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學認為 較高的睡眠質量表現為

養生學認為 較高的睡眠質量表現為

發布時間:2020-10-23 13:13:59

1、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最愛的是哪些?

根據調查,近年來營養保健品的購買者中,「90後」越來越多,佔比超過25%。某電商平台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眼部保健類產品,銷售同比去年618增長4126%,蛋白粉同比增長751%、維生素類產品同比增長387%,其中95後、00後成消費主力,活躍用戶同比增長126%。

此外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銷量靠前的口服類的營養產品的單價均在200元以上,按摩器、泡腳桶等保健儀器,平均售價則在300元以上,不過不少年輕消費者仍表示願意花錢去保健。

(1)養生學認為 較高的睡眠質量表現為擴展資料

「朋克養生」只算一種心理慰藉: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90後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並且提前開啟了養生旅程,這是好的訊號。

但不科學的養生方法,以及明知作息習慣科學的重要性卻還是堅持飲酒熬夜等行為是不可取的,畢竟像「朋克養生法」這類自欺欺人的養生法則對健康實在無益,還是應該從真正意義上重視並解決健康問題。

融360分析師吳塵月表示,90後朋克養生法更多是一種調侃,90後如今陸續進入奔三階段,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程度。「左手枸杞,右手辣條」——90後們創造出這樣一種獨特的養生方法,更多地體現出了他們的不甘和妥協。

不甘於告別可以年輕任性的身體,但又不得不妥協。但說到底,這樣的養生方式不過只能帶來一點點心理慰藉罷了,至於真正維護健康的方法,他們不見得不通曉,區別僅在於能否約束自己去做。

2、每天堅持喝枸杞水,堅持喝一個月會有什麼好處?

具有延緩衰老及養肝明目的好處。枸杞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養生食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1,B1,B2,C等鈣,鐵等,常吃枸杞對人體的好處非常的多。枸杞也是比較容易買到的一種中葯,也不知道從何開始,枸杞成為很好的一味保健品。

每天堅持喝枸杞水,堅持喝一個月會有什麼好處?

1,抗脂肪肝的作用。

用枸杞子泡水,有輕度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水還能防止四氯化碳引起肝功能紊亂,以膽鹼酯酶,轉氨酶的活性作指標。對脂質代謝或抗脂肪肝的作用,主要是由於其中所含的甜菜鹼所引起,後者在體內起甲基供應體的作用。

2,改善肝腎不足。

很多人會出現眼睛干涉的情況,尤其是現在人看電腦玩手機比較多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肝腎不足的表現。這種情況下,可以用枸杞子煮水喝,具有很好的明目作用。

3,安神養血。

枸杞子具有安神養血,滋陰壯陽,益智,強筋骨,澤肌膚,駐顏色。枸杞子具有很好的滋補肝腎功能,長期服用,能夠起到安神益智的作用。對於面色蒼黃的患者,尤其是對女性患者,建議口服枸杞子,能夠起到潤澤肌膚的作用。

4,改善老年病。

這是因為枸杞子,潤而滋補,兼能退熱,而專於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葯。老人陰虛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為益精明日之上品。所以老年人在平常可以適當喝點枸杞子水。

5,延緩衰老。

枸杞中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胡蘿卜素維生素E以及黃酮類等多種營養物質,其中它含有的抗氧化能夠清除自由基,減少黑色素的形成,養顏美容,還能夠幫助我們延緩衰老,所以大家不妨在每晚睡覺前吃幾粒枸杞,堅持一個月,或能美容養顏,延緩衰老。

6,養肝明目。

很多人平時用眼過度,導致眼部干澀,其實在中醫上認為,這多是因為肝臟陰虛,導致的津液不能良好循環導致的,而枸杞養肝明目的作用也廣為人知。所以,對於肝臟疾病,引起的眼部疲勞,眼部干澀,可以通過每天泡枸杞水喝,能起到改善的輔助作用。

7,補氣補血。

枸杞和紅棗都有補氣補血的功效,選擇在睡覺之前吃上幾粒枸杞,能夠讓身體內的血壓流動速度加快,能夠起到補充血液的功效,雖然說其補血功效在短期內不能夠顯現出來,但是如果能夠堅持一個月,補血的效果可能會比較明顯。

枸杞雖好,但是仍有禁忌。感染外邪實熱,脾虛有濕及泄瀉者忌服。也就是如果處於感冒狀態,不能服用枸杞子。還有就是脾胃虛弱的患者,平常拉肚子的患者都不能服用枸杞子。

3、老公深信養生學,晚上睡覺堅決不開空調,怎麼辦

你睡覺前可以開空調,房間內溫度降下來,要睡覺了還是關了空調好。晚上開著空調睡覺真的會生病。

4、身體虛弱的人怎麼調養

身體長期虛弱怎麼辦
1、問、虛弱是一種什麼性質的疾病?
答:虛弱人體質虛,生活能力差,防衛疾病的能力低。 據統計人群中約有12%的人為虛弱人。屬於亞健康。

2、問、虛弱症有什麼症狀表現?
答:虛弱人的體質虛弱、此類人生活能力差,防衛疾病的能力低,比別人容易生病,是屬於亞健康。虛弱人特別怕風、怕冷、怕涼、怕寒,接觸風寒身體不舒服,常常頭昏、頭痛,吹不了電風扇,接觸不了空調。挑食,食慾差、吃不了冰棍、喝不了冷飲。吹不了電風扇,吃一點不適應的東西,即便稀、便水、 便未消化的穀物 。

