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腋下體溫超過多少度就是發燒?
您好!
人體腋下體溫正常溫度一般在36至37℃之間,腋下溫度在37.5℃以上就是發燒了內。腋下體溫可分三度:容1,37.5--37.9
屬低熱。2,38--38.9
屬中熱。3,39--40
屬高熱,但如果超過37℃也可以算是低燒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2、腋下溫度幾度才算是發燒呢
正常人的腋下來體溫是在36.0-37.4℃之間波源動的,每天的波動范圍是在1.0-1.4℃之間。不要在飯後或者活動後或者從高溫的環境下回來時測量體溫,一般是在上述情況以外安靜1小時後測量才能算數。只要人沒有任何症狀和不舒服均是正常體溫。因為體溫的標準是根據統計學的原理採取的是95%以上的人群為標准,它不包括少數的另外的5%的無症狀的正常人群。因此如果確定人是否發熱必須伴有不舒服的症狀。可以低一點,也可以高一點。還要看人的平時基礎體溫是多少。我家門鄰基礎體溫比較低,平時正常時測量體溫均在35.5℃以下,如果超過36.5℃,他就發熱了,渾身都不自在到處酸痛,難受的不得了。他就屬於5%以外的這群人。
3、腋下溫度幾度才算是發燒呢
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度,口腔溫度為36.2—37.2度,直腸溫度比版口腔溫度高權0.3--0.5度。
正常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溫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體溫底於正常稱為體溫過底。人體溫度相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過低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
4、體溫幾度算發燒(腋下)
以腋下測溫法為抄例,寶寶的腋下溫度超過37度,且晝夜波動超過1度時即為發熱。體溫38度以下為低度發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1度為高度發熱,超過41
度者為超高熱。如果發燒症狀持續2周以上(體溫在38.5以上),經過比較全面體檢和常規實驗室檢查未能確診時,稱為「原因待查熱」或「不明原因熱」。
美國有關調查表明,正常人的體溫晝夜變化幅度最高可達1.3度。每天6:00與16:00的體溫上限分別為37.3度與37.5度。由此可見,並不是體溫一超過37度就是發燒,也不能隨意診斷高熱或發熱待查,從而去做一些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
5、多少度算發燒
發熱是指寶寶體溫的異常升高;而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應為36℃~版37℃,只有超過37。4℃才可以認權為是發熱。但是,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也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范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范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范圍36。9℃~37。9℃之間
6、成人腋下溫度多少度算發燒
成人腋下正常體溫在36-37.4度,如果超過37.4度就屬於發燒。
如果你的體溫在這個范圍就屬於正常的,不需要治療的,請不用擔心。
7、腋下溫度多少算是發燒
體溫是copy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度,口腔溫度為36.2—37.2度,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高0.3--0.5度。
正常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溫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體溫底於正常稱為體溫過底。人體溫度相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過低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
8、多少度算是發燒?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每個人的體溫都不同,發燒體溫卻是相同的,發燒體溫是多少?
各人的基礎體溫不一樣,還有就是體溫的正常值不是一個具體的點,而是一個范圍。那麼,雖然每個人的基礎體溫不同,但發燒的標準是一樣的。下面我們來具體的說一下。
第一很多家長糾結38℃~38.5℃間時是否應服退熱葯?若體溫上升很快,就應服退熱葯物;若緩慢上升,可觀察,輔以物理降溫。再有,不要糾結哪種測量體溫方式准確。只要測量方式得當,都有意義。
大部分人會習慣性的採用額溫的方式來測量體溫,再加上現在的紫外線額溫槍比較普遍,所以用額溫的方式來測定體溫,是比較常見,而且誤差也是比較小的,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群的額溫度大約是36.5~37.2度,根據室溫及衣著的變化會產生大約0.5度的偏差。
第二因為體溫達到38.5℃時並不意味著是最高溫度,很多時候體溫還會繼續上升。因葯物吸收需要一定時間,而這段時間內體溫還可能繼續上升。當體溫達到38.5℃時服用退熱葯後至少需數分鍾或更長時間才會起效。退熱葯物起效時正好溫度是39℃左右。否則,過高溫度有可能導致高熱驚厥。服用退熱葯後,體溫降至38℃以下即可,因為低熱可以刺激免疫系統成熟。常用退熱葯服用適宜劑量是很安全的。
第三雖然每個人的基礎體溫不同,但體溫增高到同一水平所代表的意義卻基本相同。發熱不會燒壞孩子,退熱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高熱驚厥和降低體內過多的消耗。而且低燒有助於動用免疫系統,並促進免疫系統成熟。所以,體溫超過38.5℃(不管哪種測量方式)就應服用退熱葯物。
總結
人發燒的時候要時時觀察,首先先要物理降溫,如果持續高燒應該立即予以退燒和就醫。
9、多少度算發燒
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6~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版度高0.3~
0.5度。
體溫高於正常權稱為發熱,37.5~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39~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