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腹脹是臨床常見的症狀,是由於胃腸道內存在過量的氣體所致。表現為腹中脹氣感和腹部氣體滯留兩種現象。當胃腸積氣過多時,患者可感到腹部不適,表現噯氣、腹脹、腸鳴亢進。
在臨床上引起腹脹的病因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1.胃腸道疾病
(1)胃部疾病:常見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擴張及幽門梗阻等。
(2)腸道疾病:常見於腸結核、痢疾、腸梗阻及習慣性便秘等。
(3)其它:胃腸神經官能症。
2.肝、膽與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變,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及胰腺炎等。
3.腹膜疾病 常見於急性腹膜炎、結核性腹膜炎等。
4.心血管疾病 常見於心力衰竭、腸系膜動脈硬化症、腸系膜動脈梗塞等。心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脹。
5.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敗血症、重症肺炎及傷寒等。
6.其它 可見於手術後腸麻痹、肺氣腫、哮喘病、低鉀血症、吸收不良綜合征、脊髓病變、葯物反應、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結締組織疾病及甲減等。以及功能性疾病,如消化和吸收不良症狀和胃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都可造成積氣增多,而產生腹脹。
解決方法
1.少食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麵食、豆類以及捲心菜、花菜、洋蔥等蔬菜 ,它們都很容易在腸胃內部製造氣體 ,從而導致腹脹的出現。
2.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子、硬煎餅等硬性食物都不容易消化 ,因此在腸胃裡滯留的時間會比較長 ,產生較多氣體而引發腹脹。
3.改變狼吞虎咽的習慣。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等不良習慣 ,會很容易吞進不少空氣 ;此外 ,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使大量空氣潛入胃部 ,引起腹脹。
4.克服不良情緒。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鬱等不良情緒也可能會使消化功能減弱 ,或刺激胃部造成過多的胃酸 ,其結果也會使胃內氣體過多 ,造成腹脹加劇。
5.注意鍛煉身體。每天應該堅持 1小時左右的適量運動 ,不僅有助於克服不良情緒 ,而且可以幫助消化系統維持正常的功能。
6.適度補充纖維食物。高纖維食物並非只會導致腹脹 ,有時恰恰相反 ,在攝入高脂肪食物後 ,有時反而會有減輕腹脹的功效。原因在於 ,高脂肪食物難以被消化、吸收 ,因而在腸胃裡逗留時間往往比較長 ,而一旦有纖維加入 ,受阻塞的消化系統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7.注意某些疾患。對某些疾病來說 ,腹脹或許就是先兆或是症狀之一。它們包括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和膀胱瘤等。
腹脹是指腹部脹滿的症狀 ,多因胃腸道疾病、低血鉀、肝膽與胰腺疾病、腹膜疾病和手術後胃腸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中醫認為腹脹多由酒傷、食傷、情志郁結、黃疸積聚等所致。有虛實之分。
虛證 :腹脹、大便溏瀉、不思飲食、腹痛喜溫喜按 ,按之腹較軟。