3、問、虛弱人為什麼常常生病?
答:虛弱人體質虛弱,對自然界的氣候:風寒暑濕火燥常常適應不了,所以常常生病 ;防衛疾病的能力低,當社會上有傳染性疾病流行,虛弱人比別人特別容易傳染上。所以生病成為自然而然的現象;生活能力差,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對大自然界春夏秋冬中的氣候變化適應不了而生病。其二、對生活吃、住、行不適應也會生病。

4、問:虛弱人在生活方面表現能力如何?
答:生活能力差,歸納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對大自然界春夏秋冬中的氣候變化適應不了。其二、對生活吃、住、行不適應 。

5、問:虛弱人多病問常生什麼病?
答:虛弱人因體質虛,防衛能力低,什麼病都可能得,最常見的是感冒,氣管炎、咽炎、鼻炎、支氣管肺炎、肺炎。消化系統的消化不良、胃炎、腸炎、胃腸炎、便稀等多種病。

6、問、虛弱人患上述病,對人體有什麼主要影響?
答:患病後對青、幼、少年直接影響生長發育,影響了健康。對老年虛弱人影響了生活、影響了生命!中年人正是創家立業生治美滿時期,虛弱人本來體虛,力不充心,易生稿、生病是雪上加霜,嚴重影響幸福生活和立家創業,不僅影響了本人的健康,而且影響了全家的幸福。

7、問、虛弱人虛弱的根本原因有什麼?
答:虛弱人身體之所以表現虛弱、根本原因是兩個方面。(1)先天不足。(2)後天性原因。

8、問、什麼是先天性原因 ?
答:先天性原因、最常見的是胚胎發育不良,其中有遺傳因索,胚胎期間胎母身體因索,胎母營養方面的問題,屬於先天不足。胚胎發育雖良好,但是在分娩過程中不足月早產、難產、產傷、缺氧等,這些都是先天性,所以都屬於先天因素 。

9、問:先天性原因是否是永久性的?
答:先天不足,嬰兒出生後、先天性原因造成嬰兒忌常有些不是永久性的,絕大多數後天經過後喂養能糾正, 有些在生長發育中糾正了,例部份先天性心臟病。通過發育成為正常幼兒。個別遺傳性的尤其是發育性疾病,通過調養和後天的診治,大部分會,發育正常。但確有一部分。包括身體虛弱出生兒,本應通過調養成健康嬰兒,確未調養好,成為虛弱嬰幾。

10、問、後天原因最突出的是哪些?
答:後天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後天失養(喂養):後天失養中《1》營養供應不夠;《2》營養供應雖充足、但是吸收營養的功能欠佳;《3》營養供應和吸收營養的功能均好,身體發育也好,因消耗營養的物質超量。消耗物質超量常見;貧血、失血、失精、失水(大汗)、分娩、手術後、年老體弱、生病、尤其是患代謝性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以及惡性腫瘤。消耗性疾病。外邪侵襲等原因所致。

11、問:氣虛、陽虛有哪些表現?
答: 體質虛寒有氣虛、陽虛、血虛、陰虛。
(氣虛):氣不足、表現氣短、乏力、動則氣短、氣急無力。氣虛的特點是氣虛人不感覺冷(怕冷不明顯) 。
(陽虛):陽氣不足,主要表現:身寒、肢冷、小便清長、消化不良、便稀、便清谷。陽虛的特點是,怕冷,有冷的感覺。陽虛生寒,所以有冷感的感覺。
(氣虛陽虛)都是氣不足,相同症狀是: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自汗、懶言、聲低、食少、消化不良。

12、問:血虛、陰虛有什麼表現?
答:(血虛)面色蒼白、面黃、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
(陰虛)面紅、低燒、手心、足心、心口、五心煩熱、潮熱、口乾咽干、盜汗。熱感是陰虛生內熱,是虛熱。
(血虛陰虛)都是陰液不足,表現身體消瘦、體虛、體弱、頭暈、心悸、失眠。

13、虛弱人治療的基本方法有什麼?
答:根據虛弱人的特點,原則上缺什麼補什麼,氣虛—益氣;陽虛—補陽;血虛—養血;陰虛—滋陰。

14、問:你曾提出過治療虛弱人的五大法,請你介紹五大法?
答:五大法不復雜、基本上也是缺什麼補什麼。,歸納治療虛弱人五大法:(1)扶正:增強體質、提高防衛能力。(2)補虛:氣虛—益氣;陽虛—補陽;血虛—養血;陰虛—滋陰。(3)祛風散寒:將體內的風、寒病邪清除體外。(4)防病:虛弱人容易發生疾病,所以要重視防病。(5):治病:己經發生了疾病,要重視及時治療。

15、問:虛弱人表現無力、怕冷、咳嗽、消化異常、該怎麼辦?
答:虛弱人有什麼異常該怎麼辦,原則上就是有什麼異常,就糾正什麼異常,使異常恢復正常。例如:無力、補氣壯陽;怕涼、溫經祛寒;咳嗽滋陰養肺;消化系統有問題腱脾、養胃、調劑好飲食 。

16、問:虛弱人在各年齡段都有各年齡令段虛弱的特點,在治療方面對它們有什麼良策?
答:這個問題很現實,虛弱人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中。在治療方面要根據不同的年齡段的特點,根據特點採用有效的治療方法。對虛弱人非常有利。

17、問、青少年年齡段、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為什麼?
答:青少年年齡段、身體處於生長發育年段,身體生長發育好或不好,決定身體健康或亞健康。所以該年齡段非常重要,如果該年齡段營養物質供養跟不上,身體會成為虛弱狀態,虛弱狀態必影響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會影響終身的健康。

