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食療養生的演講

食療養生的演講

發布時間:2020-10-31 02:10:09

1、想學學中醫養生有關的東西,哪裡教的比較系統啊~~

漢大儒董仲舒有雲:「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心靜, 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

潘守宇談中醫大道與養生智慧(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演講提綱)
一位中國平民的中醫感悟
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則,因天之序,順應自然,葯食同源,寓醫於食,道法自然,道不遠人,道在人心,道日用而不知,不為良相,就做良醫。道以醫顯,從醫入道。
最古老的一定是最永恆的
最經典的恰恰是最時尚的
全世界最高的學問是研究人的,而生命之學又是人類學中最高的學問!
托爾斯泰講了,人類的最高智慧,是了解天地萬物,及人在其中的位置,這是最高的科學。
因天之序,人是靠頻率和宇宙共振的!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一定要跟自然和諧度越高,就越臻於至善!聯社有一個報道,說:英國的王儲查爾斯王子接受英國男性健康雜志社的訪問,他有一句話講的很精彩。他說:「如果我們對8000年的印度和中國醫術視而不見的話,那麼我們的確丟掉了一點東西,我的這種感覺非常強烈,因為他們醫學理論基礎是看人在宇宙中,在和諧整體中的位置」。這句話講的非常好,我對查爾斯王子了解的不多,但是,從這句話里看到了他比較高的哲學水平。做為中國人如果不懂的這個道理,是值得反思的。我們有一些青年人不大了解中國的養生文化,甚至有些青年在網上還詆毀中國的養生文化,這是一種不了解的表現。我們的人文先祖把自己融入宇宙中,去臨床實踐,所獲得的是一種真知,我們現代人很難做到的,因為現代人可以說:心浮氣躁的多。能夠真正的靜下來感知宇宙變化的人不多,所以,他們獲得了真知。比方說:經絡,經絡是幾十年前現代醫學認為這是中醫的一種偽科學的一個口實,說:中醫講經絡,誰看見經絡了。那麼後來有人用儀器把經絡給照了下來,發現儀器所照下來的經絡和古人所畫的經絡圖沒有差別。那麼古人是怎麼知道經絡是這樣的呢?就是一種內視,這種內視的基礎就是靜,極其的安靜,安靜的合宇宙同步的時候,他就准確的感知到了經絡的走向,這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庄嚴宣布:21實際的醫學不能繼續以疾病作為研究領域;(病越治越多!)而是應該以人類的健康作為研究方向!(養生頤養天年!)
 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於未然!
 中醫治的是生病的人,西醫治的是人生的病。是葯三分毒,特別是中葯!平衡就是健康,調整就是治療!
 葯食同源,寓醫於食!
2001年7月在維也納召開了第17屆國際營養學大會,來自全世界的3000餘名營養學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通過熱烈的討論,與會代表達成了一致的學術觀點:「食物是最好的葯物」。「食療」的保健效果浸透著歷代先賢的血汗,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集中升華了億萬民眾的實踐、經驗、痛苦和成功,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健康與疾病這一對矛盾、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與規律的深刻認識和總體把握。
中醫的特性是平衡,中醫的中字不僅僅是中國的醫術,還包含了中庸之道,說文解字,中:上下通徹,左右兼顧,變更調整,中庸之意就是要通過變更調整,是事物處於上下左右之間的最穩定的狀態,事物只有穩定才是平衡,平衡才是美,平衡才是相對的延長,這就是中庸之意,這就是中醫的根源,記得過去批《中庸之道》,實際批中庸之道的時候,我們走的還是中庸之道,那個時候我們經常會說出這樣的話,我們黨既不能犯左傾主義的錯誤,也不能犯右傾主義的錯誤,這不就是中庸嗎?中庸它是一個調整平衡,使自己處於一個最穩定的狀態,中醫的魂魄就在於中庸,把人調整為一個最平衡最穩定的狀態,這個狀態就叫做接近自然,保持人體整體的陰陽平衡,人是不會生病的,恢復人的整體平衡,人的病是可以漸漸治好的,這就是中醫與現代醫學最本質的區別,,現代醫學就是醫病,病灶在哪裡就醫哪裡,中醫不是的,中醫是保持或者是恢復平衡,我們現在的身體很好。要面對各種變化,一年四季的變化、七情六慾的變化、飲食的變化等等,你想保持這個平衡就的針對各種變化,使自己能夠接近自然,保持平衡,恢復平衡,有病了是你的身體失衡了,恢復平衡後,病就不治而愈了,所以說,中醫的最高境界就是養生,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理論是一個最基本的規律。