1.砂仁、陳皮各 10克 ,廣木香 6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2.用冰片 0. 2克研末敷於臍上 ,蓋上紗布 ,再用艾條灸 10~ 15分鍾。
3.茯苓 15克 ,炒白術 10克 ,焦山楂 10克。水煎取汁 ,分 3次服。
4.黨參 10克 ,扁豆 10克 ,茯苓 15克。水煎取汁 ,分 3次服。
實證 :便秘、腹脹、腹痛拒按、口渴心煩。
1.大黃、厚朴各 6克 ,芒硝 3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2.枳實、厚朴各 6克 ,川黃連 3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3.芒硝 3克 ,大黃 5克 ,甘草 3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食積證 :胸腹滿悶、噯腐吞酸、腹滿拒按、惡心嘔吐、大便不通。
1.香櫞片 6克 ,砂仁 3克。水煎取汁 ,放入適量白糖 ,分 2次服。
2.生白蘿卜 500克。將白蘿卜洗凈、切片打爛取汁 ,飲之。
3.焦山楂 15克 ,炒菜菔子 10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4.枳實 10克 ,炒白術 6克。水煎取汁 ,分2次服。
5.隔山撬 15克 ,雞內金 6克 (焙焦研成細末 )。將隔山撬煎水 ,吞服雞內金 3克。日 2次。
6.連翹 10克 ,萊菔子 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7.炒麥芽、炒谷芽、焦山楂各 10克。水煎取汁 ,分 3次服。
氣郁證 :情志不舒 ,食慾減退 ,脘腹脹滿 ,噯氣泛酸。
1.當歸 5克 ,炒白術 10克 ,炒香附 5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2.柴胡 5克 ,白芍 10克 ,枳實 5克。水煎取汁 ,分 2次服。
3.丹參 10克 ,陳皮 5克 ,鬱金 5克。水煎取汁 ,分 3次服。
麩質過敏症 (又稱乳糜瀉 )是一種消化道疾病 ,主要起因於腸道對麩質的不良反應 ,導致腸道自體免疫反應。麩質過敏症不但造成腸胃不適 ,影響養分吸收 ,更可能引發下痢、便秘 ,甚至是貧血等症狀。
麵粉搓揉之後會產生具有拉力的面團 ,這是因為其中的「小麥蛋白」形成「麵筋」的緣故。麵粉作成的食物特別好吃 ,就是因為麵筋的獨特口感 ,有嚼勁。
可惜的是 ,不是每個人都能盡情享用麵粉作成的食物。身體免疫系統不好的人 ,腸胃道會特別敏感 ,一旦對麵粉的「小麥蛋白」產生敏感反應 ,就會腹瀉或便秘 ,肚子老是鬧問題。若是因為飲食習慣而必須經常食用麵粉食物 ,肚子就會一天到晚不舒服 ,影響消化吸收 ;對小朋友來說 ,還會因為營養攝取不足的緣故 ,導致貧血或其它發育障礙等後遺症。
這種對「小麥蛋白」特別敏感的問題 ,在醫學上稱為「麩質過敏症」 ,又稱乳糜瀉。醫學界認為 ,這只是少數人的自體免疫疾病。權威醫學中心「梅耶醫學中心」的最新研究報告卻指出 ,麩質過敏症患者的人數其實相當多 ,特別是40— 60歲的女性 ,很容易因為麩質過敏症的問題而影響生活品質。
研究人員指出 ,麩質過敏症的病人容易出現嚴重腹瀉、腹痛、脹氣、糞便酸臭的症狀。但是這些症狀與其它的腸胃疾病相似、往往會阻礙正確的診斷。因此研究人員建議 ,腹瀉腹脹問題一直無法治癒的患者 ,最好能夠利用血液測試的方式 ,找出過敏原 ;同時也要進行小腸切片 ,以了解腸道狀況。
如果檢查後能夠確認「小麥蛋白」是導致病人過敏的主要病因 ,就能夠利用飲食控制的發現 ,不要吃小麥或麵粉製作的食物。飲食控制後若可以看到明顯的症狀改善 ,就可確定病人的病因 ,而不需要因為腹脹腹瀉問題而奔波求醫了。
隨著大家飲食習慣越來越西化 ,接觸麵包、蛋糕、餅乾等麵粉食物的機會很高 ;再加上中國人吃面的比例也很高 ,因此一般人並不會聯想到自己的腸胃問題與麵粉有關系。在此建議您 ,如果你經常為腹脹腹瀉所苦 ,不妨提醒醫師 ,自己是不是對麵粉食物過敏 ,也許就可幫助醫師找出病因。
2、經常胃脹是什麼原因?