18、問、青少年年生長發育期,需要物質與非生長發育期有區別么 ?
答:青少年該年齡段是生長發育期。生長發育期需要的營養物質要比非生長發育期需要的營養物質要多。
19、問:青少年年成為虛弱人對人的危害嚴重嗎?
答:青少年成為發育不好又是虛弱人 ,必然影響青少年生長發育(長身體)。生長發育(長身體)受了影響不僅僅是體質虛弱,而且人的形態發育也受了影響。這種影響不是短時間,而是長時期的影響。 而且恢復健康時間要長,形態發育異常會影響終身。青少年虛弱,

20、問、青少年虛弱,對人的危很大!有辦法使之為健康嗎?
答:有辦法。青少年虛弱期間體質虛弱,容易生病,發生了什麼病,要治療什麼病。這是必行之法,是醫生的正常工作。但是、這不是主要的,不是根本。我主張的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防衛能力。內服我使用多年的『增衛湯』。增衛湯的作用,後邊有介紹。

21、問:青、壯年人虛弱人,有什麼特點?
答:青、壯年人能獨主生活,本應該能自己管自己,他們開始在創業立家。尤其是壯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負擔最大。此期青壯年多對自己的生活、健康不太關心,生活沒有規律,勞逸結合根本不注意,飢,餓常常發生。有病早看病不習慣,身體何時虛弱搞不清楚。

22、問:青壯年段人,自己的健康不好,身體虛弱怎麼辦?
答:青、壯年人虛弱人,能夠關心自己的生活,關心自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自己關心自己,養成夫妻互相關心,互相照顧的良好習慣,只要重視健康,病會治好。治療方法參閱後邊。

23、問:老年人群中虛弱的多嗎?
答:健康的老年人不少,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但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受自然規律的影響,身體也有正常老化,老年人中確實存在著許多虛弱的老年人。

24、老年人虛弱的原因是什麼?
答: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物自然規律對老年人有一定的影響。臟腑功能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骨關節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退行性的改變,骨質增生是老年退行性改變的表現,也是自然現象。老年人的飯量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吸收營養的功能也降低了。所以老年人體質虛弱的比例增高。對疾病的防衛能力明顯降低。綜合上述因素,老年人受多方面的影響,容易成為虛弱人。

25、老年人虛弱的特點是什麼樣?
答:老年人的體質虛弱,防病能力降低,容易生病。老年人器質性的退化,消化功能降低,所以就需要吃一些適宜老年人,容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骨質有退行性的改變,骨質增生是一種表現。更嚴重的是跌倒之後容易骨折。由於體質的退化,老年人對自然界的防衛能力也降低了,自然界氣候的變化,對老年人影響很明顯。其它從略。

26、問老年人常發生哪些病,會加重老年人身體虛弱?
答:老年人既往有慢性病,隨著年齡的增加,慢性病也隨之加重。老年人某些器官有些老化,動脈硬化、腦血管病、心肺病、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 肝硬化等)常有發生。因為體質虛弱,防病能力降低了,傳染性疾病容易發生。骨關節老化、骨質增生、骨關節病容易發生。因此容易加重老年人身體虛弱。

27、問:你治虛弱人有什麼良策?
答:虛弱人的根本原因,有先天或後天的原因,但是它們共同的基本問題是機體的體質虛弱和防病能力低,所以容易生病、連續生病,生許多種病 。 及時治療各種病,錯不算錯。但是,是消極的,積極的治療辦法是內服『增衛湯』。服後能增強體質,提高防病能力,使之不生病。這是治病的根本。北京在非典流行期間,不少人很喜歡服增胃湯,其原因是以飲食增加,體質增強,防病能力提高。有效的預防了傳染病,自然而然的有效的預防了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包括非典。

28、問:『增衛湯』的作用能持續多長時間?
答:以、補氣扶正、防風固表、腱脾養胃、調劑好飲食,通過水谷生化作用,不斷充實後天之本。通過臟腑化生為營衛氣血,營衛氣血、調補先天之本,使肌表充實,邪不容易侵入體內 ,汗不容易外泄,健康自然形成。
增衛湯使肌體體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所以它持續的時間不是暫時的。體質增強了,防病能力提高了。如果沒有特殊的變化,不生大病,健康會持續,會鍶長很長。

29、問、氣候對老年人有什麼影響?
答:自然界中四季的變化風、暑、濕、燥、寒對老年人的影響很明顯。冬天老年人常發生心腦血管性疾病。夏天容易發生消化系統疾病。春冬老年人易發生呼吸系統疾病(氣管炎、肺炎等)。氣候的變化,老年人適應能力差,根據氣候變化注意穿著和室外活動量,活動方法。

30、問、老年人怎樣預防體質虛弱?
答:老年人食量減少,吸收能力降低,調劑好飲食,搞好生活。冬天老年人在戶外鍛煉,要量力而行,行走最適宜的時間最好選擇黃昏。春節家人團聚,老年人情緒容易波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不要過度勞累,腦血栓發病前常有眩暈、惡心、嘔吐、偏身及肢體麻木,反應遲鈍。發現上述情況,不要在家觀察,及時送往醫院,以免耽誤治療時機。以冬天為例、冬天冷空氣會使血管收縮,造成供血、供氧困難,尤其是心臟有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容易發生心肌梗塞、腦血栓、腦梗塞。呼吸系統有氣管炎、肺氣腫,受冷空氣刺激,咳喘加重,肺的負擔加大。健康的老年人突然患大病、大手術、貧血、失血、脫水等,均可使健康的老人成為虛弱人。所以慢性病和大病都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敵 。提倡病人自我保護,根據氣候變化穿著,防止風吹雨淋,加強運動、促進早日恢復健康。

