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腋下測體溫多少才正常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2℃之間(腋窩),不要加0.5.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專熱,39℃以上是高屬熱。
腋下測量的溫度讀數一般是應該加上0.5度代表體內溫度,醫院一般也是這樣做的,只要在 36.2-37.5都是正常的溫度,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可以有0.5-1度的波動,但是測量的時候一定測量10分鍾,而且一定要夾緊,保證測量准確。
(1)腋下溫度多少正常擴展資料:
測量體溫注意事項:
1、用戶測量體溫前、後,應清點體溫計總數。手甩體溫計時要用腕部力量,勿觸及他物,以防撞碎。切忌把體溫計放入熱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2、嬰幼兒不宜測口腔溫度。
3、用戶進食、飲水,或進行蒸汽吸入、面頰冷熱敷等,須隔30分鍾後測口腔溫度。
4、用戶在給嬰幼兒測體溫時,應有專人看護,以免發生意外。
5、如發現體溫與病情不相符合,應守在用戶身旁重新測量。
2、腋下體溫多少度算正常
腋窩下體溫正常值是36.1℃-37℃。
如果大於37℃,達到37.4℃-38℃,是出現了低熱的症狀,要進版行退燒權的處理。正常人體溫一般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靜狀態下的口腔體溫在36.3~37.2℃。
肛門內體溫36.5~37.7℃;按體溫狀況,發熱分為:低熱:37.3~38℃;中等度熱:38.1~39℃:高熱:39.1~41℃,常規下午的體溫會比上午要高。
(2)腋下溫度多少正常擴展資料:
一般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體溫最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於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
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外界氣溫的變化,進食等均可使體溫產生波動。
3、人體標准體溫一般多少?腋下 溫度多少?
你好,各人的基礎體溫不一樣,還有就是體溫的正常值不是一個具體的點,版而是一個范圍權。正常值:口腔舌下溫度為37℃范圍在36.3-37.2℃)直腸溫度為36.5-37.7℃(比口腔溫度高0.3-0.5℃),腋下溫度為36.0-37.0(比口腔溫度低0.3-0.5℃)
4、請問人的腋下溫度正常范圍是多少啊?
體溫是指來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源人腋下溫度為36~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 0.5度。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 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25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機體的產熱和散熱,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發生變化。臨床上對病人檢查體溫,觀罕其變化對診斷疾病或判斷某些疾病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5、成人腋下正常體溫是多少
每日抄早晚、人體各個部位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2℃~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2℃~0.5℃,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2℃~0.6℃。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0.8℃。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5℃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2℃),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
6、正常腋下體溫應該是多少
人體正常體溫平來均在源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 以上就有危險了
測體溫時,應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現在多數是把體溫表挾在腋下試溫,年齡小或昏迷的小兒可採用肛門測溫。
測腋下溫度時,要先擦去腋窩的汗,再把體溫表有水銀柱的一頭放在腋下夾緊,5分鍾後取出。測肛溫時,先在肛表圓頭塗些油類物質以起潤滑作用,再緩緩插入肛門2厘米左右深,3分鍾後取出。肛門測溫時,要用手扶著體溫表,以免小兒弄碎體溫表刺傷肛門。
看體溫表時,應橫持體溫表緩緩轉動,取水平線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體溫表用後,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體溫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剛出生1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25℃,6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5℃,1歲以後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