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常規檢查是檢查什麼?有什麼內容?能檢查出什麼呢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專、管型、蛋白質屬、比重及尿糖定性。
常規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發現尿異常,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個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
2、尿常規都能查出什麼病來?
尿常規里有尿的ph值,反映的是尿的酸鹼度;亞硝酸鹽是體現大腸桿菌感染;潛血是專尿中出現紅細屬胞,出血;糖是檢查糖尿病的;酮體是糖尿病嚴重或飢餓過度出現;尿膽原和膽紅素是檢查黃疸的原因的;尿蛋白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的,如;腎病,心衰,等等;鏡檢可以看到紅、白細胞,各種管型,尿酸鹽結晶等,可以診斷尿路炎症,結石等等你問的問題太大了
3、做尿常規都能檢查出什麼病
尿常規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發現尿異常,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個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過程本質的重要線索。近年來有不少人強調,負責醫生應自己動手做患者尿常規檢查,是有利於醫生發現腎臟疾病的一般診斷方法。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澤,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體是恆定的,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正常尿呈草黃色,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正常新鮮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這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度改變,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鹼度: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葯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在臨床上尿中有重要意義的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上皮細胞。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腎臟出血、尿路出血、腎充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圓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1個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個腎單位的情況,是腎臟疾病的一個信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蛋白質: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妊娠中毒症、狼瘡性腎炎、放射性腎炎及腎內其它炎症病變、中毒、腫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約在1.015~1.025之間,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尿常規與尿檢
尿檢包括了尿常規、中段尿培養、尿三杯檢驗、阿迪氏計數、尿蛋白定量等等項目。
因此說尿檢不等同於尿常規檢查,但平常通俗所說的「尿檢」多指查尿常規。
尿常規(尿檢)——「三大常規項目之一」
去醫院看病,免不了要作一些檢查,其中三大常規:及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最常用。
那麼,三大常規檢查有何意義呢?
1. 血常規的主要項目包括: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總數及(DC)分類;此外還有(p t)血小板計數。
2. 尿常規主要項目有:尿的顏色,尿的酸鹼性(PH值),尿的比重及蛋白定性和鏡檢測定尿的沉渣計數。其主要內容有:鏡檢尿中的白細胞、膿細胞和紅細胞(正常紅細胞、皺皮紅細胞、及影細胞)上皮細胞、復粒細胞及其它精子。以及在病理情況下各種管型相似物質。
3. 大便常規主要內容有:大便顏色,硬度粘液度。以及鏡檢大便者有無蠕蟲病(鉤蟲卵、蛔蟲卵、鞭蟲卵)等各種寄生蟲檢查。
在無病理情況,三大常規值都處於正常范圍,但當患了疾病,或身體受到某種(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機械的)不良刺激和創傷時,機體內環境與外環境的平衡條件受到破壞,其正常值就發生變化了。
當你患了流感、肺炎、急性扁桃體炎、感染等征灶時,血常規中的白細胞就升高,分類細胞已因此而增高或減少。甚至因不小心,染上肝病或其它,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均會減少。再若不慎,發生尿路感染,或陰道炎、腎炎之類;你的小便就會變紅、變黑、褐或乳白色。發生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肉眼血尿等症狀。經化驗檢查就會發現小便里有紅細胞、白細胞,或其它透明管型、蠟樣管型、可粒管型或結晶鹽之類。當你感染寄生蟲病時,化驗檢查可發現,大便里有蛔蟲卵、鉤蟲卵等寄生蟲宿主你身。當你患了消化系疾病,肛裂、痔瘡,查大便定會發現大便色黑,形狀各異;且潛血陽性。
總之,三大常規(血、尿、糞)已作為臨床醫生診斷疾病。鑒別病患必不可少的重要檢查方法。也是檢驗師向臨床醫生提供可靠診斷的依據之一。也是我們觀察生理、病變的情雨表。
4、尿檢一般都能檢查出什麼??
你好
尿液檢查包括了尿常規、中段尿培養、尿三杯檢驗、阿迪氏計數、尿蛋白定量等等項目。尿常規項目大致可分為四大類:腎病類、糖尿病類、泌尿感染類以及其他疾病類。
5、血常規 和 尿常規 能檢查出什麼病?