引起胃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憂 思 惱怒 生氣也會損傷胃。
2.飲食不衛生。有些病菌於腸道中會產生毒素,造成急性胃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3.飲水量太少或纖維素食物進量太少造成便秘 脹氣。
4.生活作息不正常。還可能定時定量,造成腸道過於飢餓或過於飽食,導致腸道動作異常,長期可以使胃腸負擔過重。
5.吃的太油膩,造成腸道不易消化。高蛋白質或高脂肪的飲食,易造成腸道菌群改變,不利於有益菌存活。如果油膩食物攝入過多,體內脂肪酶和蛋白酶就會不堪重負,直至耗竭。
6.吃的太快。會使咀嚼不到位,造成消化液和食物不能充分攪拌混合,因而不能進行充分的消化分解,對腸道造成傷害。
7.壓力過大直接影響生理功能就是腸道功能異常。如胃酸過多、減緩蠕動或加快蠕動等。胃酸過多會損傷胃粘膜,加快蠕動會造成頻頻腹瀉,減緩蠕動會造成腹脹。很多胃病可以引起胃脹,只要治療好了引起胃脹的胃病,胃脹自然就消除了,而許多胃病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為同時伴有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只要治療好了胃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其它胃病就會自然康復,胃病患者如果感覺不僅胃部不舒服,而且睡眠、精神狀態等也不好,那十有八九可以判斷患有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需要說明的是胃植物神經紊亂(即胃神經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儀器檢查不出,容易被很多醫生和患者忽視,有的患者想不通,有的醫生也想不通,所以很多醫生不知道從這方面用葯,而耽誤了病人,導致久治不愈!
8.疾病引起:臨床上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等,這類患者常常是以胃脹為主,由於胃腸粘膜的損傷,常以胃脹、惡心、食慾不振等形式表現。
9、少數患者是由於胃部手術後損傷胃絡,耗傷氣血,胃失其職造成胃脹。
發病機制
1、胃腸道內氣體排出障礙。
2、胃腸道中氣體吸收障礙。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大部分氣體,經腸壁血管吸收後,由肺部呼吸排出體外。有些疾病,腸壁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影響腸腔內氣體吸收,從而引起腹脹。
3、吸入空氣。吃東西時因講話或飲食習慣不良吸入大量空氣,而引起腸脹氣。因某些原因,腸蠕動功能減弱或消失,所以腸腔內的氣體排不出體外,因而引起腹脹。
4、食物發酵。正常情況下,回腸下端和升結腸有大量細菌存在。如果食糜在這段腸子里,因某種原因停留時間過長,在細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發酵,產生大量的氣體,引起腹脹。
胃脹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不宜搭配的食物:食物搭配不良會帶來消化問題,例如蛋白質與澱粉就不是好搭檔,蔬菜與水果也是不佳的組合,牛奶不宜與三餐同時用,糖不要與蛋白質或澱粉合用。
服用嗜酸菌:消化不良型脹氣可用嗜酸菌來改善,因為缺乏這些良性菌是最常見的消化不良因素。打開10粒膠囊服用,或使用一湯匙的粉末配方。對乳晶過敏者,可改用不含牛乳的制劑。嗜酸菌也是頗安全的灌腸劑,開始你可能感到輕微的不適,不過大約1小時後即可乎息。
多喝米湯:米湯及大麥粥對脹氣、排氣及胃灼熱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穀子或大麥),煮沸10分鍾。蓋上鍋蓋再慢燉50分鍾。過濾,冷卻後,一天喝數次。
應避免的食物:脹氣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統無法吸收某類碳水化合物,豆類容易引起脹氣,甘藍菜、綠花椰菜、洋蔥、白花椰菜、全麥麵粉、白蘿卜、香蕉等也容易產生脹氣。
適量攝取高纖維食品:雖然高纖維食品有利於健康,但有些高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可能會增加排氣。如果你想在飲食中增加纖維用量以維持健康,應從少量開始,使腸子逐漸適應,這樣可以減少脹氣。
喝醋 :用一湯匙純的蘋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時啜飲,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時先喝一杯檸檬水,它也有治療及清血的作用。
服木炭片 :活性炭能有效地排除過多的氣體,在你感到不適時,立即服用5粒。但你若正服用其他葯物,則需注意,木炭粒除了吸收氣體,也會吸收葯物成分。同時,切勿每天使用,因為木炭的吸收力強,能吸收有用的營養索。
保持生活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易消化,進食細嚼慢咽、不易過飽,忌生冷與刺激性食物等。另外,保持良好的情緒,放鬆精神,適量運動,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很重要。
3、女人經常性的腹脹是什麼原因?
