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皇帝內經體質養生法

皇帝內經體質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0-10-29 12:52:46

1、人身上有這么幾個長壽窩,每天揉揉按按,可以保健強身?

愛美的女士總是說酒窩腋窩,喜歡養生的會關注長壽窩——,肘窩,腋窩.據史料記載,每當慈禧身體不適時,他都會按摩眼窩、腰窩、腋窩等“養生窩”,往往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被稱為宮廷養生的“第一窩”。

偶爾在這些地方按壓按摩,不僅有助於緩解身體不適的症狀,還能起到保健和強身健體的作用。來和邊肖一起看看吧~

揉眼窩可以提高視力

如今,人們過於依賴電子產品。他們經常看手機和電腦幾個小時不休息,眼睛都快被淹沒了。他們經常感到乾燥、疼痛、畏光和流淚。眼眶中有許多穴位,如晴明,攢竹,四白,等。通過按壓摩可鎮靜安神,還可以降低眼壓,緩解眼部疲勞,改善眼部功能,明顯改善近視、老花眼、眼睛過度使用引起的視力下降、視力模糊。

如何按[方法]?

1.輕輕閉上眼睛,用食指順時針和逆時針輕輕旋轉按摩眼皮,每次10次。

2.坐起來集中注意力,用力快速眨眼15 ~ 30秒,閉眼5秒,睜眼3 ~ 5秒,眼向鼻尖移動3 ~ 5秒。

3.眼睛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6 ~ 8次,幅度最大。

耳後窩降血糖

耳垂後面的凹陷。迷走神經在耳後窩分布較深。刺激可以興奮迷走神經,促進胰島素分泌,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還可以預防糖尿病並發症。

據數據調查,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居世界第一,達到1.144億!如果有相關問題,控制或逆轉高血糖勢在必行。而按壓和摩擦耳後窩可以讓你更容易達到輔助降血糖的目的。

耳背至枕骨分布有數個穴位,如甘風穴、風池穴,可將行氣和血化為陽熱之氣,緩解落枕、失眠、眼疲勞、中風等症狀。

【方法】:拇指慢慢用力按壓後顱窩,慢慢呼氣,然後放開5秒。如果反復按壓10-15秒,可以每天按摩一次,午飯晚飯後按摩半小時。揉揉頸窩——改善咳嗽

頸窩位於喉結下方,胸骨凹陷處。

這個地方有一個天鼎穴,天鼎穴屬於首陽明大腸經,具有理氣消積、消炎消腫的功效。按下這個穴位可以促進甲狀腺再生分泌,恢復活力,分泌正常,甲狀腺疾病自然就好了。揉這個穴位對咽喉疾病的防治有神奇的效果。揉按後,半小時後可感覺喉嚨清爽,緩解咳嗽、咽干、咽痛等不適。

方法:用食指指尖按摩頸窩,每次100次,每日3~4次,力度應略痛。

揉腋窩護心擴胸

腋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腋窩”,不要小看它,它有很大的保健作用!現代醫學中,腋窩有豐富的淋巴組織。經常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從中醫角度來看,腋窩頂部有極簧點,可歸心經,適度搓搓腋窩,可緩解心火,擴胸理氣,調節睡眠,有助於緩解心絞痛、胸悶等症狀。

【方法】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尖順時針按摩腋窩15次,然後逆時針重復動作,每臂持續3-5分鍾。

揉腰窩——調理經絡氣血

位於腰椎左右凹陷處,手放在背後的接觸區。定期按摩腰窩,可以協調經絡氣血,調和臟腑。

方法:

1雙手搓熱後,緊壓腰窩。稍作停頓後,連續50次向下摩擦至尾骨,早晚各一次。

2揉腰:雙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壓腰部,用旋轉力壓揉30-50次,腰部腫脹為宜。

3擦擦腰,手掌緊緊壓在腰上,用力上下揉搓,動作迅速有力,直到發燙。

臍窩——改善消化功能

臍窩位於腹部中央凹陷處,神闕穴所在。《醫學源始》說:“人生於初,生於肚臍,生於命門,故生於十二經脈之始,五臟形成也。”

肚臍在中醫稱為神闕穴,具有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的功效。肚臍與十二經脈、內臟、四肢骨骼、皮毛和肌肉有著密切的生理和病理關系。肚臍與胃腸等消化系統緊密相連,圍繞肚臍順時針揉捏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

雖然有保健的作用,但與各種經絡和內臟、大腦、子宮有關。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保健手術。人身上有那麼多長壽窩,每天都可以揉按,養生強身

方法:順時針按摩腹部可增加結腸蠕動,幫助消化;逆時針按摩腹部有助於預防腹瀉,一次按摩100次。

膝蓋窩摩擦-膝蓋護理

膝窩也叫腘窩。在窩的中央,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叫衛中穴,取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去濕通道,最大的排毒通道,衛中穴是這條通道上的排污口

膝窩中央衛中穴有肝經、腎經、膀胱經,益於補腎固陽,祛濕利尿,對各種疼痛有緩解作用。膝蓋窩涉及大部分腿部肌肉。膝窩摩擦可以緩解腿部疲勞,防止靜脈曲張,緩解關節疼痛。

【方法】搓手至發燙,掌心向上下擦膝窩30次。

揉腳-滋陰降火

《黃帝內經》說:“腎自泉來,泉滿心。”人體保健的關鍵穴位湧泉穴有——個,隱藏在位於腳底的腳窩里,位於蜷足時足前的窪地里,這個穴位是腎經的第一個穴位,在養生、防病、治病、保健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用按摩手法推、揉、打湧泉穴,能使人精力充沛,增強體質,增強防病能力。

【方法】用手大魚際單向搓揉湧泉穴,直至腳底發燙,每次3-5分鍾。除了揉湧泉穴,每天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疏通十二經脈。

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按摩身體的哪個部位,力度都不能太大,有皮膚損傷、高血壓不穩定、惡性腫瘤、心臟病嚴重的特殊人群,不宜隨意按摩。

2、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方法有?