中醫就是平衡,在我們中國有一個古老的習俗,要過百歲,過百歲是個迷,它是一個預示,預示著人應該活100歲,所以,《皇帝內經》講:人享進天年應該百歲而去,現代醫學揭開了這個秘密,人的細胞100多天更換一次。嬰兒生下來100天,在娘胎里形成的它已經沒有了,它靠自己後天的吃食又形成了一個新的自我,這是一種脫胎換骨,也是一種壯舉!所以,我們要為他慶祝,這個慶祝的名稱就叫做過百歲,即使人的細胞100天左右更換一次,我們可以把人體比做一個大自然,給他營造一個風調雨順平衡的環境,再長出來的細胞就是健壯的、有生命力的,它就取代於那些病態的、衰老的細胞,於是,人們就走向了健康,如果,我們在人體裡面形成了一種違反自然的環境,那麼再長出來的細胞就是病態的,它就取代了健康的細胞,這就是人體發病的根源,這就是我們中國偉大的中醫!
中醫中葯不治病,只調節陰陽平衡,陰陽平衡釋放潛能,潛能治癒疾病!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病問疾,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葯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黃帝內經》
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陰陽之理,陽為始,陰為終。四時之序,春為始,冬為終。死生之道,分言之,則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合言之,則陰陽和者生,陰陽離者死。故為萬物之始終,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善治未病之病,於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也就是我們家人推崇備至;中兄善治欲病之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僅善治已病之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針放血、用葯教葯,都以為我醫術高明,因此名氣響遍全國。」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扁鵲本來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名醫,但上述史載的扁鵲實為約生於公元前407年左右(戰國時代)的齊國名醫,本名秦越人,被後人稱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上醫」和「中醫」的思想,在2500年前左右都已產生。
「上醫治未病之病,謂之養生;中醫治欲病之病,謂之保健;下醫治已病之病,謂之醫療。」用後現代醫學的說法,「上醫」屬於養生學,「中醫」屬於保健學,或都叫預防醫學,下醫才是今天理解的醫學。
一次,劉神威問了老師一個問題:中草葯為何能醫病,是什麼原因?
孫思邈答道:「中草葯之所以能治病,原理是以偏就偏。由於各種葯物不同的性:寒、熱、溫、涼;不同的味:酸苦甘辛咸;不同的升降浮沉的趨勢;不同的歸經,對於患病的機體,起到調節平衡的作用」。
又一次,盧照鄰問了老師一個問題:「名醫能治癒疑難的疾病,是什麼原因呢?」
孫思邈答道:「對天道變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參政於人事;對人體疾病了解透徹的人也必須根源於天道變化的規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猶似輪轉。那麼又是如何運轉呢?天道之氣和順而為雨;憤怒起來便化為風;凝結而成霜霧;張揚發散就是彩虹。這是天道規律,人也相對應於四肢五臟,晝行夜寢,呼吸精氣,吐故納新。人身之氣流注周身而成營氣、衛氣;彰顯於志則顯現於氣色精神;發於外則為音聲,這就是人身的自然規律。陰陽之道,天人相應,人身的陰陽與自然界並沒什麼差別。人身的陰陽失去常度時,人體氣血上沖則發熱;氣血不通則生寒;氣血蓄結生成瘤及贅物;氣血下陷成癰疽;氣血狂越奔騰就是氣喘乏力;氣血枯竭就會精神衰竭。各種徵候都顯現在外,氣血的變化也表現在形貌上,天地不也是如此嗎?」
孫思邈的回答十分精彩,也足見其醫學上的造詣頗深。
 夜裡9點到11點三焦經當令(值班),三焦通百脈,就是五臟六腑的連綴系掛,不能休息就氣滯血瘀,百脈不通暢,四肢乏力,無精打采,五臟六腑血流氣流營養排毒交通不暢;11點到凌晨1點,膽經當令;1點倒3點肝經當令;3點到凌晨5點是肺經當令 ;從夜裡11點到早晨5點很重要,膽經排毒,易陽生;肝經為神,(開竅於目) ;肺神為魄(開竅於鼻);攝魂固魄,陰陽轉換,排毒造血,都在這段時間,不因天之序,怎麼健康?!
 肝神為魂,肺神為魄 孩子出生都是大拇指按在無名指的指根處,無名指的第二節處是肝穴,大拇指是肺經,孩子握固一做這個動作,是攝魂固魄,人生下來都是握固而來,撒手而去,為什麼這樣,是因為人魂飛魄散了!
 世界上的百歲老人,各有自己的長生秘訣,但有一個共同秘訣,也就是生活習慣您知道嗎?
