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知識庫 > 體溫過低是什麼原因

體溫過低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2020-12-30 13:49:18

1、體溫過低是怎麼回事

因長期暴露於任何溫度,人體散熱大於產熱時,可引起體溫過低回。體溫過低最常見於寒答冷季節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謝性或活動性產熱(發抖)不能維持核心體溫時,也可發生於夏天或溫暖季節。嚴重外傷後也可發生體溫過低。固定不動,穿濕衣服,寒風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發生體溫過低的危險性。

2、體溫過低是什麼原因

人的體溫其實不是像許多人印象中的都是37℃的,高等醫葯院校教材《病理生理回學》是這樣描答述的:經測定國人腋下溫度為36.0~37.4℃;舌下溫度為36.7~37.7℃,若體溫超過正常值的0.5℃,即為發熱。不知道你說的35.5℃是腋探還是口探,如果是腋探,再加上0.5℃,也就是36.0℃啦。也是屬於正常范圍咯。我們的溫度變化,是由體溫調節中樞來調節的,如果有病原體入侵,為了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不利於病原體的生長,就會把體溫升高;如果需要平衡某些生理要求,或為了減低消耗,又會把體溫調低。只要不是過於超越正常范圍,自我感覺又是正常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你不用擔心。

3、體溫過低什麼原因

體溫過低的原因回答者:陳偉這可以不必擔心的,如果精神良好是可以逐步復溫的專水合氯醛中毒屬引起體溫過低原因回答者:王騫病情分析:你好,目前症狀表現考慮還是葯物過量指導意見:你好,臨床一般建議及時的看中醫試試,飲食高熱量試試

4、體溫低是什麼原因

體溫是指機體內部的溫度。正常人腋下溫度為30 ̄37度,口腔溫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 ̄
0.5度。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5 ̄38度為低熱,38 ̄39度為中度發熱,39 ̄40度為高熱,40度以上為超高熱。人體溫度相
對恆定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
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體溫高於41度或低於25度時將嚴重影響各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甚至危害生命。機體的產熱
和散熱,是受神經中樞調節的,很多疾病都可使體溫正常調節機能發生障礙而使體溫
發生變化。臨床上對病人檢查體溫,觀罕其變化對診斷疾病或判斷某些疾病的預後有重要意義。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一般來說,如果無不適就不是病態.

5、體溫過低會怎樣,為什麼會過低

參考:

僅僅以手的溫度來評判體溫的高低是不正確的,因為手的溫度和很多外在條件回有關,答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是否搞了冷水·是否很久坐著不動·局部供血是否有障礙·心臟每搏輸出量是否偏低·手部脂肪的厚度等等因素都可以使手部的溫度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在醫學上常用測量腋下·口腔·直腸內的溫度來作為體溫的參考依據。其中又以腋下溫度為最低,口腔次之,直腸內溫度為最高也最為准確。當然每個人的體溫是有差異的,這和每個人的新陳代謝·皮下脂肪厚度·是否愛運動·皮下血液循環等因素有關,總之一句話,以皮膚溫度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人的體溫是不正確的。

6、體溫偏低是什麼原因?

疫情期間,大家每天出入都會多次使用紅外線測溫器來測量體溫。有些人發現自己的體溫比正常標准低一些,可能在36℃或以下,“這是不是身體有什麼問題”“是否意味著免疫力低下?” 

正常體溫不是一個恆定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包括較為恆定的機體深部體溫(如舌下、直腸)和易受環境因素影響的表層體溫(如腋下、皮膚)兩種。通常人體正常的舌下溫度為36.3℃~37.2℃,直腸溫度為36.5℃~37.7℃,腋下溫度為36.0℃~37.0℃。

天津市抗衰老學會理事長、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神經科教授趙建國表示,造成體溫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測量方法、生理、病理因素等。測體溫的方式和部位也會影響到體溫測量的准確性。紅外線測溫器是通過接收被測物體的紅外波段的熱輻射強度,來確定人體溫度。灰塵、水汽以及剛從戶外回來,暴露部位的溫度都會受到影響,導致體溫偏低。若對體溫異常波動存疑,可通過電子體溫計測量腋下進行確定,當然,若腋下夾取方式不對,也會導致體溫偏低。生理上,一般女性較男性體溫稍高;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體溫偏低。人的體溫一天內也有變化,早上比較低,下午比較高,相差通常不應大於0.8℃。病理上,各種內分泌腺體的功能低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或營養不良等,都可能導致體溫低。

在大多數情況下,體溫略低對身體沒有太大損傷,但確實有可能導致免疫力偏低。趙建國說,體溫低通常說明基礎代謝率比較低、血流放慢,白細胞工作效率相應降低,因此即便發現外來敵人(如病毒、細菌),反應也會變得遲緩。趙建國說,生理性體溫低最常見的原因是運動少、壓力大、長時間待在溫度過低(16℃)的空調房,造成體溫調節中樞不敏感。疫情期間,大家可以午後兩點左右開窗子(不會隔離紫外線)曬後背;也可以通過打太極、練八段錦、做操、跳舞等調節。夏天時,體溫低者最好少用空調,如果使用,空調溫度調高到25℃~26℃。

對於有基礎病的患者,要請專科醫生治療。比如甲減患者,要補充甲狀腺素;在臨床上,90%的貧血是缺鐵性貧血,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和鐵,造血功能不好者要遵醫囑治療;營養不良可能由於偏食、腸胃疾病和寄生蟲引起,患者在增加膳食營養的同時還要及時就醫。

7、體溫過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因長期暴露於任何溫度,人體散熱大於產熱時,可引起體溫過低。專體溫過低最常見於寒冷季屬節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謝性或活動性產熱(發抖)不能維持核心體溫時,也可發生於夏天或溫暖季節。嚴重外傷後也可發生體溫過低。固定不動,穿濕衣服,寒風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發生體溫過低的危險性。
www.elifeway.com
億生網

8、體溫過低是怎麼回事?

呵呵,終於找到同命相連的人了,我也是有點體涼,體溫偏低,夏日坐著不動就內不嫌熱,冬天穿再多也有一點涼容。非典那年夏天回家,在車站量得的體溫才35.7度。像我們這類人,一般都偏瘦,吃的多也不一定會胖,抵抗力與免疫力較強,感冒的情況不多,我自己有時認為是通過降低體溫來防止能量損耗,保持體力。也問過不少中醫,說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有一點畏寒,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吃些溫性的羹湯之類,但吸收會差一點,有可能是脾胃不太好。

9、人體溫過低會出現什麼情況?

手腳的末梢血管會緊縮,血液自然不易流通。更會因心臟輸送血液的力量減弱,使全身的血回液循環變差。

與體溫過低是什麼原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