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鼻炎怎麼治療?
「急來性鼻炎的治療以支持對症和對因源治療為主,同時注意預防並發症,主要包括:一,局部治療,包括選用鼻用減充血劑,如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液或麻黃鹼等,具有收縮鼻腔黏膜,減輕鼻塞,改善引流的作用,使用一般不超過7天。選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其通過降低鼻粘膜炎性反應程度而緩解鼻塞,生物利用度低,全身副作用小。二,全身治療,針對病因和全身症狀進行治療,如合並細菌感染,或可疑並發症發生時,可應用抗生素。此外多休息,多飲水,清淡飲食有助於康復。」
2、急性鼻炎怎麼治
鼻炎(Rhinitis)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症。表現為充血或者水腫,患者經常會出現鼻塞,版流清水涕,鼻癢權,喉部不適,咳嗽等症狀。 鼻腔分泌的稀薄液體樣物質稱為鼻涕或者鼻腔分泌物,其作用是幫助清除灰塵,細菌以保持肺部的健康。通常情況下,混合細菌和灰塵的鼻涕後吸至咽喉並最終進入胃內,因其分泌量很少,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當鼻內出現炎症時,鼻腔內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並可以因感染而變成黃色,流經咽喉時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時還可以經前鼻孔流出。
3、急性鼻炎如何治療?
急性鼻炎為鼻腔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俗稱「傷風」或「感冒」。春秋季節發病率高,是鼻科的常見病。
病毒感染是引發本病的主要原因。致病病毒種類,常見有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或鼻腔黏膜的防禦功能遭到破壞時,通過接觸或吸入上述致病毒侵入機體,生長繁殖而發病。
本病潛伏期1~3天。起病時鼻腔內、鼻咽部及咽部有乾燥及癢感、燒灼感,鼻粘膜刺激感,打噴嚏。繼之出現鼻塞,並逐漸加重,早期從無鼻涕轉變為大量清水樣鼻涕。進入中期,鼻塞加重。全身症狀因人而異輕重不一,常為周身不適、低熱、頭痛、咳嗽等。
小兒全身症狀較成人重,可有發熱、倦怠,甚至高熱、驚厥等。可伴有較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如腹瀉、嘔吐等。
本病患者外出時應戴口罩,盡量勿出入公共場所。要經常鍛煉身體,提倡冷水洗臉,日光浴。提倡正確的擤鼻法,即緊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對側鼻腔的分泌物;或將鼻內分泌物吸入咽部再吐出亦可。若緊壓兩側鼻翼,有力擤鼻可損害鼻粘膜,同時易將鼻腔分泌物送到鼻竇及咽鼓管,引起急性鼻竇炎、中耳炎。
全身治療
早期發汗療法可縮短病程,常用生薑、紅糖、蔥白煎湯熱服。
(1)解熱鎮痛葯:復方阿司匹林1~2片,或克咸敏1~2片,每日3次。
(2)中西成葯:速效感冒膠囊2粒,或感冒清1~2粒,每日3次口服。
合並細菌感染時,應用磺胺類、奎諾酮類及青黴素等抗菌葯物。
應用維生素葯物,可促進機體代謝,縮短病程。常用維生素C400毫克,維生素B1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局部治療
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可使黏膜消腫,以利通氣引流;病毒唑注射液滴鼻,有很好的毒副作用,可明顯縮短療程。
吸入蒸氣法:取薄荷,或樟腦,或復方安息香酊液數滴,放入開水中,或用超聲波噴霧器,或用酒精爐噴霧器,將蒸氣吸入鼻內。促使黏膜消腫,利於通氣引流。
4、急性鼻炎怎麼治療
其實
鼻炎,很多人都會得,而且一旦得過鼻炎,復發性幾乎為100%,令人頭疼不已,鼻炎看似小病,但因發炎部位毗鄰中耳以及症狀有時隱匿,因此若不及時治療,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竅立通網轉載...