那就是早睡早起,晚上九點鍾之前睡覺!(大道至簡,道不遠人,以至於釋迦摩尼菩提樹下悟得道後,自己都驚奇:簡單到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醫政相通
《資治通鑒》以醫論政;《傷寒雜病論》是以政論醫,所以說不做良相就做良醫!
「萬事治本,必先治身」。「凡治政之紀,必自身始」《呂氏春秋》時講;「萬事治本,必先治身」。自然間和人發生了什麼事,本在哪裡呢?本在自己的身體。
 湖南出土的一部醫書裡面記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10年未成,身體垮了,走路都要跌倒了,家裡生活一團糟,他請教了當時一個主管醫的大臣天師癸,天師癸告訴大禹,「凡治政之紀,必自身始」。就是說治理國家的綱紀,首先要從治理自己身體為始。於是就幫大禹調養數月,數月後大禹精神百倍,家裡家外也是一片祥和。10年沒辦成的事,3年治水成功。所以物質身體是第一性的,如果說不能夠治理人體的平衡,他的精神狀態就是失衡的。
為人父母者不學醫,謂之不慈,
為人子女者不學醫,謂之不孝。
人生許多的不幸和悲哀,多數都是源於無知與疏忽!
生病是祝福的開始,生病是提醒我們該改變了!
上帝
用疾病糾正人的過失
用身體的痛苦管教他!
 前半生從錯誤中學習,後半生在帶病中延年!
 人就怕無所顧忌?帶病養生,以煩惱養菩提心!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失敗是成功地母親!
肝肺心腎脾對應仁義禮智信,對應五行木金火水土,對應人身筋,皮毛,血脈,骨,肌肉。對應風水東西南北中。對應角jué、商shānɡ、徵zhǐ、羽yǔ、宮ɡōnɡ五音 (題外話:這就是音樂療病的原理;酸入肝,辣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甜入脾,凡是食物都有寒熱溫涼平的屬性,這也就是葯食同源,寓醫於食可以治病的原理,大道至簡,道不遠人!對應的分泌體液:肝開竅於目為淚;肺開竅於鼻為涕;心開竅於舌心血變現為汗;腎開竅於耳為唾液;脾開竅於唇為涎液!可以對照診病 ).
  中華民族傳統膳食結構有深厚的哲學基礎。首先是「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態觀,第二是「葯食同源,寓醫於食」的食療觀,第三是「審因施食,辯證用膳」的平衡膳食觀,第四是「調理陰陽,陰平陽秘」的健康觀,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烹飪和營養的哲學內涵。
人的疾病千奇百怪,但簡而言之就是四類:寒熱虛實!怕冷啊還是渾身燥熱;是虛的走不動路啊還是沒動地方就打飽嗝呀!越是復雜的問題解決的方法越簡單!
其實所有的食物都分:寒熱溫涼平屬性,要結合自身,例如(嘴起泡,口腔潰瘍,耳癢,咽喉痛等等,是身體告訴您:上火了,不能再吃肉魚「魚生痰肉生火」,別吃熱性食物比如小米,讓我吃點大米吧,快讓我吃點生菜,油麥,苦筍等降火的蔬菜吧。)您這樣聽從身體的本能,就不得病了!但是您嘴起泡,口腔潰瘍,耳癢,咽喉痛等等,仍不注意飲食,相信醫葯,吃抗生素,牛黃解毒丸等,上面的症狀消失了,口腔,耳朵不痛癢了。好了症,但病沒好,您仍然一如既往的吃喝,不改變飲食,休息!下一步病就進入內臟了,要不癌症等大病都不是一天的結果!!切記!!寓醫於食,是每天生活都堅持!葯食同源,但葯也不能立竿見影(您想單吃馬上好病是誤解!)
一年四季養脾胃(春季養肝,夏季養心,秋季養肺,冬季養腎)
春季到夏初,陽氣上升,人容易心腎不交失眠,嗓子啞。中醫原理是:腎水不能平衡心火造成的。
肝火旺就失眠,肝升肺降,肺是金,火克金,火屬心,苦入心,可以降心火,升肺金,平衡肝火,失眠就好了!!
1,注意調節情志,別太壓力,快樂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解脫自己,別太糾結,很多東西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
2,苦菊,生菜,萵苣,帶苦味的菜,大米比麵粉也是涼性的。這是食物,可以寓醫於食。
3,注意鍛煉,例如登登山,散步。您喜歡登山嗎?勞身治失眠,勞心得失眠。
古代醫學經典《難經》中說:「人之安睡,神歸心,魂歸肝,魄歸肺,意歸脾,志藏腎,五臟各安其位而寢。」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您老愛失眠,一定是您體內的神、魂、魄、意、志沒有好好待在相應的五臟里所導致的。
只有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則,只有掌握了四季養生的規律,我們才能非常自如地經營自己的人生,規劃自己的健康道路!
人體是最無為,最自足的恆溫平衡系統,不能偏離自然規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講究科學的養生理念和生活之道!只有因天之序,根據身體的本性原則對待身體,才能長生久視,頤養天年!
道是一種自然規律,一個度,要永遠遵循一種平衡。我的宗旨是:身體五臟六腑有毛病了,能用食物調理,就盡量用食物調理,這才是最有價值,也是最根本的方式。醫道乃養生之道,生活之道,這是道的至真本意。