31、問:治療虛弱人、尤其是常感冒有什麼治療良策?
答:虛弱人的根本原因有先天性、後天性,基本問題是機體的體質虛弱和防病能力低,所以容易感冒。感冒了,及時治療,錯不算錯。但是,是消極的,治療的根本辦法是內服『增衛湯』。增強體質,提高防病能力,使之不感冒。北京在非典流行期間,不少人很喜歡服增衛湯,是以增強體質,提高防病能力,有效的預防傳染病,自然而然的有效的預防了具有傳染性的非典。服法以葯代茶。

32、問:虛弱人經常頭昏、頭疼、眩暈是怎麼回事?
答:虛弱人頭昏、頭疼 、眩暈是因為,虛弱人體質虛弱所致。不是美尼爾氏綜合症。但是,因為虛弱人體質虛,平衡器官容易受到影響,比健康人更容易發生眩暈。尤其是虛弱人有厥陰性頭痛,更容易出現厥陰性眩暈。

33、問:厥陰性頭痛是怎麼回事?
答:厥陰性頭痛是風寒侵襲了厥陰經,它的特點是以頭頂痛為主,怕風、怕涼,病人感覺有重物壓頭頂,頭頂向外冒風。嚴重的可以自發成頭痛性厥陰性眩暈。

34、問:頭痛性厥陰性眩暈有什麼症狀表現?如何治療?
答:厥陰性頭痛是虛弱人常常發生的疾病,厥陰性頭痛性眩暈症的發病原因,是厥陰性頭痛的直接原因。它的症狀表現,是在厥陰性頭痛的基礎上出現了美尼爾氏綜合症的眩暈症狀。

35、問:厥陰性頭痛、厥陰性頭痛性眩暈如何治療?
答:厥陰性頭痛內服『厥陰尼爾康』。厥陰性頭痛眩暈內服『厥陰頭痛性眩暈尼爾康』。

36、問:產後風與虛弱人有什麼關系?是不是虛弱人一定要發生產後風?
答:虛弱人與產後風沒有絕對關系。不是講虛弱人生孩子一定要發生產後風,而是比正常人容易發生產後風。所以在產期注意防風防寒涼,就不會發生產後風。

37、問:虛弱人在產後是否容易發生眩暈?
答:虛弱人與眩暈沒有絕對的關系,虛弱人容易發生產後風,虛弱人發生了產後風更容易發生眩暈。所發生的眩暈多是厥陰性頭痛性眩暈,治療請參考21條。

38、問:虛弱人與風濕有什麼關系?
答:虛弱人與風濕沒有絕對關系,但是虛弱人比健康人容易發生風濕症或風濕性關節炎

39、問:虛弱人長期怕冷、手腳怕涼怎麼辦?
答:因為虛弱人體質虛弱,所以虛弱人本身怕冷、肢體怕涼更為常見,往往隨時間的延續,症狀越來越重,治療外用筋骨擦劑。對虛弱人和女士下肢涼、穿不了裙服的,可以恢復和正常人一樣穿裙服。

40、問:虛弱人與虛寒症有什麼關系?
答:虛寒症是長期在野外寒冷環境中工作的一種常見病。症狀特點是肢體寒冷怕涼,嚴重的肢體活動受限,虛弱人與虛寒症的關系雖然不是直接關系。但是虛弱人因體質虛弱,怕風、怕冷是自然而然的。所以特別容易發生風寒症、老寒腿。虛弱人在寒冷的環境中工作比健康人更容易發生風寒症、老漢腿,具體症狀表現和治療請參考風濕篇。

41、問:風寒症與老寒腿是什麼關系?是不是風塞症一定要成為老塞腿?
答:風寒症與老寒腿都是風寒性的同類病。發病原因相似,但是、是程度不同的兩個病。虛弱人容易發生風寒症,但是己發生為虛寒症,虛寒症治好了,老寒腿就不會發生。

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過頭暈眼花、腰酸背痛、口乾舌燥和吃不香睡不踏實的狀況,其實這些都是或重或輕的身體虛弱的表現。身體虛弱在中醫學上稱為虛損:久病身體瘦弱叫虛;久虛不復叫做損。虛損的名稱最早是出現在《難經》上,《金匱要略》則稱之為虛勞,後來還出現很多別名,如:五勞、六極、七傷等等,總之是名目繁多,內容包括各種各樣的體虛不足和結核病等多種疾病。在這章只討論五臟六腑諸虛不足。

虛損的成因主要是由於飲食不節、精神因素、生活失調和其它各種疾病耗傷了心、脾、腎三臟所致。心臟是主血藏神的,而氣又為血之帥,如果耗傷了心氣,就會出現血脈不充,使全身因為缺乏血氣的營養而出現血氣不華於外和心神不寧的狀況,驚悸、失眠、健忘等證也隨之而現;脾臟統血,主後天的水谷精氣,是人體的生血之源。如果耗傷脾陽,脾氣虛弱就會出現運化功能障礙,不但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反見飲食不消,大便溏薄,如此一來生化來源自然就會降低,導致精血不足以來供養全身;腎臟藏精,是先天之本,腎分陰陽,如果耗傷腎陽,則命門火衰,精關不固而失精、陽萎;如果耗傷腎陰,則見陰虛火旺,虛火旺盛則盜汗、失眠、夢遺,遂構成虛損。

虛損剛剛開始的時侯,證狀都不怎麼明顯,一般僅見盜汗、夢遺、失精,或是間中有倦怠的證狀。如不加以治療的話,虛損就會逐漸加深,繼而出現頭暈目眩、臉色蒼白、手足不溫;或者五心煩熱、低熱、倦怠、食少、小腹弦急、大便溏、驚悸、視力障礙、耳鳴、氣短、失眠、健忘等證隨之而生,致使形體漸漸消瘦,兩腳也感乏力。出現了這些狀況,注意增強你的身體抵抗能力,首先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平時注意體育鍛練,還需注意自我減壓方法的應用,輕松上陣則身體狀態會更佳。到醫院進一步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療效會更好.

