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怎麼判斷肚子里有沒有蛔蟲
現在的飲食,化工洗潔精,蔬果上的農葯,垃圾食物中的毒素等等,都已經內把蛔蟲殺死了容,連卵都沒剩下。所以你會發現,以前的孩子都是要過肚子打蟲子的,可是現在的孩子就沒這事兒了,都讓這些殘留毒素殺死了,哪還用過肚子啊!
所以你絕對不是蛔蟲的問題。應給是缺乏鈣鐵鋅硒的原因,或者還有胃腸消化吸收上的毛病。
2、怎麼判斷有沒有蛔蟲
孩子夜間睡眠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 3、在小兒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上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即俗稱的「蟲斑」; 4、無明顯原因,孩子的皮膚常反復出現「風疙瘩」(蕁麻疹); 5、孩子食慾不振,個別孩子發生偏食或異食,患兒喜歡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如紙張、布頭等; 6、蟲子在腸道內與小兒爭奪營養,可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導致營養不良和貧血; 7、幼蟲移行的時候,可出現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難、體溫升高、皮膚瘙癢、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等現象; 8、腸道中的成蟲可引起寄生蟲性腸梗阻、闌尾炎、腹膜炎等合並症。 生活中不少父母僅根據寶寶臉上是否長有「蟲斑」或夜間是否磨牙及有無腹痛等症狀,來判斷孩子腹內是否有蟲寄生,這種做法並不科學。「蟲斑」是缺乏B族維生素所引起的一種皮膚病,醫學上稱為單純糠疹。夜間磨牙,固然蛔蟲分泌的毒素可誘發其發作,但精神緊張、缺鈣、牙病等也可引起,因缺乏特殊性,故不可靠。至於肚子痛,原因就更多了,諸如腸痙攣、腹部受涼、腸炎以及腹型癲癇等都可引起,寄生蟲搗亂僅是因素之一。 是否有蟲最可靠的證據,是孩子近期排過蟲子。如果沒有排蟲的病史,那就得做糞便顯微鏡檢查,如果發現有蟲卵,即使只有一個,也應該確定為孩子腸內有蟲。對兒童來說,定時化驗大便,弄清體內有無寄生蟲,有哪種寄生蟲,很有必要。
3、怎麼判斷自己肚子是否有蛔蟲。
臨床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並發症多。無明顯症狀者,稱蛔蟲感染。 【表現】 1. 蛔蟲引起的症狀 ①消化道症狀:食慾不振和腹痛。腹痛多位於臍周或上腹部,痛無定時,反復發作,持續時間不定,常可自行緩解。痛時喜揉按腹部,無壓痛亦無腹肌緊張。個別小兒可表現為有偏食或異嗜癖(如吃爐渣、土塊等)。易發生惡心、嘔吐、輕瀉或便秘。有時可吐出或便出蛔蟲;②精神症狀:精神不寧、易怒、磨牙、易驚等。過敏可引起頑固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個別嚴重感染在某些誘因下(如感冒、消化不良、勞累等),可突然發生驚厥、昏迷;③營養障礙:營養不良、貧血,甚至生長發育遲緩。 2. 蛔蟲蚴蟲引起的症狀 ①過敏症狀(死亡蟲體的異性蛋白引起過敏反應,如蕁麻疹、鼻或喉黏膜刺激等症狀);②蛔蚴性肺炎(輕者可無症狀或僅有短暫輕咳,重者可出現發熱、咳嗽、氣喘、咳痰或痰帶血絲,肺部體征常不明顯)。 3.並發症 當蛔蟲過多,寄生環境發生改變(如發熱、脫水、胃腸功能紊亂等)或驅蟲葯量不足時,可激惹蛔蟲騷動及亂竄,而產生各種並發症,如①膽道蛔蟲病;②蛔蟲性腸梗阻等。 根據臨床症狀,近期有排蟲、吐蟲史或大便檢查有蛔蟲卵,均可確診。 【治療】 1.驅蛔治療 可選用①枸櫞酸哌嗶嗪(驅蛔靈):療效高,毒性低,較安全。臨床用於腸蛔蟲病及蛔蟲所致的不完全性腸梗阻和膽道蛔蟲絞痛的緩解期。驅除蟯蟲亦有顯著作用。不需服用瀉葯。副作用偶有惡心、嘔吐、嗜睡等;②左旋咪唑(驅鉤蛔):療效高,毒性較低,不引起蛔蟲騷動。對鉤蟲、蛔蟲、蟯蟲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③噻嘧啶(抗蟲靈):對蛔蟲、鉤蟲、蟯蟲均有良效。副作用輕,偶有頭昏、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皮疹等;④鹽酸四咪唑(驅蟲凈):對蛔蟲療效高,毒性較低。偶有頭昏、頭痛、惡心、嘔吐、心悸、出汗、失眠等副作用。肝功能不良者慎用;⑤阿苯噠唑(腸蟲清):可用於治療蛔蟲、蟯蟲、鞭蟲和鉤蟲。極少數病例伴有胃腸不適或頭痛,停葯後可自行消失。 2.並發症 ①膽道蛔蟲症(蛔蟲進入膽道後引起,突然發作的劍突下鑽頂樣絞痛,病人轉碾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十分痛苦。常伴有惡心嘔吐,有時可吐出蛔蟲。絞痛為陣發性,可突然緩解,緩解期病人無明顯痛苦。緩解時間長短不一,絞痛一日可發作數次。合並感染時,可出現畏寒、高熱或輕度黃疸)。②蛔蟲性腸梗阻(大量蛔蟲在腸管內扭結成團,可致腸腔堵塞,或因蛔蟲刺激發生痙攣性腸梗阻。多有便蟲或吐蛔蟲史。驅蟲治療不當可誘發此病。表現為陣發性腹痛和嘔吐)。③闌尾蛔蟲征、腸穿孔、腹膜炎。均應及時送醫院急診治療,切不可因服用了驅蟲葯,而麻痹大意,出現了異常的嚴重並發症而延誤。 【預防】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注意飲食衛生。
4、怎樣判斷身體有沒有蛔蟲?