腹脹對於來女性朋友來說自是非常常見的事情,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發生過腹脹的情況。由於腹脹的發生頻率高,因此得不到女性朋友的重視,很多女性朋友都認為腹脹是由於月經所引起的,但是有些時候,腹脹並不只是出現在月經期。女性腹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引起女性腹脹的原因有:
1、月經期
盆腔充血、水鈉儲留經常也會有下腹脹滿的感覺,但這屬於生理現象。
2、盆腔結核
會出現包囊性積液、乾酪樣壞死等刺激腸道,使胃腸功能紊亂,腹脹也會比較明顯。
3、巨大卵巢囊腫
這種囊腫引起的腹脹多為逐漸加重,但加重的速度較慢,除腹脹外,一定還伴有腹脹增大,卵巢漿液性或粘液性囊腫有時會像足月妊娠或更大。
4、卵巢癌或子宮肉瘤、輸卵管癌
這些腫瘤引起的腹脹多為突然出現,腹脹明顯。婦科惡性腫瘤可出現大量腹水,加上腸管長期浸泡在腹水中,蠕動功能下降,腹脹尤其明顯。
女性腹脹要怎麼科學解決
女性腹脹是對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而便秘又多與肛腸、心血、神經等系統以血脈相連,所以看之事小,但查之甚重,一定不能馬虎對待。女性腹脹應及時檢查確診,然後對症治療,並且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4、長期腹脹是什麼原因
正常人瀦留於胃腸道內的氣體有100-150毫升,主要分布於胃和結腸內。胃腸道內氣體約有70%來自吞咽的空氣,自血液彌散進入胃腸道者約佔20%,食物殘渣經細菌發酵分解而產生者佔10%,當進入胃腸道產生的氣體總量超過胃腸道所吸收與排出的氣體總量時,病人有腹部脹滿感,體格檢查可見腹部膨隆,x線攝片可見胃腸大量積氣,臨床上稱為腹脹。引起腹脹的疾病比較多,較常見的可分為如下幾類:胃腸道疾病 胃部疾病,包括急慢性胃炎、潰瘍病,胃下垂、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胃酸缺乏、胃癌等;腸道疾病,包括急慢性腸道感染(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結核)、完全或不完全性腸梗阻、習慣性便秘、腸寄生蟲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等。肝、膽與胰腺疾病 肝臟疾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等;膽道疾患,包括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等;胰腺疾病,包括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腹膜疾病 急性腹膜炎、結核性腹膜炎等。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絞痛、心律紊亂、腸系膜動脈硬化症、腸系膜血管栓塞等。急性感染性疾病 各種嚴重感染引起的敗血症、毒血症、中毒性肺炎、傷寒等。其他 腹部手術後,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吸收不良綜合症、脊髓病變、葯物反應、結締組織病等。以下幾種疾病引起的腹脹比較明顯:――急性胃擴張:通常發生於暴飲暴食之後,也可因情緒激動、劇烈疼痛、受寒等刺激所致。上腹部或臍部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脹痛,上腹部明顯膨隆,但腹肌柔軟,僅有輕度壓痛,x線檢查可見擴大的胃泡和大量的胃內容物瀦留。――胃下垂:常見於瘦長體型,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腹肌鬆弛的經產婦和老年人,可有腹脹或胃痛、惡心、噯氣、頭暈、乏力等,常同時伴有腎下垂、肝下垂的體征。――腸梗阻:腹脹伴有腹痛、嘔吐、便秘、肛門不排氣等表現。嚴重者可有少尿、煩躁休克。麻痹性腸梗阻時,全部腸腔擴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機械性腸梗阻時,腸鳴音亢進,梗阻部位越低腹脹越明顯。――幽門梗阻:潰瘍病並發幽門梗阻者都有上腹膨脹,腹脹明顯。有長期潰瘍疼痛史,近期逐漸發生上腹部脹滿、噯氣、反酸與嘔吐,而常見的上腹部疼痛節律性消失,嘔吐大量帶酵味的隔餐甚至隔夜的食物為其特點。嘔吐或引吐可減輕上腹部脹滿,上腹部膨隆,可見胃逆蠕動波,常伴有胃部振水聲。――胃腸神經官能症:本病以年輕婦女較為多見,常表現出腹脹、噯氣、嘔吐、腹痛、納差、便秘、腹瀉等症狀。並可伴有失眠、頭痛、健忘、心悸、胸悶、陣發性面紅等神經官能症狀,症狀常隨情緒而變化。
5、經常腹脹是什麼原因?