虛損分陰虛、血虛、陽虛、氣虛、氣血虛和陰陽氣血俱虛。在治療上,中醫根據『虛者補之』,『勞者溫之』,『損者益之』的原則,隨證採取溫陽、養陰、補益氣血的方法來改善全身狀況。因本證與精神因素有關,往往治療時間長,患者不能單靠一方一葯的治療,要放開心胸,適當做些體力活,加強鍛煉身體,調節飲食起居,這幾方面結合好才能縮短療程。下面附中醫學上對虛損的辨證論治。

下面先介紹兩條簡易方:

1、主治表虛自汗,體虛易得傷風感冒方:黃芪25克、黨參12克、白術12克、防風6克。

2、主治體虛自汗,心悸氣短、體倦方:黃芪15克 煅牡蠣25克 黨參15克 麻黃根10克 浮小麥25克。

一、虛損中-------陰虛的辨證論治:

陰虛的症狀:兩顴潮紅、唇紅口乾、五心煩熱、盜汗夢遺、虛煩不眠、腰膝酸痛,或是口舌糜爛、舌紅少苔,脈搏細數

分析:肝腎兩臟陰虧致使虛火上炎,則見兩顴潮紅、唇紅口乾、五心煩熱、盜汗和腰膝酸痛;虛火動撓心神,則口舌糜爛;舌紅少苔,脈搏細數是陰虛之徵。

治療時必需講究滋陰降火,下例一方,可隨各種症狀的輕重來進行加減轉換:

熟地24克、山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9克、澤瀉9克、丹皮9克、龍骨25克(先下)、吐絲子10克.

1、如果沒有盜汗、夢遺的:去掉 龍骨、吐絲子兩味葯.也可改服用中成葯:六味地黃丸.

2、如果是頭暈眼花、耳鳴、腰痛膝軟較重,則改用下方:生地24克、山葯12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懷牛膝10克、吐絲子12克、鹿膠12克(溶化)、龜板膠12克(溶化)

3、如果是心悸健忘、虛煩難入眠或是口舌生瘡重則改服用中成葯:六味地黃丸加補心丹一齊服用。

二、虛損中-------血虛的辨證論治:

血虛的主要症狀是:面色無華、嘴唇指甲呈淡白色、形體消瘦、驚悸健忘、失眠頭眩、口舌淡和干,脈細無力。

症狀分析:血脈不充不能供養全身,血色不榮於外故見面色無華、唇甲淡白和形體消瘦;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則驚悸健忘、失眠頭眩;口舌又淡又干,脈細無力是血虛之徵。

治療時宜補益心腎和養血安神:

黨參10克、北芪12克、白術12克、炙甘草6克、茯神12克、棗仁12克、龍眼肉10克、當歸10克。

如果以眩暈、耳鳴、易驚為主要症狀的,是由於肝血不足令虛風內動,在治療上就應該以調肝養血熄風為主,改用下方:

熟地15克、當歸12克、白芍10克、川芎6克、蒺藜10克、天麻12克、菊花10克(後下)、鉤藤10克(後下)

三、虛損中-------陽虛的辨證論治:

陽虛中又分脾陽虛和腎陽虛兩種,它們的綜合症狀是:面色蒼白、手足不溫、自汗、口淡、舌質淡、舌苔又白又滑、脈搏沉細。偏脾陽虛的兼見飲食不消和大便常常又粘又爛。偏腎陽虛的則兼見腰部以下常有冷痛感、小便頻數、早泄和滑精。

整體分析:人體陽氣不足,陰寒過盛致使人面色蒼白,口舌俱淡。陽氣不能到達四肢,所以手足不溫。陽氣不固則自汗。舌質淡、舌苔又白又滑、脈搏沉細都是陽虛有寒的征侯。治療時需要辨清是偏脾陽虛還是偏腎陽虛,再進行治療。

1、偏脾陽虛,治療上宜溫中健脾:可服中成葯(理中丸)或者用下方進行加減:

黨參12克、白術12克、炙甘草6克、乾薑9克

(1)如兼虛寒反胃加:法半夏9克、砂仁9克、沉香3克。

(2)如兼咳嗽、痰多清稀或嘔清水者加: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蘇子10克。

2、偏腎陽虛,治療上宜溫補下元固腎陽。例方如下:

熟地18克、山葯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2克、山萸肉12克、炙甘草6克、熟附子12克、肉桂1.5克(焗服)

四、虛損中-------氣虛的辨證論治:

氣虛的主證:面色蒼白、氣短懶言、小腹急、倦怠、動則汗出、胃納差、舌胖嫩、舌苔薄白,脈搏虛大無力。

整體分析:氣為血之帥,氣虛則血不行,血色不榮於面故臉色蒼白;中氣不足則氣短、懶言、動則汗出、胃納減少;腎跟膀胱的關系密切,腎氣不足不通於膀胱,就見小腹急;舌胖嫩、舌苔薄白,脈搏虛大無力都是氣虛之徵。

