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血不足百病生,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氣血不足?
看一個人的氣血足不足,可以從以下幾大方面來觀察:一看面色,通常氣血足的人,一眼望過去都能看到,面色紅潤,肌理之間透著光澤。而面色蒼白,臉上毫無血色,嘴唇發白的人絕對是氣血不足。二看頭發:人體的氣血好不好,頭發也會直接表現出來,頭發濃密茂盛、有光澤,單從這二點上來看,就可以看出來了。而除了年齡帶來的頭發變白外,年紀輕輕頭發就變白,還同時伴有失眠、大量脫發等症狀,就要警惕整個身體的氣血問題,建議找專業醫生進行治療。
手的溫度是人體氣血的直接表現。氣血充足那麼,人的手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暖暖的,而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則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之一。再有還可以看人的手指甲,因為每個指甲上面都會有個半月形的小月牙,正常情況下,除了小指應都有半月形。如果十個手指上都沒有這個月牙或只有2個大拇指上才有,說明人體抵抗力差、體內濕寒之氣較重、氣血不足。
通常聽到一個人的聲音中氣十足,就可以判定這人的身體一定不差。而人的聲音也是氣血的代表之一。氣血充足的人聲音洪亮有力,這也是肺氣充足的重要表現。氣血不正常,人的聲音也會表現出來,通常身體不好的人,說話也都是病病泱泱的,有氣無力的。
通常氣血好的人,睡覺時入睡都會較快、睡眠質量好,基本上一晚上都不怎麼做夢,也不會夜起。能一覺睡到大天亮,如果氣血虛的話,通常也代表著腎虛,那麼人在睡著後,都會易驚易醒、晚上尿頻、失眠多夢。再有: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無精打采,提不起精氣神,老是想睡覺,這也是氣血虛的表現。
綜上所述,如果一旦出現以上氣血不足的症狀,自身應該及時進行身體方面的調理。如果身體沒有大的疾病出現,可以先通過食補來進行調理,或者去看比較有名的中醫,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喝點中葯。生活中,可以多吃點紅棗雞蛋,喝開水時,裡面也可以加點當歸或者是紅糖,這些都是補氣養血的佳品,沒事的時候還可以煲點雞湯補氣。平時注意放鬆和休息,加強體能鍛煉。
2、最好的養生方法是什麼?
道德修養
“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益壽;反之。胸懷狹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
調氣。
《素問》里講,人的衰老一是從腎氣衰開始,二是從陽明胃經衰開始。我們養生保健也應首先從調理胃經之氣和腎經之氣開始,同時也要調理元氣。
人是天地陰陽二氣孕育而生,氣對人體的生命活動有著重要作用。古人雲:“百病皆生於郁。”郁,即氣不暢,氣滯則血瘀,氣血壅滯而不行,則病生。所以調節氣機對防未病、對養生保健有著很大的作用。
元氣是父母所賜,人體的生命活動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根本的所在。五臟皆有元氣,調理元氣也是調五臟之元氣,對人體健康有大益。
遵循自然法則
雞鳴起床,天黑入睡。保持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人的精神面貌也會保持在一個持續穩定朝氣蓬勃的狀態。
另外最主要的是情緒不要經常波動,不生氣,不悶氣,時刻保持愉悅的狀態,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人自然會更年輕。
女性養生尤其要注意內分泌系統的調養。少食冷食,辛辣刺激等食物,清淡飲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平時多喝水,另加適量運動,維持良好的身材曲線。
想要無病無憂的過完一生,就應該嚴格做到順應自然,不管是在飲食方面,還是生活起居上。中醫講,人和自然是一個整體,當自然界發生變化時,身體會自然而然的跟著出現變化,所以,想要頤養天年,就是跟著自然變化調整自己的衣食住行,讓身體時刻處於陰陽平衡的狀態下。
養成三大習慣:飲食習慣、作息習慣、鍛煉習慣!
飲食習慣:我這里所說的不是吃多少保健品,而是自然健康飲食,不要吃太多油膩辛辣刺激食物,特別身體比較虛的人,一定要注意按時按量進補!