介紹一下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是檢查一下血液方面是否存在異常,如身體是否有感版染,是否貧血,是權否有血液疾病。及早發現和診斷某些疾病,診斷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是臨床上最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 檢查項目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量等。
1、白細胞檢查:中性粒細胞增高主要見於身體化膿性細菌感染;減少見於使用某些葯物、某些疾病如流感、放射線照射、風濕類疾病、某些血液病等多種原因。而淋巴細胞增多見於某些病毒 所致的感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結核,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等。減少主要見於接觸放射線及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的松等。
2、紅細胞計數檢查:貧血或失血時都會影響紅細胞數目。高值時可能患紅細胞增多症,低值時可能為貧血。
3、血紅蛋白檢查: 血紅蛋白存在於紅細胞中,是運送氧氣的物質,以提供體內所必須的氧。女性受月經和懷孕的影響,血紅蛋白普遍比男性低,所以女性較易貧血。高值時可能為紅細胞增多症,心輸出量減少,低值時可能為低血色素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一般而言,血紅蛋白在10g/dl以下的男、女屬嚴重貧血,若比正常值低12g/dl並無大礙。
6、尿常規檢查,能看出什麼
除了血常規以外,尿常規也是臨床上最多見的檢查項目了。尿液可以進行檢測的項目非常多,我們現在大多採用尿液自動化分析儀進行檢測。根據設備的不同,一次能夠完成最常見的十幾項到二十幾項(甚至更多)檢查,用時不過幾分鍾。我們一般把這個尿液自動化分析儀的檢查結果和人工顯微鏡的檢查結合起來,稱為尿常規檢測。尿常規檢查的化驗單怎麼看,能顯示出哪些毛病,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這個問題。
一、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做尿常規檢查
尿液是血液經過腎臟代謝以後形成的終末產物,尿液的組成和性狀可以反映出機體的代謝狀況,並受機體各系統功能狀態的影響。因此,尿液檢測不僅能夠反應出泌尿系統的問題,而且對其它系統疾病的診斷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當泌尿系統有炎症、結石、結核、腫瘤、腎移植排斥反應、腎功能衰竭等情況時,尿液成分會發生變化;當某些疾病引起血液成分改變時,尿液里也可能出現成分的相應變化,比如糖尿病、胰腺炎、黃疸等情況。
尿常規檢查價格便宜,而且對人體無創傷,沒有痛苦,更容易被接受。所以對於泌尿系統疾病和某些復雜的全身疾病,尿常規都可以成為協助診斷和觀察治療效果的常用檢查。
二、尿常規的常見檢查項目如何解讀
尿常規化驗單(圖片來源於網路)
1、尿酸鹼度
也就是尿液的PH值。一般約6.5,可以波動在4.5-8.0之間。受膳食結構影響,可能有比較大的生理變化。肉食為主者尿液偏酸性,素食為主者尿液偏鹼性。
酸中毒、高熱、痛風、糖尿病等情況下PH值會降低;鹼中毒、尿瀦留、膀胱炎等情況下PH值會升高。服用葯物也會對PH值產生影響,比如維生素C、氯化胺可使尿液呈酸性,碳酸氫鈉可使尿液呈鹼性。
2、尿比重
可以粗略地判斷腎臟對尿液的濃縮和稀釋功能。成人尿比重一般在1.015-1.025之間。清晨的時候一般尿比重最高,嬰幼兒尿比重偏低。
身體缺水尿少時、糖尿病、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都會尿比重增高;大量飲水、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衰竭等情況,尿比重都有可能降低。
3、尿蛋白
正常情況下尿液里是不應該有蛋白的。尿裡面如果檢測到蛋白陽性,一般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假性蛋白尿。 腎臟本身沒問題,但是尿液中混有血、膿、粘液等成分導致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比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尿內摻入陰道分泌物等情況。治療以後很快能恢復正常。
生理性蛋白尿。 機體在劇烈運動、發熱、寒冷、精神緊張、交感神經興奮等刺激下,可導致尿內暫時出現蛋白質。一般程度較輕,持續時間短,誘因解除以後會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 主要見於各種腎臟疾病,某些腎臟外疾病也可以導致。大多會持續存在。
以上各種情況都說明,如果檢測到尿中出現蛋白,就應該經常復查。
4、尿葡萄糖
正常尿液葡萄糖檢測應該是陰性,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明顯升高,超過了腎臟重吸收的能力時,尿中就會出現大量葡萄糖。糖尿病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尿糖陰性就沒有糖尿病。糖尿病的本質還是血糖升高,當尿糖也出現的時候,只能說明血糖高得太厲害了。所以當出現尿糖陽性的時候應該及時檢測血糖的水平如何。
有時血糖含量正常,也會出現尿糖。這可能是由於腎臟病變,引起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所致。常見於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症等疾病。
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導致尿糖陽性,因為太復雜,就不一一介紹了。
5、尿酮體
正常情況下尿中酮體也應該是陰性。當體內糖分解代謝不足時,脂肪分解活躍但氧化不完全可產生大量酮體,通過尿排出體外。這種情況見於高熱、嚴重嘔吐、腹瀉、長期飢餓、禁食、過分節食、妊娠劇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當糖尿病人出現尿酮體時,要警惕酮症酸中毒。
6、尿膽紅素與尿膽原
正常情況下尿中只有微量尿膽紅素和尿膽原,檢測結果一般為陰性。當肝臟及膽道內外各種疾病引起血液里膽紅素升高,尿中的膽紅素和尿膽原也會升高。當此兩項有陽性時,應該檢測血液里結合膽紅素和非結合膽紅素的水平。
7、紅細胞與隱血
這兩項的意義是一樣的。顯微鏡下紅細胞一般不超過3個/HP,隱血也應該是陰性。當這兩項的數值比較高的時候,可稱為血尿。
血尿的原因可能是腎結石、泌尿系統腫瘤、腎結核、急性膀胱炎等,也可能是各類腎炎引起的腎小球破壞。