治療上宜補中益氣。服中成葯補中益氣丸,也可參照下方進行加減:

黨參15克、北芪12克、白術12克、炙甘草6克、當歸10克、陳皮3克、升麻3克、柴胡3克

1、本方(丸)調補脾胃,升舉陽氣。主治氣虛發熱,症見身熱有汗、口渴愛喝熱的、頭痛惡寒、少氣懶言、舌嫩色淡、脈搏虛大。

2、氣虛下陷引起的脫肛、子宮下垂、久瘧久痢者,加:積實12克。

3、陽虛易感冒或是氣虛發熱不退、身倦多汗者適用。

注意:此方病後津氣兩傷者不宜單用此方。若見小腹弦急、小便多、尿後反滴者就是腎氣不足,轉服中成葯:腎氣丸。

五、 虛損中-------的辨證論治:

1、氣血雙虛:就是氣虛和血虛的症狀兼而有之,在治療上就要調補氣血,例方如下:

黨參10克、北芪10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當歸10克 、川芎6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肉桂1.5克(焗服)

本方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心悸怔仲、食慾不振、氣短懶言、四肢乏力、失眠頭眩之證。

2、陰陽氣血俱虛:就是兼見陰、陽、氣、血虛的症狀,在治療上就講究調補氣血陰陽,可服用中成葯:人參養榮丸 、十全大補丸。

附:補養類中成葯:

1、人參歸脾丸:補氣養血、健脾安神。主治身體虛弱,食少貪睡,心悸不眠,記憶力衰退、氣血兩虧。

2、人參養榮丸:補氣調血、扶陽益陰。主治氣血虛損,心跳氣短、經血不調、面黃肌瘦、陰虧陽萎、盜汗遺精。

3、補中益氣丸:補氣健脾。主治身體虛弱、氣血兩虧、精神倦怠、自汗盜汗、中氣下陷、兩腿腫脹。

4、十全大補丸:培補氣血。主治身體虛弱、心跳氣短、精神疲倦、食慾不振、病後體弱。

5、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止渴除煩。主治水虧火旺、虛煩口渴、身倦潮熱、盜汗耳鳴。

6、桂附地黃丸:滋陰散寒。主治體弱虛寒、小便頻、大便溏泄、臍腹隱通。

7、麥味地黃丸:滋陰降火、止咳生津。主治口渴煩熱、身體倦怠、虛火上升、陰虛乾咳。

8、杞菊地黃丸: 滋補肝腎、清肺明目。主治身體虛弱、視物昏暗 、頭眩耳鳴。

9、黃芪建中丸、補氣散寒、健胃和中。主治中起不足、心跳氣短、惡寒腹痛、體弱。

5、中醫養生學關於睡眠的

《內經》的養生觀與臨床實踐
美好的願望
通過養生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是我們千百年來追求的一個普遍願望。養生保健學是與中國傳統醫學同步發展的中國獨特的保健醫學,通過長期的實踐已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提出了養生的原則、方法及其現實意義,而題首又以「上古天真論」為名,是說明在遠古時代人們早已掌握了養生之道,而掌握養生之道的根本,就在於保護真氣。通過養生以葆全天真,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而這葆全天真的方法,實際上就是養生之道
積極的養生
經考證,養生中的養是「久長生」的意思,生是「蓬勃向上」的含義,所以我們所說的養生不是消極的保養生命,而是指使生命保持蓬勃向上的健康狀態,並在此基礎上達到延緩衰老,壽達「天年」的目標,即高生活質量的健康長壽。
養生的理論形成
養生的理論最早形成於先秦至兩漢,《黃帝內經》奠定了養生學的理論基礎,先於《黃帝內經》的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上對養生也有非常詳盡的記載,幾千年來,經各代養生家的不斷充實豐富,養生學已在華夏健康保健學上佔了非常重要的一席
養生法則
順天避邪
養性節食
動而中和
葆精愛氣
培本防微
飲食有節,勞逸有度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因黃帝耽憂今不如昔,而懷疑這個原因是否是世道不行了,還是人類已走到盡頭,將要滅亡了?這時歧伯卻提出了自己精闢的見解:「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上古天真論》

這里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今時之人為什麼年半百而動作衰也的原因,並非是時世異或人將失之,而是飲食不節,耗散其真,特別指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是其根本原因,而這些無節制的生活習慣,必然導致真元耗散

脾胃為後天之本,真氣必須靠脾胃水谷之精氣的滋養,飢飽失常,飲食不節,以酒為漿,必將損傷脾胃,使真氣得不到後天的滋養,從而半百而衰。遠古的人還懂得遵循自然的規律,修煉養生,而現在的人則不然處處違背基本的養生准則,結合當今社會,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工作節奏加快,有些人整天忙碌於生意場上的應酬,起居無常,有些人貪圖安逸,整天飲酒作樂,比以酒為漿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些人不知持滿,以欲竭其精,頻頻奔走於風月場所,有些人打牌通宵達旦,白天工作則無精打采,生命之火,已被透支,真元耗盡,脾胃受損,先後天兩敗俱傷。

近年來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性病發病率大大上升與上述原因密切相關。「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必半百而衰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必先歲時,毋伐天和」是中醫學重要的學術觀點之一,在養生中具於現實的指導意義。「順天」是指要遵循自然界生殺收藏,陰陽消長的生活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變化,都是陰陽二氣相互消長轉化運動的結果。天人合一,人與自然息息相通,陰陽運動,不僅影響自然界,同時還通過自然界的變化影響著人體

