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健康養生擔山步

健康養生擔山步

發布時間:2020-12-02 11:04:51

1、健康或養生的經典句子

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運動不健康.心胸寬大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要想健康快樂,學會自己找樂.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知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為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恐傷命根.妻賢夫病少,好妻勝良葯.千保健,萬保健, 心態平衡是關鍵.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http://www.yikexun.cn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生而身先,外其生而生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2、養生好的運動方式是什麼?

養生好的運動方式有太極、慢跑、健走等,這些運動的運動量不會很大,但是又能很好地鍛煉身體。

3、步行保健如何訓練?

步行是人類最原始的動作,也是自有人類以來至今最基本的動作。通過50多萬年人類的歷史和多少萬代人類種系特徵的遺傳,步行已成為人體必需生理性活動,它對人體保持健康有巨大的作用。

步行所帶來的生理效應,首先是使全身的血液、骨骼、肌肉、韌帶都活動起來;把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神經系統都引導到十分活躍的帶氧狀態中;最後把身體各臟器的活動以及新陳代謝的內環境調節功能促進起來;最終是人體的整個新陳代謝活動被促進。可以說,步行一方面促進人體與外環境的物質交換,另一方面又促進了人體內環境的凈化和更新,從而使生命充滿了生機。

現代醫學也肯定,步行的確是一種最方便、最適用、最接近完美的健身運動。運動學研究,一個人的腳力強弱與這個人健康狀態十分密切。美國華盛頓特區一個走路健身中心在其出版的《走路年鑒》中曾介紹,目前約有9000萬美國人在為了健康而步行。日本醫學有研究認為,人體從25歲開始老化,而人體腳力的減弱也是從25歲開始的。所以,他們認為步行是訓練腳力的最有效手段。實際也正是這樣,世界上很多高壽的健康老人,他們最喜歡的運動就是經常走路。如我國的數學家蘇步青老人,活到了101歲,當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喜歡打拳而喜歡散步時,他幽默地回答:「我的名字叫『步青』,散步可使我永遠保持青春的活力。」

正因為步行是方便、適用的健身方法,所以人們總結出很多種步行的健身方法,分述如下:

1.普通散步法1.普通散步的方法用慢速每分鍾走60~70步、中速每分鍾走80~90步,每次連續行走30~60分鍾。此方法適宜於通常保健。

2.普通散步的留心事項普通散步是一種和緩輕松的運動,著重點應在勻速較慢的行走,不宜走得太急,思想最好保持愉快歡樂;散步時衣服要穿的適宜,既不要讓身體過多地出汗,也不要著涼感冒;散步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早晚;散步的地點最好安全平坦、空氣新鮮;散步的姿勢要抬頭挺胸直腰,兩眼平視前方,並配合有節奏地呼吸;散步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恆,每次要走30分鍾以上,每周要走5天以上;每天應走一次或早晚各一次。

此外,對於患有冠心病的人不宜在飯後立即散步,因為餐後因為胃部膨脹可反射性導致冠狀動脈的收縮,使心肌供血減少,此時倘若立即行走容易加重心臟的負擔,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患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胃下垂、貧血、低血壓等病的人也不宜在飯後立即散步。正確的做法是在飯後應平靜地休息一會兒後(最好在30分鍾後)再開始散步。留心在霧大、風大的情況下不宜到室外去散步。

3.散步的保健效應一位美國學者曾說:「步行只要能堅持下去,可以代替很多的保健品。」散步的保健效應,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散步有調節代謝的天然作用:因為步行鍛煉有助於促進代謝的正常化,所以,有些代謝性疾病可通過散步而得到防治。如:飯前飯後的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糖尿病患者經過一天的徒步旅行後,血糖可降低60%。現代醫學證實了步行能提高機體代謝率,中老年人以每小時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時,代謝率增高48%,糖的代謝也隨之改善。中醫有治消渴病,要「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歲,然後食之(再吃飯)」的記載。

(2)散步是天熱的鎮靜劑:散步能夠緩和神經與肌肉的緊張。據證實,一刻鍾輕快的步行所收到的放鬆神經與肌肉的效果,勝過服400毫克的鎮靜安眠葯,且效力維持時間長、無副作用。故有人說:睡前散步、睡中享受。

(3)散步可平衡自律神經,起到健腦的作用:因為生活中的壓力、緊張而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發生腦神經衰弱、失眠、多夢、記憶力差、焦慮等症狀,通過散步可使大腦皮層得以休息,從而使自律神經得以平衡,使腦功能得到保健。