長期腹脹,原因可以分成兩大類:
一類就是器質性的疾病,比如消化內道裡面有腫瘤或者炎症,容這種情況都會導致腸道的運動功能受到影響,胃腸道的排空受到阻礙,患者出現腹部飽脹的感覺,這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原因。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器質性疾病是比較少見的。
更多的是屬於胃腸道的功能性疾病,我們在上消化道稱之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下消化道稱之為腸易激綜合症。通過檢查,比如說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血清學化驗排除了嚴重的器質性疾病以後,患者依然感覺到明顯的腹脹,這種時候大多數就屬於功能性的腹脹,大多數就是胃腸功能紊亂,在臨床中大概佔70%,甚至80%都是屬於這種功能性的腹脹,這個和很多原因有關系,比如缺乏運動、缺乏鍛煉、體形過胖、飲食攝入不合理,作息不規律,和這些都是有關系的。
6、經常腹脹是什麼原因
腹脹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症狀,它的出現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一旦引起腹脹的原發病不進行治療,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腹脹都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1
當患者患有腸胃疾病時,很容易出現腹脹的症狀。當患者出現胃下垂、胃擴張、慢性胃炎、胃潰瘍、幽門梗阻等都會引發腹脹的出現。
2
當患者出現急性感染時,如敗血重症肺炎、傷寒等,都會導致患者出現腹脹的症狀。
3
當患者患有急性肝炎、胰腺炎以及肝硬化慢性膽囊炎等肝膽或胰臟疾病,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腹脹。
4
當患者出現繼發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等腹膜類疾病時,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腹脹的症狀。
腹脹都有哪些危害
1
當患者經常出現腹脹時,其腹腔脹氣,橫膈升高,胸腔變小,肺唿吸功能受到限制,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唿吸。
2
一些患者因為腹脹的影響,導致一些食物瀦留在腹腔內,一旦出現發酵腐敗的情況,很容易產毒產氣,被機體吸收,加重患者病情。
3
當患者常常出現腹脹,不僅會導致食物瀦留,還會使腸壁受到壓迫,使腸壁血漿滲入腸腔,引起水、電解質失去平衡。
4
當患者腹部脹氣時,就會導致患者橫膈上提,壓縮胸腔,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受到影響。
END
注意事項
腹脹的出現需患者重視起來,引起腹脹的原發病應積極治療,一旦病情加重,勢必會增加治療難度。
7、是什麼原因導致腹脹?
吃得太多
這可能是引起腹脹的最常見原因。多吃少量食物可能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富含脂肪食物的飲食
與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相比,脂肪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消化,因此您的胃會保持更長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解決方案是限制每天消耗的脂肪量。
在奔跑中吃
當您快速進食時,腹脹的風險會增加。補救措施很簡單:以較慢的速度進食。許多營養學家認為,緩慢進食還有助於防止暴飲暴食,因此可以防止體重增加,因為大腦需要大約20分鍾才能獲得飽腹感的信號。
氣體積聚
消化系統中大約一半的氣體是吸入的空氣。其餘的則由腸道中的細菌產生,這些細菌有助於消化食物。當胃腸道功能不正常時,氣體開始在腸內積聚,引起腹脹和不適。
有些人緊張時會吞下更多的空氣。這就是為什麼進行呼吸運動或進行性肌肉放鬆(旨在減輕壓力和焦慮)也可以幫助減少多餘氣體並防止腹脹的原因。我還建議您擴散一些薰衣草或玫瑰精油,以幫助您在飯後放鬆身心;而在用餐期間,您可以擴散一些生薑,茴香或柑橘精油來幫助促進消化。
另外,您應避免食用會引起腹脹的食物。難以消化的食物會導致氣體積聚和腹脹,因此應減少食用。這里是其中的一些:
豆類和小扁豆含有不可消化的糖,低聚糖,必須通過腸內細菌將其分解。
水果和蔬菜,例如抱子甘藍,捲心菜,花椰菜,胡蘿卜,李子,杏子-均含有糖和澱粉,可能導致氣體積聚和腹脹。