順道昌,逆道亡。祝各位都與天地和其德,與日月和其明,與四時和其序,與鬼神和其吉凶。身心和諧!

2、食療書籍

水果食療大全 ¥34.20元
本書包括:22種常見水果的選購及保存方法、養生食譜;如何用水果排毒、抵抗環境污染;不宜一起吃的水果等內容。 ...
家庭營養師與百病食療方 ¥15.96元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答了百姓生活中最關心的健康問題。讓現代科學知識走進千家萬戶,使人人懂得合理營養才能獲得健康;必須科學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身體需要的食品;日常飲食習慣也是保證健康的重要環節;當你有了疾病時,可以通過食物來進行調治的道理。本書適於廣大群 ...
百病食療方 ¥26.60元
編輯推薦:當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快節奏、高強度、高效率的現代生活,使眾多辛勞疲乏的人們前所未有地重視起自身保健;化學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們「重返大自然」的反樸歸真心理日益加重,健康長壽成了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 ...... ...
中華現代葯膳食療手冊 ¥28.50元
本書簡要介紹了中華傳統養生保健方面的基礎理論,但大量的是介紹葯膳的配伍、烹制、功用、應用方法等實用知識。特別考慮到使葯膳食療能推廣到千家萬戶,進入尋常百姓家,所以對保健、治療、家庭生活、節假旅遊休閑活動等方面的葯膳普及應用等,都用較大的篇幅加以介紹。 ...
食療治百病--良方薈萃 病例精選 ¥14.06元
介紹了治療100多種常見疾病的近300個食療選方,其中包括原料、製法、服法、功效和適用病症。每種疾病均附有治療成功的病例和醫生提示。在病例介紹中,對常見病還詳細介紹了用食物中葯單驗方治病的新經驗,體現了食物和葯物的統一、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本書還介紹了筆者 ...
老年食養食療 ¥14.06元
...
中國果蔬茶酒治療保健叢書-葯酒食療與宜忌 ¥19.00元
全書內容豐富,通俗易懂,融知識性、科學性、實用性為一體,結構嚴謹,語言簡潔。是增加了解葯酒知識掌握營養食療方法的普及讀物。 ...
性功能障礙食療精粹 ¥11.40元
本書簡要介紹性功能障礙的誘因、飲食宜忌、「四因」(因證、因時、因地、因人)施膳要點及其食療葯膳的組成原則和烹飪方法;精選適宜性功能障礙食療的葯膳方約150首,按烹調方法分類介紹其配方組成、物料選購與保存、製作方法及其適應證和功效等,並對其使用時應注?...
婦女病食療精粹 ¥11.40元
本書簡要介紹婦女病的誘因、飲食宜忌、「四因」(因證、因時、因地、因人)施膳要點及其食療葯膳的組成原則和烹飪方法;精選適宜婦女病食療的葯膳方約150首,按烹調方法分類介紹其配方組成、物料選購與保存、製作方法及其適應症和功效等,並對其使用時應注意事項作?...
肝臟病食療精粹 ¥11.40元
本書簡要介紹肝臟病的誘因、飲食宜忌、「四因」(因證、因時、因地、因人)施膳要點及其食療葯膳的組成原則和烹飪方法;精選適宜肝臟病食療的葯膳方約150首,按烹調方法分類介紹其配方組成、物料選購與保存、製作方法及其適應症和功效等,並對其使用時應注意事項作?...
肥胖·高脂血症食療精粹 ¥11.40元
本書簡要介紹肥胖·高脂血症的誘因、飲食宜忌、「四因」(因證、因時、因地、因人)施膳要點及其食療葯膳的組成原則和烹飪方法;精選適宜肥胖·高脂血症食療的葯膳方約150首,按烹調方法分類介紹其配方組成、物料選購與保存、製作方法及其適應症和功效等,並對其使?...
高血壓食療精粹 ¥11.40元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為主的綜合征,要引起血管、腦、心、腎等器官的病變。要了解高血壓的原因,必須了解什麼是血壓。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用血壓計在肱動脈上測得的數值來表示,以毫米汞標柱或千帕為單位。本書簡 ...
風濕病食療精粹 ¥11.40元
本書簡要介紹風濕病的誘因、飲食宜忌、「四因」(因證、因時、因地、因人)施膳要點及其食療葯膳的組成原則和烹飪方法;精選適宜風濕病食療的葯膳方約150首,按烹調方法分類介紹其配方組成、物料選購與保存、製作方法及其適應症和功效等,並對其使用時應注意事項作?...
青春痘食療精粹 ¥11.40元