必先歲時,毋伐天和
順天是指要遵循自然界生殺收藏,陰陽消長的生活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變化,都是陰陽二氣相互消長轉化運動的結果
天人合一
人與自然息息相通,陰陽運動,不僅影響自然界,同時還通過自然界的變化影響著人體。隨著一年四季的規律性變化,人體生理功能也發生規律性的變化,這就是人與自然相通,當氣候發生異常變化人體不能適應時,就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
積極主動的預防
從各方面進行養生來調節人體的功能,使之符合陰陽變化之道,增強人對外界變化的適應能力
注意避免四時不正之氣的侵襲,「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之季,自然界陽氣活躍,人身應葆養陽氣
秋冬之間,自然界以陰靜為主,人體宜葆養陰精
運動 :動為陽,靜屬陰,春夏宜以動功為主,秋冬宜以靜功為主
保健:氣為陽,血屬陰,春夏宜服益氣升清之品,秋冬宜用滋補精血之劑
起居:白晝為陽,黑夜為陰,春夏宜晚睡早起以迎陽氣,秋冬宜早睡早起漸至早睡晚起以守陰氣
衣著: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春夏之季宜先減褲,後減衣,秋冬之時宜先加褲,後加衣
適應晝夜的陰陽消長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以一日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因此練習吐納功,以上午為生時,宜於練功。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反此四時,形乃困薄」。所以早晨為生氣生發之機,宜於運動鍛煉。黃昏陽氣已衰陰氣漸盛,應以靜養為主。

吸收日月精華
日月是宇宙中對人體生命活動具有巨大影響的兩大物體,也是陰陽的典型代表。農歷初一、初二的太陽和十五、十六的月亮被認為是日月精華集中之時,養生家重視於此時面向日月進行吐納鍛煉,以吸收日月之精華,補充體內的真陰真陽
避邪
要迴避各種來自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如「六淫」之邪,目的在於保護正氣,預防疾病
《千金要方》:「善養生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指出了避邪的目的所在

注意迴避反常氣候
冬令反常之曖
夏日非常之涼
大風、大雨、大霧、大雪、雷電交加之時
避免外出為宜
養性
養性主要是指精神上的保養,是中醫學中對養生保健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環,要求能有高尚的道德,並做到清靜、恬淡、樂觀豁達、凝神自娛

高尚的道德修養
《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古代有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就職業道德而言,歷代名醫大都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象唐代名醫孫思邈,更為我們作出了典範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病安從來?
《素問•上古天真論》接下來說:「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樂其服,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仆。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以其德全不危也」。
《養性延命樂》
常人不得無欲,又復不得無事,但當和心,少念、靜慮、先去亂神犯性之事,此則嗇人之術也

說明清靜恬淡並非老莊無欲無為的消極思想,而應當是在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指導下,面對現實,不使七情太過,不去追求不應得到或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而能隨遇而安,知足常樂,使自己保持安靜愉快的精神狀態
嵇康《養生論》
清虛靜泰,少私寡慾。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要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慮,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性,和理日濟,同乎大順。然後蒸以靈芝,潤以醴泉,唏以朝陽,綏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以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何為其無有哉!
樂觀豁達
《素問上古天真論》:「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認為保持愉快豁達,自得其樂的狀態,就能使精神不被耗傷,而達天年
社會環境
人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社會環境的不同,會造成人體生理與心理的某些差異,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動,對人體心身功能影響很大,甚或導致疾病。
素問疏五過論
「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擘為攣」。所以我們要以樂觀豁達的態度應付各種劇烈的社會變化。雖遭挫折,都要隨遇而安,泰然自珍。
凝神自娛
凝神:重視自我控制的鍛煉,使思維能集中到某一點上,讓大腦能得到積極充分的休息,並對全身生理功能和物質代謝起有益的作用,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自娛:應培養某種健康的娛樂愛好,歷代文獻對琴棋書畫、栽花養魚、調息靜坐更為推崇。自古以來書畫家頗多壽星,唐代柳公權87歲,宋代歐陽修85歲,當代蘇局仙活了110歲。我縣的著名老中醫陳鼻峰先生則活了103歲。

勞逸結合
不妄作勞

中醫認為,運動包括體力和腦力運動,是重要的養生保健方法,長期以來被歷代養生家所高度重視
運動要做到形勞而不倦,過度勞作,有損健康,過度安逸也違背養生之道

《素問宣明五氣》有「久坐傷肉,入卧傷氣」之說。
《呂氏春秋》認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形氣使然」。
《三國華佗傳》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
《千金要方》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乒乓球,太極拳,爬山,散步,甚至旅遊都是非常不錯的鍛煉方法,一方面可陶冶我們的情操,另一方面也鍛煉了我們的身體,但也應人制宜,要按照個人的年齡、體質、愛好選擇合適的方式,並注意勞逸結合。

葆精養元,以維先天
腎精是人體的精華,是人體各種功能的動力,是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保障,決定人體生、長、壯、老、已的整個過程,因此在養生中要特別注意調節情慾,保養腎精,否則房事過度,耗散腎精,伐傷腎氣,就從根本上削弱了人體的正氣
素問上古天真論
「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故半百而衰也」。但中醫也認為,房室性事是人類自然的生理要求,「男女之欲,乃陰陽自然之道」
房事的忌頻
《千金要方》認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閉精勿泄,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指出房事不宜過頻,這一觀點得到了歷代養生家的公認,可供大家參考。