第三章 認清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辨清體質好養生
◎第一節 《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的智慧
《黃帝內經》最早涉及體質養生
體質受先天、後天因素共同制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造成體質差異
體質影響疾病的產生與發展
不同體質易患不同的疾病
判斷體質,從辨別陰陽開始
男性疾病無一不和體質有關
體形普遍看好體質明顯下降
體質養生必須注重生活調攝
摩腹、捏脊,就可以有效增強體質
看一看,自己屬於哪種體質
◎第二節 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
順四時,調五味,平和體質這樣養護
戒煙少酒,別讓煙酒毀了你的好體質
平和體質來自平和的生活環境
心平氣和——平和體質的養心之道
平和體質的最佳運動方式——太極拳
鰻魚是壯陽補腎的「魚類軟黃金」
男人的「腎之果」——板栗
杏仁補肺、潤腸又養顏
民間常用的健腦益智方
糯米飯——禦寒暖胃佳品
每天一袋奶,喝得科學便能老而不衰
人參殺人無過——補品的正確吃法
◎第三節 葯食同源治百病——最常用的食療方
本草動口不動手,輕松戰勝糖尿病
多吃防癌食物,遠離癌症
性冷淡不用慌,食療秘方幫你忙
肺病食茼蒿,潤肺消痰避濁穢
應對腎病,從吃開始
吃掉這個萬病之首——感冒
胃潰瘍,可用蜂蜜來調治
趕走體內毒素,告別便秘煩惱
腸炎是個慢性症,運用食療最合適
咳嗽了,吃吃枇杷就管用
學會妙用姜,日常保健康
◎第四節 飲食不當,會致病減壽——《黃帝內經》論食忌
病從口入,80%以上的病都是吃出來的
食品安全問題——最大的健康殺手
如何避免「問題菜」對人體的傷害
精細食物別多吃——富貴病就是吃得太精細
「方便食品」損害健康到底有多方便
油炸食品,健康免疫的仇人
不良飲食習慣傷身亦傷神
忌口——服葯期間的飲食禁忌
女性經期過程中的飲食宜忌
避開飲茶十忌,才能喝出健康
坐飛機前要注意的飲食三忌
根據個人體質,掌握飲食宜忌

3、學中醫學是不是可以把自己身體調理得很好?

人常說西醫治的是疾病,但是中醫治的是人。中醫一般都是大師級別的才被人所知,西醫治療思想就是哪裡有問題就換哪裡,而治不來了的怪病就託付給了中醫大夫。對功能性損傷,中醫大夫是十分拿手的。可要說是器質性損傷,還得靠西醫大夫。

年輕的中醫大夫,大多沒有多少經驗,這樣就沒有人願意找他們看病,他們並不怎麼出名。可是若混成名老中醫,整個中國都將記住你。可是事實上即使是老中醫也有很多源短命的。

我朋友大多是中醫學院的學生,雖然懂些人體陰陽五行平行,可未必應用到了生活中。中醫學院的學生,大多被要求會知打八段錦、太極拳、蹲樁、扎馬步、一套功法拳路、健美操。這些都是學校強迫的,而且學校一般也會舉行各種養生活動。

中醫學院學生的課也是非常滿的,朋友告訴我她總是朝六晚十一,平時周六周日還得去醫院見習。不能說學中醫的學生有多道么養生,但是相對於其他大學的學生,他們的生活更符合中國傳統養生。

有很多中醫的男生或女生抽煙,他們不是不知道抽煙的危害,學醫的哪一個不懂呢,可是他們還是如此任性。也有些學生不去上課老逃課,為了什麼,大概是在宿舍躺著睡覺吧。

4、冬季吃什麼食物罪養生?

黃帝內經的養生文化copy思想有提到四季養生原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冬季不宜吃一些生發的食物,如韭菜等等。但是飲食養生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決定飲食的種類,例如:陽虛、氣虛之人吃人參可以補益身體,但陰虛之人吃了人參就會雪上加霜,所以,辯體(質)養生是飲食的關鍵所在,這樣就需要認識自己是什麼體質。學習養生知識,生活的樂趣無窮啊~~~這是我學習養生之後的體會。

5、什麼是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

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前,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4000美元,並且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快速前進。在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必然會更加關注精神及健康方面的問題。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環境不斷變化,亞健康群體日益增加,公眾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而養生則是為了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這些與人們當前的需求相契合。
從整個社會的需求來看,在中國專業養生服務方面,中醫養生必將是養生服務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中醫養生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沉澱,其養生方式多種多樣,大體上可分為:食膳、葯膳、針灸、按摩、氣功五大類,此外還有心理養生等方法。當然,中醫養生也需要針對不同性別、年齡和季節等。我國有1/3以上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中醫養生行業市場將逐漸發展起來。據衛生部統計,我國健康產業,包括保健產業、醫葯產業及與健康相關的產業,僅佔GNP的4%-5%,比許多發展中國家還低,而發達國家一般佔到了15%。2013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2萬億,不同層次的需求比如養老需求、保健需求等都在快速增長。

與皇帝內經體質養生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