5、急性鼻炎要怎麼治
急性鼻炎實在就復是我們所說制的「傷風」或「感冒」,以氣候多變季節發病較多,急性鼻炎的治療需要引起重視,及時規范治療急性鼻炎,不但能早日消除症狀、進步學習工作效率、改善生活,更能防止急性鼻炎向慢性鼻炎轉變。在急性鼻炎早期患者可通過葯物進行治療,而隨著急性鼻炎病情加重,必須要盡早到正規耳鼻喉醫院治療,建議患者有足夠的治療意識,早日進行治療。
6、該怎麼治療急性鼻炎
我現在也是得了急性鼻炎有快2個月了 現在正在用一種叫做《鼻爽》專的噴劑 在淘寶上屬買的 效果還不錯 還有要增強體質 多鍛煉 在中醫論壇上看見一個網友說 有一種叫保心安油在葯店買來 需要香港原裝產的,我也買來試了一下 用絲綿塞住鼻孔半個小時拿出來 再浸一下葯水 換另外的一個鼻孔,現在我用鼻爽還不錯,半個小時鼻孔就通暢了,我問了一下保健醫師說急性鼻炎要是早期不控制就會變成慢性,建議我用梨和冰糖放水裡煮沸情肺熱,每天2次喝汁水,主要鼻不通竅內在肺,所以我也想外與內兼療,一定會治好的,先前我也吃過中葯 先是西葯 怎麼也吃不好一個月後 我吃的中葯,都是那些涼性的葯,現在我還配合吃一些維生素C,也許能事半功倍哦!我現在正在試行 效果還可以,你也去試一下 去淘寶買一個鼻爽 和香港產的保心安油 然後再用冰糖和梨試一下!
7、急性鼻炎怎樣治療?
【概述】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稱「傷風」或「感冒」。本病以鼻塞、流涕、噴嚏為主要症狀,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又以冬季為多見。主要致病菌為病毒,各種呼吸道病毒均可成為致病菌。當機體由於各種誘因而抵抗力下降,鼻粘膜的防禦功能遭到破壞時,上述病毒即侵入機體而發病,其病理為鼻粘膜急性炎症。
中醫文獻對本病論述多散載於「傷風」、「嚏」、「流涕」、「鼻塞」等病證范疇內。本病多因氣候變化,寒熱不調,或生活起居不慎,過度疲勞,風邪侵襲鼻竅而為病,又有風寒、風熱之分。若風寒之邪外襲,皮毛受邪,肺失宣肅,風寒上犯,壅塞鼻竅而為病。風熱之邪,從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或因風寒之邪束表,郁而化熱犯肺,肺氣不宣,風熱上犯鼻竅,鼻失宣暢而為病。
【治療】本病治療原則以支持療法和對症治療為主。中醫將本病分為風寒和風熱兩型來治療。
1.外感風寒證【症狀】鼻塞聲重,噴嚏頻作,流涕清稀,頭痛,惡寒發熱,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檢查見鼻粘膜淡紅腫脹,鼻內積有清稀涕液。【方一】通竅湯【來源】《古今醫鑒》【組成】麻黃10克,白芷15克,防風15克,羌活12克,藁本12克,細辛3克,川芎12克,升麻10克,葛根12克,蒼術10克,川椒10克,甘草6克。
【功效】辛溫解表,散寒通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用麻黃、防風、羌活、藁本疏風散寒解表;川芎、白芷、細辛疏散,風寒通竅;升麻、葛根辛甘發散,解表升陽;蒼術發汗行濕;甘草調和葯性。川椒大熱,不利表散,可去而不用。
【按語】素有氣虛者可加黨參、黃芪益氣。【方二】荊防敗毒散【來源】《攝生眾妙方》【組成】荊芥10克,防風10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川芎12克,枳殼12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茯苓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風散邪,宣肺通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荊芥、防風、生薑、川芎辛溫發散風寒;前胡、柴胡宣肺疏暢氣機;桔梗、枳殼、茯苓理氣化痰利水;羌活、獨活祛風寒、除濕邪;人參扶正祛邪,體實者可減去。
【按語】素有氣虛者可加黨參、黃芪益氣。
2.風熱犯鼻證【症狀】鼻塞較重,鼻流粘稠黃涕,鼻癢氣熱,噴嚏時作,發熱,頭痛,微惡風,口渴,咽痛,咳嗽痰黃,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檢查見鼻粘膜色紅腫脹,鼻內有黃涕。【方一】銀翹散【來源】《溫病條辨》【組成】金銀花20克,牛蒡子12克,連翹15克,桔梗10克,荊芥穗10克,薄荷10克,豆豉10克,蘆根12克,淡竹葉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風清熱,宣肺通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金銀花、連翹疏風清熱、消腫通竅;薄荷、荊芥、牛蒡子、淡竹葉、桔梗、淡豆豉助主葯疏風清熱、宣肺通竅;蘆根生津護陰,而解口渴;甘草調和諸葯而解毒。
【按語】若頭痛較甚者,加蔓荊子、菊花以清利頭目;咳嗽痰黃,加前胡、瓜蔞以宣肺止咳化痰。【方二】桑菊飲【來源】《溫病條辨》【組成】桑葉15克,菊花12克,桔梗10克,連翹15克,杏仁10克,薄荷10克,蘆根10克,甘草6克。
【功效】疏風散邪,清利頭目。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本方用桑葉、菊花、薄荷疏風散邪,宣透風熱,杏仁、桔梗、甘草輕宣肺氣,祛痰止咳;連翹、蘆根清熱生津。
【按語】咽部紅腫疼痛者,加板藍根、射干以清熱解毒利咽。
8、急性鼻炎如何治療才能除根?