糖果還可以促進氣體的積累。山梨糖醇是許多糖果中發現的人造甜味劑,無法消化。另外,果糖,一種添加到許多加工產品中的天然糖,對許多人來說很難消化。為了避免腹脹,您必須注意所有這些食品甜味劑,並盡可能限制其食用。
如果乳糖消化方面的問題,乳製品可能會引起腸道壓力和腹脹。
全谷類食品,通常被建議具有許多健康益處,有時會引起腹脹和氣體問題。全穀物如此健康的原因之一是其高纖維含量。但是纖維是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的突然增加會引起氣體,腹脹甚至便秘。營養學家建議飲食中的纖維逐漸增加,以使身體有時間適應。同時,您需要喝更多的水,因為它有助於纖維穿過消化系統,從而防止腹脹和便秘。
最後,如果您抽煙,則消化系統問題仍然是戒煙的另一個原因。吸煙與腹脹,燒心和其他消化問題有關。
8、脾虛經常腹脹是什麼原因?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經全面檢查確診後進行系統治療,並配合精神方面進行調養,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對黏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傷,保持有節制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另外,高度精神緊張也是胃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如司機、建築工人、辦公室工作人員等的胃病發生率都很高,所以這些人更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精神的愉悅。
1、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並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鍾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范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查一下相關人體生物鍾的資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喜歡喝茶的可以喝德甫長謂寳茶,即可以調理腸胃,也可以使腸胃恢復到正常狀態。
4、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7、有胃病的人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葯,因為長期吃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癒。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中醫的良方對於養胃特別有效。
9、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必需的。
9、長期腹脹是由哪些原因導致的?
常人胃腸道內存在100毫升一150毫升氣體,分布於胃與結腸部位。當胃腸道存在過量的氣體時,即稱為腹脹。腹脹常為多種疾病的首發症狀,了解引起腹脹的病因,對於指導掛號就診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類及常見疾病
引起腹脹的病因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1.胃腸道疾病
(1)胃部疾病:常見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擴張及幽門梗阻等。
(2)腸道疾病:常見於腸結核、痢疾、腸梗阻及習慣性便秘等。
(3)其它:胃腸神經官能症。
2.肝、膽與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變,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及胰腺炎等。
3.腹膜疾病 常見於急性腹膜炎、結核性腹膜炎等。
4.心血管疾病 常見於心力衰竭、腸系膜動脈硬化症、腸系膜動脈梗塞等。心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脹。
5.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敗血症、重症肺炎及傷寒等。
6.其它 可見於手術後腸麻痹、肺氣腫、哮喘病、低鉀血症、吸收不良綜合征、脊髓病變、葯物反應、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結締組織疾病及甲減等。
如何掛號就診