作息習慣:切忌熬夜,保證八個小時正常睡眠,如果工作不允許正常睡眠,那就等著身體出現症狀吧!
鍛煉習慣:俗話說得好,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補不如氣補!如果有熬夜或者其他不良習慣,造成身體不舒服,透支身體,累壞自己等情況,就靠鍛煉保養彌補吧!
養心
每天給心歸個零,從一片空白開啟,少點慾望,多點平淡,你回頭看看,不出半年絕對是神清氣閑,四肢通達。
堅持
堅持良好的心態:心態表示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只要有良好的心態,你才能每天保持飽滿的心情。心態好,運氣就好要學會調整心態, 有良好的心態工作就會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心態的好壞,在於平常的及時調整和修煉並形成習慣。
堅持鍛煉:人到了一定的年紀,都會自然的老去,這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們能夠堅持自我管理,加強鍛煉,就會延長衰老的時間。給自己擁有美美的,優雅的姿態,享受美好人生。
堅持健康的飲食: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是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育;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會導致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病。
3、揉腹調節脾胃嗎?
可以的。
揉腹主要作用於脾胃和腸道,可通上下,驅外感諸邪,清內生百症,能改善消化不良、腹瀉、便秘、慢性胃炎等,特別適合有便秘困擾的老年人。
揉腹雖好但絕非包治百病,想單純通過揉腹來調理胃腸、重獲健康不太現實。空腹或過飽時不宜揉腹,過飽揉腹易出現不適,飢餓時揉腹不利氣血。
最後要提醒的是,揉腹也有一定禁忌:腹部皮膚有感染者不宜揉腹;有腸炎、闌尾炎等急性炎症者不可盲目揉腹,以免使炎症擴散;腹部有腫瘤的人也不太適合揉腹。急腹症患者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能忍痛揉腹。
(3)氣血調百病養生加減方擴展資料:
揉腹部的其他好處:
1、有利於減肥
因為按揉腹部能刺激末梢神經,通過輕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摸揉,使腹壁部毛細血管暢通,促進脂肪消耗,長期堅持下來,對於腹部脂肪燃燒及減肥,可以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哦。不過想要一次來達到減肥目的的姐妹們,可一定要堅持哦!
2、有助於睡眠
揉腹有利於人體保持精神愉悅。睡覺前按揉腹部,有助於入睡,防止失眠。對於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揉腹部能平熄肝火,使人心平氣和,血脈流通,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3、防止胃腸疾病
每天早、中、晚飯後各揉腹l次,每次約揉5分鍾,可達到輔助治療潰瘍病的目的。因為胃潰瘍病的發生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經常揉腹,可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過量分泌,防治潰瘍病。
4、促進腸蠕動,消除便秘
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從而預防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需要。
4、【轉】氣血不調百病生 怎樣讓你的氣血旺起來
一說起氣血,一般人都覺得是很玄的東西。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准就是氣血充足。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干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
1、看眼睛: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2、看皮膚: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發:
頭發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發乾枯、掉發、頭發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4、看耳朵:
現在,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不信你去仔細看看,現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來越僵硬、而且形狀上看上去已有些變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圓潤、肥大、飽滿的大耳朵了。而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裡卻很多見,這說明以前人的身體素質明顯強於現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態,大人除了形態就主要看後天的情況了,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它代表了人的腎臟功能開始衰竭,你要注意了。5、摸手的溫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6、看手指的指腹:
