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宮頸炎症,需要做什麼檢查
宮頸炎(cervicitis)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多見於育齡婦女,為宮頸受損傷和病原體侵襲而致,包括子宮頸陰道部炎症及子宮頸管黏膜炎症。宮頸是阻止下生殖道病原體進入上生殖道的重要防線,但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本身抗感染能力較差,若受到性交、分娩、流產、手術等機械性刺激而受損,就更易發生感染。臨床上將宮頸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以慢性炎症為多。急性宮頸炎主要表現為宮頸紅腫,頸管黏膜水腫,常伴急性陰道炎或急性子宮內膜炎。慢性宮頸炎有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腺囊腫和宮頸外翻等多種表現。慢性宮頸炎與宮頸癌有一定關系,故應積極防治。30歲以上有宮頸炎的婦女應定期做宮頸刮片檢查癌細胞。
1.急性宮頸炎
(1)婦科檢查 可見宮頸充血、紅腫,伴頸管黏膜水腫和宮頸黏膜外翻。宮頸觸痛明顯。宮頸管有膿性分泌物。
(2)白細胞檢測 檢查宮頸管分泌物或陰道分泌物中的白細胞,急性宮頸炎患者宮頸管膿性分泌物中性粒細胞計數大於30個/高倍視野,陰道分泌物白細胞計數大於10個/高倍視野。
(3)病原體檢測 做宮頸分泌物塗片或細菌培養,尋找致病菌。懷疑衣原體感染時可做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沙眼衣原體抗原。
2.慢性宮頸炎
(1)婦科檢查 可發現子宮頸呈糜爛樣改變,觸之易出血。或有黃色分泌物覆蓋子宮頸口或從子宮頸口流出,可有宮頸觸痛。也可表現為子宮頸息肉、宮頸腺體囊腫或子宮頸肥大。
(2)陰道鏡檢查 宮頸炎久治不愈、有接觸性出血、巴氏塗片二級或以上時,可行陰道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可能存在的癌前病變(如宮頸上皮內瘤樣變)或早期宮頸癌。
(3)病原體檢測 宮頸分泌物塗片或細菌培養可發現致病菌。宮頸細胞塗片亦可檢查出淋球菌、滴蟲、真菌。必要時需行衣原體、支原體、人乳頭瘤病毒的檢查。
(4)宮頸刮片和宮頸活檢 慢性宮頸炎應常規做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與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宮頸結核等疾病相鑒別。取宮頸糜爛潰瘍較明顯處或病變較深處的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為最准確的檢查方法。外陰陰道有急性炎症,月經期,妊娠期應暫緩進行。
2、子宮炎症吃什麼水果好
最好多吃點蘋果、梨啊什麼的
也就是多吃一些富含營養、水分多的水果
3、子宮內膜炎症有什麼症狀?
子宮內膜炎復其實也是屬於盆腔炎的一制部分,如果出現急性盆腔炎或者急性子宮內膜炎的時候,它最重要的症狀是腹痛,可以伴有腰骶酸痛或者小腹下墜等。同時還可以出現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或者膿性白帶,這是急性子宮內膜炎的症狀。
如果是慢性子宮內膜炎時,因為會影響到子宮內膜正常功能,這時會出現月經改變,比如有的人會出現經期延長,每個月月經期都會超過7天。還有的人會出現月經量明顯減少,這也是因為炎症造成子宮內膜功能障礙。也可能出現不孕,因為子宮內膜不正常,炎症影響受精卵種植到子宮內膜,也會出現不孕的情況。另外還有會出現下腹部酸墜、隱痛等症狀。
4、子宮為什麼會發炎?
子宮體部的炎症以子宮內膜炎為主。當細菌侵犯子宮肌層,稱子宮肌炎,內膜炎和肌炎,一般都同時存在。急性期的主要症狀是發熱,伴持續性下腹痛,腰酸,白帶增多,呈膿性或水樣,有臭味。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急性子宮內膜炎可轉為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子宮內膜炎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規則、經期延長、下腹墜痛或輕度疼痛。白帶多呈膿性伴有臭味及低熱。內膜炎的發生與經期衛生或性生活紊亂,不潔性交,宮腔內手術,如節育術(人流放環),診刮術,通液術等操作有關,有的為產後感染所致。也可由子宮內膜息肉,粘膜下肌瘤使月經淋漓不凈,繼發感染引起。
子宮不是一個閉合器官。它經陰道與外界相通,而陰道內在正常情況下寄生大量病原體。由於宮腔內操作,或月經期均有子宮內膜瘡面,而血又是細菌的良好營養劑,因此如不注意無菌操作或不注意經期及性生活衛生,易使外界或陰道內致病菌上行而使子宮發炎。
子宮內膜炎的炎症滲出物可有殺精子的作用,另外子宮內膜長期慢性炎症,可使內膜間質纖維化和腺體萎縮而致內膜對性激素反應不敏感,不能為孕卵種植准備良好的內環境,而影響受精卵著床。如內膜炎延至輸卵管,可造成輸卵管阻塞或通而不暢,影響受精。
子宮發炎,重在預防。注意經期衛生,避免不潔性交,預防性傳播疾病的發生;醫務人員要嚴格無菌操作是關鍵。如果發病,及時採用葯物徹底治療,避免轉為慢性子宮炎而影響受孕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