(4)散步出智慧:對整天伏案的腦力勞動者來說,在戶外空氣新鮮的地方散步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在散步中或散步後,很多人的思維會變得十分敏捷。因此,西方有句格言:「散步出智慧。」德國大詩人歌德曾說過:「我最寶貴的思維及其最好的表達方式,都是當我散步時出現。」

(5)散步有益心臟與心血管健康:散步時心臟的反應表現為心肌加強收縮,心跳加快,心輸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適應散步運動的需要,這對心臟是一種有益的鍛煉,對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液循環也十分有利。

(6)散步有降血壓作用:因為散步時能放鬆血管及平滑肌,故有助於使血壓過高者降低血壓。有人觀察、高血壓患者在平地上放鬆地長時間步行,能導致舒張壓較明顯的下降。此外,緩和的散步還能緩解頭部的血管痙攣,減輕頭痛症狀。

(7)散步可增強肺功能:有關醫學專家建議,肺氣腫患者的運動鍛煉能夠選擇散步訓練為主要項目。因為散步為有氧運動,強度低,通常不會誘發氣短、心悸等不適反應,還能夠收到增強心肺功能的目的。

(8)散步可加強骨髓的造血功能:因為散步能夠刺激交感神經,使骨髓細胞造血功能加強,能夠大大改善貧血狀況。

(9)散步可預防動脈硬化:英國有科研單位通過實驗證實,經常散步或步行的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率最為明顯,而不常活動的人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未發生變化。這說明,人們如能做到經常散步,便可起到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的功效。

(10)散步可起到按摩內臟、疏通經絡的作用:因為散步運動是全身運動,在散步的行走過程中,人體的五臟六腑、肌肉神經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推拿和按摩,從而起到強健臟腑、疏通經絡、強筋健骨的作用。

(11)散步有消食化滯的作用:民間有「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俗語,意即強調飯後如能做適當的散步運動,對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腸道疾病有好的作用。

(12)散步有減肥的作用:因為較長時間的散步可增加體內的能量消耗,促進體內多餘脂肪的利用。所以肥胖的人或傾向肥胖的人,只需能堅持每天散步4公里以上,並適當控制飲食,就可起到減肥的作用。

(13)散步有愉悅情志、充實生活的作用:經常與志同道合的人或親人一塊結伴散步,不僅可激發散步的興趣,更可使情致愉悅,激發自體腦啡呔的發生,而且可使閑余的時間不覺而過,生活得更充實歡愉。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經常與學生在郊外的小路上一邊散步,一邊探討學問,生活顯得從容不迫,逍遙自在,所以有人稱亞里士多德學派為「逍遙學派」。

(14)散步有增強免疫的作用:因散步增加了細胞的含氧量,所以機體的免疫功能得到了提高。一些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鼻炎、咽炎等疾病的人,通過散步而使疾病好轉其實是通過散步免疫功能得到了增強的表現;還有一些體質虛弱、易患感冒的人通過散步體質變得較壯實或難以患感冒,也是免疫功能得到了增強的表現。

(15)散步可防治青光眼:青光眼是因為眼球內壓力或眼壓力升高引起的。美國醫學家研究認為,平時活動少的青光眼病人,每周散步五次,每次30~40分鍾,3個月後,其眼壓可降低16%。

(16)散步可增強骨質:經常做散步運動,可增強骨質,因而能預防骨質疏鬆症。步行能延緩退化性關節的變化,因而步行還能預防或解除風濕關節炎的某些症狀,預防腿的早衰。

2.快速步行法1.快速步行法的方法快速步行是介於跑步與普通散步之間的一種步行運動。行走時必須昂首、挺胸、擺動雙手,一分鍾要走110~130步;每小時要步行5~7公里;每次鍛煉時間為30~60分鍾;每天早晚一次,也可每天堅持一次走一小時,也可每次走一刻鍾,每天走3~4次;每周至少走5天。

2.快速步行法的留心事項快速步行常用於增強心臟的能力和減輕體重。步行時最高心率應控制在每分鍾120次以下。對於初學者來說剛開始應走的時間短些,其餘應參照前面普通散步的留心事項。

3.快速步行的保健效應科學研究表明,經常做快步行走要比普通散步更能強健身體,更能發揮步行的健身效應,尤其是下面幾項:

(1)快步走減肥效應明顯:美國有資料報道,一群在加州以膳食減肥失敗的胖子,經專家指導,接著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但是要求這些胖子一年裡每天至少要步行30分鍾。一年下來,所有參加這項運動減胖的人都減輕了體重,平均每人體重減輕22磅。快速步行減肥的好處在於所減去的是脂肪而不是肌肉。這與膳食減肥,導致肌肉喪失的情況不一樣。由此得出結論,要想縮小桶狀腹部的人,每天堅持大步疾走,是最可靠易行、方便實用的方法。

(2)快步走可明顯增強心臟的功能:大步疾走,可使心臟跳動加快。倘若收到每分鍾110次,保持10分鍾以上,則可增強心臟肌肉與血管的韌性,這樣便可減少心肌梗塞與心臟衰竭的機會。再者,人在快速行走時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促進血液送回心臟,可避免發生缺血性心臟疾患。倘若經常不走動,下肢便會軟弱無力,就不能發生足夠的推動力向心臟輸送血液。

(3)快步走可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奧地利科學家發現,每天陝步走3~4次,每次一刻鍾,能夠有效地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原因是人們在快速行走時,將滯留在曲張狀態的靜脈內的血液往心臟方向輸送,從而減輕對靜脈壁的壓力。

(4)快步走可明顯地預防腦卒中:美國的一項實驗報告指出,經常運動的女性腦卒中發病率比不常運動者減少40%,而快速步行者又比通常步行或散步者減少更明顯。

(5)快步走可使粥樣硬化斑塊消退:美國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快步行走或慢跑2公里有助於動脈粥樣硬化消退。由此可見,動脈粥樣硬化是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轉的病變,快步走運動在冠心病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6)快步走是特效的安定劑:美國一位著名的醫生曾指出:「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劑,而輕快的步行(走至有疲勞感),是治療情緒緊張的理想良葯,並能使人們獲得健康。」

至於快步走的其他保健功效,可參見前面普通散步節中的「散步的保健效應。」

3.定量步行法(又醫療步行)定量步行包括坡地和平地上進行。例如:在3度斜坡上散步100米,以後漸增至在5度的斜坡的路上散步2公里,或沿3~5度斜坡的道路散步一刻鍾,接著在平地上散步一刻鍾。此定量步行法適用於有心血管系統慢性病者和肥胖病的患者。

4.擺散散步法散步時兩臂用力向前後擺動或用力向左右擺動,此散步法可增進肩周和胸廓的活動。適用於有呼吸系統慢性病的患者,同時可防治肩周炎

5.摩腹散步法散步的同時,兩手疊按在腹部,順時針或逆時針環繞肚臍按摩腹部,用於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腸道的慢性疾病。

6.足跟行走法散步時兩腳尖翹起,用足跟行走,可與通常的散步交替進行。中醫理論認為,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腎氣虛衰,走路時經常用足跟著地,就能刺激腎經經絡,起到補腎抗衰老的作用。

7.踮腳行走法散步時提起腳跟用前掌和腳趾行走。此行走法,可促進下肢血液向心臟迴流,對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最為有效。還有當腳跟提起腳趾用力時,就會牽動肛門的肌肉緊縮,左右臀部肌肉一張一弛,使肛門周圍的淤血能盡快散開,對防治痔瘡十分有效。道家的養生理論還認為常做踮腳運動對於激發精氣、保護精氣、提高性機能大有益處。因此,在散步中可用腳趾行走與足跟行走相交替的步行方法,更能激發散步的興趣,提高散步的保健功效。

8.踢腿肚子散步法散步時用一條腿支撐地面,用另一條腿的腳面去踢打站立之腿的承山穴位與承山穴的上下部位,然後換腿進行。這樣交替換腿踢打腿肚子的動作可做100次左右。踢打腿肚子的散步法能夠提高腿肚子肌肉的收縮能力,迫使血液由腿部動脈血管迅速流淌到各支血管及毛細血管中,使腿部各個組織得到充分的營養和溫度,對防治腿早衰與治療老寒腿、腿抽筋有一定的作用。又因踢打腿肚子能迫使腿部靜脈血管血液回淌速度加快,加強了心臟血液回收能力,對防治各種心臟疾病均有益處。此散步法,後腿部覺得十分舒服,對解除站立過久的腿腳疲勞有獨特的作用。

9.嗑擊足內踩散步法散步時用一條腿支撐地面,用另一條腿的腳內側嗑擊站力之腿的內踝上下的部位,如三陰交、復溜、太溪、照海等穴位。此散步法不僅可起到健腿的作用,而且通過刺激內踝上下的穴位,起到舒通筋絡、強化內臟、健腦補腎的功效。對強化性功能、治療神經衰弱有一定的作用。嗑擊足內踝散步法可雙腿交替地進行100次左右,也可與踢腿肚子散步法交替進行。