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已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說明腎氣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就代表小時候營養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後,這類女性易患婦科疾病,男性則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風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應占指甲面積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無名指應不超過1/5。
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說明人體內寒氣重、循環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甲亢、高血壓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縱紋:
只在成人手上出現,小孩不會有的。當成人手指甲上出現縱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徵。
10、看牙齦:
小孩子不明顯,主要是成人。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里,就要注意了,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
12、看運動:
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況,氣血就不足,而那些運動後精力充沛、渾身輕松的人就很好。
補血的方法是食用高營養的各種肉湯以及用黑米、玉米、血糯米、大米做成的糊,再加進已加工成糊狀的紅棗、核桃、花生、蓮子、桂圓、枸杞子等。所以病後初愈者、產後婦女、老人、孩子、身體虛弱的人,多喝各種將肉燒得很爛的牛肉湯、羊肉湯、豬肝湯、雞湯、骨髓湯、蹄筋湯等,多吃各種直接消化吸收的糊,對養生及疾病的治療特別好。
相對來說,肉類、蛋類、魚類這些高質量的動物蛋白,能明顯地提高血液的質量,更容易使人抵抗力強,精力充沛。
並不是所有的寒涼食物進入肚子里都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只要與人的體質、吃的季節相搭配,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體大量出汗,而適量吃些大寒的西瓜,它能除燥熱,又能補充人體因出汗多而丟失的水份、糖份,這時的西瓜對身體來講就能起到協調、補血的作用,而天冷時吃西瓜,就易導致血虧。
寒、熱食物要搭配著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時,一定要配上溫熱性質的生薑,用姜去中和蟹的寒涼,這樣就不會對身體有任何的傷害,還利於蟹肉的消化、吸收。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宣傳黑色食品補腎、補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帶、紫菜、烏骨雞等。其實並不盡然,溫熱是補、寒涼是瀉。黑米、烏骨雞性溫,補血、補腎效果明顯;黑芝麻,性平、補腎、補肝,潤腸、養發;黑豆,性平,補腎、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性涼,海帶、紫菜
5、百病不生怎麼樣
如今,「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已經成了全社會關心的焦點,有病看不好或者看不起的矛盾,讓人人都畏懼疾病,談之色變。我想,每一個被疾病纏身的人大概都渴望過自己能百病不生。 真的可以這樣嗎?在最近新出版的一本書裡面,王彤醫生就給出了答案,他說:「百病不生沒有什麼難的,因為我們的老祖先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黃帝內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那反過來,只要氣血調和,就能百病不生了。 王彤醫生是「全國名老中醫」賀普仁先生的弟子,因為在氣血研究領域的卓越成就,而被譽為「中國氣血養生第一人」,這次,他把他的全部研究成果奉獻出來,並結合大量真實、詳盡的案例,進行系統解說,目的就是讓所有的人都能氣血調和。 在書中,作者不是單純地教人如何補氣血,而是別出心裁地提出了「氣血通補」的理念。在他看來,人體的絕大多數疾病都是氣血不調造成的,氣血淤滯和氣血虧虛是疾病的主要原因。那麼,要想百病不生就必須調理好氣血,氣血淤滯的時候要通,氣血虧虛的時候要補。掌握好這「通補」的原則,也就掌握了健康的真諦。 同時,作者還為我們破除了腦中的固有觀念,他指出不單單只有女性才會有氣血失調的問題,男性一樣會因氣血淤滯或氣血不足而生病,就比如說酒精肝。酒精肝固然是長期大量飲酒而引發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卻在於飲食傷了脾胃,造成體內毒素大量堆積,氣血不通,血不能回歸肝臟。小孩子也是如此,他們雖然是至陽之體,但氣血兩虛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家長們可千萬要注意了。 說到底,不論是男性、女性,還是老年人、小孩子,都要調理好氣血,因為只有氣血充足並通暢,才有可能「百病不生」。知道了這個秘密,不生病的獲得也就沒有什麼難的了,不怪出版方叫這本書是「2010年最值得關注的健康福音書」,百病不生確實很簡單啊!
6、「氣血不足百病生」,氣血不足有哪些原因導致的呢?平時該如何預防?