尿中出現紅細胞和隱血陽性,也應該定期復查。
8、白細胞
顯微鏡檢查,一般白細胞在0-5個/HP。當白細胞明顯增多的時候,一般提示有泌尿系統感染。比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結核等。當成年女性生殖系統有炎症時,陰道分泌物很容易混入尿內,所以要注意鑒別。
9、上皮細胞
尿中如果發現上皮細胞,最常見就是尿道炎。女性可能發現來自於陰道的上皮細胞混入尿液。其它的情況見到比較少,就不細說了。
10、各種管型
這是蛋白質、細胞或碎片在腎小管、集合管內凝固形成的蛋白質聚體,涉及到各種腎臟疾病,比較復雜。這些項目的分析還是交給專業的腎內科醫生,我們就不用操心了。
上面把最重要的項目已經說得差不多了。每家醫院的尿常規報告可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項目,文章不可能一一都說到。也有一些項目顧名思義就能夠理解,比如尿顏色、濁度、細菌等等。這些項目有一些是定性檢查,結果用(陰性/陽性)或者(-/+)來表示。陰性表示含量很低或檢測不到,陽性代表檢測得到,(++)或(+++)代表強陽性,含量依次升高。還有一些檢測項目是定量檢測,會給出具體數值,後面附有正常參考范圍,方便我們對照來進行比較。搞懂這些,看懂一張尿常規化驗單就應該基本沒有問題了。
三、檢查尿常規有哪些注意事項
因為尿常規一般由患者自己採集標本,所以如果標本採集不當,有可能影響到檢測結果的准確性,以下事項是需要注意的。
尿常規可以隨時進行檢測,不需要空腹或其它特殊要求。但一般檢測晨尿結果最為准確。
留取的標本應該盡快進行檢測,放置時間過長會影響其中成分。如果超過2小時最好重新採集標本。
尿液極容易受到尿道口分泌物污染,如女性陰道分泌物的污染,男性容易受精液、前列腺液的污染。因此收集尿液之前,有條件最好能對外生殖器清洗和消毒。留取尿液時,開始的部分棄之不要,留取中段尿,最後的部分也不要。
如果在檢測尿常規時同時在服用某些葯物,應該向醫生說明情況,以助於醫生准確對結果進行分析。
因為上面談到的各種影響因素,尿常規的結果波動可能會比較大,當檢測到偶爾一次異常時不用過於緊張,連續多次復查才能夠反映出真實的狀況。
題圖來源: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
7、體檢驗尿都能檢查出什麼?
驗尿能刪查出泌尿系統及相關器官的一些病變,如腎炎、結石、糖尿並菌尿症等,也能查早孕。
8、尿常規檢查能驗出什麼.
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澤,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體是恆定的,故尿色的深淺隨尿量而改變。正常尿呈草黃色,異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變化。
(2)透明度:正常新鮮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見稍混濁外,多數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過久則出現輕度混濁,這是由於尿液的酸鹼度改變,尿內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漸析出之故。
(3)酸鹼度: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葯物及疾病類型。
(4)細胞:在臨床上尿中有重要意義的細胞為紅細胞、白細胞及小圓上皮細胞。①紅細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見紅細胞,離心沉澱後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3個。若尿中出現多量紅細胞,則可能由於腎臟出血、尿路出血、腎充血等原因所致。劇烈運動及血液循環障礙等,也可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現蛋白質和紅細胞。②白細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圓形上皮細胞。正常尿液中,有時可發現少數脂肪變性的小圓形上皮細胞。若腎小球腎炎時,尿中上皮細胞增多。若腎小管有病變時,可出現許多小圓形上皮細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僅含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現1個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個腎單位的情況,是腎臟疾病的一個信號,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6)蛋白質:一般認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質量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規定性檢測為陰性。病理性蛋白尿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妊娠中毒症、狼瘡性腎炎、放射性腎炎及腎內其它炎症病變、中毒、腫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約在1.015~1.025之間,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測定尿比重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內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內含糖量為0.1~0.3克,最高不超過0.9克,定性試驗為陰性。尿糖陽性多見於腎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9、做尿常規能檢查出什麼病來嗎
尿常規檢查,在臨床上應用廣泛。通常來說,通過尿常規檢查,可以發回現尿液的性狀有何不答同,從而判斷一些疾病。尿常規檢查,通常對於泌尿系統的疾病診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尿液中的白細胞增高,通常說明可能存在有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於細菌感染造成的,通常會使尿液中的白細胞增高。如果尿中的紅細胞增多,通常提示存在有血尿,臨床上很多病都會出現血尿。所以,尿檢出現血尿,是進一步判斷疾病的標准,可以通過其他的檢查,來明確具體引起血尿的原因。另外,尿液常規提示尿膽紅素增高,可以判斷是否存在有溶血可能性。另外,尿液中的比重不同,可以幫助判斷是否存在有蛋白尿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