你好,避免接觸過敏原治療過敏性疾病首先要預防過敏,而預防過敏則首先應明確過敏原,然後採取有效的方法進行針對性的預防。查找過敏原除了根據病史進行初步篩選,還必須通過體內或體外測試來明確。
9、急性鼻炎是怎麼回事?有哪些治療方法?
問題分析:急性鼻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感冒,屬於病毒感染,可以有較重的全專身症狀。過敏性屬鼻炎是機體的免疫反應,主要表現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等
意見建議:兩者的治療不同,急性鼻炎是抗病毒對症治療,一周左右可以緩解。過敏性鼻炎主要是控制症狀,會反復發作,很難根治。
10、如何治療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可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
(1)全身治療:大量飲水,熱水泡腳,熱水浴等。飲食清淡、易消化而富營養。症狀較重者宜卧床休息。早期用發汗療法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①生薑、紅糖、蔥白煎湯熱服。②中醫學認為本病系外感風邪引起,由於所感之邪毒有別,侵犯之途徑不同,故有風寒、風熱之分。主要症狀為鼻竅不通、流涕、噴嚏,甚至不聞香臭。
外感風寒證在上述主症的基礎上,兼有惡寒重、涕多清稀、鼻音重、頭痛、惡寒、發熱輕、口淡不渴;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治以辛溫通竅,疏散風寒。用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荊芥12g,防風10g,羌活9g,獨活6g,前胡12g,柴胡12g,枳殼10g,桔梗6g,茯苓20g,川芎10g,甘草3g。水煎內服。外感風熱證在上述主症的基礎上兼有鼻內黏膜紅腫,鼻癢氣熱,涕黃稠,發熱,惡風,頭痛,咽痛,口渴喜飲;舌質紅,苔白或微黃,脈浮數。治以辛涼通竅,疏風清熱。可用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減:金銀花30g,連翹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葉30g,甘草3g,荊芥穗15g,淡豆豉10g,牛蒡子15g,蘆根30g。
解熱鎮痛葯:阿司匹林0.3 ~ 0.5g,每日3 次;復方阿司匹林1 片,每日3 次。
中成葯:強力維生素C 銀翹片,每次3 片,每日3 次;感冒清每次1 ~ 2 粒,每日3 次。合並細菌感染或疑有並發症時,全身應用磺胺等抗菌葯物治療。
(2)局部治療:血管收縮劑如1%(小兒用0.5%)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以使黏膜消腫而減輕鼻塞,通暢引流。應注意用正確的滴鼻方法,現簡介如下:①仰卧法:仰卧,肩下墊枕;或仰卧,頭盡量後仰並懸垂於床緣外,前鼻孔朝上。②坐位法:坐位,背靠椅背,頭盡量後仰。③側卧法:向病側側卧,頭下垂(適用於單側鼻竇炎或高血壓患者)。體位取定後,經前鼻孔向鼻腔滴葯,每側3 ~ 5滴即可。
針灸療法:鼻塞者,選用迎香、印堂穴;頭痛選用合谷、太陽、風池等穴。強刺激留針10 ~ 15 分鍾。
此外,應採用正確的擤鼻法:緊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對側鼻腔的鼻涕;或將鼻涕吸入咽部再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