上述多種疾病均可引起腹脹,那麼,就診時如何區分科別呢?一般根據病史及伴隨症狀即可一目瞭然。
1.消化內科 腹脹伴暖氣、反酸,進食後加重或有腹瀉的病人,應掛消化內科。
2.普通外科 急起的腹脹、腹痛,伴嘔吐或不排氣、不排便的病人,應掛普通外科。慢性腹脹伴右上腹痛、進食油膩食物後加重者,亦應掛普通外科。
3.婦科 經常腹脹伴腰酸、白帶多的病人,應掛婦科。
4.肝炎科 腹脹伴厭油、黃疽的病人,應到肝炎科就診。
5.結核科 經常腹脹伴低熱的病人,應掛結核科。
6.心臟內科 有心臟病史,經常腹脹者,應到心臟內科就診。
7.神經內科 有下肢癱瘓的病人,經常腹脹,應到神經內科就診。
腹脹之人宜吃以下食物。
金橘
能理氣、解郁、化痰、除脹、醒酒。《本草綱目》稱它「下氣快膈。」《隨息居飲食譜》亦雲:「金橘醒脾,辟穢,化痰,消食。」無論氣滯型腹脹或是食滯型腹脹,均宜用金橘煎湯喝或泡茶飲。民間習慣做成金橘餅,腹脹時嚼食一、二枚。
佛手柑
能理氣、化痰,也能消食解酲。《本經逢原》中就說它「專破滯氣」。《本草便讀》亦載:「佛手,功專理氣快膈。」《隨息居飲食譜》又稱它能「醒胃豁痰,辟惡,解酲,消食止痛。」所以,凡是腹脹之人,無論是氣滯或食滯引起,均宜用鮮佛手12~15克,或干品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檳榔
能下氣除脹,又能消食解酒。《用葯心法》中說:「檳榔,苦以破滯,辛以散邪,專破滯氣下行。」《鶴林玉露》曾指出:「嶺南人以檳榔代茶,醉能使之醒,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飽能使之飢,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凡氣滯或食滯腹脹者均宜。然檳榔畢竟是破氣耗氣之物,適宜身體壯實之人短暫食用。
蘿卜
能健胃消食、順氣寬中。《四聲本草》中載:「凡人飲食過度,生嚼咽之便消。」《本草綱目》亦雲:蘿卜「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甚效。」可見,蘿卜對食滯腹脹者尤宜,或搗汁飲,或煎水服。除新鮮蘿卜外,蘿卜子、蘿卜葉、老蘿卜根(即地骷髏,蘿卜的老根)煎水服用,也適宜食滯腹脹之人。
胡荽
有消食下氣作用,中醫常用以治療食物積滯。崔禹錫《食經》稱:「調食下氣。」《食療本草》說它「至消谷能食,治腸風,熱餅裹食」。《日用本草》亦認為,胡荽「消谷化氣,通大小腸結氣。」所以,對食積腹脹者尤宜。
青菜
能通利腸胃,無論氣滯腹脹或食滯腹脹者皆宜。青菜含豐富的維生素和食物纖維,能刺激胃腸的蠕動,通利二便,幫助消化,消除腹部脹滿不適。
豇豆
含多量的食物纖維和維生素,有幫助消化的作用,對食滯腹脹者尤為適宜。《四川中葯志》中記載:「豇豆健脾胃,消食,治食積腹脹。」成都《常用草葯治療手冊》還介紹治食積腹脹,噯氣:「生豇豆適量,細嚼咽下,或搗茸泡冷開水服。」
山楂
能消食積,特別是能消化肉積。《滇南木草》中說:「消肉積滯,下氣。」《日用本草》亦載:「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本草綱目》中曾記載了鄰居小兒一案,因食積黃腫,腹脹如鼓,取山楂食之,「至飽,歸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凡食積腹脹者,均宜多吃些山楂。
大麥芽
能和中、消積、下氣,對脘腹脹滿者,食之頗宜。《醫學啟源》曾說:「補脾胃虛,寬腸胃。」《本草匯言》亦說:「大麥芽,補而能利,利而又能補,如腹之脹滿,膈之郁結,以此發生之物而開關格之氣,則效非常比也。」
楊梅
能和胃消食,唐代食醫孟詵認為楊梅「和五臟,能滌腸胃。」現代《中國葯植圖鑒》亦載:「治心胃氣痛有效。」《泉州本草》載有一方:「治胃腸脹滿,楊梅腌食鹽備用,越久越佳,用時取數顆泡開水服。」
啤酒花
能健脾消食,適宜消化不良之人腹脹者服食。民間多用啤酒花10~15克,開水泡茶飲,對氣滯腹脹或食滯腹脹者有效。
紫蘇葉
是一種調味品,並能解魚蟹毒,有理氣除脹的作用。《日華子本草》稱:「治心腹脹滿」。《本草綱目》載:「紫蘇葉行氣寬中。」《本草匯言》中還說它「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氣,化痰氣,乃治氣之神葯也。」所以,凡氣滯腹脹者,尤為適宜,可用紫蘇葉10克煎水服,或開水沖泡代茶飲。
砂仁
為民間常用芳香性調味品,能行氣、和胃、除脹,適宜脘腹痞脹、不思飲食之人食用。明·李時珍就曾說它「理元氣,通滯氣,散寒飲脹痞」。凡氣滯腹脹,尤其是受涼後寒氣腹脹者,尤為適宜。每天可用砂仁3~5克,搗碎,煎水服,或開水沖泡當茶飲用。
白豆蔻
是一種芳香健胃調味品,能行氣、暖胃、消食、寬中、除脹,功與砂仁同。凡氣滯腹脹或食滯腹脹者,均宜用白豆蔻3~5克,煎水代茶。
此外,腹脹之人還宜吃胡蘿卜、橘子皮、刀豆、大白菜、芹菜、蕹菜、冬瓜、瓠子、番茄、苦瓜、茴香、薤白、橙子及茶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