本書簡要介紹青春痘的誘因、飲食宜忌、「四因」(因證、因時、因地、因人)施膳要點及其食療葯膳的組成原則和烹飪方法;精選適宜青春痘食療的葯膳方約150首,按烹調方法分類介紹其配方組成、物料選購與保存、製作方法及其適應症和功效等,並對其使用時應注意事項作?...
糖尿病食療精粹 ¥11.40元
本書簡要介紹糖尿病的誘因、飲食宜忌、「四因」(因證、因時、因地、因人)施膳要點及其食療葯膳的組成原則和烹飪方法;精選適宜糖尿病食療的葯膳方約150首,按烹調方法分類介紹其配方組成、物料選購與保存、製作方法及其適應症和功效等,並對其使用時應注意事項作?...
骨質疏鬆食療精粹 ¥10.45元
骨質疏鬆已經成國世界性的多發病、常見病。骨質疏鬆是全身骨骼成分減少的一種現象,主要表面為單位體積中骨組織減少、骨礦物質和骨基質隨年齡的增加等比例減少,從而使骨組織的正常荷載功能發生變化而出現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 ...
便秘食療精粹 ¥10.45元
本書簡要介紹便秘的誘因、飲食宜忌、「四因」(因證、因時、因地、因人)施膳要點及其食療葯膳的組成原則和烹飪方法;精選適宜便秘食療的葯膳方約150首,按烹調方法分類介紹其配方組成、物料選購與保存、製作方法及其適應症和功效等,並對其使用時應注意事項作了簡?...
失眠食療精粹 ¥10.45元
失眠,古稱「不寐」、「不得卧」、「不得眠」或「目不瞑」。失眠的原因有: 1、憂慮過多,情志所傷; 2、飲食不節,痰火內擾; 3、年老體弱,病後未復;失眠的原因還有很多,上面三種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中醫分類。中醫治療失眠我是從調和陰陽入手。綜上所述,?...
熱忱能成大事:優秀員工必備的46個特質 ¥18.81元
有一個寓言故事是這樣講的: 烏鴉急促而忙碌地在搬家。鴿子疑惑不解地問:「這樹林不是你的老家嗎?你為什麼還要再遷徙搬家呢?」 烏鴉嘆著氣說:「在這個樹林里,我實在住不下去了,這里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 鴿子帶著同情的口氣說:「你唱歌的聲音實在煩躁, ...
24節氣與食療 ¥34.20元
為了深入探討二十四節氣與人的健康的關系,揭示順應二十四節氣的養生奧秘,筆者經過多年努力,編寫了這本《二十四節氣與健康》,它包括兩個分冊,即《二十四節氣養生》與《二十四節氣飲食》。前一分冊通過介紹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徵及其對生命健康的影響,提出了順應 ...
食養食療高手——大眾飲食功效、禁忌與配餐 ¥26.12元
本書以傳統醫學理論為指導,對果品類、蔬菜類、禾穀類、豆類、肉類、奶類、蛋類及水產類等常用食物的營養特點、功效與禁忌進行了通俗的說明。並在此基礎上,對幼兒保健配餐、中小學生保健配餐、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保健配餐、腦力工作者保健配餐及老年人營養配餐的原則?...
農業品牌產品的食療秘方 ¥33.25元
本書共分十八章,第一章介紹了81例穀物類農業品牌產品的保健食療方;第二章介紹了111例豆類農業品牌產品的保健食療方;第三章介紹了81例油脂類農業品牌產品的保健食療方;第四章介紹了110例根莖類農業品牌產品的保健食療方;第五章介紹了278例葉莖花類農業品牌產品?...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四十卷 鞘翅目 肖葉甲科 ¥80.75元
肖葉甲科隸屬於鞘翅目葉甲總科。本科均為植食陸昆蟲,很多種類是農業和林業上的重要害蟲,危害果樹、林木及多種農作物。本卷系統地記述肖葉甲科中最大的一個亞科:肖葉甲亞科,共計50屬351種4亞種。內容分為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總論包括:研究簡史、形態特徵、分類 ...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三十三卷 半翅目 盲蝽科 盲蝽亞科 ¥159.60元
盲蝽科昆蟲在自然界常見,盲蝽亞科是盲蝽科中種類最多的亞科,並包含若干農林作物的害蟲或潛在的害蟲。本書作為《中國動物志》的一個分冊,提供了盲蝽亞科中國區系和分類的基礎性資料。內容包括盲蝽科和盲蝽亞科的研究簡史、基本形態構造、分類系統、區系分布、生物 ...
老中醫食療祛病方:香蕉、紅甜椒、蘆薈、檸檬的妙用 ¥13.11元
本書介紹了老中醫利用日常蔬果:香蕉、紅甜椒、蘆薈、檸檬,調配出神奇的食療祛病方。讓日常蔬果也能發揮驚人的療效。 ...