10.倒走散步法倒走散步健身法又稱為反走健身法,即跟平時步行相反的行走法。行走的方法是伸直脊背,雙手四指包住大拇指握緊雙拳,腳向後邁時,膝蓋不彎曲,從向後邁出的腳後跟到頭頂,保持一條直線,思想要平靜集中,自然呼吸。每次走100~200步,每天堅持1至2次或多次。

通過反走訓練,可刺激身體不常活動的肌肉,鬆弛平時習慣於向前走時負累的腰背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機體肌肉、韌帶、骨骼的平衡,可防治腰背疼痛,解除腰部的疲勞,對治療腰疼痛有特殊療效。再則,在反走時要求意識集中,全身放鬆,也起到了安定自律神經的作用,持之以恆,一些身心疾病如高血壓、胃潰瘍也會得到相應的治療。但應特別留心,倒走健身法對於老年人、體弱者一定要有人在一旁護理,以防倒走時摔倒,發生不必要的危險。倒走時,應在安全的地方進行。11.爬行健身法爬行健身法也稱「返祖健身」,因為我們的祖先類人猿就是通過爬行來行走的。爬行健身,就是用四肢著地行走的健身法,爬行時手上可戴耐磨手套,抬起頭頂,可直線爬行,也可轉圈爬行,可在室內進行,也可在室外進行,爬行的速度不宜過快,其速度要比步行慢一半為宜。每爬行5分鍾站起來休息3分鍾,連續爬2~4次,以不太疲勞為宜。爬行的時間為晨起空腹時較好,也可在黃昏的晚飯前2小時爬行。

巴西著名的老年病專家卡爾望博士發現,爬行的哺乳動物中很少有患冠心病的,這是因為這些動物爬行時,冠狀動脈的心液供應充足,難以發生缺血現象。於是他把60歲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集中在受試室,讓他們像猴子一樣在地上爬行鍛煉,每天20分鍾,這些受試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爬行鍛煉後,不僅冠心病的症狀有了減輕,而且腰部和脊椎部位的疾病也明顯緩和。

醫學家們通過研究表明,爬行時比直立時人的血液循環更為流暢,體重的壓力更為均勻分散,更有利於肛管直腸部位的靜脈血液迴流。因此,爬行健身法不僅能防治冠心病、腰肌勞損、脊柱病變,而且還能防治痔瘡、肛裂、肩周關節炎、胃下垂、子宮脫垂、下肢靜脈曲張、肥胖等症狀。

12.競走健身競走被人們稱為「不受傷的運動」。競走時在前腳踏穩,後腳離開地面時,身體要保持正直,兩臂要有力地擺動到水平位置,以保證身體平衡和向前的沖力。臀部兩邊要有節奏運動,以加快速度。開始鍛煉時每次可進行20~30分鍾,動作要自然協調,與呼吸配合,切忌跑跳。

競走可使臀部、腹部、背部、臂部、腿部胸部的肌肉得到鍛煉,是理想的健美減肥運動。它還能改善女性更年期綜合的症狀,消除女性月經期的不適,對中老年和體弱者也有增強體質的作用。但開始時一定要從慢速開始,習慣了以後慢慢加速加量。

上述十二種步行訓練健身法,都簡便易行,讀者可從中選擇出一種或幾種與自己體質、病情相適應的方法進行鍛煉,但在訓練中一定要做到循序漸進地掌握好運動量,並做到持之以恆,走出興趣來、走出人生的健康路。

4、怎樣養生保健?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 一切葯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葯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1 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盪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葯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葯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5、年輕人養生之道小竅門100條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定要吃早飯。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多喝水,溫開水是最好的飲品。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與其相信葯物,相信檢查的數據,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0.搓搓耳朵,刺激耳朵的穴位,能讓腦袋更靈活。

21.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盪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慾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27.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慾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31.人病可分兩種:一是經絡基本暢通但氣不足。表現是經常這疼那疼,這是因為他氣不足以氣化食物,而產生了相火(也叫虛火),隨著經絡在體內亂穿,哪兒通走哪兒,遇到一個地方堵塞了,這個地方就疼了。這樣的人吃一點葯物就會立即見效。二是經絡不通,氣也就無處存身。表現在外表看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一旦發現就是大病,而且這種人經常是吃什麼葯都見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32.飯後不要馬上喝水。