去醫院可以通過大便常規檢驗就可以知道身體有沒有蛔蟲。
5、怎麼判斷肚子里有蛔蟲?
一、看排泄物
對於大部分兒童來說,判斷是否有蛔蟲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內排泄物。如果兒童容在排便時拉出蟲子,那基本可以斷定體內有蛔蟲。但這招對成年人不太管用,一般來說,成年人體內的蛔蟲不會隨著泄物一同排出。
二、看毛發
如果平時勤洗澡,很愛衛生,卻發現身體毛發處有虱子或跳蚤的話,則很有可能是體內長了蛔蟲。
三、看食慾
蛔蟲長在體內,需要從我們身體里吸取營養。如果一個人食量大增,但體型卻十分消瘦、吃進去的營養物質憑空消失,這時就要注意是否體內已經長了蛔蟲。
四、看肛門
蛔蟲若在肛門附近進行繁衍的話,會刺激到肛門,有瘙癢感。如果肛門瘙癢,且使用葯膏無效,則要考慮體內是否有蛔蟲。
五、看精神
如果蛔蟲頻繁活動於腸道附近,會把腸道的營養物質搶走,導致人體缺乏營養。長期如此,人體會出現疲勞、虛弱、精神不足等現象。所以,如果身體無故疲勞、虛弱,整天精神不足,建議盡快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六、看皮膚
如果蛔蟲長期活動於體內,其排泄物容易進入人體血液,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如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炎症,有可能是蛔蟲引起的。
6、怎麼判斷是否肚子里有蛔蟲呢
臨床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並發症多。無明顯症狀者,稱蛔蟲感染。 【表現】 1. 蛔蟲引起的症狀 ①消化道症狀:食慾不振和腹痛。腹痛多位於臍周或上腹部,痛無定時,反復發作,持續時間不定,常可自行緩解。痛時喜揉按腹部,無壓痛亦無腹肌緊張。個別小兒可表現為有偏食或異嗜癖(如吃爐渣、土塊等)。易發生惡心、嘔吐、輕瀉或便秘。有時可吐出或便出蛔蟲;②精神症狀:精神不寧、易怒、磨牙、易驚等。過敏可引起頑固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個別嚴重感染在某些誘因下(如感冒、消化不良、勞累等),可突然發生驚厥、昏迷;③營養障礙:營養不良、貧血,甚至生長發育遲緩。 2. 蛔蟲蚴蟲引起的症狀 ①過敏症狀(死亡蟲體的異性蛋白引起過敏反應,如蕁麻疹、鼻或喉黏膜刺激等症狀);②蛔蚴性肺炎(輕者可無症狀或僅有短暫輕咳,重者可出現發熱、咳嗽、氣喘、咳痰或痰帶血絲,肺部體征常不明顯)。 3.並發症 當蛔蟲過多,寄生環境發生改變(如發熱、脫水、胃腸功能紊亂等)或驅蟲葯量不足時,可激惹蛔蟲騷動及亂竄,而產生各種並發症,如①膽道蛔蟲病;②蛔蟲性腸梗阻等。 根據臨床症狀,近期有排蟲、吐蟲史或大便檢查有蛔蟲卵,均可確診。 【治療】 1.驅蛔治療 可選用①枸櫞酸哌嗶嗪(驅蛔靈):療效高,毒性低,較安全。臨床用於腸蛔蟲病及蛔蟲所致的不完全性腸梗阻和膽道蛔蟲絞痛的緩解期。驅除蟯蟲亦有顯著作用。不需服用瀉葯。副作用偶有惡心、嘔吐、嗜睡等;②左旋咪唑(驅鉤蛔):療效高,毒性較低,不引起蛔蟲騷動。對鉤蟲、蛔蟲、蟯蟲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③噻嘧啶(抗蟲靈):對蛔蟲、鉤蟲、蟯蟲均有良效。副作用輕,偶有頭昏、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皮疹等;④鹽酸四咪唑(驅蟲凈):對蛔蟲療效高,毒性較低。偶有頭昏、頭痛、惡心、嘔吐、心悸、出汗、失眠等副作用。肝功能不良者慎用;⑤阿苯噠唑(腸蟲清):可用於治療蛔蟲、蟯蟲、鞭蟲和鉤蟲。極少數病例伴有胃腸不適或頭痛,停葯後可自行消失。 