3、鹼性食品之王是什麼

鹼性食品之王是蘋果。蘋果中含:維生素A丶維生素C丶維生素E丶維生素B1丶維生素B2。

鹼性食物是指食物經燃燒後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其溶於水後生成鹼性溶液,這類食物包括各種蔬菜、水果、豆類、奶類以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3)食療養生的演講擴展資料

1.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點心、烏魚子、柴魚、魚片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熏肉)、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3.弱酸性食品:蘋果、大米、花生、啤酒、白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

4.弱鹼性食品:紅豆、蘿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4、膳美生活創辦的初心是什麼?

膳美生活打造「健康中國」新模式

布局線上線下四大板塊 膳美生活打造「健康中國」新模式

小大

軍事APP頭條APP

  如今,工作忙、應酬多、沒有時間運動,是大部分高凈值人群的日常,許多上班族不得不戴著「亞健康」這頂現代魔帽,遭受著身心折磨,卻查不出病來。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佔5%,患病的也只佔20%,而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面對國人亞健康狀態,我國大健康產業正在崛起。

創領新模式之一 「葯食同源」賦能國人健康新食尚

回歸自然、返璞歸真,食療作為中國傳統的養生方式一直流傳至今,而且葯食同源食品在我國有很大需求。在健康服務業興起的當下,「葯食同源」產品成為健康產業新的增長點,膳美生活早已吹響號角、揚帆起航,率先揚起了「葯食同源」的品牌大旗。

膳美生活,遵循「病從口入,病從口治」和「葯食同源」理念,不斷地研發和整合各個行業的健康產品及食品資源,精選「葯食同源」的優質食材,結合現代科技精製而成。針對人們的不同需求,在自營社交型會員制電商平台——膳美生活,推出覆蓋生活的健康產品及食品,如自主研發及生產具有改善水質的火山石陶晶系列的茶具廚具、全品類科學膳食的湯然道系列、具有保健功效的膳美逍遙派、美人計養生保健酒等,為提高國人整體健康水平盡獻膳美力量。

膳美生活創始人陳汝傑論壇主旨演講

創領新模式之二  全力進軍大健康S2B2C新時代

膳美生活通過「互聯網+」的模式,在線上自營社交電商平台「膳美生活」和線下「膳美生活館」兩大業務版塊的基礎上打通從健康認知、體征體質、四時飲食服務解決方案到商業服務的一站式鏈條網路,基於「B2B+SAAS」的智能生態服務體系形成「S2B2C」新模式,建立起大健康產業中健康管理與促進領域中的全產業鏈整合服務平台。

線上以膳美生活為主,上線健康膳食、健康護理、生鮮食品、茶飲酒水、珍饈美饌、養生茶具廚具、養生保健酒等全膳食品類,尋找健康的食品類源頭資源,打造線上的膳食養生生態鏈,提供o2o商務模式,線上便捷購物,便捷咨詢等多種優質的服務,同時進行線下同步布局,以各個重點省市膳美生活健康生活館作為區域中心,承載形象店的角色,並孵化出更多能快速發展的社區店中店,為人們帶來家庭健康管理咨詢、膳食指導、圈層禮遇、美麗顧問、教育培訓和康養服務等項目,在讓客戶使用到專業且權威的健康產品同時,亦能享受到面對面舒心便捷的貼心管家式服務。

從線上到線下,從電腦到手機,從技術到運營,從會員到分享,全方位全場景布局,打造一個獨屬於「膳美生活」的健康產業鏈閉環,實現生生不息的正向良性循環!

創領新模式之三 攜手南方醫科大學生創業團隊開啟家庭健康管理新方式

膳美生活創始人陳汝傑表示:「健康是一種責任,分享健康是更大的責任,我們更像是健康生活的佈道者,而膳美生活的定位,就是成為膳食健康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平台。」

帶著這份初心與願景,膳美生活以建立全國最大的健康產業入口平台為目標,以為國民提供健康服務為己任,聯合中醫葯師和專業膳食廚師,開展線上公開課(膳食指導課程)。同時,攜手南方醫科大學大學生創業團隊,聯合推出生態化與科技化相結合的國內科研健康護理產品,為消費者打造高品質的健康生活。

不僅如此,膳美生活與南方醫科大學大學生創業團隊共同組建家庭健康管理師,為會員們從健康檢測、健康產品搭配、健康咨詢服務等多角度出發,全面分析人體生命健康數據,建立健康檔案並定製健康管理方案,輔助用戶在就醫選擇上提供意見,並推薦國內外知名專家團隊和重點醫院,全面指導用戶精準管理身心健康,逐漸幫助用戶恢復身體活力,重塑健康狀態,輕松享受健康生活。