33.一日三餐,細嚼慢咽。

34.每天晚上以熱水泡腳。

35.堅持鍛煉。

36.早睡早起。晚上10:30半之前盡量放下手機上床睡覺。

37.定期做身體檢查,不要忽視任何小毛病。

38.保持一個好的心態。

39.用醋洗頭,可所以頭發瀟灑順滑,簡單打理而且還有去頭皮屑的功效。一同洗頭時,還能夠在水中放少量鹽,也能夠避免掉發。

40.刷牙時在牙膏上加上一點小蘇達,刷三次後牙齒潔白如玉,牙銹天然脫落。

41.冬季是凍瘡的依法時節,蜜柚皮煮水可治凍瘡。用蜜柚皮煮水擦拭患處,天天洗1-2次,幾回即可收效。還有香蕉皮也能夠有用治凍傷,使用方法是用香蕉皮的內中悄悄磨擦凍傷處,直至發熱,幾回即可收效。除此之外,豬油蜂蜜膏液能醫治凍瘡。使用方法:取豬油20克,蜂蜜80克,放在一同調勻成膏,敷於患處每日3次,數日克康復。

42.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的確如此,這時你能夠用桃仁放在火上燒熱今後放在痛牙上咬,如此重復幾回就不會牙痛。

43.睡覺時口含桔皮一塊,含十五分鍾後吐出3-5次可徹底治癒打呼咬牙。不僅如此,橘皮水洗臉可起到潤膚的作用。用法是:用開水浸泡幾片橘皮,待溫度適宜後,用橘皮水洗臉,能潤膚。

44.橘子帶著「白絲」吃。許多人吃橘子時都會把橘子上的「白絲」剝掉。由於橘子皮里富含豐厚的黃酮類物質,對身體有很大的優點。

45.午、晚餐,吃夠30分鍾:用「短平快」形容現代人吃飯的節奏一點也不過分。但是,一再壓縮吃飯時間,也是在壓縮我們的壽命。專家建議,用15-20分鍾吃早餐,中、晚餐則用30分鍾左右,每口飯菜最好咀嚼25-50次。

46.每天做家務45分鍾:以走1000步消耗的熱量為基準,拖8分鍾地板或洗15分鍾盤子能達到同樣效果。而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的日常活動量應該不少於「6000步」。

47.手機響5秒再接:只要短短的5秒,就可以大大降低得腦癌的風險。手機在撥出號碼和剛接通時,信號傳輸系統還不穩定,電磁輻射的功率最大。因此,接聽電話最好等上5秒鍾,再將手機貼近耳邊,會減少很多輻射。

48.想發火忍耐10秒:高壓的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控制自己」。面對壓力時,請在反應過激之前給自己10秒的緩沖,使自己慢慢冷靜下來。以生氣應對壓力的男性,精神疾病患病率會比不愛生氣的人高3倍。

49.綠茶可以預防肝癌。

50.胖大海泡茶不宜長期飲用。

51.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52.膽固醇高者應少吃魷魚。

53.海蜇皮能夠緩解高血壓。

54.老人晨練宜先進食。

55.午睡有助於預防冠心病。

56.服葯不宜加糖。

57.員工不宜在辦公室吃午餐。

58.不宜用沸水煎葯。

59.清晨不宜開窗通風。

60.空腹不宜喝蜂蜜。

61.喝蜂蜜可以解酒。

62.起床後不宜立刻疊被子。

63.卧室窗戶留縫有助於睡眠。

64.正確刷牙比選擇牙膏重要。

65.刷牙宜用溫水。

66.常常梳頭有益於健康。

67.強忍淚水等於慢性自殺。

68.經常微笑有益於健康。

69.冬季養生應多食熱粥。

70.步行最有益於老年人健康。

71.刷牙出血是身體在報警。

72.更年期女性多吃豆腐可以強健骨骼。 

73.當人們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後,會真正享受到那種完全不用擔心疾病的自信,這種感覺真好,但願您也能和我們一樣擁有這份自信。 

74.午睡時間不宜過長。

75.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76.百病之始,起於風邪乘入。如體氣虛弱,營衛失調,或憂思驚恐,酒色勞力,真氣耗而外邪入矣。 

77.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 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78.對於醫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 

79.跳舞可延緩衰老。

80.中庸,是養生的根本原則。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人只有悟到什麼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後能順其自然,這個人就是神人。懂得陰陽了,懂得順其自然了,你就一定會成為良醫大德了。 