2.並發症 ①膽道蛔蟲症(蛔蟲進入膽道後引起,突然發作的劍突下鑽頂樣絞痛,病人轉碾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十分痛苦。常伴有惡心嘔吐,有時可吐出蛔蟲。絞痛為陣發性,可突然緩解,緩解期病人無明顯痛苦。緩解時間長短不一,絞痛一日可發作數次。合並感染時,可出現畏寒、高熱或輕度黃疸)。②蛔蟲性腸梗阻(大量蛔蟲在腸管內扭結成團,可致腸腔堵塞,或因蛔蟲刺激發生痙攣性腸梗阻。多有便蟲或吐蛔蟲史。驅蟲治療不當可誘發此病。表現為陣發性腹痛和嘔吐)。③闌尾蛔蟲征、腸穿孔、腹膜炎。均應及時送醫院急診治療,切不可因服用了驅蟲葯,而麻痹大意,出現了異常的嚴重並發症而延誤。 【預防】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注意飲食衛生。
7、怎麼判斷自己體內有沒有蛔蟲
病情分析:
您好,抄其實成人也是會得蛔蟲的,所以應該定期除蟲。
指導意見:
一般人類感染寄生蟲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有食慾不振,腹痛,面容消瘦,精神萎靡,夜間肛門瘙癢,磨牙等問題,就是蛔蟲感染的症狀,定期除蟲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8、怎麼判斷肚子里有沒有蛔蟲?
蛔蟲病人多沒有症狀,有的常有臍周有陣發性腹馮,有的食慾不好,有的食慾很好卻日漸消瘦,有的伴有腹瀉,大便中帶有不消化的食物並排出蛔蟲;有的有低熱,煩躁不安,晚上易驚醒、磨牙,蛔蟲常引起嚴重的並發症,諸如腸梗阻、急性闌尾炎、膽道蛔蟲症和急性膽道炎、急性腹膜炎等疾病都有可能由蛔蟲引起。
【西葯治療】
1.丙硫咪唑400毫克頓服。
2.噻嘧啶成人每次劑量10毫克/公斤,晚間頓服,療程1~2天。
3.甲苯咪唑成人每次200毫克頓服,療程1~2天。
4.左旋咪唑成人一次口服150毫克,兒童2~3毫克/公斤,臨睡前1次頓服。
5.哌嗪每人每次3~3.5克,連服2天。兒童按每日150毫克/公斤計算,每日總量不超過3克。
6.膽道蛔蟲病的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與防治感染。
7.蛔蟲性腸梗阻的主要治療措施為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靜脈補液、糾正失水與酸中毒。如並發腸壞死、穿孔等,應及時手術治療。
【食療】
1.陳醋30~60毫升。視年齡大小,適量頓服,至痛止為度,疼痛緩解後再服驅蟲葯。用治膽道蛔蟲症之腹痛。
2.豆油、藕粉適量。用豆油將藕粉調為糊狀,每次60毫升,日服三次。驅蛔通腑。用治蛔蟲性腸梗阻。
3.菜油50~250毫升。按患者年齡大小,適量頓服,或分二次服下。潤腸通便。用治蛔蟲性或糞塊性腸梗阻。
4.大蔥30克,菜油15克。將油鍋置於旺火上,待油熱冒煙,倒入蔥段爆炒即成,不加任何調料,每日晨起空腹一次吃完,連用三天。服後二個小時再進飲食。驅蛔蟲,止腹痛。用治蛔蟲病。
5.鮮草莓、余甘子量可大些,每天約150~500克,生吃。
6.石榴根皮10克,烏梅15克,水煎飲用,治膽道蛔蟲症。
7.生食南瓜子250克,可治蛔蟲病,同時還可治蟯蟲、絛蟲、血吸蟲、鉤蟲。
8.食醋60毫升中入花椒少許,加水煮開,除掉花椒後頓服。
9.生絲瓜子20~30粒(以色黑者有效),去殼,每日1次,空腹嚼爛咽下,連服三五次。
10.大蒜適量,菜油少許。將蒜去外皮搗爛,加菜油少許攔勻,臨睡前塗拭肛門周圍,連用7天。殺蟲止癢。
11.韭菜適量。每晚臨睡前將韭菜煎湯,待溫後洗肛門。也可將韭菜用涼開水洗凈搗爛絞汁,滴入肛門,每次3~5滴。驅蟲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