創領新模式之四  全生命周期的養生谷即將落成

膳美生活秉承「葯食同源」的理念,以傳承中國膳食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即將斥資數億在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清遠英德市,打造一個為全生命周期提供康養服務的養生谷——嘆世界,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健康的生活新理念和新體驗。

養生谷項目作為膳美生活布局大健康產業的重點,其目標是成為「廣東大健康旅遊目的地」、「廣東中醫葯養生示範基地」、「國家知名中醫葯體驗中心地」,集旅遊度假、健康養生、繽紛商業等產業配套超大規模領軍全國,是面向世界的健康康養目的地。

項目與國際知名醫療機構合作,建立終生健康跟蹤管理體系完善醫養設備,隨時隨地療養身心,形成以中醫文化、中醫傳統特效療法、能量醫學、中醫養生療養、休閑度假、健康公益為一體的廣東地區知名康養醫療基地,是膳美生活打造健康生活新模式的戰略部署重心。

膳美生活創始人陳汝傑市場調研

未來,膳美生活將不斷實現新發展、新突破、新跨越,向著永續卓越的健康中心領域奮勇前行

5、朱鶴亭與南懷瑾

(一)朱鶴亭,道號玄鶴子,國際著名養生學家、中華醫學家、食療學家、玄學家、武學家。自幼承受家教,熟讀四書五經,習醫、武、堪輿,學道家養生學術。讀中學和在入北京大學學習時期,研修中西醫理論,潛修老莊哲學,道、佛學經典。在大學任教及調科研機構工作時期,利用假期、業余時間在下農村,走城市,采葯、療疾的實踐中,善於結合中西醫理論診斷病症,長期運用食養、食療、點穴、針灸、中草葯等施治病症歷經數十年。曾給中央領導幹部治癒過多種疑難疾病。同時有多國國家元首、政府要員慕名就醫,得到良好醫治。朱老將其大半生的精力投入到治病救人、為全人類服務中去。
為將畢生所學傳授於後人,朱老總結前人經驗,將自己有關養生、中醫行醫心德先後著書: 余本,廣泛流傳於社會,有《中國秘傳寶典》(四冊)、《養生之道錦囊》、《養生益壽秘法》(英文版)、《糖尿病防治》(日文版)、《新生命》(日文版)、《道家養氣生氣功》(日文版)、《健康是福》、《性愛情緣》、《經絡與運動醫療》、《運程與養生》、《生肖與養生》、《玄鶴子養生書法集》、《玄鶴子養生語論書法集》《玄鶴子益壽箴言叢書》。在著書的同時朱老在香港《信報》寫有「養生之道」「拉闊健康」專欄、在香港《東方新地》寫有「玄鶴子傳奇」「素男玄女」「耳聽八方」專欄。在香港《東方日報》寫有「飲寶食補」專欄等。通過現代傳媒傳播中華養生、醫學、武學文化,眾多海外媒體(如美國CNN、日本NHK、英國BBC、亞洲電視、無線電視、華娛電視)對其進行采訪及專題現場直播。
近30多年來,朱老曾多次應邀赴東歐國家講授運動醫學。定居香港後,多次應邀赴日本、美國、泰國、新加坡、德國、柬埔寨、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英國、韓國等國家及台灣、香港地區講學,並受到高度贊揚。
在研究中醫學的同時,朱老還不斷研究周易及中國古代道家——玄學文化,並不斷一科學的方法將其融入到中華醫學、食療學、養生學和武學中。朱老尤擅道家秘傳點穴和養生公法,同時配合食療等方法從而收到獨到的奇特療效。此外風水和養生及未來學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

朱鶴亭最新力作《人生與養生》正式出版發行!具體內容為:

