腰膝發冷,晚上頻頻起夜,那是腎陽虛。
如果臉色暗黃、大便不成形,那是脾陽虛。
如果伴有陽虛的表現,咳嗽帶喘、有氣無力,一運動就喘得更厲害,吐出來的痰很稀,這種人沒事老愛出汗,特別怕受風,愛感冒,這就是肺氣虛。
陰虛的表現:
五心煩熱,也就是手腳心和心口發熱,顴骨發紅,睡覺出汗,口乾舌燥,小便發黃,舌頭偏紅,舌苔很薄。
如果你常感覺心悸,同時又有陰虛的表現,例如心煩、失眠、愛做夢那麼你就是心陰虛。
如果腰膝酸軟、疼痛,頭暈耳鳴,那是腎陰虛。
如果感覺眼睛干澀、視力減退,那是肝陰虛。
上面這些表現,不一定每個人全部具備。只要有一兩點符合,就可以大致判斷是偏陰虛還是偏陽虛。
當你知道自己是陰虛還是陽虛之後,你再看看主要的症狀出現在哪一臟。要是咳嗽,不用說,肺一定有問題。要是是心悸失眠,那麼病在心。這時候你就可以判斷自己是這一臟的陰虛或是陽虛了。
3、如何判斷是陰虛還是陽虛,各有什麼症狀?
陰虛來
中醫名詞。指精血或津液虧自損的病理現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故稱陰虛,多見於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後而致陰液內耗的患者。由於陰虛不能制火.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兩者常互相影響。陰虛主症為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盜汗.顴紅.消瘦.舌紅少苔等。
陽虛
病證名。指陽氣不足,機能衰退的證候。《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多因素體陽氣虛弱;或外感陰寒之邪,陽氣受損;或年老陽衰;或房室過度,損傷腎陽。常見症為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尿清便溏或下利清谷,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或小便不利,陽痿早泄,脈弱無力等。治宜溫補陽氣。
4、怎麼判斷是陰虛還是陽虛
陰虛主要是指人體體液虧損。人體內的體液不足,機體就失去相應的濡潤滋養,所以陰虛體質的人表現出一派乾燥不潤的症象,比如消瘦,面色偏紅,口乾舌燥,喝水多而不止渴等職症狀都是因為體內陰液不足出現的燥象。,
人體陰陽失衡,體內的陰氣不能制約陽熱,導致陽熱之氣相對偏旺而產生內熱,所以出現虛火產生造擾不寧的癥候。因此具有陰虛體質傾向的人大多表現為性格外向,動作敏捷,反因快。但自製力較差,有亢奮,喜動,多動,而且急躁怒等體質特點。,
具有這類體質傾向的人大多平時畏熱喜冷,耐寒力較強,並且容易被暑熱陽邪損傷,皮膚易生瘡瘍,患病也容易發熱,不管被外界的風、寒、暑、濕等那一邪氣所傷導致生病,到最終都轉化為熱症,出現口乾口渴,心煩氣躁等陰虛火旺的症狀。若出現這一系列陰虛火旺的初期症狀時調理不當,或仍舊恣意食用生痰上火或利水的飲食,如蔥、姜、蒜、辣椒,或誤用茶葉降火,或誤食紅小豆、薏苡仁等利水食物,都會加重體內陰液的耗傷。燥傷不同的臟腑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
如果損傷腎陰時,會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或耳聾,遺精,形體消瘦,五心煩熱、潮熱或低熱,盜汗、顴紅,尿黃便結等症狀反應。,
若損傷肺陰,證狀較輕時反應為唇乾、咽燥、口若,聲音嘶啞,若調制不及時就會出現乾咳無痰或痰少,嚴重時出現痰中帶血的症狀。,
若傷及心陰:就會心煩、心悸、失眠;,
若傷及脾陰則不思食,或者是食後腹脹難耐;,
若是傷及胃陰則表現為腹中飢餓但沒有食慾,這一現象古人稱之為飢不欲食。有時也表現為干嘔呃逆。,
若是肝陰受損,就會出現兩眼乾澀、視物模糊的症狀反應。,
若陰液損傷過重不能制約陽氣,這時就會出現上火的表現,進一步出現炎症,如火氣在肺會出現咽炎、扁桃體炎、甚至肺炎,若火氣在肝就會出現結膜炎等等。,
5、怎麼判斷身體是陰虛還是陽虛?
手腳涼暖,怕冷等都可區分
6、怎麼區別是陰虛還是陽虛
一、性質復不同
1、陰虛:指制由於陰液不足,不能滋潤,不能制陽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
2、陽虛:指機體陽氣虛衰,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的病理現象。
二、徵象不同
1、陰虛:臨床可見低熱、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治以滋陰為主。若陰虛火旺者,宜養陰清熱。
2、陽虛:如果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容易出現虛寒的徵象。
三、常見病因不同
1、陰虛:陰液不足,不能滋潤,不能制陽引起。
2、陽虛:先天不足,房事不節,腎氣虧損等所致。
7、怎麼判斷是陰虛還是陽虛
一般來說,凡是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於陽;靜止的內、內守的、下降的容、寒冷、晦暗的,都屬於陰。
陽虛症狀,如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尤以下肢為甚,頭目眩暈,精神萎靡,健忘失眠,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或浮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餡不起,甚則腹部脹痛,心悸咳喘.
陰虛症狀,如四肢酸軟,頭暈耳鳴,牙齒松動,脫發,五心煩熱,失眠多夢,月經少,盜汗,顴紅,消瘦,舌紅少苔。
中醫中說陽虛,指得是功能虛了,也就是臟腑的功能比較弱。陰虛,指得是物質虛了,也就是精血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