培本防微
培本防微
培本防微主要是指增強正氣,早期和及時地治療疾病以防微杜漸是養生的重要環節
中醫學認為,增強正氣是去害的中心環節,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中醫理論的一大優勢和特點
葯物進補已成為當今的主要措施。
有病早治
病要及時治療,以免病邪損傷正氣,黃帝內經曾指出:「病而留者,其壽可立傾也」。《抱朴子》也認為「養生以不傷為本,此要言也」。說明了及時祛邪安正的積極意義
病理性衰老
現代研究已經證實,健康人生理性衰老速度十分緩慢,而病理性衰老對人體的威脅要大得多
及時地防治老年性疾病,以延緩病理性衰老的進程更具有現實意義。
進補培元
中醫學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兩虛相得,乃客其形」。疾病的發生首先有正氣虛衰的基礎,以致病邪乘虛而入,從而產生病變。通過中葯培補以達到扶助正氣,抵禦外邪,達到養生之目的,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歷代文獻和現代流行病學研究都已證實,隨著增齡,以臟腑言,存在著五臟日漸虧損,以生命物質言,可見氣、血、精、神日益虛衰,以邪實言,痰瘀氣滯,脈絡痹阻不斷產生。所以,固本培元,佐以祛邪通絡已成為養生保健的主要用葯原則。
進補時間
一年四季均可進補,但冬令進補更佳,這是由於冬主封藏,冬至一陽生,既是封蟄主令,又是生發之氣始萌之季,而且藏於精者,春不病溫。
進補方法:少量,多次,經常的原則。並根據性別的差異,自身的體質狀況,臟腑的虛損程度,選擇合適自己的葯物
常用的進補單方
人參 功能大補元氣,強心益智,輕身延年。有野山參,別直參,紅參,白參等
黃精 滋陰補腎,輕身延年。九蒸九曝
首烏 養血益肝,烏發潤腸,消脂
絞股蘭 健脾益氣,消脂。
淮山葯 健脾化濕,固腎滋精。
西洋參 補肺降火,生津除煩。
蛤蚧 補肺滋腎,益精助陽。
桂圓肉 益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生津。
枸杞子 養肝明目,補血。
阿膠 補血滋陰,止血。

6、睡覺頭朝什麼方向有益養生?符合風水學?

睡覺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事情,經常會聽到有些人講,睡眠不好,失眠,多夢,似睡非睡的,很容易驚醒,其實這與你睡覺的方式有關系,要遵循自熱的法則,那麼睡覺的時候頭朝哪個方向更好呢?華人開運網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幾點。
1.東方是太陽升起的方向,由於太陽磁場的關系,朝東而睡能促使人早起。古人雲一日之計在於晨,如果你希望每一天都充實而忙碌,所以東方是最合適的選擇。
2.懂得一些風水學的朋友都知道,風水學上有一個禁忌:通常不能頭沖西睡覺。西面被認為是個令人懶惰的方向,如果無奈只能選擇朝西而卧,那麼千萬不要採用灰色或木炭色的床單,除非你的命理五行喜此。
3.對於某些女性朋友來說,頭朝北而卧可以緩解失眠症狀,但也容易令人精神沮喪。因此可以採用溫暖的粉色,紅葡萄酒色的卧具,這兩種顏色能夠調動人的精神,同時又使人心神鎮定。
4.西北方向是乾卦,風水上學認為最有利於睡眠的方向,因此很適合老人和家裡的長輩以及男主人。此外,與之相配的顏色有黃色、白色、粉色和黃銅色這些西北方向的主色調。
5.頭朝南睡容易使人興奮,容易造成失眠。因此,從風水學來看,可以用黃色的床單或卧具來布置,因為從風水養生學來看,黃色可以安神,緩解失眼症狀,但是最好不要用淺色或丁香色,因為這兩種顏色都有很強的光線色彩刺激作用,不利於人的睡眠。
6.東北方因為是艮卦,屬於口舌是非方位,因此在此為擺卧床容易做噩夢,位理學認為頭朝這個方向而卧容易使人神經緊張,導致噩夢連連。如果你的卧室條件有限,不得不朝東北而卧的話,可以通過採用深色,淡粉色或淺黃色的卧具來緩解這些不利影響。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因為風水千變萬化,具體情況需要結合實際環境事物才能斷定,如有疑惑請直接咨詢本站大師。推薦閱讀:2014年健康風水餐飲風水養貓的風水

7、古代人養生很重視睡覺,現代人要養生該向他們學習些什麼?

古人是我們看不透的人,古人的生活方式我現代人的生活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樣,甚至可以說古人有很多行為方式是我們現代人無法理解的,但是古人卻在養生方面很注重,比現代人要健康很多,那麼現代人該向古人在養生方面學習什麼。

1、經絡養生

我們現代人認可經絡的存在,但是古人卻相信經絡的存在,不然古代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神話故事,而且古人還認為經絡養身對身體非常有用,古人在皇帝《黃帝內經》當中就曾記載過,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

可見經絡養生對於古人而言有多重要,所以古代中醫認為,疏通經絡可以作為治病的重要方法,其次就是認為中醫養生可勇於古代生活當中,所以古代才有了按摩、針灸的治病和調理方法。

2、飲食養生

古人對於飲食方面非常注重,雖然電視上也曾演過許多相同的場景,但卻能夠感受到古人對於飲食方面有多注重,但是現代人卻經常點外賣,不做飯,而在古代家家戶戶都要做飯,就算是貧窮人家,吃不起貴的東西,在飲食方面也格外主動,有能力的古代的人飲食養生更加註重,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飲食養生的方法。

3、修身養性

現代我們常說人想要一個好身體,就不要身體,而古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古醫家孟說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這句通俗的解釋,人想要一個好的身體,就要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與養生學認為 較高的睡眠質量表現為相關的內容