1、健康與養生(上)
2、健康與養生(下)
3、婚姻與養生(上)
4、婚姻與養生(下)
5、家庭與養生(上)
6、家庭與養生(下)
7、堪輿學與養生(上)
8、堪輿學與養生(下)
9、文化藝術與養生(上)
10、文化藝術與養生(下)
11、時令與養生(上)
12、時令與養生(下)
13、育容與養生(上)
14、育容與養生(下)
15、飲食與養生(上)
16、飲食與養生(下)
17、人際關系與養生(上)
18、人際關系與養生(下)
19、現代生活節奏與養生(上)
20、現代生活節奏與養生(下)
朱鶴亭通過習武練習呼吸,通過變換飲食保證全面的營養。他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堅持用半小時的時間習練家傳的武功,以保證氣力充沛,呼吸協調,尤其注重短促呼吸之間的調節,每天晚上則習練氣功。這樣早晚通過一快一慢、一動一靜,一剛一柔的結合練習達到調節呼吸、強身健體的目的。在飲食上,朱鶴亭堅持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飲食原則,在飲食的內容上講究變換。早飯每三天一個周期,三天中每天各有側重,比如第一天喝自己配的七豆粥等,第二天喝麥片,第三天又換豆腐加小米粥等等,以補充心肝脾肺腎等身體各個部位所需的營養,周日會與平日不同,開始吃葷。午飯一周從周一到周日都有不同的吃法,主要從預防疾病的角度搭配食物。晚飯簡單地吃一點,保證12點以後不加餐。 朱鶴亭說,人老先老腿,其次是腦。因此他十分注意鍛煉自己的思維,他喜歡接受記者即席采訪,鍛煉自己的反應能力。他善於應付任何復雜問題和復雜局面,遇到問題首先考驗自己的思維敏捷程度,盡快回復。他既不少睡也不嗜睡,注重睡眠質量,雖然每天睡四個小時左右,但休息得相當好。 朱鶴亭說道家講究生得幸福老得延緩病得防治死得安樂。情趣也是養生之道之一。他愛好廣泛,例如音樂、讀書、書法等等。不但愛好,還能做出評論,決不盲目愛好。他讀書廣泛,但絕不迷信,並且堅持看原著。看工具書。 最後,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朱鶴亭說人生是一部大的哲學書,處於什麼位置看自己。他善於識人,結交良師益友。 朱鶴亭說,只有智慧、健康才是屬於自己的。人生匆匆,瞬息即過。我們應該珍惜當下,珍重自己的健康。

(南懷瑾)(1918年——),國學大師,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南宅殿後村,80年代末籌資興建金溫鐵路,並於1998年建成通車。現居江蘇。
論著

《正統謀略學》
《論語別裁》
《易經雜說》
《老子他說》
《歷史經驗》
《中國文化與佛教八講》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
《禪觀正脈研究》
《禪海蠡測》
《禪宗與道家》
《金剛經說什麼》
《如何修證佛法》
《圓覺經略說》
《楞伽大義今譯》
《楞嚴大義今譯》
《葯師經濟世觀》
《禪話》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中國道教發展史略》
《中國佛教發展史略》
《易經系傳別講》

觀點

南懷瑾非常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甚至因此反對五四運動認為其造成了對傳統文化的破壞。

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能歷數朝甚至外來統治仍不亡,乃是中國文化不亡所致。 故近幾年來大力推動兒童讀經運動,希望能將讀中國古書的基礎往下紮根, 以挽回目前中國人幾乎對中國自身文化毫無認識的大斷層。 惟其兒童讀經運動,以推動「中、英、算」三者並進,非獨厚中國國學也。 而所注重之讀經部分,又以四書五經為主,尤以四書為重, 冀能為中國孕育出經世濟民之材,而非詩詞歌賦之材也。
(3)朱鶴亭與南懷瑾兩位研究、貢獻不同,我們一般人無法評價他們。更不能給他們打分。謝謝!

6、六年級飲食健康的演講稿,400字

一篇好的演講稿要做到先打草稿,定大方向;標題定要抓眼球;中間穿插一個小故事引人入勝;觀點要鮮明、獨特;體現和觀眾的互動;收尾要簡潔有力這幾點,例子如下: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飲食對人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我記得在一則報刊中看到:一個工地的工人因為吃了路邊餐館不衛生的飯菜而肚子痛,以至不能工作。我對這起飲食事故感觸很深,這些餐館老闆被金錢蒙蔽了良知,害人害己,讓我說,應該嚴懲這些壞傢伙!

在浙江電台的小強熱線中,又聽到了一起飲食事故,報道中說一所中學因四季豆炒得不熟而導致大多數學生中毒,他們的學習和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又讓我了解到有些食物不能生吃;一些家禽、海鮮之類要燒得熟;有些食物不能混在一起吃……



類似於前兩則報道的事在我們的身邊也屢見不鮮,對於我小學生來說,如果想讓飲食正常,我覺得應該遵守以下幾點:

1、不吃不潔凈的食物。如:校門口擺著的小攤里炒的、烤的東西。

2、要購買衛生部門批準的食物。如:在一些大型商場里的物品,比較放心,得到群眾的認可。

3、認真看說明書,生產日期。如:細讀外包裝中的資料,當得到你的認可,再放心使用。

4、注意個人衛生。如: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剪指甲。

5、不吃身邊的油炸食品。油炸食品,沒有營養,這些東西吃多了輕者生病,重者甚至能致癌而死。

這是我所想到的幾點,還有許多值得大家注意的問題,總之,食品安全應該警鍾長鳴。為了我們在地球上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一起行動起來,關注食品安全吧!

與食療養生的演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