氣血不足百病生。日常生活中,導致我們氣血不足的原因是因為生成不足和消耗過度這兩方面。
氣血不足,跟身體的運化也有密切關系。因為脾主運化,吃進來的食物需要脾來幫助把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我們所吃的食物,沒有轉化成很好地營養被身體吸收。這是因為脾胃虛弱所造成營養無法吸收,所以應當健脾胃為主。這樣我們吃的食物,才真的為我們的身體提供了所需要的營養。
身體勞累、過度疲乏、休息不好,也是氣血不足的原因。當我們過於疲乏的時候,身體的氣血也會更多的被身體所使用,進而有所虛弱。包括睡眠欠佳,也會出現消耗氣血的情況。
對於過度消耗氣血的因素,建議大家減少對身體的過度損耗。例如晚上注意睡眠,早睡早起,滋養身體。晚上睡覺前減少看電子產品,晚餐不要吃得過多,這樣能夠讓自己有一個高質量的睡眠。好的睡眠能夠讓身體進行自我修復,從而讓身體的氣血得到恢復。
氣血不足,百病生。從這句話當中,我們也就知道氣和血對於人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身體出現的小毛病或其他的症狀,都是因為氣血出現的問題。哪怕是普通的小感冒、發燒或者身體的炎症,血管的疾病等都跟氣血相關。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出現消耗和不適的時候,及時地進行止損和修復。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身體,及時地恢復到健康態。
7、為什麼說經絡就是用來「決生死,處百病」的?
中醫認為經絡就是運行氣血的路線,它分布在全身的上下里外。如果說我們的身體是一座摩天大廈的話,那麼經絡就是隱藏在大廈牆里的電線網路。大廈燈火通明與否,全依仗這些電路,一旦電路出現故障,大廈就會陷入黑暗之中。人體也是如此,一旦經絡不通,我們的氣血就不能順利地運送到各個臟腑,身體隨之會出現問題。
《黃帝內經》里對人體經絡的作用推崇備至,經絡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說,人生下來、活下去、生病、治病的關鍵都是經絡,可以說是「決生死,處百病」。具體來說,它有以下作用:
1.聯絡臟腑,溝通全身經絡可以把人的內臟、四肢、五官、皮膚、肉、筋和骨等所有部分都聯系起來,就好像地下纜線把整個城市連接起來一樣。通路通暢,身體才能保持平衡與統一,維持正常的活動。
2.運行氣血,營養臟腑天然氣需要用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同樣,氣血也要通過經絡輸送到身體各處,滋潤全身上下內外。這是經絡的第二個作用。每個人的生命都要依賴氣血維持,經絡就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只有通過經絡系統把氣血等營養輸送到全身,人才能有正常的生理活動。
3.抗禦病邪,保衛機體外部疾病侵犯人體往往是從表面開始,再慢慢向里發展,也就是先從皮膚開始。經絡內外與皮膚相連,可以運行氣血到表面的皮膚,好像磚瓦一樣壘成堅固的城牆。每當外敵入侵時,經絡首當其沖,發揮其抵禦外邪、保衛機體的屏障作用。
4.反映內在,以表知里疾病也有從內而生的,「病從口入」就是因為吃了不幹凈的東西,使身體內的氣血不正常,從而產生疾病。這種內生病首先表現為內臟的氣血不正常,再通過經絡反映在相應的穴位上。所以經絡穴位還可以反映人內在的毛病,中醫稱之為「以表知里」。
5.刺激經絡,調整氣血人的潛力很大,我們的肝臟只有1/3在工作,心臟只有1/7在工作……如果它們出現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激發、調動身體的潛能。按照中醫理論,內臟跟經絡的氣血是相通的,內臟出現問題,可以通過刺激經絡和體表的穴位調整氣血虛實。這也是針灸、按摩、氣功等方法可以治療內科病的原因。
嘴不但能吃飯,還能吃進細菌,成為疾病感染的途徑。經絡也一樣,它可以運行氣血,行使上面說的那些功能,但是人體一旦有病了,它也是疾病從外向里「走」的路。我們知道了它們的循行規律,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預防疾病的發展。這就好比敵人來偷襲,我們知道了它的行軍路線,就可以提前做好防護准備。
我國古代中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經絡的存在。古人從實用的角度給經絡下了一個定義: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內屬於臟腑,外布於全身,將各部組織、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