82.什麼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的過程。你順應這個過程,採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去調節病人的平衡,怎麼會治不好病呢。 

83.干嚼食物能夠健腦。 

84.我們看看這個世界上是不是這個道理。吃飯睡覺有幾個人能順其自然,有幾個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為什麼?因為它太簡單了,正因為太簡單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這就是辯證法。 

85.女性多吃石榴有利於延緩衰老。

86.早餐一定要吃,並且盡量豐富。

87.什麼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陰的制約了,所以其下場畢竟是……,同樣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這就是失去陽對他的制約了。 

88.如何具有大智慧,沒有博大的胸懷,哪來的大智慧。 

89. 每天一兩麥片粥,預防糖尿病。

90.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葯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於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養生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死神就會找到你。這就是道家所講的,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西紅柿減少皮膚輻射損傷。

93.凝神定氣,物我兩忘。

94.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9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96.豆漿中打雞蛋做法不科學。

97.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膽結石。

98.打包食物必須回鍋。

99.空腹時不要吃番茄,最好飯後吃。

100.每頓只吃八分飽。

(5)健康養生擔山步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6、真正的養生泡腳應該是什麼步驟呢?

泡腳對於我們來講要真的是太重要了,而且當我們泡腳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身心非常放鬆,而且也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壓力少了不少,所以說光泡腳就已經有這樣的好吃了,更何況是真正的養生泡腳,下面我們來了解以下正確養生泡腳的步驟。

1、足水溫:冬季適宜溫度40-45度;其他季節的度量衡落在腳上。

2、浸泡足部20分鍾以上。

3、浸泡足水必須浸泡以上踝骨。

4、最好保持恆溫,或適量冷水可適當加入熱水。其他季節測量腳部的溫度。

這就是健康泡腳的步驟,當我們為了更好地養生泡腳,做到上述這些步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們可以做到更好,那就是當泡腳完以後腳底受壓,特別是足部反射區已知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調節臟器功能,達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還有一點就是要注意泡腳不是洗腳,誰一定要漫過踝骨,達到小腿肚下面一點的位置,這樣才能讓效果被溫水刺激到,將效果發揮得更好,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自己的每天行走的勞累程度。

最雖然有參考的時間,但是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適當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自己自身的健康狀況,去了解清楚,自己到底應該泡腳多長時間,為了自己的養生泡腳生涯,多上心一點吧。

無論我們能夠否掌握真正養生泡腳的步驟,我們都應該堅持泡腳,因為泡腳對於我們來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而且泡腳還能讓我們辛苦了一天的壓力得到解放,讓自己的身心能夠感覺到因為泡腳帶來的輕松愉快。

7、辟穀養生的具體方法

辟穀養生,不是單純的不吃飯。人體衰老和疾病,主要是大腸里宿便的堆積和發酵,產生了毒素及有害物質。尤其人們吃得多,吃得雜,導致腸胃負擔過重,通過辟穀養生指導師特殊的方法吸收能量,自然吸收清氣,在不吃食物狀態下松臟腑負擔,讓腸胃充分休息,清除宿便和毒素,達到養生、減肥、排毒、美容、調理身體疾病。中醫理論講,人體有吸入清氣的功能,也有排泄廢物的通道,如排除糞、尿、汗、二氧化碳等,通常人們只用了排泄功能,而沒有良好利用吸收清氣來養生保健。辟穀狀態下,由於身心放鬆,人體細胞處於「缺食吸氣」的狀態,使人體與自然氣相通,加速細胞與外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充分吸取大自然的宇宙真氣(能量),潛能得以開發,智慧得以開啟,充分調動人體潛能和自然能量來維持正常生理活動。辟穀態還可降低體溫,減緩人體脈捕跳動的次數,延緩衰老,健康長壽。辟穀去掉了多餘的脂肪和毒素,體內得到了全面的清潔,腸胃得到了調節和休養,心靈得到澄清和升華,性情得以陶治和悅,視野開闊,了悟人生。辟穀減肥它不是純粹的挨餓,而是通過辟穀養生指導師特殊的方法,注入辟穀者能量而不餓,這才是辟穀養生的核心。在此狀態下,大腦始終處在一種全新自動狀態,體能和潛力得到了充分的調節和發揮,身體負荷減輕,氣血得到最充分的運用和發揮,腦細胞的功用充分得到更新和延長。辟穀分解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有效而快速轉化為體內多餘脂肪,而非減少水分。

與健康養生擔山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